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辽宁省精品课程申报表.doc_第1页
2007年度辽宁省精品课程申报表.doc_第2页
2007年度辽宁省精品课程申报表.doc_第3页
2007年度辽宁省精品课程申报表.doc_第4页
2007年度辽宁省精品课程申报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度辽宁省精品课程申报表(高职高专)课程名称 特种加工 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07 制造大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 0703 机电设备类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 机电、数控 课程负责人 彭雪鹏 所属学校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举办单位 抚顺市政府 推荐单位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申报日期 2007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七年四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彭雪鹏性别男出生年月1974年1月最终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电 位学士职业资格证书加工中心高级工传 真所在院系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E-mailP通信地址(邮编)辽宁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 113006教学与技术专长特种加工、数控机床维修、机械制造工艺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1995年8月-1998年8月到抚顺大学(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工作1998年8月-2000年8月抚顺大学计算机系2000年至今在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工作,自2003年以来主持了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实训基地一期、二期、三期的建设工作。2003年,做为抚顺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负责人参加了教育部、劳动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六部门联合开展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国家数控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 2005年8月,做为抚顺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负责人向中央申报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同年12月,中央六部委联合发文,将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实训基地确定为辽宁地区建设型小模式数控基地承办单位,目前,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实训基地引进企业两家,抚顺东大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抚顺顺城区挖掘及配件厂,以实现贴近一线生产,力争使学生半工半读,目前课程负责人在两家企业兼作技术顾问。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一、 讲授的主要课程主要承担了数控技术专业和机电工程专业的下列课程:1、特种加工; 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届数4,人数约3702、机械制造基础; 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届数6,人数约5503、快速成型及逆向工程 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届数3,人数约320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承担了数控技术专业和机电工程专业的实习指导和相关实验指导。1、特种加工课程实验和实训专周; 届数4,人数约3202、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届数6,人数约6503、指导毕业设计:数控技术专业56人;机电工程专业32人4、参与指导学生实习;人数约300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高职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省教育厅课题, 已结题,第一负责人2、高职通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省十五教育规划课题, 已结题,第一负责人3、高职实验室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与实践 省十五教育规划课题, 已结题,参与者,获省十五首批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2003年辽宁省精品课程CAXA制造工程师课程第二参与教师5、2004年辽宁省精品课程Maset CAM 课程第二参与教师四、编写的教材1、机械设计基础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任副主编 2004.62、机械制造基础教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任副主编2005.103、DK77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教材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校内教材 任主编2005.10五、教学相关论文 探索抚顺地区高职数控实训基地发展建设之路 辽宁高职学报,第7卷第1期,2005.1 第一作者 六、获奖情况1、1999-2005年获得多次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1999年获抚顺市教委优秀共产党员3、2001年获抚顺市优秀共产党员4、2005年获辽宁省首届中青年教师课件赛优秀奖5、2006年获辽宁省高校工委优秀党员6、2007年获辽宁省高校骨干教师1-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发表的学术论文: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年第4期 第二作者Pro/E二次开发技术在圆柱齿轮减速器建模中的应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年第3期 第二作者探索抚顺地区高职数控实训基地发展建设之路辽宁高职学报,第7卷第1期,2005.1第一作者 电火花成型加工表面质量实验研究辽宁师专学报,第7卷第4期,2005.4第一作者 大型壳体法兰密封封面的整体加工辽宁师专学报,第6卷第4期,2004.4第二作者链传动的优化设计 辽宁科技学报 第7卷第4期,2005.4第三作者二、获奖情况:中小型数控基地数控机床网络化的研究 论文在2005年全国高职数控年会上宣讲,并获优秀论文的奖励.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课程负责人:参与本门课程设计的本校专任教师中的主要主持人2、主讲教师情况(1)2-1基本信息姓 名刘颖性 别女出生年月1 961年10月最终学历本 科职 称教授电 位学 士职 务高教研究室主任传 真6所在院系机电工程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抚顺职业技术学院(113006)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2-2教学情况一、讲授的主要课程已经讲授或指导实验、实习的课程名称、时间:2000.35 讲授金属切屑原理与刀具课程2000.92001.1 讲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2001.32001.7 讲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承担了数控技术专业的实习指导和相关实验指导。1、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实验和实训专周:届数4,人数约3002、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实验和专周实验: 届数1,人数约1123、指导毕业设计:数控技术专业30人4、参与指导学生实习;人数约200 5、负责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和第二证书考核。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主要教学科研成果:1、在机械专业教学中齐抓共管,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获辽宁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在高职工科专业中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2年获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3、2003年主讲的CAXA制造工程师课程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4、2000年10月参与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已于2003年6月结题5、2002年参加教育部项目计划21-10课题高职高专教育机械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工作,现正在进行中。2003、8辽宁省级精品课CAXA制造工程师 课程负责人2-3学术研究参与抚顺发电厂“氢气除湿装置”项目的研制2、主讲教师情况(2)2-1基本信息姓 名郑红性 别女出生年月1969.2最终学历本 科职 称副教授电 位硕 士职 务系部副主任传 真所在院系机电工程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抚顺职业技术学院(113006)研究方向数控技术2-2教学情况一、 讲授的主要课程主要承担了数控技术专业的下列课程:19921996 讲授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机械零件2000.35 讲授数控机床课程2002.35 讲授数控机床及编程课程2002.912 讲授数控机床及编程课程 2003.912 讲授数控机床及编程课程,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承担了数控技术专业的实习指导和相关实验指导。1、金工实习:届数4,人数约3002、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实验和专周实验: 届数1,人数约1123、指导毕业设计:数控技术专业50人4、参与指导学生实习;人数约100 5、负责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和第二证书考核。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在高职工科专业中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2年获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三等奖。论文承压式单向阀的设计论文混凝土泵车的稳定性分析论文重油贮罐自动尺的一种设计方案四、编写的教材1、数控机床操作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0六、获奖情况2004、8辽宁省级精品课Mastercam 课程负责人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兼职教师)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在现教学中承担的任务和时间兼职教师现在企业行业中的任职彭雪鹏男74年1月副教授高级工机械专业课教学刘颖女61年8月教授考评员机械专业课教学郑红女69年2月副教授考评员机械专业课教学郑晶女61年1月教授考评员材料专业课教学王俊女61年1月副教授考评员机械专业课教学伊雪飞女76年5月讲师高级工压力专业基础课教学庄泽男67年4月副教授高级工机械专业课教学王莹女76年5月讲师高级工机械专业基础课教学关金华女79.12讲师数控车高级工机械专业课教学张琳琳女70.6实验师数控考评员机械实训课教学马春荣女61.1教授数控考评员机械专业课教学高树松男62.2讲师电工考评员电子专业课教学刘映凯男73.8讲师高级工机械专业课教学孙延兴男70.8工程师技师机械实训课教学鹰霸公司总总工程师陈茂军男68.1工程师技师机械专业课教学6409厂高工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机械教研室共有15名专业教师,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实验师1人,职称结构合理;为了提高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能力,有八名教师经过学习,取得了国家教委颁发的“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证书,有10名教师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所有教师都接受过最短4周的工厂实践教学培训,全部有实践教学经验,知识结构合理,有4名教师硕士研究生在读,有5名教师硕士研究生毕业,其余全部为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结构合理;从年龄上看,最年轻的教师为23岁,年龄大的教师为47岁,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机械教研室还是一个团结、向上、奋进的集体,所有教师都热爱教学工作,有很强的责任感,教学效果显著,教学受到学生好评,多名教师多次教学评估为优秀,在学校的优秀课竞赛、教案评比、中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电子课件制作大赛等教学竞赛中有多人多次获得各级奖励,鉴于此,2005年在学院先进集体只设在系、处级单位的情况下,破例将机械教研室评为先进集体,2006年机械教研室被评为学院科研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机械教研室被评为学院教学改革先进集体机电系制定了合理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重点是培养全体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及中青年教师的学历水平。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62。总体来说,特种加工课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均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通过本院精品课程建设,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中青年结合的教师队伍。3-3教学改革与技术服务/培训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主持或参与的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1、王俊老师的论文被收入2003年国际测试会议文集基于相关分析的管道泄漏检测 (Leak Detection of Oil Pipelining Based on Correlation Analysis)。2、王俊老师的计算机辅助雷管工艺设计科研项目,也是辽宁华丰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与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发的项目。该项目于2002年在抚顺市科技局立项,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于2003年5月10日竣工2002年机电系开展的在高职工科教学中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获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3、机电系大量教师参加的 “发电厂制冷机组除氢” 的项目已得到实际的应用,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今年的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中,这项成果被确定了“国内领先”的级别。4、彭雪鹏老师的“特种加工”课件参加“辽宁省首届中青年教师课件大赛”,获得优秀奖。5、由教务处和机电系共同开展的国家级科研课题“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已结题,并于2005年被评为辽宁省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6、2003年辽宁省精品课程CAXA制造工程师主讲教师:刘颖7、2004年辽宁省精品课程Maset CAM主讲教师:郑红 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以提高数控技术及相关专业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提高本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可行的措施,使教师多渠道增强实践技能。03、04、05年有5人通过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培训获教育部颁发的“双师素质”证书;04年11月,有8名教师到华中科技大学进修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维修,有6人到沈阳机床一厂进行数控机床操作的培训;经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核有13人具备了机电类不同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05年7月,派5名教师到教育部制定的高职教师培训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05年1月已有4人考取了劳动部门颁发的数控车或加工中心的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证书,可以初步实现以“双师型”教师培养“双证书”学生的目标。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教师在获取、处理、传递和控制信息方面的能力必须提高,通过这方面的培训,使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教师CAI的全面启动和电子教案的推广。与此同时,分期分批送教师赴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下厂锻炼(含挂职),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工学结合的改革及实际效果为适应机械行业用人单位的需要,通过来自企业的专家对行业岗位群工作领域和技术领域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分析和对本课程开发,要培养机电工程、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成为现代制造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 1课程体系的形成 2001年开设数控技术专业之初,该课程教学主要借鉴本科的课程体系结构和本科压缩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学经验和实验条件的限制,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采用参观实习的方法在企业现场教学。2002年我院筹建数控实训基地,大量引入企业生产设备,至此,该课程建设基本满足了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 2国家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了课程发展2003年,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基地参加了教育部、劳动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六部门联合开展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国家数控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 2005年8月,抚顺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向中央申报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同年12月,中央六部委联合发文,将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实训基地确定为辽宁地区建设型小模式数控基地承办单位。2006年抚顺市政府将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基地确立为抚顺市重点支持的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特种加工”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灵活性较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后续课程学习中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强弱以及理论理解的深度。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依托于我院国家数控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以此进行的技能训练是以全真企业为平台的在全真环境中的实践性教学。学生首先利用数控线切割机床的使用,实习专周了解典型典型零件的加工过程,同时掌握实际生产的基本技能。通过实训,学生人人动手、人人体验,学会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使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通过一系列教改措施的实施,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3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融合满足了时代需要在机电、数控专业教改方案中,我们提出将学生技能等级证与毕业证结合起来,开展双证教育,本课程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特种加工课程是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为一体的课程,它既是一门机械学科用于思维体系建立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是面向生产实际,能够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应用技术课。根据培养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职高专层次的专门人才的定位,基于以上目的,我们将该专业对口的职业技能岗位要求融入课程应知、应能的教学模块,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实践学习,学生可直接参与相应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目前,该课程直接对口的职业技能证书有:电加工操作工;电器设备安装调试工。双证书教育使技能教育真正融入学历教育中,提高了学生就业的岗位适应能力。 4-2 理论课教学内容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前后续课程内容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课程目标办学定位:我院有二十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本课程面对的机电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的长线专业,开办于1990年,至今已十七年,开始为普通专科教育,从2000级改为高职教育。连续招生8年,报到率均在98%以上。2004年就业率为96.0%,对口就业率为85.6%;2005年就业率为97%,对口就业率为89%。2006年就业率为96%,对口就业率为86%。在校生256人,毕业750人。过对近3年60%以上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满意率90%以上,80%以上学生分配到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岗位(群),且能安心工作。 机电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专科层次的机电一体化和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掌握机电设备、数控装置、机电产品的技术管理、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生产、应用机电设备及数控机床的企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课程定位:“特种加工”课程是“机电工程”、“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开设之前学生应具备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知识和技能;同时,该课程还为学生获得电加工操作工、电器设备安装调试工等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考核提供应知、应能的知识和技能模块。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特种加工的思维体系,学会分析和处理工程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针对岗位的应用技能,从而为将来胜任不同职业和不同岗位上的专业技术工作、掌握先进制造技术手段的应用、具备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归纳为:(1)了解特种加工的系统思维体系,学会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了解特种加工前沿技术,学会探索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3)了解特种加工设备各组成环节的静、动态性能对设备性能参数的影响。(4)了解特种加工产品开发的方法。(5)掌握现代先进制造设备中常用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工业计算机控制的接口方法。(6)具备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拆装、调试和操作的基本技能。(7)掌握电加工操作工和电器设备安装调试工大纲要求的应知、应能的知识和技能。4-2-2 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课程内容选取依据按照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该课程的知识模块主要由课堂授课和实训、专周实训及部分毕业实习三个阶段进行。理论课32学时(含规定实训12学时),按照电切削操作工技能培训与鉴定标准中关于中级工的工作要求,提出如下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 工艺准备 (一)、 读图 能够读懂机械制图中的各种线型和标注尺寸 能够读懂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示方法 能够读懂较复杂零件的三视图、局部视图、剖视图看和一般模具装配图 能够读懂零件的材料、加工部位、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画法 零件三视图、局部视图和剖视图的表达方法 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 形状、位置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金属材料的性质 (二)、 编制简单加工工艺 能够制定简单的加工工艺 能够合理选择电规准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一般性编制方法 电规准的选择原则 (三)、 工件的准备 能够依据加工工艺加工出工件的定位和夹紧表面 能够加工出工件上的预孔(用成型电极加工工件型孔和型腔前的预孔、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前的穿丝孔) 车、钻、铣、扩、铰、镗、磨、攻丝等的工艺特点 2 、加工余量的选择方法 (四)、 工件的定位和装夹 能够正确使用压板、永磁吸盘、线切割工件基准装夹系统等通用夹具 能够正确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 能够用量表找正工件 能够正确夹紧工件 定位、夹紧原理 压板、永磁吸盘、线切割工件基准装夹系统等通用夹具的调整及使用方法 量表的使用方法 (五)、 工具电极准备 能够依据加工要求选择成型工具电极材料,设计、计算一般的电极 能够在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主轴头上正确装卸工具电极 能够校正工具电极的工艺基准 能够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对电极丝进行更换、上丝、穿丝及找正 工具电极材料的种类及用途 设计、计算工具电极的一般方法 工具电极夹头的种类及结构 工具电极工艺基准的校正方法 电极丝更换、上丝、穿丝及找正的方法 二、 编制程序 (一)、 手工编制加工程序 能够手工编制成型电极电火花加工的加工程序 能够手工编制简单形状工件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程序(含直线插补、圆弧插补二维轮廓的加工程序) 常用数控指令( G 代码、 M 代码)的含义 S 指令、 T 指令和 F 指令的含义 数控指令的结构与格式 工具电极和电极丝偏置的作用与设置偏置量的方法 (二)、 自动编制加工程序 能够使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自动编程功能 能够使用常用自动编程软件,采用计算机辅助编程方法编制程序 机床自动编程的方法 常用自动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三、 基本操作及日常维护 (一)、 日常维护 看懂常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说明书、原理图和装配图 常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部分主要结构的调整 能够进行加工前电、气、液、开关等常规检查 能够在加工完毕后,清理机床及周围环境 常用设备的控制原理图及方框图 工业电子学基本知识 用电器、电子元件的型号、性能、用途和原理。 液压传动基本知识 常用设备的性能、结构调整方法 6 、日常保养的内容 (二)、 基本操作 能够按照操作规程启动及停止机床 能够使用操作面板上的各种功能键 能够通过操作面板手动输入加工程序及有关参数 能够通过外部计算机输入加工程序 能够进行程序的编辑、修改 能够设定工件坐标系 能够正确进行工具电极与工件的找正 能够正确进行冲油、抽油与抬刀 能够进行程序单步运行、空运行 能够进行加工程序试切削并作出正确判断 11 、能够正确变换电规准 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和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面板的使用方法 外部计算机输入加工程序的方法 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含义及其关系 相对坐标系、绝对坐标系的含义 找正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位置的方法 冲油、抽油与抬刀的方法 程序试运行的操作方法 四、 工件加工 (一)、 成型电极电火花加工 能够对各种较复杂、精密工件的单个型孔和型腔进行加工 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电极损耗与可选择的加工电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 常用金属材料的电火花加工性能 (二)、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能够对各种较复杂、精密工件的垂直壁面型孔和斜面、锥度等进行加工 1 、加工斜面和锥度的方法 (三)、 运行给定程序 能够检查及运行给定的加工程序 运行给定加工程序的方法 程序检查方法 五、 精度检验 (一)、内、外径检验 能够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内、外径 能够使用内径百(千)分表测量工件内径 能够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工件外径 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内径百(千)分表的使用方法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二)、 长度检验 能够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长度 能够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工件长度 (三)、 深(高)度检验 能够使用游标卡尺或深(高)度尺测量深(高)度 深度尺的使用方法 高度尺的使用方法 (四)、 角度检验 能够使用角度尺检验工件角度 角度尺的使用方法 (五)、 机内检验 能够利用机床的位置显示功能自检工件的有关尺寸 机床坐标的位置显示功能 4、专周实训特种加工课程在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完成后,设置了一个典型电加工机床设备的使用、维护实训专周。通过对数控线切割机床使用、维护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电加工设备的结构原理,学会电火花线切割的常规方法序 号 培 训 内 容 培 训 时 数 总时数 现场讲授 实际操作 机动 1 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基本操作、日常维护及保养 24 8 16 2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基本操作、日常维护及保养 12 4 8 3 电火花加工工艺设计、电极设计与程序编制 6 2 4 4 现场技术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4 4 2 2 合 计 48 20 26 2 5、毕业实习我院机电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的4周毕业实习学生可根据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选择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电加工工种作为自己的特长。如选择电加工则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数控线切割机床的操作、装配与调试观实习,该实习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数控设备的使用调试和维修能力,同时扩大学生对现代制造设备的认知视野。该环节完成后,学生可根据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参加电加工中、高级职业技能考核。电加工中、高级职业培训与鉴定的主要内容: 职业培训与鉴定的技术对象是金属材料的电切削加工,在受培训与鉴定者初步具备数控机床工作原理(组成结构、插补原理、控制原理、伺服系统)和编程方法(常用指令代码、程序格式、子程序、固定循环)等数控应用技术基本知识、金属切削加工(钳工、铣工和镗工)的基本知识、编制常规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工业电子学基本知识(电工原理、数字电路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生产技术管理知识等基础上进行。 一、 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基本操作、日常维护及保养 ( 1 )、自用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名称、型号、规格、性能、结构、主要组成部分(直流脉冲电源、伺服进给系统和数控系统等)及作用; ( 2 )、机床的开机、关机; ( 3 )、机床控制面板各功能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 4 )、工作液系统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 5 )、常用夹具(工件装夹用夹具和工具电极装夹用夹头)、量具(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内径千分表等)、机床附件(平动头、磁盘驱动器等)及辅助工具的名称、规格、构造、用途、使用和调整规则; ( 6 )、常用工具电极材料的种类、名称、牌号、性能、用途和选择方法; ( 7 )、工具电极的正确安装、调整、校正和更换; ( 8 )、工件的定位、装夹、找正; ( 9 )、利用机床提供的接触感知功能,建立工件坐标系,确定工件与工具电极之间的正确相对位置; ( 10 )、工具电极偏置的意义及应用方法; ( 11 )、数控加工程序输入、输出、检查、调试、修改及执行的基本方法; ( 12 )、根据工件的技术要求,选择与确定电火花加工的极性效应和工艺方式(直接配合法、间接配合法、阶梯电极法、二次电极法、单电极平动法、多电极法、分解电极法、立体成型加工、创成加工等),进行加工; ( 13 )、根据加工对象和加工状态合理选择及调整加工过程中的电参数,达到稳定加工并控制工件的尺寸、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 ( 14 )、按工艺规程完成工件的加工及工件简单尺寸的现场测量; ( 15 )、监控加工状态,发现并处置加工中的不正常现象及紧急情况; ( 16 )、加工的中断及恢复; ( 17 )、阅读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各类报警信息,处理一般报警故障; ( 18 )、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日常维护、保养与调整; ( 19 )、爱岗敬业,遵章守纪,严格、正确执行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二、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基本操作、日常维护及保养 ( 1 )、自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名称、型号、规格、性能、结构、主要组成部分(直流脉冲电源、伺服进给系统和数控系统等)及作用; ( 2 )、机床的开机、关机; ( 3 )、机床控制面板各功能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 4 )、工作液系统的作用、配置及使用方法; ( 5 )、常用夹具(桥式夹具、压板、工件基准装夹系统等)、量具(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内径千分表等)、机床附件(找正器、磁盘驱动器等)及辅助工具的名称、规格、构造、用途、使用和调整规则; ( 6 )、常用电极丝材料的种类、名称、性能、用途和选择方法; ( 7 )、电极丝的更换、上丝与穿丝,装拆导丝轮及校正电极丝垂直度的方法;( 8 )、在通用和专用夹具上正确安装和找正工件的方法; ( 9 )、利用机床提供的接触感知功能,建立工件坐标系,确定工件与电极丝之间的正确相对位置的方法; ( 10 )、电极丝偏置的意义及应用方法; ( 11 )、数控加工程序输入、输出、检查、调试、修改及执行的方法; ( 12 )、根据工件的技术要求,选择与确定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穿丝点、切入点和切割路径,进行加工; ( 13 )、根据加工对象和加工状态合理选择及调整加工过程中的电参数,达到稳定加工并控制工件的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 ( 14 )、按工艺规程完成工件的加工及工件简单尺寸的现场测量; ( 15 )、监控加工状态,发现并处置加工中的不正常现象及紧急情况; ( 16 )、加工的中断及恢复; ( 17 )、阅读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各类报警信息,处理一般报警故障; ( 18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日常维护、保养与调整; ( 19 )、爱岗敬业,遵章守纪,严格、正确执行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三、电火花加工工艺设计、电极设计与程序编制 ( 1 )、按照工艺文件的要求,完成工件的加工; ( 2 )、编制较复杂工件的工艺路线; ( 3 )、手工编制简单的加工程序并执行; ( 4 )、设计、绘制一般的工具电极及工、夹具图; ( 5 )、绘制较复杂工件图形,采用计算机辅助编程的方法编制加工程序并执行。 四 、现场技术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 1 )、脉冲参数对工艺指标的影响; ( 2 )、工作液对加工过程的影响; ( 3 )、工件加工中产生废品的原因分析与解决; ( 4 )、数控电火花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的优化建议。 鼓励学生参加电加工中、高级职业技能考核。中级电加工职业技能考核通过,获得电加工中级工的同学,课程成绩及专周实训成绩记优秀,可免考核。通过电加工高极职业技能考核,获得电加工高级工的同学,毕业实习成绩记优秀,可免毕业设计及毕业答辩。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特种加工课程是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为一体的课程,它既是一门机械学科的专业课,同时又是面向生产实际,能够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应用技术课。因此,教学中重点和难点问题较多,具体表现如下:1、如何掌握和解决理论教学的“够用为度”和奠定不断学习的能力问题特种加工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制造出产品的问题,对于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更注重应用技能的培养和具有不断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因此,合理地定位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尤为重要。在教学大纲确定和教学内容选择上,解决了理论课程教学中“够用为度”的问题,注重形成培养思维理念,淡化具体设计和分析,使学生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增强分析问题。具体教学方法上,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讲练结合式、问题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典型加工零件的分析方法,使学生具备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系统思维意识和自学能力。2、如何解决该课程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问题特种加工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而成的一门新兴技术。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控制好课程中各组成技术的知识掌握范围和深度。3、如何处理好双证书教育中知识内容的融合我院机电工程、数控技术专业实行了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毕业的同时获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双证书教育使技能教育真正融入学历教育中,提高了学生就业的岗位适应能力。 为了使学生在掌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达到相应岗位职业技能知识模块的应知应能标准,我们在教学大纲的设置上,明确提出了课程教学内容与双证书知识模块的融合。我们将该专业对口的职业技能岗位要求作为课程应知、应能的教学模块,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实践学习,学生可直接参与相应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目前,该课程直接对口的职业技能证书有:电加工操作工;电器设备安装调试工。4、课程内容应代表技术的先进性 特种加工发展迅猛,产品更新和新技术装备的换代速度很快,为了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具有技术先进性和前沿性,我们定期召开来自企业的专家组会议,针对技术的实际发展和岗位要求变化,及时修订满足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调研并吸纳先进的技术案例,保证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同时,课题组教师还采用科研立项的方式,引入新技术,从而保证了实验条件与教学内容的统一。目前,该课程的实训设备先进实用 ,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5、现代教育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及时、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不断更新,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我院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手段的使用,鼓励教师编制和使用多媒体教学,鼓励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学改革。学校无论是在硬件配置上,还是工作量津贴上都给以倾斜。该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及时为课程内容增加具体零件加工的案例,鼓励学生使用网上信息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特种加工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灵活性较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同时也会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产生一定的作用。按照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块主要由课程实训、专周实训和部分毕业实习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实践教学目的及效果如下:1、 课程实训课程实验是该课程理论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课程的难点、重点的必要手段。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 目前,该课程的实验设置满足了理论教学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开放的机电一体化实验室为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增强独立思维、自觉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专周实训该实训环节重点考虑了学生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大纲要求的“应能”模块。我院数控实验室配备的DK7732型线切割机床用于该实训过程。该专周通过对数控线切割机床的使用、维护训练,使学生掌握数控线切割机床的结构原理,学会调试现代制造设备的常规方法。该专周的开设保证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职业证书的取得。3、毕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目的是使机电、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全面技能有所提高,同时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感性知识保障。该课程的毕业实习内容是课程学习内容的延续,是特种加工课程在数控技术应用能力上的进一步提升。我院数控技术专业的4周毕业实习是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学生参与电加工设备维修、调试和操作训练,进一步提高了对电加工设备的使用、调试和维修能力,保证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保障及使用情况;配套实训实习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与条件;网络教学环境及资源)1. 教材使用与建设我院“特种加工”理论课程选用的教材特种加工刘晋春、赵家齐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2版,实践课程选用的教材选用由课程负责人自编的DK77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教材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校内教材主要参考书:1材料工程丛书:特种加工手册. 胡传忻,夏志东等.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04. 第一版2现代加工技术. 张辽远 编著.机械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09,第一版3先进电火花加工技术,赵万生,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0该教材建设与专业教学改革紧密结合,教材的建设既满足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要求,又反映了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思想观念转变的总目标。2. 扩充性资料为扩充学生的理论知识深度,增强学生工作的适应面,我院组织编写的工程素质训练、数控技术实训、模具技术实训的成套教材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专业教研室拥有数控机床设计手册、华中数控系统等各类技术手册,提供给学生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同时将若干年来积累的科研成果图纸文件、横向合作技术资料提供给学生课余学习;大量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析示例做成的展板供现场教学使用。近年来我院图书馆组织教师选购扩充了大量数控技术专业的参考书和电子图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书籍。在校级精品课程网站上,我们为学生提供了数十套可网络下载的学习材料和实训资料,还提供了用于学生自己查找的国内外公开发布科技信息的网址。3. 实验实训教材我院的“实训基地”结合设备特点,针对课程设置需要,与该课程课题组教师一道,编写了“数控线切割机床拆装实训指导书和数控线切割操作训练指导书等实训基地系列教材。同时还编制了针对实习需要的包括实训专周内容表、实训职责任务表、实训任务内容表、实训指南、实训考核表等内容,充分指导学生的实验和实训课,让学生对产品从结构设计、控制设计、系统调试及故障诊断等各环节进行全面实践性学习,取得良好教学效果。4. 实践性教学环境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拥有一整套配合数控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在发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抚职院始终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环节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以技术应用实际训练作为能力培养的突破口,积极建立实践基地,目前在校内外已经拥有十几个实验实习基地,其中数控实训基地占地面积超过2000坪,数控机床设备十余套,购买数控设备直接投入资金三百六十余万元;购买数控附属设备、师资培训、数控基地建设等间接投入资金二百余万元。对于数控技术专业,抚顺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作为一个重点专业来建设,除几年来的重点投资外,2007年基本建设规划中,还准备投资2000万元,建成一座以数控技术实训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实训大楼。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对于数控专业的重点投入和发展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