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离职后福利的确认与计量第一页1.统计报告,继续学习职工薪酬。那上节课是谈到设定受益计划。2.我们应该是要确定当期服务成本,要知道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限制。那其实我们这个限制里面有服务成本的问题,有一些利息的因素。继续看教材上的题目。3.设定受益计划,那就别管它过多长时间了,每年就给12万。4.那就看说法了,有的这种设定受益计划,比如你至少服务10年才有,你提供10年到20年最终是多少,然后你20年以上是多少,不要不够时间啥也没有,就看情况。所以有人就是一看设定受益计划,说我不想在你的单位工作多长时间,他妈我不选择,他选择设定提存计划。我一个好朋友在美国,我跟他交流过,他说选择设定提存计划。但是你要是说就想在这个单位一直工作下去,对这个单位也真的看好,你可以用设定受益计划。5.那就是40岁到60岁的期间在公司提供服务,那我们理论上未来要给他的钱应该在这20年里面记到成本费用里面去。什么包括服务成本,包括利息,都应该把它记进来。6.先是把它退休15年每年要付的折算到退休时点,就折算到退休那时刻。比如说退休第1年100名职工,每人12万,1200万,如果说付钱都在年底,那你折算成年初。1200万除以110%,或者利率17%的复利现值系数(0.9091),这些都一看就知道,那这个现值呢就是1091,退休第2年的现值要给的是1200万,那乘以0.8264,或者除以(1+10%)的平方,都没有问题。那以此类推呗,最终退休时点现值每一年每一年全相加,你比如说到第15年,用1200万除以(1+10%)的15次方,15年年底支付,折算到退休时点,287呗。合在一块,退休时点现值合计9127,那接下来我们就要用累计福利单位法。这9127应该分到他工作的20年,那每年到退休时相当于多少就是一个单位。那接下来我们看,就是当年,看一下计算。要做的工作是9127,9127除以20年,那约等于多少呢,456.35,这就是个单位。福利归属于每一年就是这么多,7.然后算当期服务成本,这个跟我们上面的例子差不多。服务的第一年,指的就是第一年的年末,用456.35除以(1+10%)的19次方,就第一年年末到退休时还有19年。这不是当期服务成本吗?74.62就算出来了,这个单位就到退休那个点上分摊的那个数值,那个单位的折现。期末义务74.62。再看服务的第二年,福利归属以前年度没问题,456.35,当年还是456.35,以前年度加当年是912.7,期初义务上期期末的74.62,那利息是74.62乘以利率,比如10%,7.46,82.08是怎么算的,就是456.35除以(1+10%)的18次方,因为是第二年年底的。再看期末义务,那应该是期初义务74.62加上利息数7.46,再加上当期服务成本82.08,等于164.16。这就是期末义务。以此类推呗,都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处理,那最后的数就是9127.累计单位福利法采取这种方式进行计算。那你看414.86这个数字,第19年年底,那还差1年,到退休时,456.35除以(1+10%)。第二页1.那接下来看会计分录,第一年的刚刚算出是746200,就在这儿呢74.62。服务成本比如计入管理费用或相关的成本,借记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746200。那第二年,借记管理费用等,贷记应付职工薪酬820800,有利息74600,利息计入财务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那后面就以此类推了,大致这么一个过程。所以这个例子和前面一个例子的差别就是增加了点东西,退休之后要估计他的寿命,然后要折现,就把每年付的钱折现到退休时点。退休时点的金额按照累计单位福利法。比如说工作多少年,除以这个年数,那是每一年到最后要能够留存这么多钱。那这个钱的形成应该是有提供服务的还有利息的。就这样一种方式。所以也就是说要给职工未来的钱退休之后,你应该是要计入他提供服务的期间,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了。往费用里计的,有的是服务成本,有的是属于利息费用。这是前面谈到的步骤一。2.这是什么意思,职工为我们提供服务,退休之后你要付给人家钱。这是承担义务,要给职工的。那我们当然相应的钱有一部分就要提存,提存也是要进行投资等一些运作。那这部分钱投资时会产生一个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的资产。如果到某一个点上,我们算出设定受益计划负债,这个点上现值是多少。比如某一个点上期末现值是多少,是负债。然后你拿这个钱去运作,资产的公允价值到这个点是多少。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义务的负债现值多了,那就是净资产。那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少了,那就是赤字,就净负债。3.也就是到某一个点上,我们运作这个事项的资产的公允价值比负债已经多了,叫存在盈余。4.就将来这一部分可以退回来。5.我们得定这么一个数,以后最终对象能够给我们退回来多少,或者我们以后可以少交多少。那你存的资产不要比它高。我们一般来讲就规定这么一个资产。你不可能说我把所有的钱都往这个计划里面砸,爱高哪去高哪去,那你亏透了。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也用不了这么多钱,那你这个计划里面以后要给我退款,就这个资产上限,你不用比它高。定一个,但资产上限数可以变动,如果说盈余现在比它多了,你可以撤出来。不要比它高,盈余比上限低,那你正常地按照盈余计量就好了。这叫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6.那这些资产数将来我们可以用到设定受益计划里,你不用多了,所以规定一个上限。7.人家退休时你要给人家钱啊。那最终卖完国债拿钱给职工。总负债为3个亿,公允价值只有1个亿,肯定有赤字呗。这个时刻会形成的净负债就是2个亿。因为到某个点上,算出承担义务的现值数是3个亿,结果我们目前用于这项资产的设定受益计划只有1个亿,那就是赤字,负债2个亿。8.现在盈余数比1.5个亿低,它就是计划净资产,没高于上限嘛。你高于上限部分的资产可以转到别的地方去,我可以不用于这项设定受益计划了。那如果说告诉说资产上限这块是0.8,那其实我们要选多少呢,0.8。你有这部分多于这个4个亿,有一部分国债我们可以用于别的地方去。这就是前面谈到的设定受益计划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当你谈到设定受益计划这个资产上限你可以变动,变动不是服务成本,利息的概念,最后会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这是计量的问题。9.大家后面要关注,比如考试什么地方会考,要记一下。其实说的是当期损益,也包括成本费用。10.设定受益负债涉及有利息,资产可能有利息,两者的净额。所以利息部分计入当期损益,负债利息费用,当然资产取得利息我们可以对冲。这是计当期损益的。11.这些成本费用计入当期的。我们前面谈到过当期服务成本的事。12.我们分摊了,把退休时刻有多少钱,比如除以15,除以20,分摊一个数,这个数除以1加上利率的多少次方,然后好了,那就是当期服务成本。所以归属于当期福利的现值这叫做当期服务成本。13.比如说我们新增一个设定受益计划,这不是属于重新计量的问题,不是精算的问题。比如我们今年开始增加,但职工已经服务1年了,从去年开始算,那这就是属于过去的。那也可能有一些什么原因,说人走了,我不享受了,所以说过去服务成本可以是正的,可以是负的。他离开了,这都是过去的,还是一种服务的概念,不是精算的概念,如果是精算的,肯定不叫服务成本的问题。第三页1.那你以前假定职工薪酬,这一部分在精算的时候,因为未来付给人家多少钱已经考虑了,属于精算的,不属于服务成本。2.未来高估,低估也是精算的问题。3.还是与这些精算方面相关的,计划资产回报等等这些,那就不是过去服务成本。4.那这块属于当期服务成本,职工达到既定要求之后,导致既定福利要增加,那你就反映在当期。原来说10到20年,然后20年之后我工作20年以上了,那有一个增加,增加就再计呗。所以这些不算过去服务成本。5.因为我们2015年才开始,15年初才建立,我们就应该是从15年来看,属于过去服务成本了。那当时算的890属于过去服务成本,也计入15年的当期成本费用里面去,这是设定受益计划的修改,可能当时有一些人进来了,也可能有一些人出去了,这都是属于过去服务成本的一些变化。6.有一些情况,可能没等到退休,我们就要进行结算了。由于你企业的问题,可能要给人一些补偿。比如说出现什么困难进行重组,有些人走了,他们原来是享受的,现在你突然因为重组让人走了,那要进行结算,结算利的损失也是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也不是属于与精算相关的内容。7.我们谈到的计入当期的服务成本有当期服务成本和过去服务成本,然后有利息还有结算利得损失是计当期的损益或者当期成本费用。那结算利得损失是什么?注意,这个结算利得损失不是他退休之后跟他结算,退休之后付出的钱多了少了是精算的问题。我们是说他没退休,比如因为重组了,你企业的事情得给他们补偿。8.这是因为困难重组,你让人家走,你得给人补偿,人家职工同意了,那就计入结算利得,如果职工说你得给我4个亿,那就是损失呗。9.那有资产了,那我们再去冲它,以净额的形式反映到当期损益。利息会在当期损益里体现。10.注意这个词,计量。不是修改,修改属于当期损益,只要说这一部分重新计量了,那你要计其他综合收益,比如说死亡率,折现率,提前退休率等等,但是计量其他方面。11.当然也有争议,有人说计入损益,也有人说不计。经过博弈讨论,最终不让计入损益。我们前面章节也涉及到了其他综合收益未来期间不能计入损益,指的就是它。你可以在权益范围之内来变动。12.这些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对于考试,你就看哪些计入损益,哪些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就够了,我想他真的可能不会说让你用累计单位福利法算算当期服务成本,这个可能性小一点。让你再算算每期利息,弄个表格可能性也不大。但是你得知道万一它出出来,你得做啊。13.你得算出他到退休时的现值是这么多,那最终实行时可能比它高,比它低,这些都来自精算。14.引入算修改,你要把他早引入的,从早开始算,我们这项计划从今年开始。你以前就来了,那是过去服务成本。15.这些都会计入当期损益,所以这些根本就不是精算利得损失,是在模型精算时要考虑的那些才算数。那后面人家之前就结算,你要为重组或什么问题而走了,这叫结算利得损失。有的属于过去服务成本,也要注意区分它。16.如果回报里有利息,要扣掉。因为这个利息是在当期损益里面要进行体现的。第四页1.因为我们计划资产,那这些资产是在未来,比如说不知道多长时间。我们精算时也要考虑这个问题。未实现的也要进行考虑,毕竟有的已经孕育了一段时间了,你想我们已经进行投资和投资收益了,未来还要有一些收益,这是计划资产回报。2.谈到计划资产回报的话,要有其他综合收益反映到里面去。3. 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是说,比如我原来资产变动的上限是3个亿,现在变成2个亿,这不是有个变动吗。那这些变动应该是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形成净资产,净负债的变动。所以你会发现说的是精算的问题,计划资产回报,资产上限变动的这些影响那是其他综合收益。服务成本包括当期,过去利息费用还有结算利得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这是要注意区分的问题。那再给大家做这么一个提示,也就是注意区分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和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我完全是出于考试,一般客观题会在这里做文章。4.往前折现嘛,原来说的是10%,但你按照10%折现,但是算出那个现值数肯定少,因为折现率越高,现值数越小。而现在说我们是来自于精算的,折现率变了,变成8%了。那你按照8%再往前折现,那个数字肯定就要高,但是我们不把它计入当期的服务成本了,因为当期服务成本可能就计入到管理费用。我们现在不计了,因为这是属于精算的变化。折现率与精算相关。那把它计到其他综合收益,当然是贷应付职工薪酬。你假如说原来10%时,我们没有具体算,折现的数假定是5000万,然后你按照8%折现的时候是5500万,这不就多了吗,你原来计到管理费用里面,比如说借记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5000万,你现在就得补上500万。贷应付职工薪酬,那要反映到其他综合收益,这是计量这些方面。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的发生一些变动。5.我们看看15年考试的一个单选题。单选题相对来说比较好办。6.那就计呗,书上准则里讲的当期损益不严谨,应该是当期成本费用,那也确实是说受益计划要是职工,生产工人,应该计入到成本。但我们讲的就是当期损益,它说除非人家是相关准则让计成本的除外,不是还有这句话嘛。那没问题,再往下吧。7.利息费用计哪儿?当期损益!那不行。8.那不是啊,过去服务成本也是计当期损益。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青蛙找家律动课件
- 小雅不是小鸭老师课件
- 小铲车专业知识培训班课件
- 智能建筑能效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胎压监测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机器学习模型解释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商商品信息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解析
- 七年级上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 秋思诗篇阅读与鉴赏题目
-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陕西省中考生物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
- GB/T 45958-2025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安全框架
- 医院信息系统廉洁风险防控方案
- 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知识点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
- 智人扩散路径重构-洞察及研究
- 三方委托付工程款协议书
- 信通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四川成都成华区龙潭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外聘用制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培训试题(含答案)
- 物业应急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