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樟木头百顺小学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当今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将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最大受害者,又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大受益者,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生存空间。小学生幼稚单纯,可塑性大,是非观念方向的影响及形成将伴随终生,而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又将决定未来的发展趋向。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但是目前小学特别是低年级投有专门开设环保课,因此结合课堂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渠道,尤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中有很多地方都蕴藏着有关环保教育的因素,只要教师选择最佳的切入口,有的放矢地进行环境教育渗透,是一个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适当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使环保教育普及率达百分之百。 一、整合目标。点滴渗透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编入了不少有关环保题材的课文,这些课文至少包含了以下方面环境教育的内容: 1、礼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环境是人类劳作,生息、繁衍和赖以生存的空间。煦暖的阳光、峻峭的山峰、澎湃的大海、肥沃的原野、广袤的草原、芬芳的花草,这些壮丽的自然景观流入到作家的笔下,成为我们进行环境教育的好题材。如:一年级册四季、阳光和古诗画,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荷叶圆圆、夏夜多美、画家乡、春风吹和古诗春晓、村居、所见、小池等。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北京、看雪、四季的脚步、秋天和古诗赠刘景文山行等。二年级下册找春天、笋芽儿、日月潭、葡萄沟、雷雨、北京亮起来了和古诗草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绝句等。这些课文不但使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更是学生产生了护美的欲望。 2、讴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生物,与自然界其它生物物种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同样也是大自然的家。人与自然应该建立一种相互协调、和谐相处的关系。如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雪地里的小画家,一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松鼠和松果。二年级上册小柳树和小枣树、“红领巾”真好、清澈湖水、父亲和鸟。二年级下册小鹿的玫瑰花等这些课文通过渗透环境教育,提高学生对自然的正确认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3、敲响环保警钟,呼唤环境保护。地球本来是美丽的但是由于人类的破坏,现在地球已经是“百孔千疮”了,所以大自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作为在地球上生存的任何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义务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如一年级上册小熊住山洞,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失物招领、松鼠和松果,二年级上册红领巾”真好、清澈的湖水,二年级下册泉水。这些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好素材。 为此,教师在挖掘教材时一旦发现教材内容中蕴藏着有关环保教育的因素,有针对性地确定环境教育的目标,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先多一分环保之心,把它融进教学目标中。目标明确就能使教师自始至终给学生以满堂的期待,上课时选择最佳的切入口。有的放矢地进行环保渗透,抓住课堂的点点滴滴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创设情境,情感体验 儿童的心理情感偏向力大,幼稚的心灵纯洁无瑕,在每天生活的自然环境中一草一木都会引发他们无穷的运想,富于它们鲜活的生命。他们是自然环境的观察者,他们思维敏锐,感情脆弱,善于发现周围环境小小的变化。就这些小小的变化,常常会引发他们内心的振动,经久不息。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间情感领域的可塑性最大,是他们形成观念养成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针对小学生的情感特征结合环境教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 1、激发美感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中礼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课文、讴歌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课文,甚至敲响环保警钟、呼唤环境保护的课文,很多教材无论是课文内容还是课文插图都编得非常地美,教师就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带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使儿童的心灵获得美的感受,从而激发出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如二年级上册清澈的湖水一课,当播放课件出现“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者一条长长的波纹。一个小姑娘穿着红衣服坐在船头,她在欣赏两岸的风景。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学生们都看得入了神,完全被美丽的景象吸引住了。这时再让学生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学生都说得很好;“湖水真清啊,真像一面镜子。美丽的景色倒映在湖里太美了。这里的山石真有趣,真想去摸一摸。”“这里的景色太漂亮了,我也想去看看。”“我被迷住了。”然后让学生来美美地读一读,学生读得可轻柔了,读得如痴如醉。此时教师用温柔的话语说“小朋友们,面对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忍心去破坏它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教师用激情的话语说“小朋友们,那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我们要保护它”“我们不能往湖里扔东西”能让儿童获得美感的事物、环境,他们又怎么舍得他人破坏昵?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化动为静,化静为动,挖掘教材内容中美的现象,使儿童对之如痴如醉,环境教育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2、激发危机感 所谓危机感是在学生明辨真理的基础上的一种内心需求,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憎心理。儿童在教学活动中的危机感,能促进儿童把自己的认识付诸于行动,表现出他们的一种抗争心理。环境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可充分利用儿童未来的主人热爱自然,不容使之遭到破坏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危机感,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当播放课件出现“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苍蝇在小路上嗡嗡地飞来飞去,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学生的表情充满了厌恶感,再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结果“我们周围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然后教师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学生看,当学生看到一张张垃圾图片,都露出厌恶的表情,此时教师让学生谈感受“你看到这些图片想说什么?”学生说“这些垃圾太脏了”“脏死了”这时,教师再跟学生讲垃圾对我们人类的危害,以生动鲜明的事例让儿童产生危机感,使保护环境变成儿童自身的需要,“我们应该怎么做?”让他们意识到未来的主人应拥有美好的家园,美好的家园来自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投身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 三、浅入深出,注重意识 由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收效甚微,我们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倡导的环境教育是浅显的,学生力所能及的,重点是环境意识的渗透。因此,在两者结合时。要适当地掌握小学环境教育的度,要浅入深出,要选择最佳的切入口,有的放矢地进行环保渗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时,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爷爷为小做穿衣服)说话: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启发学生想象:这时候,小树的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会对爷爷说什么呢?朗读体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再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枝繁叶茂的小树):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过渡讨论;小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小树因为有了爷爷的关心和爱护,才长得这么粗壮茂盛。然后再看图(爷爷在树下乘凉),想象爷爷的心情,想像爷爷和小树之间的对话,使学生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再通过朗读。从而使学生深切地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最后扩展活动,宣传环保:1)课件出示小树遇到长虫、干旱缺乏养料、有人伤害等画面。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树?2)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树木为人类做贡献”的资料。使学生明白: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环境保护教育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结合,应结合学生的知识程度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环境意识的渗透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注重意识的渗透使环境教育潜移默化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浅入深出的功效。 四、着重实践,活动深化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更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学生在活动中最容易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因此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环保重要性迫切性,实践环保行动的有效手段之一。比如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后,让学生也学邓小平爷爷在学校或在家里或在路边种一棵树、一棵苗。比如学习了美丽的小路一课后,结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身边的垃圾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在春游之前学习失物招领,谈谈春游我们应该怎么做,在春游中学生就能多一份环保之心,做到不丢垃圾,看到垃圾能主动捡起来。学习了红领巾真好一课后,学习课文里的小朋友做一块爱护小鸟、小草或小花宣传板。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丰富环保知识,落实环保行动。 小学语文新课程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新世纪环境问题对教育的挑战,同时又赋予小学语文教育崭新的内容。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强化环境教育的意识。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整合目标,找准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得到情感体验,渗透时浅入深出,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课外着重实践,活动深化环保意识,付之行动。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一代具有环保意识的合格公民。小学英语环保教育总结樟木头百顺小学 为提高学生现代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发挥绿色环境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绿色行为是J大教育l: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进一步培养全校师生的环保素养,是一种契机也是一种希望。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的重要内容。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我校以“十七人精神”和“二个代表”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现代文明素质为目标,以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为山发点,把环境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并使环保教育逐渐从校园向社会辐射。 本学年,我校圆满完成了环境教育计划中的各项任务,特作如下总结:一、完善学校环境教育组织机构 本学年,我校十分重视环境教育l:作,把环境教育列为学校的重要议事内容,专门设立了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一、完成了以下具体工作 1、对学校环境进行改造:增加花草树水品种,扩人绿化覆盖率,加强对花坛草坪的环境保护。 2、并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各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的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加强学科渗透。 3、注重结合舆论宣传,营造环境教育氛用。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等舆论阵地,营造环境教育氛围。 4、通过土题班会、晨会、各课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组织开展“保护绿色,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知识普及教育;组织学生开展环保知识竞赛活动,增强他们爱护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心和自觉性。利用环境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 5、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开展“环保绘画比赛”,按年级进行评比。组织学生举行“环保手抄报比赛”,按年级进行评比。组织学生举行“告别纸手帕活动”。 组织生利用春游、假日搞课外调查,了解环境现状,提出政变的建议手想法。 6、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能源、保持环境整洁的良好习惯。学校在班主任考核、教师考核等条例中明确要求:教室不开无人蜘、教学区不准吸烟、不准乱扔垃圾、烟头等各类杂物并且每月严格实施考核制度,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本学年,我校在环境教育方面做了一些i作,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环保下作力度树立“绿色家园,从我做起”的理念,做到人人营造绿色、人人宣传绿色、人人保护绿色、人人拥有绿色,保护和美化我们的家吲。环保教育总结有机结合,处处渗透 课堂是进行“绿色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自觉地将环保教育根植于课堂教学中,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了解人类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新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价值观,初步懂得协调人类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做到细水长流,用涓涓细流浇灌学生的心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格素质。低年级学生重点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怎样保护环境,认识益虫、益鸟及有益的动物。 在教学中,自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渗透教育,以课本为本,不牵强附会,不生搬硬套,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如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祖国锦绣河山的课文,如日月潭、北京亮起来了等,在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欣赏品味优美语句,既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产生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神圣使命感。在写话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环保为题写“一次有趣的活动”,指导学生写动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日记,创作环保童话故事,参加环保征文活动,收集环境资料等活动,在语文学科形成了读说写的序列渗透教育。 环境教育与第二课堂结合,使我坚持不懈的有效做法,春游秋游是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的有利时机,在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同时,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做绿色公民。在学校组织的“小手牵大手”活动开办以来,班级中的孩子都自发参与其中,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绿色行为,多种形式的活动把“绿色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每年的“植树节”、“爱鸟周”、“世界地球日环境日”、“气象日”,我都不失时机地开展丰富多采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如动植物课题研究、环保服饰展,环保小报制作竞赛、生物园、绿化带管理评比,“变废为宝”的手工劳作以及主题班队会等,做到每年有活动主题,形式多样,各有特色,让同学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提高环境意识。 “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也是我班组织的一项环保教育活动,师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每个中队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感教育与情商提升活动计划
- 2024年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云南省戒毒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西藏自治区商务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5年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分析试题及答案
- 感受软件设计师职业的乐趣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培黎职业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年南京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5年绿色金融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大树遮阳脚手架搭设方案
- “危大工程”验收标识牌
- 人民币的故事(课堂PPT)
- 生产异常及停线管理规范(1)
- 学生英语读写情况调查分析报告(二)
- 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体育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院
- 病房发生火灾应急预案
- 热学李椿__电子
- 煤仓安全管理规范标准
- 适配器安装、使用、调试说明
- 施工现场事故应急预案处理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