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的组织培养.doc_第1页
非洲菊的组织培养.doc_第2页
非洲菊的组织培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洲菊的组织培养 03应生 黄炳耀韦生周旋非洲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的繁殖方法为播种或分株繁殖。但非洲菊种子寿命短、发芽率低,而且播种繁殖变异率很高,难以得到性状一致的种苗,因而不能用于规模生产;而分株繁殖则存在繁殖慢,易退化和传播病害,也不适于现代的大规模生产,因而目前国外一般都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来生产种苗。非洲菊的组培研究在国内已有报道,但均局限于对个别或少数品种的不同外殖体、不定芽诱导率及生长方面的研究,即局限于实验室阶段的研究。在本项目中,为配合非洲菊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及在生产中迅速推广非洲菊的优良品种,尽快提高我国非洲菊切花的品质,我们不仅对多达45个非洲菊品种进行了组培快繁,做了研究、比较。同时,也对组培快繁过程中某些因素对以后大田生产、切花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材料:试验材料为本所从国内外收集的所有非洲菊品种共计45个,取花梗长为1-3cm的花蕾,切取花托部位作为外殖体。2.方法:将花梗在0.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12分钟后取出,用无菌水冲洗7-8次。切下花托部位并分切为3-5mm小块,放于诱导培养基(MS+BA2mgL+NAA0.2+IAA0.2)上培养。置于光照1000lux,温度253下培养,约10天后切口处形成愈伤组织。待诱导出的不定芽长至3-4片叶,叶长约3-4cm大小时切下,置于增殖培养基(MS+Kt5+IAA0.2)上,于光照1500-2000lux,温度253下进行增殖培养,周期为20-25天。将丛芽切成单株芽苗,放于生根培养基(12MS+NAA0.1)上进行诱导生根,温度、光照条件与增殖阶段相同。经过一个月生根培养,将生根苗出瓶移栽到苗床并统计生根率。试验结果一、非洲菊不定芽的诱导:结果表明,各品种之间产生不定芽的能力差异很大,对四种培养基的反应也不同。其中皇后红粉佳人胭脂国王金边红在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率最高;红太阳黑珍珠蛋黄红宝石灿烂紫薇则在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而龙吐珠则只在培养基上才可诱导出不定芽。二、非洲菊的增殖培养:结果显示,各个品种之间在增殖的速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试验范围内,随BA浓度的提高,增殖速度相应提高。但在较高的BA浓度条件下芽苗会变细、变弱,且随BA浓度进一步提高,芽苗变得更加丛生、细弱。根据这种情况,生产中在努力提高芽苗增殖率的同时,还应保证分生芽苗的健壮。根据品种不同,一般把增殖率控制在2.5-5.0之间。三、增殖培养中BA浓度对大田栽培的影响:本项试验中,采用增殖速度中等的红宝石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BA浓度为0.5ppm以下时,除增殖率随BA浓度增加而显著提高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而在BA浓度为1.0PPM及2.0PPM时,除增殖速度比BA浓度为0.25ppm时成倍增加外,试管苗还表现出细弱、矮化和脆化等现象,这些现象在BA2.0PPM时更加明显。同时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也随BA浓度增加略有降低。这些在高浓度BA培养基上连续增殖15代以上的试管苗,移栽到大田后表现出旺盛的分孽力,叶短而多,同时切花产量明显降低,且花茎细而矮,花朵明显小于正常种苗。其中在BA2.0ppm的培养基中增殖的试管苗尤为突出。说明过高的BA浓度不仅会影响试管苗本身的质量,还会严重影响大田生产的切花的产量和品质。对生产中其它品种的观察也可得出同样结论。四、增殖代数对繁殖速度及大田栽培的影响:该项试验所用品种仍为红宝石。从所示结果可以看出,增殖速度随着增殖代数的增加有明显提高。增殖到第30代时繁殖速度分别比第20代和第10代时提高7和20。这种随增殖代数增加而产生的培养材料对植物激素的依赖性减小的驯化现象在其它植物的组培中也有发现。试验中,在增殖30代以内虽然增殖速度有较显著提高,但对试管苗的质量,如试管苗的健壮与否、生根率及以后的大田生产中切花的质量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五、生根及移栽结果:非洲菊试管苗大部分品种均易诱导生根。经25-30天的生根培养,所有试验品种只有鸿运生根率低于70-80,尚有待提高,其余品种的生根率均可达到90以上,且平均每苗生根都在2.5条以上。将生根苗洗净根部附着物,移入苗床。一周内保持遮光80和适当的湿度。一周后,适当增加光照,且每周淋一次无机液肥。在这种条件下,一般成活率均可达到85以上。六、讨论:1.各品种间由花托诱导出不定芽的能力差异很大,品种间对激素种类和激素浓度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为了获得较高的不定芽诱导率,需要对激素的种类和水平作更广泛的试验。2.由花托直接诱导出芽,同时将增殖培养基中激素水平和增殖速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在增殖30代以内,非洲菊试管苗的总变异率均未超过2。此外,在保持相对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水平的情况下,增殖30代以内的试管苗,移栽到大田后表现良好,没有明显的退化现象。表明该技术既可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又可保证种苗的质量,可满足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但更高代数的试管苗的相应表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3.组培快繁过程中植物激素特别是细胞分裂素浓度对以后大田生产的影响很大,当激素浓度过高时,会导致分孽太多,降低切花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组培快繁过程中,应避免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4.通过对非洲菊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不但将我所所有45个品种都建立了组培快繁体系,随时为社会提供大批量的优质种苗,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配合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及良种繁育,把引进及自育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