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块菌菌根对苗木生长的影响.doc_第1页
印度块菌菌根对苗木生长的影响.doc_第2页
印度块菌菌根对苗木生长的影响.doc_第3页
印度块菌菌根对苗木生长的影响.doc_第4页
印度块菌菌根对苗木生长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度块菌菌根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柳成益1 唐平1 兰海1 韩灯2 林强3 蒋祺1 孙克燕1(1 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攀枝花,617061;2 攀枝花市林局,攀枝花,6170273;3 四川省林业科学院,成都,610081)摘要:用印度块菌接种云南松、华山松和板栗3种宿主植物幼苗,研究幼苗形成菌根后对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印度块菌形成菌根后对3种植物有促生作用,其中对苗高促生效果不明显,对地径促生效果较明显,对生物量的增加也较明显。不同宿主植物促生效果不同,对块菌菌根的依赖性也不同。关键词: 印度块菌;接种;菌根苗;生物量T.Indicum mycorrhizal formation for the growth of seedlings affection Liu Chengyi1 Tang Ping1 Lan Hai1 Han Deng2 Lin Qiang3 Jiang Qi1 Sun Keyan1(1 The academe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of Panzhihua city, Panzhihua, 617061;2 Panzhihua Bureau of Forestry, Panzhihua, 6170272;3 Sichuan Academy of Forestry, chengdu, 610081)Abstract : In this paper, inoculating Pinus yunnanensis ,Pinus amandii and Castanea mollissima seedlings host plants with T. Indicum .Studing the effection of the height, diameter and biomass after formation of mycorrhizal seedling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 indicum mycorrhizal seedlings can promote the three plants growth.which for high-growth-promoting role was not obvious, to stem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biomass is also significant increasing.The different host plants of different growth-promoting effects, different T.indicum mycorrhizal dependence.Keywords: T.Indicum;Inoculation;Mycorrhizal Seedlings;Biomass块菌隶属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块菌目(Tuberales),块菌科(Tuberaceae),块菌属(Tubera)。块菌子囊果呈不规则的球形、半球形或块状1。块菌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可食用菌根菌之一,它具有奇特的香味和营养价值,必须与适宜树木营共生生活,因此产量有限,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供不应求,其中又以被誉为“黑钻石”的黑孢块菌(Tuber melanosporum Vitt)和意大利白块菌(Tuber magnatum Pico)最为昂贵2。中国块菌除矿质元素外均可与黑孢块菌相媲美3。块菌与其它多种名贵食用菌如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 (Ito et Imai) Sing.)、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 Bull : Fr.)及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等一样,都属于营共生生活的菌根真菌,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其菌丝体必须与适合的树木营养根生长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共生体菌根,之后才能进一步发展并长出子实体,完成其生活史,没有完成这一过程,子实体无法形成4。据有关研究表明:外生菌根的形成使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得到显著改善(Smith& Read,1997)5,增加植物的抗逆性。应用黑孢块菌接种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增加明显,苗木长势也较好 6。应用印度块菌接种云南松、马尾松、麻栎等幼苗有效促进植物高和地径生长,增加植物抗病性7。本文采用印度块菌接种云南松、华山松和板栗三种宿主植物幼苗,研究幼苗形成菌根后对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块菌菌种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子囊果不规则块状,大小210cm。黑色,子囊果硬实,表面有不规则疣状的多面体突起,疣4面到6面,大小23mm,剖面产孢体组织和包被相连,产孢体色泽黑褐色,有白色细密的纹理。子囊球形,大小6010055-80m,每个子囊含24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黑褐色,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孢子壁上有纹刺,纹刺短而粗,并有多边形的网纹,大小20351530m8。块菌成熟季节,在攀枝花市场上购买个头大、外型好、香味浓的作为菌种,经过表面灭菌处理粉碎后与灭菌土按比例混合配置成块菌菌剂。1.1.2 供试树种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华山松(Pinus amandii)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在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温室中培育3个月的无菌幼苗。1.1.3 培养基质接种育苗基质配比为:块菌产地土:河沙:蛭石1:1:1混合, pH值在6065之间9,经121-126高压灭菌2h后备用。1.2 试验方法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大小一致的无菌幼苗作为接种材料。每个树种接种20株,对照培育20株,接种后每株进行挂牌。将接种苗和未接种苗放置于温室中培养,使基质湿润保持在60%左右,温度控制在15-35。每间隔1个月,用游标卡尺测量一次地径,直尺测量苗高,连续测量6个月。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苗高和地径的数据处理。采用培育1年的块菌菌根苗进行生物量测定,测定苗的干重,求平均值。植株对块菌菌根依赖性:MD(菌根依赖性%)=接种菌根苗木的干重(M1)未接种菌根苗木的干重(M0)100%,百分数愈大,表示该苗木对块菌菌根的依赖性较强。一般菌根依赖性可分三级,MD=300表示依赖性较强,MD=200表示依赖性中等,MD=100表示依赖性较弱或无依赖性。2 结果与分析 21 云南松合成块菌菌根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从云南松块菌菌根苗与对照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曲线(图1,图2)可以看出:从第1个月到第6个月,块菌菌根苗高与对照苗高的生长差异不大。地径的生长在接种的前2个月变化不大,从第3个月开始,接种苗开始显现出优势,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地径的生长逐渐明显,到第6个月菌根苗地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与对照苗形成明显的差异。运用spss13.0对接种后6个月的云南松菌根苗与对照苗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1)。结果显示:地径组间均方值为0.097,F值为47.404,对应的相伴概率为(sig.)为0.000,小于0.05,因此,云南松菌根苗与对照苗地径生长变化显著。苗高组间均方值为0.056,F值为0.025,对应的相伴概率为(sig.)为0.875,远大于0.05,因此,云南松菌根苗与对照苗苗高生长变化不显著。22 华山松合成块菌菌根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从华山松块菌菌根苗与对照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曲线(图3,图4)可知:从第1个月到第4个月,接种苗高与对照苗高生长变化不大,到第5个月接种苗高生长比对照苗高生长稍快,但总体生长差异不明显。地径在接种的前4个月生长变化不大,从第5个月开始,接种苗地径生长略高于对照苗。真正的拐点出现在第6个月,接种菌根苗地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与对照苗形成明显的差异。运用spss13.0对接种后6个月的华山松菌根苗与对照苗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显示:地径组间均方值为0.053,F值为38.504,对应的相伴概率为(sig.)为0.000,小于0.05。因此,华山松菌根苗与对照苗地径生长变化显著。苗高组间均方值为0.225,F值为0.040,对应的相伴概率为(sig.)为0.843,远大于0.05,因此,华山松菌根苗与对照苗高生长变化不显著。23 板栗合成块菌菌根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从板栗菌根苗与对照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曲线(图5,图6)可知:板栗接种的前4个月苗高与对照苗高总体生长相当,到第5个月后接种苗高略高于对照苗高,但总体变化不明显。地径生长在接种的前3个月变化不大,从第4个月开始接种苗的地径略高于对照苗,随着培育时间的延长,地径的生长变化差异越来越明显,到第6个月,板栗菌根苗地径增长更加显著。运用spss13.0对接种后6个月的板栗菌根苗与对照苗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3)。结果显示:地径组间均方值为0.150,F值为17.198,对应的相伴概率为(sig.)为0.000,小于0.05,因此,板栗菌根苗与对照苗地径生长显著。苗高组间均方值为52.900,F值为0.596,对应的相伴概率为(sig.)为0.445,远大于0.05,因此,板栗菌根苗与对照苗苗高生长变化不显著。24 块菌合成菌根对苗木生物量的影响表1 苗木生物量测量统计宿主植物接种块菌菌根苗对照苗(ck)MD(%)依赖性地上部分平均干重(g)地上部分平均干重(g)地下部分平均干重(g)地下部分平均干重(g)云南松3.8464.2821.7022.358200.20%中华山松1.6685.0261.3923.398139.75%弱板栗3.8989.2962. 2324.028210.77%中从表4可以看出三种宿主植物形成块菌菌根后,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云南松接种苗地上部分干重比未接种苗增加了125.97%,华山松接种苗地上部分干重比未接种苗增加了19.83%,板栗接种苗地上部分干重比未接种苗增加了74.64%。云南松接种苗地下部分干重比未接种苗增加了81.59 %,华山松接种苗地下部分干重比未接种苗增加了47.91%,板栗接种苗地下部分干重比未接种苗增加了130.78%。从以上统计显示:印度块菌接种宿主植物形成菌根后,对不同植物生长的促生效果不同,对板栗的促生效果最好,其次是云南松,最差的是华山松。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促生效果也不同,对云南松地上部分的促生效果大于地下部分,而对华山松和板栗地上部分的促生效果则小于地下部分。不同宿主植物对块菌菌根的依赖性不同,三种宿主植物对菌根的依赖性都不是特别强,云南松苗和板栗苗对块菌菌根的依赖性中等,华山松苗对块菌菌根的依赖性较弱。3 小结(1)云南松、华山松和板栗接种印度块菌形成菌根后对3种宿主植物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对苗高的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对地径的生长促进较突出。从第3个月开始接种苗地径的生长比对照苗地径的生长快,随着培育时间的延长,地径的生长逐渐加快。这充分说明印度块菌接种3个月能形成菌根,随着培育时间的增加,菌根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促生效果也越来越明显。(2)印度块菌接种宿主植物形成菌根后,对不同植物生长的促生效果不同,对板栗的促生效果最好,其次是云南松,最差的是华山松。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促生效果也不同,对云南松地上部分的促生效果大于地下部分,而对华山松和板栗地上部分的促生效果则小于地下部分。不同的块菌宿主植物对菌根的依赖性也不一致。(3)试验中还发现接种块菌的云南松幼苗比未接种的幼苗抗性强。未接种的幼苗不仅生长差,而且易导致紫化病,严重时还会导致苗木死亡(与胡柄福等报道相一致)。(4)接种印度块菌合成菌根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加生物量和提高植物抗逆性,因此,采用块菌菌根苗造林不仅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还有较大的生态效益。在项目的研究中得到世界上著名块菌研究单位意大利IPLA研究院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参考文献1 Jasmina Glamoelija, Radmila Vujieic, Jelena Vukojevie. Evidence of Trufles in SERBIAJ.Mycotaxon,1997,LX V,pp 211-222.2陈应龙,弓明钦.块菌资源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J.中国食用菌,2000,19(5) 3陶垲,刘波.中国块菌的生态和营养价值J.山西大学学报,1990,13(3):319-3214胡弘道.块菇与林木共生关系之研究(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