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全能竞赛试题.doc_第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能竞赛试题.doc_第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能竞赛试题.doc_第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能竞赛试题.doc_第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能竞赛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能竞赛试题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2分) 1默写填空(8分)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 。木兰诗描写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 , 。韦应物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 。赵翼论诗中写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 : , 。 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zo( )热了,使tin( )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 )的世界立即变得亢( )奋了。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表意明确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这次语文考试,我竟把一个简单的默写题做错了,这不禁让我义愤填膺,悔恨不已。 B、张明这个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企业家,这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 C、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危害将会是不可思议的。D、刘佳博士才30 多岁,可头顶竟已是不毛之地,这是不是正应了那句聪明绝顶的成语呢?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往往在古诗中包含什么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你还能写出一两句包含这种情感的诗句吗? 5阅读下列格言,写出你对它的理解。(2分)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泰戈尔 理解: 6好的文章,总是景中有情,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试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句话,要求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2分)示例: 高兴时,你笔下的月-深蓝的天幕上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不快时,你笔下的月- 一弯冷月照无眠,月光冷冷清清地照着大地。心情愉快时,你笔下的雨- 内心痛苦时,你笔下的雨- 二、文言文阅读。 (19分)(一)、口技(12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7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B满坐寂然,无敢哗者。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会宾客大宴: 妇抚儿乳: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众妙毕备:9把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0在听口技表演时,本文写道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你认为这可信吗?谈谈你的见解。(3分) (二)(7分)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日: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比:连续 伯乐:古代善于相马的人 贾:同价,价钱,收入。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人莫知之: 去而顾之 : 12用法与臣请献一朝之贾中的之一样的一项是:( )(3分)A、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B、两狼之并驱如故。C、诲女知之乎? D、彼其受之天也。13、读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发。(2分) 三、现代文阅读(29分)(一)阅读美丽如初,完成14-17题(13分)美丽如初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 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14横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答:_ _ _ 15.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3分)答:_ 16第段中 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3分)答:_ _17纵观全文,写出在文中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相呼应的一句话。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4分)答: _ _ _ (二)阅读悔的边缘,回答18-22题。(16分)悔的边缘 刘心武从地铁站出来,是人流高峰期,地铁站台仿佛一个巨大的鱼缸,人群就像穿梭洄游的鱼儿。他被后面疾步往前赶的人从侧面撞了一下,他早已习惯社会中人际间的碰撞,本能地一停步,见是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的眼光跟他刚一接触,就问他:三益大厦从哪边走?他回答:那应该走东出口.可是年轻人却马上离开他,又去问站台上报摊上的售卖员。他心想,怎么回事?为什么不相信我的回答,我指点得很正确很清楚呀.他这样的年纪,加上他的教养,以及他性格中的一种执拗,使他在短短的几秒钟里,产生一种感叹,如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怎么增加那么多戒备?连问路也要再三验证才能确信吗?同时又产生出一种冲动,就是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使这位年轻人树立起信任陌生人的信心。于是他小跑着,穿过江鲫般的人流,追上了那个年轻人,呼唤他:小伙子!那年轻人听到他的声音,回头望着他,眼里充满了复杂的表情,他一时难以破译,总的来说,大概是无比惊讶。他就对年轻人说:小伙子,我带你去三益大厦。最近这边修路,如果没人带路,那可能就绕来绕去找不着了.年轻人瞪圆眼睛,嘴唇嚅动着,大概是想说不用了不用了。他就又微笑告知:我就住在这边,顺路就把你带到,跟我走吧。他引领着那年轻人去上滚梯,那年轻人自觉地站到滚梯右侧。他心想,这就说明小伙子还有点文明习惯,大概是个外地考到北京的大学生吧,去三益大厦,也许是到那里头的公司求职面试,那就更不能因为路不熟而误过约定的时间,自己带他去真是非常应该。出了地铁站,那年轻人就说:老先生,我自己去吧。他笑:看见了吗?两边全是临时栅栏,谁都得从这儿过呀.转了两个弯儿,出现岔口,那年轻人说:谢谢啦,你自便吧.他的笑容更灿烂:自便?那你可知道该往哪边?来来来,跟我拐这边.就这样,终于走出栅栏,人流疏散开,前面已经显露出了三益大厦。年轻人刹住脚,这回不知怎么绷紧脸,挺不高兴的样子,挺生硬地说:行啦,别跟着我啦,我看见啦。他本想说:我回家也得经过三益大厦,我把你送到门口吧。但望见那年轻人的眼神,他想,啊,如今的年轻人都特别在乎自己的隐私权,也许,人家到三益大厦里办事,希望能够保密呢。于是他就站住不动,指点前面说:大厦的门朝西,拐往西边的时候,留神那地下车库里开出来的车,虽然规定车子到了出口一定要停下来,看清没有路人才能开出,可是如今就有那财大气粗的人,车子猛地往外冲,上个月就撞倒过一个民工,我正好路过.那开车的还骂那民工不懂城里的规矩.所以,你头回往那走,要特别小心! 年轻人还没到三益大厦就停住了脚步,他猛地扭回头,看那领路的老人还在不在。没影儿了。年轻人的心先一松,接着就越来越紧,仿佛被他自己的手狠狠地捏着,它是在下地铁车厢后,从老人一侧的衣兜里,窃走了老人的钱包,那钱包里究竟有些什么,他还没机会检看。他向老人问路,以及问过老人又去问卖报的,无非都是转移老人的注意力,万没想到的是,这位老人却向他展示出十二分的善意.这世界上还真有善吗?真有信任吗?甚至会相信他这样的一个生命?.一种浓浓的悔意涌上心头,他想马上找到那不见身影的老人,把钱包奉还.他朝三益大厦的反方向快走了几步,却又站住了。 他在悔的边缘徘徊.18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悔的边缘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19老人当初为什么那么主动热心给小伙子带路?为什么后来又离开了?从中看出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20在第一段中找出与人群就像穿梭洄游的鱼儿一句照应的比喻句,并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1年轻人的心先一松,接着就越来越紧,仿佛被他自己的手狠狠地捏着。请根据上下文想象描绘年轻人当时心里的松和紧的心理活动。(4分)松: 紧: 22阅读以下链接的材料,结合课文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材料一:佚名天职一文中讲述了一个小偷夜里到海尔曼大夫的诊所偷窃,因被氧气罐绊倒摔断了大腿,海尔曼大夫连夜替他做了手术,并帮他彻底治好了病才交给警察,使小偷感激得五体投地,并当场表示了悔改之意。材料二:报纸上曾登载过这么一件事,一位父亲千辛万苦为儿子筹足了上大学的学费,不慎在途中被跟他们聊得很投契的小伙子偷走了。父亲凭着在聊中对那小伙子的了解,认定他偷钱是有苦衷的,一连几天到被偷钱的地方用纸与那小伙子沟通,再三表明对小伙子的信任,恳请小伙子把钱还给他解燃眉之急。结果,那小伙子真的把偷去的钱寄回给他,并说明是被他的信任所感动。启示:答案 1、2略 3、D 4、(1)折柳有送别之意。(2)这首诗还表达了思念故乡的心情。诗略 5、机遇其实是永远存在的,不要因一时的失去而放弃,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6、例:滴答滴答落在地上唱出欢快的旋律 清冷的雨丝滴答而下,打在身上渗出丝丝寒意 7、D 8、9略 10、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认为可信。因为口技人的表演技艺非常高超,他已完全把听众带入了火灾的情景之中,就如看电影、电视一样,明知是假的,我们的心情也常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听众有这样的反应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11、没有 回头看 12、A 13、说明伯乐是很重要的,但那种什么事都要靠权威首肯的迷信思想是要不得的。 14、环境描写。展示人物活动环境宁静平和的特点;衬托母爱的美丽和深沉。 15、 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大意对即可) 16. (因为已经长大而独立,)失去了倚在母亲怀里感受母爱的机会,失去了享受母亲等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机会。(本题答案应是开放性的,大意对或言之成理即可。若答“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则只给1分。) 17. (1)(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2分) (2)因为那些夜晚月色美、情感美,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 (2分;答出“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可得2分) 18老人的善良关爱使偷了他钱包的年轻人产生了悔意,想还钱包又犹豫不决。 19热心带路是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年轻人树立起信任陌生人的信心。 后来离开是为了尊重小伙子的隐私。 从中看出老人是一个善良、热情、善解人意的人。(2分) 20(1)照应的比喻句是:穿过江鲫般的人流。(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地铁站人多的状况,(1分)为后面交待小伙子窃老人钱包创设了环境(埋下了伏笔)。(1分) 21松:年轻人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嘀咕道:“终于把他甩掉了。”(2分) 紧:这老人真是世上少有的好人,他对我这么好,我却偷了他的钱包,太没人性了。(2分)(未能以年轻人的心理活动来描写,扣分。) 22由文中和材料看到,人是有良知的,天性并不坏,只要用亲善、关爱、信任去打动他们,即使是走上邪路的小偷,也有可能会被感动而幡然醒悟改过。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增加社会的温暖与关爱,使更多误入歧途的人早日感化而重新做人。(3分,言之有理则可)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语文竞赛试题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语文竞赛试题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语文竞赛试题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语文竞赛试题 姓名: 考号 一、阅读(60分) 玉兰花的记忆 卢玮 (1)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家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 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2)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楼房高,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摘下,他把较细的竹杆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他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3)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枝头上 那些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花,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阴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4)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坏象牙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我又闻到花香了。”我才猛然记起。 (5)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迫。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这时想来真自觉小家子气。 (6) 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的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质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说家常,增进友谊,真是趣味无限。 (7)而父亲赶紧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啊!尤其某个有晨曦的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8)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的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9)对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曾和姐姐爬上树坐在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 . 文章第(2)(3)段具体描写了父亲摘花的过程,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4) 2 . 文章第(4)段中的“再三叮咛”除了表现家人怕我忘记外,还表现了什么?(4) 3 . 文章第(6)段说小小的玉兰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请结合这段文字说说“魅力”表现在哪两个方面?(4) 4.请结合第(7)段中父亲给母亲插花这一细节,分析“我”深深感动的原因。(5) 5.文章最后一段 “这”指代什么?请结合这段文字说说父亲带给“我”的“启示”有哪些?(5)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教会我感恩的人 教会我感恩的是这样一个人。 他是来城市打工的农村青年,给我们家装塑钢窗户。一整天,他都闷头干活,也不说话,一直干到很晚。见他那么老实,我们留他吃晚饭。他很拘谨,连菜也不敢夹,婆婆热情地招呼他,就像对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公公则递烟给他,与他扯家常。原来,他是考上大学的人,而那年他的弟弟也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家里太穷,负担不起两个人,他只好放弃了学业外出打工。如今,他娶妻生子安心做了农民。我们听了,不甚唏嘘。婆婆想得实际而周到,翻拣出我们淘汰的旧衣物还有洗衣粉等洗涤用品,装了满满半袋子送给他。他涨红了脸,推辞着不肯收。婆婆说,这都是我们不用的,闲放着也是闲放着,给你就拿着,回去也好帮衬媳妇过日子。他低头接过袋子,连句道谢的话没有,就走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人很快忘记了这件事。 半年后的一天,有人敲门。我开门一看,一个农村打扮、背着口袋的青年站在门口,我不认得他。他说,是我啊,给你家装窗户的。我忙招呼他进门,他拘束地坐在沙发上,搓着手缓缓地说,麦收的时候,他回了一趟家,说起我们帮他的事,全家人都很高兴。他们想表示对我们的感谢,却找不出合适的办法。家里人商量了好久,最后他娘说把家里新打的粮食拣好的带上点,让我们尝尝鲜。那口袋里是新收的小米、黄豆、绿豆,还有新玉米面。 青年人放下东西,走了。我们却为这意外的结果,感慨不已。我曾接受过比他更大更多的帮助,可没有像他这样执著地心存感激,表达谢意。当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时,这个打工的青年却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当“感恩”这个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时,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个背着半口袋粮食站在我家门口的青年。 5.给文中加点字注音。(4) 唏嘘( )( ) 淘汰( )( ) 6.写出含有“恩”字的褒义成语和贬义成语各两个。(4) 褒义成语: 贬义成语: 77.从第二段文字中找出能表现主人公“老实”这一特点的三个事例。(6) 8.“我们却为这意外的结果,感慨不已。”“我们”为什么感到“意外”?“感慨”的又是什么?(4) _ _ 9.“当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时,这个打工的青年却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请你分析一下句中的“生动的一课”具体指代的内容。(5)10.第二段写“我”全家对农村青年热情、慷慨的招待和帮助,应该说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但“半年后的一天”,这位农村青年登门答谢时,“我”却“不认得他”了。请你结合全文,分析一下“我不认得他了”的原因。(至少答出两条原因)(5) 三、作文片段作文片段作文片段作文片段(50505050) 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挫折、成功、快乐、付出等等) 题目:成长,需要_ 注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语文竞赛试题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语文竞赛试题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语文竞赛试题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语文竞赛试题 一、1:他做事细心,心思细腻,慷慨大方,乐于助人。 2:表现了你父亲希望把美好的事物带给大家分享的心愿,代表对他美的向往,也表现家人心灵的美丽。 3:你认同花的清香和美丽所代表的是美的一面,你很重视它。你也希望大家每天都开心,表达出你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4:通过微小的事物,表达了美好的生活。因为认同或者是羡慕这种感情而感动。 5:代表你认为的所有的值得留恋的,美好的东西。带给你的启示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快乐。 二、1.x;x;ti 2.褒义示例:感恩戴德、恩怨分明、返哺之恩;贬义示例:忘恩负义、恩断义绝、恩将仇报 3.一整天,他都闷头干活,也不说话,一直干到很晚;他很拘谨,连菜也不敢夹;他低头接过袋子,连句道谢的话没有,就走了 4.没有想到这个农村青年在半年之后还会专门前来感恩。感慨的是这个农村青年的质朴、真诚、厚道、可爱。 5.示例:对待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学会心存感激,表达谢意。或:人,要学会感恩,对家人、对朋友、对陌生人都应如此。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方式为开卷,选择题答案要求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写在前面的话 亲爱的同学,当你接到这份试卷的时候,也许还在抱怨吧,“语文学习本来就枯燥无味,还要搞什么语文知识竞赛,真没劲!”千万别急,这一次竞赛的试题与其他的语文考试试题绝对不一样。做完它,你也许会发现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非常广阔,它不光有趣还能增长见识,即使不能得奖,也会觉得其乐无穷,可要努力哟!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共8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之”字应轻读的一个是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吾欲之南海 C、跳往助之 D、以我杓油知之 2、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 A、风烟望五津 B、后遂无问津者 C、天津 D、津津有味 3、“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A、诗歌 B、音乐 C、小说 D、散文 4、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5、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A、海明威 B、马克吐温 C、杰克伦敦 D、狄更斯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A、柯南道尔 B、笛福 C、狄更斯 D、莎士比亚 7、“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他的国籍是 A、英国 B、法国 C、丹麦 D、德国 8、为广大中学生所喜欢的花季雨季的作者是 A、韩寒 B、素素 C、郁秀 D、田晓菲 9、一主持人拿起一块木板儿,将另一主持人轻打了一下。据此我们可以猜出红楼梦中的三个人物是 A、门子 贾琏 袭人 B、冯渊 板儿 袭人 C、贾珍 板儿 袭人 D、板儿 袭人 贾琏 10、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11、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原名 A、金庸 B、古龙 C、曲波 D、查良镛 12、“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 A、吴敬梓 B、蒲松龄 C、曹雪芹 D、罗贯中 13、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14、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1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小芳) 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大中国) 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牵手) 16、从语音的角度看,下列行业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存款强行,贷款富行。(银行) B、建文明城市人人参与,创优美环境个个享有。(环卫) C、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厂矿) 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务) 17、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 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 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18、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 A、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 B、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19、中国23岁以下国家足球队在雅典奥运会足球亚洲区预选赛上虽奋力拼搏,但最终失利,如果你是足球迷,要安慰、激励球员,不该说的一句是 A、站直了,别趴下! B、有没有下一次,心里还是没有底。 C、成也爱你,败也爱你! D、在我们心里,依然期待你真正崛起。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20-21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20、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最高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30英里 B、60英里 C、80英里 D、100英里 21、若用简明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录音的内容,在说“阁下,请您”后接续正确的一项是 A、饱览美景 B、不要超车 C、驾车慢行 D、热爱生命 22、中学团委准备为召开部分团员座谈会发布通知,通知正文的最后一句应写的是 A、恭候莅临 B、望准时出席 C、敬请届时指导 D、欢迎大家光临 23、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 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春) 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秋) 24、公元2004年是甲申(猴)年,那么2008年是 A、乙酉(鸡)年 B、丙戌(狗)年 C、丁亥(猪)年 D、戊子(鼠)年 25、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 A、浪淘沙 B、水调歌头 C、天净沙 D、西江月 26、下面四句诗中,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A、箫鼓追随春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 27、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花甲重逢 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 B、131岁 C、141岁 D、151岁 28、下列人名与出处不对应的一项是 A、阿里巴巴-一千零一夜 B、犹大-伊索寓言 C、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灰姑娘-格林童话 29、朗读下边这首诗该用的感情是 南国风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A、慷慨、悲壮 B、自豪、喜悦 C、悲凉、忧伤 D、愤慨、遗憾 30、“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的作者是 A、郭沫若 B、徐志摩 C、闻一多 D、戴望舒 3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 B、三气周瑜 C、桃园三结义 D、三打祝家庄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句中包含了几种颜色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33、以下表示条件反射的一个成语是 A、朝三暮四 B、耳濡目染 C、望梅止渴 D、乐不思蜀 34、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 B、说文解字 C、新华字典 D、尔雅 35、通常人们在信尾写上“此致敬礼”,这个“此”是指 A、信的内容 B、写信人的谦称 C、代指后面的敬礼D、礼貌用语 36、“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中的“河”最初指的是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汾河 37、世界著名通讯社与所在国家搭配不一致的一项是 A、新华社-中国 B、合众社-英国 C、美联社-美国 D、法新社-法国 38、下面是有趣的成语之最,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 B、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C、最大的被子-幕天席地 D、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39、下列量词中,不具有形象美的一项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 B、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C、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40、仔细品味当代剧作家魏明伦回答别人提问时的一段话,选出对文中的四个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你问我成功的秘诀?有诀无秘,早已公开-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A、“喜新厌旧”指求创新,不守旧。 B、“得寸进尺”指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永远向更多的目标去努力。 C、“见利忘义”指只要有利可图,就发奋创作。 D、“无法无天”指艺术创造不要让条条框框束缚,要大胆突破,勇于创新。 二、主观题 (20分) 一积累与运用 4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文后的方框内。(2分) 为了推动这次公投,陈水扁可谓不y余力,甚至在遭到包括岛内以及国际社会强烈qin责时,他仍一意g行,只要对陈水扁当局近期来的所作所为稍加了解,就不难看出其全力du售所谓公投的用心所在。 (节选自2004年3月23日中国青年报) 42、有一个字分别和这些字“口、各、二、日、又、化、兄、音、具”合起来都能组成一个新字,这个字是 。(2分) 43、发挥想象,用唐诗中的相关诗句给拼出来的图形写上一句解说词。(2分) 西 东 44、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两句,填在横线上。(4分,若能再写出两句以上另加2分)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 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刘禹锡的乐观幻化成千帆竞发、生机勃发的图景。苏轼矫 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星座。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 45、有人曾见过一幅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的内容。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先生已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46、中百仓储汉川店已于2004年4月26日正式开业,请你为其拟一份开业广告。(30字内) 二综合性学习(6分) 47、模仿下列括号里的成语对前面数字的形象而别致的描述,在最后一个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以形象地描述最后一个数。(2分) 10000 0 (万无一失) 10002 = 100100100(千方百计) 72 (不三不四) -1 / 100( ) 48、下面是实施新课程前后,某校语文课实录片断,请仔细阅读并用简要的文字写出你的发现。(4分) 实施新课程前: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背影,请大家齐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老师:请大家给课文划分段落。 学生:(划分段落) 老师:请看老师的板书,和自己对照一下,把自己做错的改正过来。 学生:(对照老师的板书修改) 老师:下面的老师分析课文,请你们及时做好笔记。 (老师作详细讲解,学生埋头作笔记) 实施新课程后: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背影,请大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学生:(有的朗读,有的默读,有的边读边作圈点勾画) 老师:请你们把刚才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拿到小组中交流。 学生:(小组热烈讨论) 老师:下面请各组汇报你们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随时可作补充。 (各组汇报,中间不断有同学站起来发言,有时出现争论,老师随时作鼓励性评定) 答答答答 案案案案 初初初初 一一一一 语语语语 文文文文 竞竞竞竞 赛赛赛赛 试试试试 题题题题 1、 A2、 D 3、B4、A5、A6 、B7 、C8 、C9、D10、A 11、 D12、 B 13、C 14、C15、C16、 A17、 D18、 B19、 B20、 B 21 、C22、 B23、A24、D25、 C26 、A27 、C28、B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