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江春水向东流与小城之春的比较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小城之春在中国电影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一部是辛酸入骨的长诗,一部是节奏舒缓的散文,它们的故事发生在类似的时代背景,但体现出的导演对这个时代的思考和感悟却截然不同。从叙事手法来看,一江春水向东流属于宏大叙事,小城之春属于个体叙事。一江春水向东流包括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上下两集,以战争时代为背景,以家庭为基准的个人命运变化,反映社会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影片以三条线索,素芬及其母子的艰苦生活张忠良的堕落忠良弟弟抗日,来表现一个家庭十年的变迁,以其宏大的建制,表现宏大的历史与现实内容,以此给定历史与现实存在的形式和内在意义。而小城之春中只出现了妻子、丈夫、朋友、妹妹、仆人个人物,整部影片贯穿着一条情与理的冲突线,突出、集中、清晰地体现感情世界的人物关系,从人的内心世界角度,通过情感世界与现实关系的矛盾,揭示了人的道德意识,以个体经验为基础,偏重表现个体生命体验,关注描写个体的生存状态,表达人本体的困惑和思考。从电影的内涵来看,一江春水向东流属于社会派,小城之春属于人文派。一江春水向东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以张忠良抵御不住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而走向腐败来鞭挞现实。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始终有着阶级对立的关系,导演把人物情节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展开,人物性格人物命运受时代影响,电影思想主题反映同时代大多数人的心理,有较为鲜明的政治倾向,具有现实主义意义。而小城之春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性情感、道德伦理、民族心理和行为方式,肯定了人的精神、情感、人性需求的正当性,体现了导演的作者意识与文化因素,侧重于生命感悟与人文关怀,用电影表达对艺术与人生的执着。从影像创造来看,一江春水向东流属于戏人电影,小城之春属于影人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冲突律为基础的戏剧化作框架,有强烈戏剧冲突,以叙事为重点的戏剧式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服务于情节,时空结构围绕戏剧性场面展开,重视对戏剧性段落场面叙事功能,时空结构为展现戏剧性段落场面,银幕造型戏剧舞台式,环境造型设计缺乏层次感,摄影以散射光为主,表演和场面调度戏剧化,属于一个带有浓厚戏剧化色彩的技巧理论体系。而小城之春的影像风格基本摆脱了戏剧的影响,景别更多的使用远景,能够展现时间发生的环境和任务活动的背景,展现时间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景物等。而长镜头的使用突出了时空连续性,使观众获得感情空间产生自己的主观情感。还以视觉冲击加强感情,借景抒情。从美学风格来看,一江春水向东流属于雅俗共赏,小城之春属于诗情意蕴。一江春水向东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影片故事性强,结构严谨,戏剧冲突较强,表演朴素细腻,导演手法的自然流畅,不仅迎合观众,而且能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而小城之春的导演以诗的意境作为其美学追求,比如多次出现荒凉的小城城头,既含蓄地隐喻当时的时代背景,也烘托着女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使人物的情感与环境浑然一体,产生了一种含蓄幽深的意境。电影含蓄、抽象、有韵律,思想的关联远大于与现实的关联,注重画面构建出的美感,达思想主题的方式深沉,赋予一些特定景或物特定的含义,节舒缓,风格清新、柔和。从电影本体来看,两部电影都深入探讨了人性,而且都不谋而合的涉及到人在诱惑面前的选择,充分表达的导演的思想和创作意图,都属于佳作。但两部电影有着不同的切入点,一江春水向东流由外部环境切入,从家庭的角度反思时代,批判社会,而小城之春由人的内心世界的切入,从一个女人的内心变化,来表达对传统婚姻思想观念的不满。这两部电影都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都属于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生动展现了战争时期人的命运和情感。总的来说,一江春水向东流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史诗式影片,创造了艺术和商业双丰收的完美奇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