地基土静载试验报告.doc_第1页
地基土静载试验报告.doc_第2页
地基土静载试验报告.doc_第3页
地基土静载试验报告.doc_第4页
地基土静载试验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承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双滦分公司 地基土静载试验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承德世纪城六期钱浅层静载荷板试验 委托单位: 承德华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试验类别:委 托 试验项目:地基土浅层静载荷板试验 承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双滦分公司二一六年十二月十八日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承德市世纪城六期地基土浅层静载荷板试验 工程地点:承德市双桥区,东临车站路,西侧为已建世纪城小区 工程规模:共设计住宅楼12栋商住楼,地上2131层(预计43.0093.00m),地下1F(层高4.0m);附属幼儿园、配套商业楼为地上23层,建筑高度约8.00m12.00m;地下车库为地下1层,层高4.0m。项目占地面积约59990.0m2,总建筑面积约197103.6m2,地下总建筑面积39834.7 m2,地上总建筑面积157268.9 m2。 建设单位: 承德华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 承德华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承德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承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础类型:筏板基础 设计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预计600kPa 二、委托试验内容:试验数量: 静载荷试验: 6个点 最终荷载控制值:1200kPa 三、检测: 试验时间:2016年12月06日2016年12月22日 试验方法:静载试验(堆载法) 仪器设备:QF-100-20千斤顶,0.4级油压表,手动泵,百分表 试验人员: 报告编写: 校对: 报告审核: 报告批准: 报告份数: 5 份 页数: 32 页 四、工程地质概况:根据本次勘察钻探提供的地质资料,勘察场地地层主要为:层杂填土(Q4ml):场地内连续分布,最大厚度5.4m,最小厚度0.4m,平均厚度2.4m。色杂,稍湿,主要以回填碎石、粉土为主,局部混有建筑垃圾及杂质,结构松散。层粗砂(Q4al+pl):场地内绝大部分分布,最大厚度4.2m, 最小厚度0.2m 平均厚度1.3m。黄褐色,稍密,湿,水位下饱和,新进形成,水平层理,颗粒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多处夹有粉砂、粉土或圆砾。土物理力学指标及标贯锤击数统计见附表。1层粉土(Q4al+pl):场地内局部分布,多以透镜体形式存在于层粗砂中,最大厚度4.4m, 最小厚度0.4m, 平均厚度1.3m。黄褐色,稍密,湿,水位下饱和,新进形成,水平层理,无光泽反应,中等摇振反应,多处混有粉砂或圆砾。土物理力学指标及标贯锤击数统计见附表。2层圆砾(Q4al+pl):场地内局部分部。多以透镜体形式存在于层粗砂中,最大厚度3.1m, 最小厚度0.4m, 平均厚度1.4m。干色为灰白色。级配较好,松散-稍密,骨架颗粒主要成分为砂砾岩、安山岩、花岗岩,中等风化,颗粒磨圆较好。充填物以砂类土为主,充填不很密实,局部夹有砂。根据地区建筑经验,该层圆砾层内摩擦角=30为宜。重(2)型触探统计见附表。层圆砾(Q4al+pl):场地内连续分部。钻探均穿透该层,最大揭露厚度12.8m,平均揭露厚度8.8m。干色为灰白色。级配良好,中密,骨架颗粒主要成分为砂砾岩、安山岩、花岗岩,中等风化,颗粒磨圆较好。充填物以中粗砂为主,充填密实,局部夹有卵石。根据地区建筑经验,圆砾层内摩擦角=35为宜。重(2)型触探统计见附表。1层强风化砂砾岩(J):场地内连续分布,最大厚度2.3m, 最小厚度1.5m, 平均厚度1.9m。棕红色,砾石成分复杂,亚圆形,半砂质胶结,粒状结构,层理构造,岩芯呈块状-短柱状,岩石坚硬程度属较硬岩,岩石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级。2层中风化砂砾岩(J):场地内连续分布,钻探未穿透该层,最大揭露厚度6.6m, 平均揭露厚度5.8m。棕红色,砾石成分复杂,亚圆形,半砂质胶结,粒状结构,层理构造,岩芯呈柱状,岩石坚硬程度属较硬岩,岩石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本次静载荷试验为地基土深层静载试验测试承载力,主要测试第层圆砾承载力特征值。五、试验方法及原理:地基土深层静载荷试验: 本次试验采用堆载法,最大加载至1200kPa,压重平台总重量约80吨。试验依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有关规定执行。加荷系统:由一台100吨油压千斤顶、高压油管、联接头、0.4级精密压力表及高压油泵组成。千斤顶型号QF100-20,由德州宇力液压机具厂生产;压力表量程60MPa,精度级别0.4级,由西安高精密仪表厂生产。沉降观测系统:由基准梁、CZ-6型磁性表座及2块机械百分表组成。基准梁由2根长8.0m的16#槽钢组成,平行于试验主梁布置在基准桩上。基准桩、试验点中心距不小于4d,百分表为哈尔滨仪表厂所生产,量程30mm,精度0.01mm。试验方法: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加荷分级:共分12级加荷,每级荷载100kPa。沉降观测: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终止加荷条件:按规范规定或有关方要求进行,本次试验最大加载至1200kPa即终止加荷。加载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压板面积为圆形,直径为800mm。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按规范要求进行。六、试验结果:地基土深层静载荷试验:地基土深层静载试验数据及P-S曲线图附后,试验结果见表1。地基土深层静载试验结果表测点号最终荷载(kPa)最终沉降()设计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实测地基土承载力值特征值(kPa)对应沉降(mm)实测值(kPa)对应沉降()试验点1120031.076008.465788.00试验点2120024.906009.195758.00试验点3120030.096008.355828.00试验点4120027.646009.035968.00试验点5120026.286008.775848.00试验点6120025.626008.355728.00七、试验过程说明及结果分析:所测各试验点位均由甲方和监理共同确定,测试点位示意图附后。1#试验点:加荷至600kPa时沉降8.46mm,加荷至最大荷载1200kPa时沉降31.07mm,未出现陡降破坏,按相对变形确定承载力实测值为s/b=0.01(即s=8.00mm)对应荷载值,且承载力值不超过1200kPa的一半,则确定该点地基土承载力实测值为578kPa。2#试验点:加荷至600kPa时沉降9.19mm,加荷至最大荷载1200kPa时沉降24.90mm,未出现陡降破坏,按相对变形确定承载力实测值为s/b=0.01(即s=8.00mm)对应荷载值,且承载力值不超过1200kPa的一半,则确定该点地基土承载力实测值为575kPa。3#试验点:加荷至600kPa时沉降8.35mm,加荷至最大荷载1200kPa时沉降30.09mm,未出现陡降破坏,按相对变形确定承载力实测值为s/b=0.01(即s=8.00mm)对应荷载值,且承载力值不超过1200kPa的一半,则确定该点地基土承载力实测值为582kPa。 4试验点:加荷至600kPa时沉降9.03mm,加荷至最大荷载1200kPa时沉降27.64mm,未出现陡降破坏,按相对变形确定承载力实测值为s/b=0.01(即s=8.00mm)对应荷载值,且承载力值不超过1200kPa的一半,则确定该点地基土承载力实测值为596kPa。5试验点:加荷至600kPa时沉降8.77mm,加荷至最大荷载1200kPa时沉降26.28mm,未出现陡降破坏,按相对变形确定承载力实测值为s/b=0.01(即s=8.00mm)对应荷载值,且承载力值不超过1200kPa的一半,则确定该点地基土承载力实测值为584kPa。6试验点:加荷至600kPa时沉降8.35mm,加荷至最大荷载1200kPa时沉降25.62mm,未出现陡降破坏,按相对变形确定承载力实测值为s/b=0.01(即s=8.00mm)对应荷载值,且承载力值不超过1200kPa的一半,则确定该点地基土承载力实测值为572kPa。 以上6个地基土试验点承载力实测值平均值为581.2,极差为24kPa,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依据规范规定为场地第层圆砾承载力特征值为581.2kPa。八、结论与建议:地基土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场地第层圆砾承载力特征值为581.2 kPa。压缩模量可按下式计算: E0=I0(1-2),其中式中:I0-刚性承压板的形状系数;-土的泊松比;d-承压板直径或边长(m);p-p-s曲线线性段的压力(mm);s-与p对应的沉降(mm)。地基土变形模量统计表测点号最终荷载(kPa)最终沉降()实测地基土承载力值计算变形模量值(E0)实测值(kPa)对应沉降()计算值(MPa)推荐值(MPa)试验点1120031.075788.0042.0642.00试验点2120024.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