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doc_第1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doc_第2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doc_第3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学案】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2010.12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了解地球圈层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实现的。【学习重点】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难点】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过程 自主探究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1、 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是指地理环境是由_、_、_、生物和土壤等要素相互_、相互_,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2、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_与环境_的_。【合作探究】试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我国西北地区身居_,距海_,海洋湿润水汽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_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_,这里地表水_,河流欠发育,且多为_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是_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_;气候干旱还导致植被_,土壤发育_,有机质含量_。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环境要素之间的_,即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_”【合作探究】某一地区自然环境中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之后,地表的蓄水能力下降,地面径流增加,对土壤冲刷加剧,造成水土流失,大气湿度减小,气候日渐干旱,整个自然地理环境景观发生变化。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地理环境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_之间的_,一个_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_。【合作探究】请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华北平原的影响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_和_来实现的。其中,_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_、_、_、_的桥梁和纽带。2、 地球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传输与交换,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存在着_能、_能、_能等的传输与交换。【合作探究】下面两个例子,分别能证明哪些圈层之间存在着能量的传输与交换?(1)地面与大气之间存在着地面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2)海底熔岩的溢出加热海水。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1、 地球圈层间的_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既是圈层相互_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_的体现。2、 植物_作用和_作用过程表明_圈和_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物质运动。四、认识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地貌是由_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地貌类型。这种作用的本质是_作用。2、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岩石条件:桂林地区的_广布,岩石_、_都很好。气候条件:桂林属于_气候类型,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地形条件:桂林地区东部、西部、北部地势_、中部、南部地势_,漓江谷地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生物条件:桂林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的生长,_和_,导致土壤和流水中_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巩固练习】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欠发育 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植被茂盛,土壤有机质含量多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不相互联系、制约、渗透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虽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乃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保持一致。A B C D3图中若A是绿色植物,则图示的含义是()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分解作用 D化合作用4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和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各自然带之间地域分异显著,有明显的界限,如秦岭南北C经度地带性因素不受温度因素影响,纬度地带性因素不受水分因素影响D地带性因素体现规律性,非地带性因素没有规律性5. 既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是( )A能量 B物质 C生物 D气候6.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输送大量的 来改变大气运动( )A动能 B势能 C热能 D化学能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与水圈不存在势能的传输与交换B当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升高;气压降低时,海面相应下降C水体运动不会改变大气的运动D当台风经过海面时,台风中心区域往往高出周围几十厘米甚至几米8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使水土流失严重,该事例体现 ( )A. 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一致B. 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C. 不同区域之间的互相联系D. 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9.下列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生物和土壤四部分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10. 青海、内蒙古、西藏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致使大片草原被毁灭,土层外翻,地表侵蚀作用增强,导致环境整体恶化,这反映了(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破坏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稳定平衡 致使自然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演化 无法体现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化特征A B. C. D. 11. 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读“人民币版面图案”(部分),回答1214题:12. 该版面景观是 (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13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14该景观地貌属于 (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桂林周围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是中国,也是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区。这里山奇水秀,风光绚丽。人们将其自然景观归结为“四绝”,即簪山、带水、幽洞、奇石。据此回答1517题:15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砂岩16“簪山”地貌类型指的是 ( )A石钟乳 B石笋 C石芽 D峰林17“桂林山水”这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种条件无关 ( )A岩石条件 B气候条件 C生物条件 D土壤条件18读下图,选择下列适当项目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A土地肥力下降 B洪水灾害增多C河道淤塞加快 D水土流失加剧19读“石灰岩溶洞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是 ;是 。(2) 图中地貌名称是 ,主要分布在 (岩石)地区,它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含有 的水的 和 作用形成的。(3) 这类地形或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