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大鲵-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doc_第1页
1029大鲵-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doc_第2页
1029大鲵-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doc_第3页
1029大鲵-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doc_第4页
1029大鲵-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鲵-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饶河县百畅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二零一三年 十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开发建设单位11.3项目建设地点1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1.5项目现有基础21.6项目预计目标21.7可行性研究编制说明31.7.1编制依据31.7.2编制原则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42.1项目建设背景42.1.1我国特种养殖业发展42.1.2国人的消费观念52.2项目建设必要性52.2.1有利于顺应发展趋势需求62.2.2有利于保护大鲵物种资源,实现大鲵资源可持续利用62.2.3有利于解决区域“三农问题”72.2.4有利于合作社自身的发展8第三章 项目投资环境与市场分析93.1 项目投资外部环境93.1.1项目政策环境93.1.2经济环境103.1.3社会环境113.1.4技术环境113.2市场需求12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34.1项目选址134.2建设条件15第五章 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165.1产品范围165.2产品以及市场竞争优势165.2.1食用价值165.2.2药用价值175.2.3观赏价值175.2.4经济效益175.3生产规模18第六章 养殖技术及产业化合作模式196.1养殖地的建造196.2成体的养殖196.3稚鲵的养殖206.4幼鲵的养殖206.5成鲵的养殖206.6大鲵的养殖方法216.7大鲵的饲料种类216.8合作经营模式21第七章 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227.1建设目标227.2建设内容22第八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248.1组织机构248.1.1企业组织与管理248.1.2劳动定员248.2工作制度258.3人员培训258.4职工福利25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26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710.1投资估算2710.1.1投资估算的范围2710.1.2编制依据2710.1.3投资估算2710.2资金筹措28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2911.1项目财务评价的有关问题说明2911.2项目销售收入与利润2911.3财务盈利能力分析3111.3.1财务基准收益率3111.3.2财务内部收益率3111.3.3财务净现值3211.3.4投资利润率3211.4经济效益评价3211.5社会效益评价3211.5.1增加就业3311.5.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311.5.3直接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33第十二章 风险分析3412.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3412.2项目风险程度分析3412.3项目风险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35第十三章结论和建议3613.1结论3613.2建议36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名称大鲵-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项目1.2项目开发建设单位饶河县百畅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1.3项目建设地点 饶河县饶河镇二十四连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针对野生大鲵资源的保护、种群繁育以及现代人追求生态环保健康饮食、注重营养保健的需求,本项目拟投资300万元在饶河镇二十四连建立一座集大鲵驯化繁育保护、研究与技术模式推广;规模化商品养殖于一体的产业基地。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养殖发展模式确保对地区特种养殖及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促进项目区域农民致富增收。投入的30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400平方米孵育车间1个,饲料车间1个,饵料车间1个,加配循环水设备,锅炉设备及增氧设备等其他生产性车间设施建设以及相关设备购置。利用天然河道,就地取材,修建原生态模拟繁育池,同时利用小溪、庭院修建养殖池,进行幼鲵和成鲵养殖,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新型产业。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商品大鲵2000尾,大鲵苗1.5万尾,实现产值4000万元。1.5项目现有基础本项目现有大鲵标准化养殖池20个,成鲵100余条。基地现有专业养殖技术人员5名,技术将依托饶河县水产总站及外聘技术人员或技术服务方式,而生态繁殖方面均不需相关技术。本项目已得到饶河县委县政府、县水利、水产渔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关注,多次深入本基地调查研究,表示要从政策、技术、人力、物力等方面予以倾斜,养殖合作社也申报完成了大鲵特种养殖与大鲵销售许可证。市县领导强调要坚持在保护中求发展,发展中求保护,做到保护与发展、发展与效益相统一,要求各相关部门在资金扶持,政策上倾斜,支持本项目及早开展。目前,已有达成养殖合作意向的就有几十户农民,因为其高额的利润回报率远远超过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在饶河县内已基本形成了优势产业基础。1.6项目预计目标在模拟生态环境中达到繁育大鲵种苗,成功率达80%以上;缩短人工饲养生长周期,使幼鲵在养殖池里经3-5年饲养为成鲵,每尾重大2-3公斤以上;建立建成原生态养殖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就业;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新的资料。1.7可行性研究编制说明1.7.1编制依据编制本大鲵-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的有关法律、法令、法规和政策。报告的基础资料和数据来自饶河有关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提供或认可的资料、文件、函件及经调查研究得到的资料和信息。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5、国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3版);6、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7、饶河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8、编制过程中实际调查及收集的其他资料及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1.7.2编制原则在本项目可行性研究中,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保证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我国特种养殖业发展 我国特种养殖是近20年崛起的新兴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养鸽热揭开特种养殖的帷幕后,至今已经形成特种禽类、特种兽类和特种水产养殖并驾齐驱的局面。包含野生动物驯化养殖在内的特种养殖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出口贵重商品的重要来源,并将逐渐发展成为畜牧和渔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球野生动物养殖及加工业年总产值已超过2000 亿美元,仅中国就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扩大,我国特种殖业的问题也不断显现,缺乏统一的部署和组织,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在养殖生产的过程中,以养殖业者的经验为主,没有技术指导,缺乏科学统一的操作,规模小、行业散、经营乱、质量低的养殖状态现实存在。就大鲵驯养繁育来讲,大鲵人工繁殖技术得以突破,目前驯养繁殖技术日趋成熟,已基本掌握了大鲵人工繁殖与仿生态繁殖的技术手段,年繁育数量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全国不断涌现出年繁育万尾以上大鲵苗种的单位;大鲵苗种培育技术、成鲵饲养技术也已研究探索出了较成熟可行的技术方案。近几年来,国内“办证”养殖大鲵的单位也已越来越多,更多省市地区都明确鼓励大鲵驯化繁育产业,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如湖北房县、陕西汉中、湖南张家界及贵州等地)。作为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兼具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大鲵驯养繁育的规模化、产业化项目势必将在水产特种养殖领域成为发展趋势。2.1.2国人的消费观念 人类已跨入21世纪,人们对营养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个人都更加关心自己和亲人的身体,希望健康和长寿。健康和长寿有多种条件,营养是物质基础,是身体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重要“建筑材料”。注重营养对每个人来说是“终生大事”,对每个国家来说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条件。因而,营养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人们的实际营养和健康水平,已成为评价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国内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可支配收入大大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吃饭不再追求吃饱,更加注重饮食的营养保健与健康。在消费观念上,价格相对也不再是首要考虑因素,人们更加愿意为自身和家人的营养健康花钱,因为利于健康的食品和天然且极具食用价值农产品将成为了人们的首选。2.2项目建设必要性在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情势下,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及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是我国最紧迫的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问题之一。加快发展现代化、规模化农业养殖,促进区域特种畜牧及水产养殖的发展,并使之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既是合理保护珍惜野生动物资源,也是扩大规模形成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提升传统农业养殖效益根本保障,是当前农村农业经济实现突破发展意义重大的战略之举。2.2.1有利于顺应发展趋势需求本项目的建设是饶河县大力发展大鲵资源保护,驯化繁育及经济经营利用产业化规模化的有利体现,是区域特种水产养殖科学发展、扩大发展的需求。项目的顺利开展可以有效发挥饶河县优质原生态环境资源,实现大鲵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推广及产业化养殖。同时本项目自身的繁育技术研发,科学化、规模化的发展有利于区域水产特种养殖产业升级发展,进而为保护珍稀物种资源,形成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转变区域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特色养殖产业实力增强,在区域新农村经济、农业现代化发展及成年商品大鲵市场持续增长中抢占先机。2.2.2有利于保护大鲵物种资源,实现大鲵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大鲵的野生资源,日益稀少。真正的野生大鲵仍在大自然中可能未达到50万尾,高度重视拯救与保护大鲵的种质资源势在必行。由于大鲵性成熟期比较长,生长发育十分缓慢,单靠野生大鲵自然繁殖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和增加种群数量,因此采取人工增殖措施,是资源恢复和增殖的有效途径,在环境条件适宜的区域,建立大鲵驯养繁殖场,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自然保护与人工增殖相结合,使大鲵种群逐步恢复自身调节能力,走向种群的全面恢复和资源的良性循环。因此,本项目大鲵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的建设是是拯救濒危物种,增加资源总量,解决保护与利用矛盾的有效举措,适当的经营利用则是实现珍稀物种的经济价值转化的手段,可有效增加地区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扭转传统掠夺式捕捉野生大鲵资源,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实现大鲵资源可持续利用。2.2.3有利于解决区域“三农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还必须考虑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事关国民经济全局,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将是未来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目前国内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发展迫在眉睫。发展地区特色种养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要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就要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发展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项目大鲵繁育对周边环境要求较高,这恰好适应了农村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有利于合理整合生产资源,利用资源发展地区特色和拳头产业,在保证物质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质性的同时率先抢占需求市场。对于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积极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且项目本身的日常生产与运营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在投入经营后也将带动关联产业链条扩大发展,如上游原料供应、物流输运以及下游的物流与产品加工。这是产业链结构的市场化调整,调整的结果是扩大升级,同时可提供大量服务就业岗位。本项目的建设运营,大大缓解了地区就业压力,通过 “合作养殖”、“订单养殖”、“委托养殖”、“扶持养殖”模式的尝试应用与探索,为地区居民创造了一条致富增收的途径,构建地区和谐社会。2.2.4有利于合作社自身的发展从合作社的业务发展与市场竞争分析来看,随着业务的不断上升,合作社必须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也必须抓住市场机遇,寻找新的市场突破点。通过项目的开展实施,不仅可以改造升级原有基础建设和设备,扩大合作养殖规模,提升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强化区域带动能力,由原先相对不规范,粗放的模式转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并打开和占领新兴市场,为当地政府贡献可观的财政税收,一举多得。28第三章 项目投资环境与市场分析3.1 项目投资外部环境3.1.1项目政策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其中第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等特殊情况,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授权的单位批准。同时制定了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水生野生动物特许捕捉证管理办法、水生野生动物特许运输证管理办法和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规划资源保护利用行为。国家林业局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大力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是增加资源总量、解决保护与利用矛盾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来源,为农村种养经济提供新的种类,安置部分人口就业,并将有效缓解对野外资源的需求压力,有利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研究制定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及其利用相衔接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机制,逐步提高资源培育者对其资源的自主处置权,建立“谁投入、谁拥有、谁受益”的机制,调动全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培育的积极性,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国家对待野生动物保护的总体方针是: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大鲵是受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水生野生动物,其捕捉、驯养繁殖、出售、收购、利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水生野生动物养护行动纲要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一方面加大了对破坏大鲵资源、非法捕杀、贩卖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惩治力度,另一方面,鼓励驯养繁殖和合法合理经营。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农业、科技、环保等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大鲵重点企业,促进山区农村大鲵养殖业,各级政府也通过金融、信贷、财政贴息,制定优惠优先发展的政策和办法,促进人工大鲵驯养繁殖。总体而言,大鲵驯化繁育产业政策环境较好。3.1.2经济环境201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 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项目所在地饶河县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1.6亿元,同比增长13%,农业规模稳步提升,现代农业快速发展。3.1.3社会环境一方面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是经营利用产业的基础,黑龙江省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繁殖技术提高野生动物产品的产量,来满足增长的市场需求。黑龙江省驯养繁殖野生动物技术成熟的物种有梅花鹿、马鹿、黑熊、棕熊、狐狸、貉子、水貂、野猪、狍、林蛙、孔雀、雁鸭类等40多种。其中梅花鹿、马鹿、黑熊、林蛙、雉鸡养殖以及毛皮兽养殖已经初具规模;另一方面,相对国内而言中等收入者才是消费欲望、消费能力、消费潜力最大的一个群体,是扩大内需的中坚力量。中等收入人口消费观念的变化对于国内扩大消费有重大影响,预计到2025年,中国中等收入人群将会达到5.2亿人,届时中国的城市家庭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消费观念的变化,对于健康,品质生活的追求也必然将为本项目大鲵商品经营部分带来较好的市场前景。3.1.4技术环境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的科研工作基础较好,起步较早。人才优势明显,在野生动物保护利用方面的科研技术力量雄厚。省内从事野生动物研究的大专院校有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研究单位有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研究所、省特产研究所等。这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都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工作,在野生动物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整体外部技术环境较好。3.2市场需求巨大的市场需求。由于大鲵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被誉为“水中活人参”。大鲵的市场前景广阔,蕴藏营养美食、保健、美容、医药、观赏、科学研究的巨大市场与无限商机,将逐步地向多功能、全方位利用的空间方向发展。目前,原种亲本市场价格达到1.5万元/尾,商品大鲵市场价格达到了2400元/kg,且市场需求旺盛,全国基本是有价无货。以大鲵繁育地之一的“张家界市和长沙为中心的区域市场”为例分析,每年旅游、商务的人数约在1000万人,按其中的20%的人数,人均消费大鲵美食及其加工产品1000元计算,消费额可达20亿元,大鲵消费量为2000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追求高品质的人群数量的增加,特别是东部、南部沿海一带对大鲵消费的奢好,国内外大鲵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据相关预算显示,大鲵年需求量国内超过6000吨,国际需求超过8000吨,深加工所需原料超过1500吨,总的市场需求在15500吨以上。按2000元/公斤价格计算,年产值可达310亿元以上;加上大鲵种苗和饲饵料、防病等衍生市场约60亿元,大鲵产业市场潜力每年在370亿元上下,市场需求规模巨大。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4.1项目选址 1、地理位置饶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乌苏里江中下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128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63044-473426,东经1330726-1342016。南部与完达山脉相环抱,北部与三江平原相依托。县域面积6765平方公里。地貌构成为五山一水二草二分田,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县辖4镇5乡,79个行政村。境内有五个国营农场,十一个森工林场。有汉、满、回、壮、苗、朝鲜、蒙古、鄂伦春、赫哲等26个民族在此聚居。人口15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0%。是黑龙江省23个革命老区之一、国家级“兴边富民”工作试点县、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双鸭山地区唯一的国家一类口岸县。2、资源状况饶河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林、田、水、草、矿样样俱全,是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土地资源:现有耕地20万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7公顷。土壤以黑土、草甸土、沼泽土为主,土壤中养分较高,有机质、氮、钾含量极为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森林资源:县域森林资源面积35.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1%,人均占有林地2.5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822万立方米。主要有红松、水曲柳、杨、柞、椴、桦等树木几十种。既是黑龙江省天然林区之一,又是全省重要的木材集散地。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矿藏数十种。非金属类的有高岭土、石灰石、花岗岩、超基性岩、伊里石等;金属类的有铜、镍、金、铁、锌、锡、铝等。还有蕴藏量极大的草炭,为1亿立方米,位居全省之首。 动植物资源:有东北虎、马鹿、黑熊、野猪、狍子、狐狸、貂、貉等野生动物几十种;水资源:饶河境内有1江28河,自然捕捞水面0.8万公顷,可利用养鱼水面0.11万公顷,盛产“三花五罗”等名贵鱼种。经济鱼类有16科69种,主要有大马哈、甲鱼、鲤鱼、鲫鱼、狗鱼、鲶鱼等,其中大马哈鱼及鱼籽驰名中外。外贸通道:饶河与俄比金市隔江相望,直线距离17公里,两口岸相距仅760米,除黑河外,是中俄对应城镇相距最近的口岸,也是俄典型的纽带口岸。这一对黄金口岸地处俄哈巴边区和滨海边区的结合部,距哈巴220公里,距海参崴530公里,经哈巴向西可进入欧洲腹地,向东沿黑龙江经鞑靼海峡进入日本海,实现江海联运,南可经海参崴入江海联运大通道,客货运输条件得天独厚,可直接参与国际贸易。比金市是铁路、公路、水路齐全而发达的交通枢纽城市,通过比金口岸可进入俄罗斯腹地和独联体各国,延伸至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4.2建设条件 1、项目周边基础设施项目基地周边交通便利、通讯畅通、供电充足、水资源丰富。符合建设用地要求。2、现有基础本项目现有大鲵标准化养殖池20个,成鲵100余条。基地现有专业养殖技术人员5名,技术将依托饶河县水产总站及外聘技术人员或技术服务方式,而生态繁殖方面均不需相关技术。3、开明的政务环境合理整合,科学建设开发饶河是当地政府的基本定位。区域政府积极创新服务方式,致力打造特色服务。区域政府本着“企业第一、服务第一、效率第一”的宗旨,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致力于了打造一个“威高效、廉洁”的政府,建设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而本项目已得到饶河县委县政府、县水利、水产渔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关注,多次深入本基地调查研究,表示要从政策、技术、人力、物力等方面予以倾斜,养殖合作社也申报完成了大鲵特种养殖与大鲵销售许可证。市县领导强调要坚持在保护中求发展,发展中求保护,做到保护与发展、发展与效益相统一,要求各相关部门在资金扶持,政策上倾斜,支持本项目及早开展。第五章 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5.1产品范围项目建成投产经营后,以大鲵人工驯化繁育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及大鲵亲本供应、幼苗供应及商品成鲵等产品市场供应为主。5.2 产品以及市场竞争优势大鲵在科研、饮食、医药及美容护肤等方面有极高的价值。大鲵有3亿多年的历史,是从水生到陆生过度进化的典型动物,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有“活化石”美称,在研究生物进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5.2.1食用价值 娃娃鱼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佳肴,大鲵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据分析其肉含有22种氨基酸,含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均高于牛肉和梅花鹿肉。用大鲵做成的佳肴有贵州的“八宝娃娃鱼”、湖南的“天下第一鲜”等。它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市场上被视为珍稀补品,对人体补虚有奇效。当前每公斤售价约合人民币约1200元。娃娃鱼皮肤中含有 41%-613%的人体最佳祛皱美容物胶原蛋白。 5.2.2药用价值 大鲵对贫血、霍乱、痢疾、癫痫、血经等病症都有显著疗效,还具有补肾、强壮、补血益气的功效。大鲵体内含金属硫蛋白(MT)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重金属离子,预防重金属中毒;表皮分泌的黏液含活性胶原蛋白,能美容和预防老年痴呆和防治癌症;它能促进细胞的DNA生物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据有关文献报道,大鲵机体中可提取超级抗原PRCA,它被国际卫生组织称为“诱导癌细胞凋亡反应因子”。民间常以娃娃鱼皮肤粉拌桐油治疗烫伤。大鲵皮肤分泌的粘液可预防麻风病。 5.2.3观赏价值大鲵是一种奇特观赏动物,其貌不扬,只产于山区,并且是野生保护动物,大鲵皮肤光滑湿润,具有成对的疣瘤,背部色彩斑斓,前肢四指似手,后肢五趾如足,体形硕大肥嫩,嘴巴特大,叫声“唔哇、唔哇”似婴儿啼哭,故名娃娃鱼,供游人观赏。 5.2.4经济效益大鲵适应性强,生长快,饲料来源广,抗病能力强。一般每0067公顷(亩)可饲养8000- 10000尾,每尾体重2-25公斤。市场上商品鱼价格已经超过1000元/斤,每尾价值可达 2000-3000元。有效的利用大鲵主产商品,可发展成优势产业,可创造可观利润。5.3生产规模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形成年产商品大鲵2000尾,大鲵苗1.5万尾,年产值达4000万元。第六章 养殖技术及产业化合作模式6.1养殖地的建造大鲵成体养殖池是大鲵养殖重要环境条件,是大鲵商品化养殖阶段的关键时期。成体阶段,大鲵抗逆力增强,适应能力增加,同时潜逃和同类弱肉强食也达到高峰。因此,成体地要求根据其这一阶段生理的特点。建造5个以上,以便按个体的大小,分开养殖。 根据地理实际情况,成体池可建在洞穴,室内或人防工程内,也可建在室外。建池面积可达100-200平方米。池内人工弧度或穴洞面积占成体池面积的2/3,弧度或穴洞大小树成体个体大小而定。室外建池,除了室内成体地要求和设施外,必须要安装遮荫设施。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遮荫物,要求池顶部、四周全部要有遮荫物。 6.2成体的养殖国内在成体养殖方面已取得了成功经验和技术,其主要养殖方式有室外养殖、地下室、人防工程养殖及研究开发的工厂化控温养殖。概括起来主要分为静水养殖和流水养殖。 天然大鲵是以自然环境中的饵料作为营养基础,因此,生长缓慢,一般需要5龄才能达到成体。人工养殖大鲵,是创造其良好生态环境及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大鲵的食物是新鲜的鱼类,每天都要买无刺的鲜鱼给它吃,一般只需要23龄即可达到成体阶段。 水温是影响大鲵摄食的重要因素,因为大鲵是变温动物,随水温的高低,机体的生理代谢随之变化。大鲵在适温范围内,其摄食与生长是随水温上升而呈正相关。一般在12以上摄食生长,以1823时的摄食量最大,生长也最快,水温升至26以上,摄食量下降,28以上就进入“夏眠”。在适宜温度和同样的饲料质量条件下,溶氧、水质就起主要的作用。因此成体的投饵量要综合各种因素来确定,经过研究结果,得出一个在不同水温条件下的投饲标准,可供成体养殖中的投饲。 6.3稚鲵的养殖 稚鲵池水深以20-30厘米为宜,刚孵出的稚鲵形似蝌蚪,以吸收本身的卵黄物质为生,35-50天后开始摄食外界饵料,如小型浮游动物,70天后可投喂红虫和蚊蝇幼虫。 6.4幼鲵的养殖 幼鲵池水深30厘米,幼苗入池前用呋喃类药物浸洗510分钟,放养密度一般为10-30P/平方米,可投喂红虫、水生昆虫和鱼虾蟹类,饵料要新鲜,每日投喂两次,分别在6-7时和18-19时,每日均需排污及换水,保持池水透明度,清澈见底。 6.5成鲵的养殖池水深度30-40厘米,放养规格要一致,密度一般为1-3只/平方米,可投喂多种饲料,以少量多次为宜。为保持水质清新,注意经常换水。饲养一段时间后要适时分规格饲养,以免发生大个体残食小个体的现象。 6.6大鲵的养殖方法大鲵的水温16-24时摄食最旺盛,生长速度最快,25-28摄食明显减少,29以上停止摄食。人工养殖可改变其冬眠的习性,能够全年均匀生长。水质要求 pH6.5-7.5, pH9时可导致毁灭性死亡,溶氧以大于3.5毫克/升为宜,如总硬度、氯化物、氨氮等指标均需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养殖池要有遮荫措施,避免阳光直射,而且在使用前需用漂白粉等严格消毒。 6.7大鲵的饲料种类投喂海水和淡水中的多种低质鱼类、虾、蟹类和其它水生动物,但大鲵更爱海鱼类。猪牛羊肉、鸡鸭及其下脚料来源广,蛋白质含量高,也是养殖大鲵的好饲料。由鱼粉、A-淀粉、豆饼、麦糠、骨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人工配合饲料,其蛋白质适宜含量为45-50%,另外,添加1%的花粉可明显加快生长速度。6.8合作经营模式 本项目采用“基地(技术研发)+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养殖模式开展经营。合作社负责幼苗供应,养殖技术培训及其他技术支持,饵料供应,成品大鲵收购统一销售,入社合作农户享有年终分红等等合作社福利制度,实现技术、市场资源及效益共享,风险共但,为区域农民致富增收创造新途径。第七章 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7.1建设目标利用现有的建设基础与天然河道,就地取材,修建原生态模拟繁育池,投放亲鲵,在繁殖季节投放成熟度药物催产,达到产卵、孵化、获苗的目的。同时利用小溪、庭院修建养殖池,进行幼鲵和成鲵养殖,实现集约化养殖,规模化经营的新型产业。1、大鲵人工生态繁育、人工养殖规模化模式研究推广;2、幼、成鲵驯养管理,饲养种类、配比系数,生长速度,病虫害防治;3、亲鲵性成熟度,与个体重、怀卵量,生殖季节及自然环境因素相互间关系的控制;4、探索总结大鲵开发性保护之路;5、山间溪流布点修建生态繁殖养殖区域;6、年产商品大鲵2000尾,大鲵苗1.5万尾,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7.2建设内容项目现有养殖基地交通便利、通讯畅通、供电充足、水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进行标准化。目前有大鲵标准化养殖池20个,成鲵100余条,项目拟在此基础上,新建设:1、400孵育车间:按幼稚苗、中苗、大鲵、种鱼分开养殖理论,分别建设养殖场。分稚鲵池、幼鲵池和成鲵池三种,水泥结构,池内瓷砖四周光滑,防渗防漏防逃,池底需装排污孔,进排水系统要配套池。防备大鲵潜逃,池边应向内反扣20公分。池内用砖头或石块堆成许多洞穴。近地区各池可连成一片建,形成规范化的养殖车间。2、饲养车间与饵料车间;3、增加配备循环水设备,锅炉设备及增氧设备等,还包括配备B超、显微镜、安装监视器、空调等设备第八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8.1组织机构8.1.1企业组织与管理本项目实行合作社下经理负责制,下设科研部、养殖部、采购部、销售部、财务部、管理部等。按照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尽量减少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各部门各司其职。项目组织架构图如下所示:合作社经理技术部养殖部市场部采购部财务部管理部组织架构图8.1.2劳动定员该项目劳动定员36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6人,一线操作工30人。8.2工作制度 本项目运营后,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为一班制,年工作250天,每班工作8小时。8.3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以企业内部培训为主,培训工作主要包括技术培训和企业文化培训。技术培训公司将引进外部人员进行培训,内部培训主要以部门经理为主。8.4职工福利本项目职工福利待遇将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福利项目和支付标准支付,不受企业所有制性质、经济效益和支付能力的影响。包括:社会保险、法定节假日、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工资性津贴以及其他工资总额外补贴项目。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项目筹建到开工计划为1年,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在2014年5月初,主要进行生产性厂房车间、道路建设及相关设备购置安装,建设期为6个月,即2014年10月底完成。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10.1.1投资估算的范围本项目投资估算包括:主要车间建设费用、育苗采购费用、预备费、设备购置及安装费和铺底流动资金。10.1.2编制依据1、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编制规定;3、各专业估算指标,参照类似工程,结合本项目实际调整;4、投资估算以2012年下半年价格为准;5、国家计委计投资1999355 号“关于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价差预备费管理的通知”;6、有关专业提供的资料及文字说明;7、当地的主要建材价格信息;8、当地同类建筑工程预算或结算资料。10.1.3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300万元。投资构成见下表:投资项目投资金额百分比1孵育车间48.6216.21%2饲养车间31.510.50%3饵料车间268.67%4其他设施124.00%1设备购置费50.616.87%2设备安装费2.530.84%3种苗购置费76.7125.57%4养殖其他费用14.044.68%9人员招聘及福利费165.33%10流动资金227.33%合计300100.00%根据以上表格可以看出项目投资为30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50.6万元、安装工程费2.53万元、建筑工程费118.12万元、种苗购置费76.71万元,养殖其他费用14.04万元,人员招聘及福利费1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2万元,项目总投资300万元。10.2资金筹措本项目计划投资300万元,拟通过以下方式筹得:1、申请国家补贴100万元,占总投资的66.7%;2、申请地方配套200万元,占总投资的33.3%。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财务评价参照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有关内容及深度要求,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市场价格体系下,分析预测项目的财务效益与费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损益和盈利能力,据此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11.1项目财务评价的有关问题说明1、项目计算期为五年;2、以当前的社会和市场状况为基础,未考虑政治、政策、社会条件的显著变化对项目经营的影响;3、项目不申请银行贷款,因此无需考虑财务费用。11.2项目销售收入与利润1、销售收入本项目主要经营大鲵的养殖生产,生长周期为35年,因此项目预计未来第四年可形成生产率60%,第五年可达到正常生产年份,即年销售量4000万元。2、产品成本费用估算(1)产品成本构成总成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摊销费+财务费+其他费用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2、成本估算依据及费用A、外购原辅材料根据设计的产品年消耗量估算,单价参照现行市场预测估算;B、燃料和动力费按市场价格和饶河统计价格计算;C、工资及福利费:项目劳动定员为36人,正常年均工资及福利为3.5万元,因此项目年工资及福利费总额为126万元。D、折旧及摊销:根据现行财务制度规定,本项目固定资产净残值率取5%,厂房按20年计提折旧,机器设备按5年计提折旧,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按10年平均摊销,不计留残值。年折旧费摊销为10.66万元。E、其他费用包括财务费用、生产费、销售费和管理费中分别扣除其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和摊销费之后的部分。(2)利润估算项目未来五年的利润情况,如下表所示:损益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1销售收入0.00 0.00 0.00 2400.00 4000.00 2总成本费用233.87 286.20 315.66 672.66 894.66 2.1原辅材料76.71 125.00 150.00 245.00 255.00 2.2燃料和动力费12.00 12.00 12.00 36.00 36.00 2.3工资及福利费126.00 126.00 126.00 126.00 126.00 2.4折旧及摊销10.66 10.66 10.66 10.66 10.66 2.5其他费用8.50 12.54 17.00 255.00 467.00 3营业税及附加0.00 0.00 0.00 133.20 222.00 4利润总额-233.87 -286.20 -315.66 1727.34 3105.34 5所得税0.00 0.00 0.00 431.84 776.34 6税后利润-233.87 -286.20 -315.66 1295.51 2329.01 11.3财务盈利能力分析11.3.1财务基准收益率财务基准收益率是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的基准和依据,是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的基本要求,也用作计算财务净现值的折现率。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并考虑一定的风险溢价,本项目的财务基准收益率取5%。11.3.2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是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反映项目所用资金的盈利率,是考察项目盈利水平的主要动态指标。当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时,则认为其盈利能力已满足最低要求。根据现金流量表(见下表),本项目的基准收益率取5%。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合计建设期经营期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1现金流入6400.00 0.00 0.00 0.00 2400.00 4000.00 1.1销售收入6400.00 0.00 0.00 0.00 2400.00 4000.00 1.2其他收入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现金流出4266.42 300.00 233.87 286.20 315.66 1237.70 1893.00 2.1开发投资300.00 3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2营业税金及附加355.20 0.00 0.00 0.00 133.20 222.00 2.3总成本费用2403.05 233.87 286.20 315.66 672.66 894.66 2.4所得税1208.17 0.00 0.00 0.00 431.84 776.34 3净现金流量2133.58 -300.00 -233.87 -286.20 -315.66 1162.31 2107.01 4折现率(i=5%)5.32 1.00 0.95 0.91 0.86 0.8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