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税壁垒的应对问题与措施建议.doc_第1页
非关税壁垒的应对问题与措施建议.doc_第2页
非关税壁垒的应对问题与措施建议.doc_第3页
非关税壁垒的应对问题与措施建议.doc_第4页
非关税壁垒的应对问题与措施建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关税壁垒的应对问题与措施建议 摘 要:非关税壁垒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调查了上海市南汇区出口企业遭遇的非关税壁垒现状,对当前应对非关税壁垒存在在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出口;南汇区 一、引言 据海关统计,从1996年到2005年,上海市南汇区(以下简称“南汇区”)出口额从18310万美元增长到122709万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4。出口商品从61个大类增加到104个大类,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从65个增加到137个。由于南汇区出口的产品以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为竞争优势,依靠“以量取胜”,出口贸易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出口产品缺乏品牌,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因此出口产品容易遭受“两反一保”调查及其它非关税壁垒的限制,随着南汇区对外贸易顺差进一步加大,不可避免引发贸易摩擦。 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愈演愈烈。随着各国关税不断减让,关税壁垒不再是WTO成员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许多国家采取了以非关税壁垒为主、关税壁垒为辅的对外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的作用超过了关税壁垒。加入WTO后,尽管我国出口商品可以享受WTO框架下的各种优惠贸易待遇,但遭遇了各种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和歧视。 南汇区出口企业究竟遭遇了哪些国家、何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需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对促进出口企业发展和保持南汇区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其它地区也具有借鉴价值。 二、南汇区出口企业遭遇非关税壁垒的现状 南汇区共有出口企业365家,出口商品集中在纺织品、机电产品、家具等行业。我们先对出口企业发放非关税壁垒调查表进行初步调查,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出口企业,对其负责出口业务的高层领导进行深入访谈。调查发现,南汇区出口企业遭遇的非关税壁垒主要涉及通关环节壁垒、自动出口配额、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和植物卫生措施等6大类。 (一)通关环节壁垒2006年1-6月份,共有利比亚、埃及、伊朗、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叙利亚、阿根廷、墨西哥、菲律宾、泰国、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和俄罗斯等13个国家对上海市南汇区16家出口企业提出了出口认证要求,这些企业共办理原产地证1258份,单据认证106份,认证费用共计4万多元。通关环节壁垒主要集中在中东国家。出口埃及、阿根廷等国家的所有出口商品所提供的贸易单据还必须经过该国驻华使领馆进行认证。 (二)自动出口配额美国对我国21种纺织品出口实施数量限制。欧盟对我国10类纺织品出口进行数量限制,纺织品出口企业需有配额方能出口。根据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的规定,WTO成员在一定时间内针对中国出口纺织品和服装产品采取的保障措施,实施期限至2008年12月31日。因此,欧美在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再次对我国纺织品的设限,削减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量。南汇区共有出口纺织品的企业122家,其中出口欧美的企业43家,2005年对欧美的纺织品出口额为12094万美元,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38.35。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 日本于2006年5月29日实施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等)残留“肯定列表制度”,执行新的残留限量标准。对农药残留检验项目最少有200项,有的农产品则高达500多项,如对香菇的农残检验项目有285项。日本从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严格的监控检查制度。先在大型超市、商场等场所对某种中国农产品实施10的抽查,如果查有一项农残超标,将对中国出口的该农产品监控检查项目的检查频度提高到50,如果抽查再有不合格,实行100检查。南汇区有三家食品企业出口受到日本苛刻的农残标准和市场抽检制度的严格限制。2006年7月,日本检疫所抽检中国香菇的甲氰菊酯含量超标,立即对我出口香菇实施加严抽检。为了规避风险和损失,上述公司暂停了香菇的出口,也减少了其它农产品的出口。 日本针对我国出口地板的甲醛含量等多个指标制定了相当严格和苛刻的技术标准,其中甲醛释放限量为0.5mgL。南汇区一家家具企业出口的实木复合地板遭遇该壁垒的限制。 (四)绿色壁垒2003年2月13日,欧盟公布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WEEE及ROHS指令),要求所有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设备必须达到环保方面的要求。ROHS指令于2006年7月1日生效实施,规定电子、电气设备中不得含有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6+、多溴二苯醚PBDE和多溴联苯PBB等有害物质成分。南汇两家企业向欧盟出口电动工具和放电管,遭遇这一壁垒阻碍。 欧盟为抑制非法采伐木材行为及其贸易,对木材及其制品进口提出了森林认证(FSC)的要求。凡是木材制品通过FSC森林认证,贴上FSC标签,就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关税折扣。南汇区出口至欧盟的家具地板遭到FSC绿色壁垒的限制。 (五)反倾销2004年6月南汇区两家家具企业出口至美国的木制卧房家具遭到反倾销调查,2005年2月终裁税率为6.82。其中,一家企业95的产品销往美国市场,征收反倾销税率使该企业每年损失100多万美元。一家包装企业向美国出口包装袋也遭到反倾销调查,2004年6月被裁决77.03的反倾销税率,马夹袋被挤出美国市场;2005年6月,该企业遭遇欧盟对塑料袋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并从2006年10月开始将被征收28.8的反倾销税率,企业每年对欧盟出口100万美元的出口量将锐减为0。 (六)植物卫生措施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和澳大利亚要求我国出口的木质包装物(用于包装、铺垫、支撑和加固货物的材料)必须经过熏蒸处理,其中,美国和加拿大要求出口企业提供官方熏蒸证书。在出口上述国家时,凡是采用木质包装物的商品,南汇区出口企业都要对木质包装物进行熏蒸处理。 对上述非关税壁垒情况归结。南汇区出口企业遭遇的非关税壁垒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日本。遭遇的非关税壁垒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和低技术含量产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上述非关税壁垒对出口贸易的限制效果来看,通关环节壁垒和植物卫生措施主要增加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出口配额直接限制产品的出口数量,反倾销使企业出口量下降、不出口或者提高出口产品的市场价格,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提高了市场准人的技术门坎,使企业无法进入市场,并且增加企业的生产和检测成本。由于通关环节壁垒和植物卫生措施使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幅度不大。欧美给我国纺织品出口配额数量逐年增加,而且该壁垒实施期限为2008年12月31日,因此,在6种非关税壁垒中,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对南汇区出口贸易发展的阻碍最大。 三、应对非关税壁垒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企业采用相对较低的技术标准要求 由于受技术水平和生产成本等因素制约,南汇出口企业在技术标准采用上普遍存在就低不就高的问题。一旦进口国在技术指标上从严要求时,出口企业就不能满足标准要求,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比如,我国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一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l8580-2001)中规定了E0级的甲醛释放限量为0.5mgL,该指标与日本进口要求相同,但南汇的家具企业都采用较低等级El级要求,出口日本时就达不到要求。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516种农药制定了限量标准,而对于其中的涉及187种(类)农畜产品的405种农药,我国没有制定限量标准,南汇区的食品出口企业均未在企业技术标准中对这些农药作出限量规定。 (二)缺乏相关政府部门的有效指导、协作与支持2003年5月,日本就提出了“肯定列表制度”草案;2005年6月21日,日本正式向各WTO成员通报了最终草案。从2003年5月到2006年5月实施的3年时间里,南汇区政府部门未能有效组织和指导食品出口企业从生产、技术和检测等方面提前做好准备。目前,南汇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出口日本的农产品在出口时仍然只检测3项指标,检测项目少,检测水平低,不能起到把关作用。 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共同协作。南汇区企业向日本出口的农产品面临几百项的农药残留指标要求,有些指标要求不能超过0.02PPM。要达到日本的进口要求,这些农产品的种植地区上海、山东、浙江和福建等地区必须禁用含有这些成分的农药。为此,需要政府部门对农药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等方面实施规范和严格管理,改进农产品的栽培技术。打破“农残”壁垒,无疑需要农药生产管理部门、农业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共同协作完成。但是,由于“农残”壁垒未直接涉及相关政府部门利益,不能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农产品原料的各项指标难以达到要求,出口企业对此壁垒自然是一筹莫展,力不从心。 (三)缺乏企业集体响应,行业协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遭遇反倾销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时,需要行业协会出面组织和协调企业的出口行为。日本对进口香菇实行国别歧视性技术壁垒,只要在市场上抽检到一家中国企业的香菇“农残”超标。就对所有中国企业出口的香菇加严抽检。这样,产品质量控制较好的出口企业受到较差企业的牵连,好企业的出口量因此减少或停止,致使南汇区出口的农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出现了“劣币驱除良币”现象。此时,迫切需要行业协会出面建立行业自律,协调同行业企业出口行为,维护行业的整体利益。但在调查中。所有企业均认为行业协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在信息沟通、组织和协调等方面协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缺乏有效的非关税壁垒信息反馈机制2005年6月30日,欧委会就在其官方公报上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塑料袋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南汇区某包装企业从欧洲客户得到反倾销调查的信息时,已经过了企业抗辩的最后期限。由于信息滞后错过了应诉时机,只能接受28.8的反倾销税的终裁结果,而应诉企业税率都在8.4以下。该企业在2004年同样因为未能及时得到信息而错过对美国反倾销应诉抗辩的机会,不得不接受高额的终裁税率。由于缺乏信息获取渠道,该企业没有及时得到反倾销调查信息而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被调查的出口企业普遍反应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企业搜寻信息需要付出较大的搜寻成本,作为信息枢纽的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应有责任和义务而且能够低成本地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出口企业。由于它们未能将信息主动传递,出口企业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信息。 四、非关税壁垒的应对措施与建议 (一)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突破非关税壁垒的利器。美国和欧盟的纺织品进口配额仅限制数量,而不限制质量和单价。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档次,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即使受数量限制也能扩大出口贸易额,增加出口利润。南汇区某制衣公司不满足于贴牌代工生产,在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自主品牌休闲服装,尽管受到欧美进口配额限制,但逐年实现了出口贸易额和利润增长。国外反倾销主要是针对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产品。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限制,也需要依靠技术创新使出口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进口国的要求。南汇区某食品出口企业针对日本”农残”壁垒,对部分农产品开发盆栽种植技术,创新加工工艺,实现半工业化生产,这种通过对原料和加工过程的技术创新无疑能够有效地跨越技术壁垒。可见,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比如,建立出口企业技术创新专项基金,对出口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实行比非出口企业更优惠的税收抵扣政策等。 (二)由出口单化策略向出口多元化策略转变企业需要改变出口单一市场和单一产品这种不合理的出口经营策略,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产品多元化策略。南汇区企业的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些国家是反倾销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最苛刻的地区,其标准远远比其他地区要高。南汇区某电子公司的出口从以欧盟市场为主转向南美和东南亚,由于实施出口多元化,产品出口量在欧盟实施ROHS指令后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当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市场。降低出口单一化的市场风险。要注重引导企业实施多元化出口策略。具体地说,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比较重要的展览会、交易会和博览会,为企业到境外注册商标培育国际品牌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到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设立营销窗口和直销基地。 (三)积极采用发达国家先进标准或国际标准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占非关税壁垒手段的30以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允许各国合法地提高技术标准要求。美国制定了2.5万个技术法规与标准,英国有2.2万个,德国有1.6万个,日本在农药残留量方面的标准就多达6000多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对进口商品的质量可靠性、安全性和环保卫生要求越来越高,这些法规与标准不断被修订和更新。因此,出口企业不能满足于产品达到国内标准要求,而要积极采用进口国家的先进标准或国际标准。南汇区一家电子企业对出口欧盟的电子产品由于事先已经采用国际标准并通过国际权威检验机构SGS检验,出口没有受到WEEE及ROHS指令的影响。某消防安全设备公司向欧盟出口各类型号灭火器。由于按欧盟技术标准设计和生产产品并取得CE标志等认证证书,对欧出口畅通无阻。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要求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可能引起生产成本上升,为此,地方政府需要制定优惠或奖励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 (四)发展绿色产品,实施绿色战略技术性 贸易壁垒协议规定:“任何国家都可以在其认为适当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环境,只要这些措施不致认为在具有同等条件的国家之间造成不合理的一种手段”。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是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政府和企业迫切需要提高对这一趋势的认识,从战略上给予高度重视。企业要主动适应进口国的安全标准、环境标准和卫生标准要求,开发和生产“安全、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采用“绿色”包装,积极申请“绿色”认证,预防“绿色”壁垒。南汇区部分出口企业通过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取得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获得IS0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食品出口企业也只占少数。我国每年实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资金计划,出口企业可以申请补偿部分认证费用,但我们调查发现企业对该资金项目用途知之甚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借助这一优惠政策大力引导出口企业开展“绿色”认证。特别要强调的是,地方政府的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民的种植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改变大量施用化肥、喷洒剧毒农药的落后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符合人类健康的“绿色”农产品。 (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为主体、出口企业为核心的非关税壁垒预防和应急体系完善的非关税壁垒信息网络是非关税壁垒预防和应急体系的神经系统,信息网络不健全,就无法对非关税壁垒做出及时而有效的反应。首先,地方政府要在预防和应急非关税壁垒上发挥主导作用,当前的重点是建立以贸易主管部门为信息枢纽,将其它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所有出口企业联结一体的信息网络系统,使得网络中的任何一方获得非关税壁垒信息,网络系统中的所有相关方都能同步得到。贸易主管部门负责收集和研究涉及本地区出口的非关税壁垒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