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毕业论文题目: 论高尔基母亲中的母亲形象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姓 名:石林娣指导教师:杨 芳完成日期:2010年11月论高尔基母亲中的母亲形象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姓 名: 指导教师: 摘要:母亲是马克西姆尔基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巨著,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它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群众革命斗争: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转到政治罢工。高尔基的母亲是对俄罗斯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作者所塑造的母亲形象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的代表。母亲在革命真理的熏陶下,由一名胆小懦弱、逆来顺受的社会底层妇女成长为一名勇敢坚定、不畏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母亲的成长历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教育人、改造人方面的巨大作用。另外作者也着力描写了一种崭新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往和影响。关键词:逆来顺受、社会主义、浪漫主义、无产阶级、现实主义、 无产者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已经一百多年了。然而,在20世纪以前作家的笔下,在许多作品中无产者往往只是陪衬及作配角而已。人们看到的,或是受苦受难的可怜虫,或是资本家的忠实奴仆,或是鄙俗无知的庸人,甚至在左拉的萌芽这样反映工人运动的作品中,工人也不过是一群自发的盲目的暴动者。直到20世纪初的1906年母亲的诞生,无产阶级这才开始以主人翁的全新姿态,昂首挺胸出现在文学殿堂里。高尔基在作品中突出了巴威尔和母亲这两位主要英雄人物(巴威尔是作为先进工人的代表,母亲则是作为革命群众的代表)。小说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通过他们两个的成长以及群众的觉悟展示出来的小说是从巴维尔的母亲尼洛夫娜的角度进行描写的。这位母亲开始像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动和丈夫的殴打折磨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人。母亲是一部思想上的革命作品。它号召人民团结起来,为自身利益而奋斗。小说中,巴威尔这一群青年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壮丽的革命事业。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为无数平民的利益到处奔走,演说、散发传单,用宣传去唤醒人民,使人民从以沙皇反动政府为主的压迫大众的机构中解脱出来。他们追求真理、热爱和平,所以他们要奋斗,要用行动去打倒一切不平等的现象,去捍卫群众的利益,去创造社会主义的社会,去实现无产阶级的和平梦想。他们崇高的理想和真诚的呼吁使无知的工农阶级觉醒,他们伟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染了身边的人。母亲正是从一个柔弱、温顺、忧郁的传统工人区妇女变成了一个有着深刻见地、满腔热情、勇敢无畏的新时代革命工作者。她不辞辛劳地长途跋涉送报纸、传单,不顾警察的残酷毒打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她和青年们一起带头示威游行,高高举起代表理性、真理、自由的旗帜,向世界宣告着革命者强有力的信仰;她忍受着儿子被捕、骨肉离别的痛苦,在一个个革命者接连入狱后仍坚持着实现自己的宿愿当法庭审理这些革命者时,年轻人振奋人心的微笑显示着革命事业的光荣与革命工作者的顽强,他们慷慨激昂的演说宣示着坚定的信念:“你们使人们无法生活,毁灭他们;社会主义却要把遭到你们摧残的世界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伟大整体,而且这一点一定要实现!”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正义的光辉。母亲中的巴威尔的成长主要表现在语言变化中。他参加革命以前语汇贫乏,句子简单,语气粗暴;参加革命后,讲话愈来愈明确中肯,政治用语日益占重要地位。而母亲的觉醒更多地表现在心理描写方面。通过母亲的感受来展示小说的一切重大事件和人物。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揭示了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也使作品中的事件和其他人物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通过对母亲细微的心理活动变化如“这种天真的,然而却是坚定的信念,越来越频繁地在他们中间产生,渐渐提高,日益发展,变得更加强大而有力。当母亲意识到这种信念的时候,不由得感到世界上确有一种她所看见的太阳一样伟大而光辉灿烂的东西”,可以看出母亲思想意识的转变过程。巴威尔及其它革命同志的言论已对母亲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影响,母亲性格的发展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初俄国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斗争意识的觉醒与成长过程。母亲对指引劳动群众参与革命起到了指明灯作用。以前母亲所受的是传统思想,这些思想是从统治阶级意识出发的,就是上帝的形象,也是按照统治者的意识构画的。母爱,这是多么伟大而神圣的情感,母爱的真诚、母爱的无私、母爱的永恒,是人类和谐、美好、温馨的情感取之不尽的源泉然而,当社会制度显示出腐败的现象时,母爱无法为儿子带来自由和幸福,儿子也无法报答母爱,反而为母亲增添新的痛苦。在母亲当中,我们正是看到悲剧的一幕当罪恶的社会使人性受到压仰、摧残和扭曲的时候,母爱这最动人的情感,回呐喊出最悲惨的颤音当工厂和农村不断做上反抗道路的人越来越多,在他们当中,有一位母亲。母亲不是先驱,不是核心,甚至不是工人,但是母亲是最深的底层,是最有地的绳带,母亲的命运、母亲的感受、母亲的情怀、母亲的觉醒高尔基可能为此选择了母亲。母亲的觉醒是缓慢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干什么。但是,母亲的感受真切而自然,她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她看到儿子在位工人谋利益,发觉儿子斗闹中新的思想是他变的无私、永敢、坚强,母亲因此感到欣慰。反过来,巴维尔和他的战友们,深爱这位慈祥善良的母亲,他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仅仅是支持,更多的是亲情和母爱。在高尔基的笔下母亲是一个那样理解她的儿子,她是一个好母亲。宗教作为俄罗斯民族文化意识不可分割的部分,对母亲的落后思想意识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革命者用社会主义思想为广大底层劳动者提供了一条理解革命参与革命的途径,在更深广的生活现实领域中启发劳动群众的革命斗志。在母亲作品中,巴威尔曾和雷宾就宗教有过激烈的讨论:巴威尔和雷宾认为统治阶级的上帝是“神父们当棍子来吓唬我们的上帝,他们就是嫁接上帝这个名义来迫使所有的人服从少数人的罪恶意志”,“他们给上帝披上了虚伪的外衣,歪曲了他的面目,来扼杀我们的心灵”!这就为他们领导广大群众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持,同时他们又为母亲及广大群众用社会主义思想勾画了一个理想世界:“世界各国工人团结友爱这一不可战胜的思想就是我们的母亲只要是社会主义者,就永远是我们志同道合的兄弟。”在这样的世界中“听不到备受凌辱而在怨哀疑虑的幽径上独自徘徊的灵魂的沉思,听不到被穷困折磨、饱受惊吓、丧失个性、黯然失色的心灵的呻吟”。这个理想世界就成了当时无数受压迫、受剥削的广大劳动群众向往的天府之国,成了人们忍受苦难的最后一丝精神安慰与精神寄托,这种思想也渐渐地在母亲的心灵深处扎根、成长,并驱使母亲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去斗争,甚至献出儿子以及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就是社会主义思想在当时社会所起的特定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二母亲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波涛汹涌的群众革命斗争,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转政治(斗争)罢工,农民和工人在斗争中结成同盟,小说塑造具有社会主义觉悟英雄形象,精心设计3组人物,第一组是革命者,包括革命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第二组是工农群众,其中最重要的是母亲和农民雷宾形象,第三组是敌人,这里有厂主,沙皇宪兵,法庭长,检查官等资产阶级统治者。高尔基在母亲作品中突出巴威尔和母亲这两位英雄人物,巴威尔作为先进工作者的代表,母亲则是作为革命群众代表,把小说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他们两人的成长以及群众的觉悟展示出政党领导人成长过程。第二部分重点写马克思主义小组在群众中的作用个人民群众的觉醒,正是这本“真理”和“理性”促使俄国革命的过程。“母亲”这个词给人感觉非常亲切,特别是读了这部作品,使我觉得母亲更加可爱,更加神圣。常言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它孕育生命,创造生活,滋养天下,创造未来。母亲是生命的出发点,像故土一样,将见证我们一生的荣耀和屈辱,见证我们一生要走多远。正因为母亲有如此大的魅力,人们都喜欢把她比喻长江、黄河、祖国。地球,没有母亲人类将不存在,人类为拥有人类共同的母亲而自豪。我记得,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高尔基说:“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人世间大概没有哪种音调像“妈妈”一样,能够为世界共同发出,直抵心灵深处,也没有哪个词语可以像“母亲”一样,让人们轻松触摸到它的实质和内涵,人类虽然有千言万语。然而,我们只把儿时从母亲那儿获得“咿呀”所学称为自己的母语。”我想这就是作者把作品名为母亲,给人们带来希望、呼唤生命的自由。作品一开始就描写阴深深的工厂,人们在油嗅的空气中生活,犹如在黑夜里一样,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生动的描绘了母亲这个形象。她嫁了一个工人,没有自由,常挨丈夫的打骂,和受统治者的压迫、剥削,成为逆来顺受,毫无怨言,照样温和,善良、勤劳、关心人们的。丈夫死后,她在伤心中觉醒,一面支持儿子追求知识,投身革命,帮助发传单,最后她自己也参加革命,为儿子先进的思想、坚强不屈的性格而骄傲,反映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 我读了这部作品,深深体会到领导人和团结人民的重要性,无论是俄国革命还是毛泽东年代,领导的先进思想和团结无不在起着巨大作用,而今天仍不过时,在激烈竞争中坚持独立自主,自由开放,和平共处,还要团结一心,推进社会进步,作为领导者要关心群众,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累经验,结合实际情况,作为正确的决策。作品中还写到一批吸血鬼,他们心很手辣,他们屠杀人们,残害人们的灵魂的卑贱行为,并不是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是为了他们的财产,他们爱惜的不是自己的灵魂,而是身外物金钱。从他们的丑恶的灵魂,我想起一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想起那些为了钱而不顾后果,不择手段也要弄到钱的愚蠢行为,金钱并不是万能,当你有了不义之财,而没有快乐或成为人们痛恨的敌人,遗臭万年,这种与残酷的资本主义还有什么两样呢?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在那个“真是死人也不得安宁,死人都被吵醒哩”的年代,需要一种精神,而现在和平年代,我们就后顾无忧,享乐派了吗?其实 ,在这激烈竞争的年代我们更需要那种英雄精神,抓住机遇,积极投身到竞争去,创造自己独特人生 ,团结一切力量,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利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母亲同过去反映工人生活作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第一次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领导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反映了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阶段,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展现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广阔画面,明确展示出这一革命的未来前景,通过对革命者的艺术形象的描写,揭示了整个社会生活中运行着的革命洪流,并为工农革命群众树立了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作者将时代的主要冲突作为情节基础来描写,它具有现实主义作品特有的具体性和逼真性。同时,它又是革命浪漫主义的作品,不仅表现为预见未来,展示通向未来的道路,而且表现作者处处从未来的高度反映现实,是糅合了浪漫主义笔调和深刻的社会生活现实的。母亲就是作者糅合社会现实和作家浪漫笔调的作品。母亲个人既有当时社会最广大底层劳动群众的真实一面,又是作者完美化的一个人物形象。作品中描写到传单在工厂里出现时:“母亲心里明白,这场骚动是她儿子工作的结果。她看到人们都聚集在他的周围。她为巴威尔的命运担忧,又为他而自豪,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亲眼目睹儿子的工作在工人中间产生了“骚动”,使她对巴威尔所从事的工作又有了进一步感性认识,由恐惧变成了好奇,同时又担心巴威尔因此而入狱,充分表现了母亲思想感情的矛盾性,这正是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压迫、受剥削广大群众最真实的写照。母亲革命意识的成长有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背景。“沼地戈比”事件的发生、巴威尔的两次被捕入狱、厂区里工人的骚动、为叶戈尔送葬而发生的流血冲突、革命同志的慷慨无私和高尚的革命献身精神以及他们对正义的胜利所怀的理想,都深深地影响着母亲。从“他们的信仰使她感动,而且也使她既惊奇又高兴。她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这种信仰的深度,他们对正义胜利所怀的理想,使她得到安慰和温暖。听着他们的谈话,母亲常常由于一种莫名的悲哀而不由自主地叹息着,可是使她特别感动的是他们的纯朴和慷慨无私的高尚献身精神”,以及“他们关于生活的谈论,母亲已经懂得了很多。她觉得他们发现了人类不幸的真正根源,因此也就很习惯地赞同他们的思想”。这些思想深处的变化生动地反映了母亲革命意识的成长是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与革命同志的长期交往中,母亲懂得了不幸生活的社会根源: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是造成人们民不聊生、食不果腹的主要根源。母亲及巴威尔的人物形象源于现实生活。它是以当时索尔莫沃(现俄罗斯高尔基市的一部分)的工人运动为背景,以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分子扎洛莫夫和他的母亲扎洛莫娃的英雄事迹为素材写成的。因此,母亲这个人物形象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塑造成功的,母亲和巴威尔的经历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俄国革命运动的产生、扩大和蓬勃发展过程,历史地具体地描写了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典型性格和典型环境,母亲的形象因而具有其特有的社会具体性和历史的逼真性。母亲革命意识的成长和思想行为的转变,无不与当时社会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斗争有深刻联系,以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为题材塑造出来的母亲,其人物性格、思想活动高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三母亲也标志着高尔基在探索正面人物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峰。从19世纪90年代起,他在创作中一直积极地探索正面人物形象的塑造。进入20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大大地鼓舞了他的创作激情。1905年革命对高尔基的政治思想和文艺创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他站在无产阶级思想的高度,大胆地进行创新,终于塑造了巴维尔这个丰满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典型形象,使工农英雄人物进入文学领域。母亲显示了高尔基刻画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高度艺术才能。首先,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是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作者通过一系列革命斗争表现了工人革命者成长的过程和高尚的品德。由于这些革命者植根于群众之中,体现了群众的愿望,又得到群众的支持,因而众多的群众场面是小说结构的特点。群众场面和对两位主人公的思想和革命活动的描写使小说成为完整的统一体。其次,作者善于调动多种艺术手段,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来刻画英雄人物。如巴维尔的成长主要表现在语言变化中。他参加革命以前语汇贫乏,句子简单,语气粗暴;参加革命后讲话愈来愈明确中肯,政治用语日益占重要地位。他最后在法庭上的演说更是具有启发群众觉悟、激动人心的巨大力量。又如母亲的觉醒更多地表现在心理描写方面。通过母亲的感受来展示小说的一切重大事件和人物是作者揭示母亲内心世界的重要艺术手法之一。这种手法使母亲的形象在小说的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不仅揭示了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还使作品中的事件和其他人物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此外,作者在刻画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时,突出地描写了他们之间崭新的人与人的关系,如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和她崇高的母爱、巴维尔与莎馨卡的爱情关系、革命者之间的友谊等等。在小说中,尼洛夫娜的母爱就有一个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最初,她的母爱同一般劳动妇女的母爱没有什么区别。经过一系列事件的教育,她的思想达到了新的境界,她坚信儿子真理在握,必然胜利。因此,她在散发儿子的演说稿时才能表现得那样镇静和勇敢。尼洛夫娜的母爱之所以那样崇高和伟大,就是因为她跟儿子以及他的同志们已经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又如,小说对巴维尔与未婚妻的爱情的描写,虽然笔墨不多,却真挚感人,充分表现了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无产阶级的人情美。小说还着重描写了革命者之间深厚的友谊,如巴维尔同安德烈像亲兄弟一样亲密,尼洛夫娜同尼古拉姐弟的关系也是一种崭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说对母爱、爱情和革命友谊的描写深刻揭示了革命者崇高的精神世界,使这些形象显得更加生动和丰满。在儿子和革命同志的影响下,母亲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刚开始母亲听说巴威尔在读“禁书”时感到十分害怕。“她觉得呼吸困难起来。她睁大眼睛望着儿子,她觉得儿子好象是个陌生人”。后来,工人小组在她家里的革命活动慢慢地使她思想觉悟起来。在巴威尔第一次被捕后,出于母亲对儿子无私的母爱,她决定到工厂去散发传单,这成为母亲革命意识成长的重要标志。工人们的赞扬与同情,传单再度出现在工厂里产生的“骚动气氛,给了母亲信心与鼓舞,使她更加认识到巴威尔及同志们所从事的工作的正义性和未来的出路。通过巴威尔的第二次入狱,雷宾被捕等一系列事件,巴威尔及同志们的高尚情操和英勇行为深深地感动着母亲,母亲也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真理的力量,而变得更加自觉地投身到革命的活动中去。在法庭上,巴威尔庄严的宣告:“我是一个党员,我只承认党的审判我们是社会主义者,是私有制度的敌人,我们的口号很简单:打倒私有财产制度,一切生产资料归于人民”,巴威尔在法庭上的演说和斗争更加提高了母亲的觉悟。巴威尔在法庭上的发言让她“第一次感到了儿子的信仰具有神奇的吸引力”“儿子的话在她心里变成了一片灿烂的星光,使她坚定儿子是正确的,并且一定会获得胜利”。小说结尾时,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把印有儿子在法庭上的演说词的传单散发给车站上的群众,不顾暗探的毒打,仍然大声疾呼“大家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啊!”“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这时,母亲已经锻炼成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了。母亲的变化生动地反映了革命者及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对广大群众所起的巨大教育作用,反映了当时俄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工人阶级政党和工人运动革命浪潮的影响下迅速觉醒的场景。母亲的成长和最终成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是必然的,是时代作出的必然选择,在工人运动的革命浪潮中,资本家的剥削、专制体制下的残酷镇压和同志们的惨遭迫害、工人生活的艰难形成强烈对比,接受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洗礼的母亲最终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母亲是无数革命群众成长过程的一个缩影,俄国女革命家札梅洛夫斯卡娅曾把法国工人在1908年听她读母亲后的反映告诉高尔基,法国工人说:“假若你们的母亲都是这样的,那么你们的事业必定胜利。”札梅洛夫斯卡娅告诉高尔基,她对法国工人说:“假若现在还不都是这样,那么,当重新爆发革命的时候,就会这样的了。”这也证明母亲的成长不是偶然的,更不是纯粹凭空捏造的,是时代赋予她们那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在世界文学史上,母亲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它开辟了无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的新纪元。高尔基在创作之初,就在寻找能够将旧社会改造成新社会的力量。最初他找到的是流浪汉,他早期的作品马卡尔楚德拉,充满了对流浪汉的赞美,他笔下的流浪汉,鄙视金钱,直爽热情,胸怀博大,这些人任凭生活的无情折磨,决不悲叹哭泣,一切力量都无法束缚他们。后来,流浪汉在高尔基的心目中,退居次要地位,认识到他们是无组织的、个人主义的流氓无产阶级。接着,高尔基把改造社会的力量转移到知识分子身上,但他失望了,他看清了知识分子的弱点,在我的旅伴、草原上等小说就揭示了这些知识分子安于现状、自私自利的弱点。最后,他把改造社会的力量放在了工人阶级。长篇小说母亲就是高尔基把改造社会的力量放在工人阶级的一部辉煌作品,母亲也就成了无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母亲是在第一次俄国革命的高涨时期酝酿成熟的,因而作品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作品的问世又进一步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进程,极大地唤醒了俄国及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意识,不愧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形象化的教科书,它的诞生标志着世界文艺史上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1907年,列宁在伦敦见到高尔基时,同他谈到了这部小说。列宁给母亲这样的评价:“赶写得很好,这是一本必要的书,很多工人都是不自觉地、自发地参加革命运动的,现在他们读一读母亲,一定会得到很大益处。”列宁把母亲称为“一本很及时的书”,而高尔基认为这是对他的“唯一的,然而是极其珍贵的赞语。”列宁说这本书“很及时”,一是说它适合时宜,符合当时教育工人群众的需要;一是说它发表得正是时候,因为当时1905年革命已经失败,革命走向低潮,需要用这部描写工人阶级开始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农家乐装修维修与服务协议
- 租金收入借款合同
- 三方道路交通安全协议
- 2025年各地的道路运输两类人员安全员模拟试题库和答案
- 现场施工劳务保险协议
- 2026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商务谈判流程指导手册以实现互利双赢为目标
-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数与形》探究式教学设计
- 供应链管理工具实现采购成本控制
- 2025年秋季新学期全体中层干部会议校长讲话:在挑战中谋突破于坚实处启新篇
- 2025年幼儿园保育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 【《惠东农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分析》15000字】
- 2025中国医师节宣传教育课件
- 光伏项目开发培训课件
- 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方向)中级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秋季学期中小学学校学生校服采购工作方案
- 关于茶叶的幼儿课件
- DRG政策培训课件
-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南省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