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收藏知识指南.doc_第1页
唐卡收藏知识指南.doc_第2页
唐卡收藏知识指南.doc_第3页
唐卡收藏知识指南.doc_第4页
唐卡收藏知识指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卡收藏知识指南唐卡是个响亮的词汇,但是其本意往往不为人知。如果想了解西藏文化,唐卡是一道门。1300多年前,藏族艺术家就已经创造了唐卡:他们用粗疏的麻布涂抹天堂,用一笔一画制造移动的佛龛。唐卡是西藏的大百科全书,其中有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历史事件,还有藏医药的传承。在外人眼中,唐卡过于庞杂,各种神灵的谱系纷乱,不了解宗教内涵的人很难找到门路;同时唐卡严格按照造像度量经的标准绘制,似乎千人一面,这同样导致人们对其艺术魅力领悟的迟钝。而今唐卡越来越被当成艺术品与收藏品在世间流通,在发现唐卡的路上,能见到一种笃定的斑斓。17-18世纪的新勉唐画派唐卡四臂观音4月末的拉萨,天光大好,还没到西藏的旅游旺季,八廓街上游客不多。在这里聚集着十几家专门出售唐卡的门店,年轻的画师在店里细致地描绘唐卡,一点点上色,晕染一片树叶就需要很长时间。藏香与唐卡成为西藏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许多人来此张望,画师更像是表演,以期证明唐卡皆为手绘。关于唐卡的来源,学术界有不少说法,但是其功用性已是定论:移动的佛龛。在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所教授罗桑开珠看来,唐卡是与流动牧民的生活方式相关的,人们需要一种质地轻便,可供随身携带,随时悬挂供养、祈祷礼拜、卷放收藏,并具有宗教象征内涵的移动佛龛。关于最早的唐卡,传说是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亲自绘制的白拉姆女神像,但的确在吐蕃时期,唐卡就已经成为信徒们生活的一部分。四川大学教授格桑益西介绍说,唐卡体系庞杂,大体分为“国唐”和“止唐”,前者由丝绢制成,后者用颜料绘制,从所用颜料和不同颜色的背景,又分为“彩唐”、“金唐”、“红唐”、“黑唐”等等。不同风格与流派的变迁,成就了唐卡的万千姿态。“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唐卡画派的传承。”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和靖说。在拉萨的一家藏面馆里,周围都是藏民,喝藏茶,吃藏面,狭仄昏暗的墙壁上也悬挂着唐卡,唐卡以黄、红、蓝三色边装饰,表面覆着黄色丝幔,绿度母温和地凝视众人。我们与和靖一起坐在其中,“这是一幅新勉唐派风格的唐卡,新勉唐派的开创者是曲英嘉措,格鲁教派的寺庙往往是以这种风格为主,也是现在我们能见到最多的画派。”和靖说。“总的来说,唐卡风格的形成受到中原文化、印度犍陀罗风格、克什米尔、尼泊尔等地艺术风格的影响,后来经过了勉唐、钦则、噶玛噶举三大西藏本土画派的互相融合和消化,最终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唐卡主流样式。”许多地方都生产唐卡,不同地域也给了唐卡不同的风貌。罗桑开珠介绍说,唐卡从地域上,大概可以分为卫藏、安多和康巴三地,同时还有异域的尼泊尔。“一般来说卫藏风格比较传统,安多地区以热贡和拉卜楞寺为代表,受到汉地文化影响较深;康巴则是以甘孜的噶玛噶举风格为主;尼泊尔风格的唐卡多半体型偏瘦,更多有南亚风格。”多派唐卡释迦牟尼。青海热贡 有商业画也有艺术佳作北京的唐卡爱好者冯超去过三次青海热贡。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里是唐卡的热土。热贡唐卡最集中的三个村子是吾屯上庄村、加仓玛村、吾屯下村,“几乎家家都画唐卡,处处都能见到画院,许多唐卡都是流水线作业,当地把唐卡做成了很大的产业。”冯超说。热贡唐卡有平庸的商品画,也有精心的艺术佳作,这需要一点点碰。冯超在去第三次的时候,跟许多画师已经熟稔,在当地交了不少朋友,终于请回来几幅上佳的唐卡,“价钱不好透露,都很贵,但是很值。”西藏昌都 沿袭老传统开辟新画派昌都的嘎玛乡离昌都县城70多公里,有藏东历史最悠久的白教寺庙嘎玛寺,也是西藏三大画派之一噶玛噶举画派的发源地。去嘎玛乡需要逆着扎曲河前行,道路崎岖,然而到了之后便是一片世外桃源,平川开阔,弱水围绕。来这里总是要想方设法见一下嘎玛德勒,他今年80岁,是噶玛噶举画派第28代传人。在拉萨我们见到了他的侄子丁噶,他是噶玛噶举派第29代传人。丁噶说,嘎玛德勒十几岁已经名满藏区,如今弟子很多,专注于画派的沿袭。噶玛噶举画派形式较为活泼,设色淡雅清丽,多用重彩烘染,很受汉画的影响。如今丁噶在噶玛噶举画派的印象之下,与另外一名唐卡大师年叙多吉顿珠一路开创了全新的唐卡画派:多派唐卡。尼泊尔 作为旅游纪念品物美价廉目前,西藏唐卡市场年销售额有2亿元,其中尼泊尔唐卡占70%的市场份额。从绘制技艺与艺术价值上来说,西藏唐卡优于尼泊尔唐卡,但尼泊尔光唐卡学校就有十几家,营销形成了一条龙,而西藏唐卡企业规模小、创新少,所以西藏唐卡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尼泊尔唐卡所占。标准的尼泊尔唐卡画风更为时尚,造型妩媚,无论从衣服还是装饰的植物,都更偏向南亚风格。曾经专门去尼泊尔探寻唐卡的冯超说,同样是手绘唐卡,尼泊尔的要比内地便宜几倍,但是正因为此,他对尼泊尔所用颜料等等产生怀疑,事实上,他所见到的尼泊尔唐卡大多没有热贡等地更为精致。“如果以收藏的角度,尼泊尔新唐卡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是去旅游,顺便带回点纪念品,尼泊尔唐卡算得上物美价廉。”冯超说。拉萨的拉姆拉绰画院,斯朗觉丁正在画一幅巨型的唐卡,唐卡的内容讲述的是宗喀巴大师的生平。这幅唐卡从去年3月份开始着手,要完工还需要等到明年夏天。这幅唐卡将要耗去几位画师两年多的时光。唐卡从来不是速成的,每一幅手绘唐卡中,都暗含着时光之慢。绘制唐卡生存焦虑斯朗觉丁年过五旬,已经画了40多年的唐卡,他出生于青海噶雪地方,年幼开始学习唐卡,1998年来到拉姆拉绰画院。在西藏,人们把画师称为“拉日巴”,意思是“画佛或神的人”。这似乎是一种永恒的任务,在以前拉日巴都是僧侣或者祖传世家,绘制唐卡也是修行的过程,他们依照度量经,遵循着法度,日日精心绘制。拉姆拉绰画院的院长是年叙多吉顿珠,在他看来画师在当代存在着“身份焦虑”。“有三个对比:画师过去是法王画家,现在是民间画师;过去是知识精英,现在是文盲白丁;过去是道德楷模,现在是道德焦虑。画师已经被边缘化了,并且面临生存的多重压力。”多吉顿珠开创了“多派唐卡”之风,他自觉地把具有宗教功能的藏传佛教唐卡与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唐卡,从题材、配置、风格上区别开来,既保留了对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又满足了市场需要和利益诉求。多派唐卡的风格是大量留白,构图简略,形成空旷、寂静、清雅、高洁。在北京诗人高星看来,本雅明所预言的“机械复制的时代”如期到来,并加快向所有生存空间的潜入。唐卡本身所具有的规范、传承、法度、符号等特点,为现代的数码照相、电子扫描、喷绘打印、批量复印等系列便捷的流水线生产,正好提供了一种契合。事实上,在许多地方唐卡已经流水化作业,以化学颜料代替矿物颜料,机打图案再人工上色,有的索性全部打印,一幅唐卡三两天就可出炉,而一幅真正的唐卡哪里有这么简单。一幅唐卡繁复的程序一幅唐卡总是要从选布开始。画布的质地应该是纯棉,讲究一些的还要加入克什米尔的羊绒,棉布要薄且均匀。白土碾碎,筛出最细的白土与胶混合,用火烧烤,调制成为牛奶一般的白土之液,再在棉布上不分内外地进行涂抹,如此多遍,在阳光之下照看,不能有缝隙。此时的画布还要用圆石细细打磨,一块画布的准备往往需要几天。在传统意义上,画师绘画一幅唐卡前,要沐浴洁身,进行各种宗教仪式,还要由上师通过观修祈请智慧之神文殊菩萨进入画师的躯体,才能开始绘制。对画师的个人品行和衣食住行也有严格要求:在绘制期间严禁吃荤腥,戒酒和女色。下面一步是打底稿,用炭笔慢慢在布面上勾勒各种图案,所有的造型都是严格按照度量经而来,烂熟于心的画师甚至可以不用看图直接下笔。在拉姆拉绰画院,十几个画师正在为唐卡上色,这是一个费工夫的活儿,一片树叶都会有7种层次,他们一边画一边把笔放到嘴里,以唾液沾湿笔,再继续。斯朗觉丁说,这是画师的习惯,颜料中含有藏药。有时候一整天,也只能画出一小块天空。有经验的画师随调随画,宁可调得稍稀些,分三次填色,一旦落笔,则无修改可能。以笔蘸色的时候,也有众多讲究,“白色、石黄和雄黄,如从雪山顶处取;大红、橘红、副粉色、金粉、银粉和金属色类,务须从碗壁蘸取;青绿色类则需从海底捞出。”设色之后是勾线,衣服褶皱、面部轮廓、花瓣形状、山水行云、变化曲线等都需要勾线来完成,有的还需要勾金线。最后一步是开脸,画龙点睛,这等于是赋予唐卡生命,往往是用白色加少量的三青描出眼睛的底色,而后用淡翠绿描绘眼球,淡花青勾眼圈,再用浓墨点眼。如此一个程序,一幅唐卡没有几个月是无法完成的。正因为千百年来的因循守旧,唐卡在定式之中获得了微妙的永恒的活力。唐卡颜料的秘密颜料是唐卡的秘密。多吉顿珠为我们展示各种天然的矿物颜料,孔雀石、珍珠、珊瑚、松石、云母、朱砂、黄铁矿、褐铁矿、高岭土、蓝铜矿、雌黄、雄黄、瓷土矿在传统中,不同的颜料只有在固定的区域寻找。青金石产自阿富汗,石黄与雄黄取于康区,藏青产地在尼木县,石绿来自嘉绒地区,许康草产生于不丹巴珠地区矿、植物跟土壤气候密切相关,如同药材,不同产地会有不同药效。藏传佛教重视传承和规矩,这个画派只能用这个矿产的矿石,而且规定到必须每年几月份去采,采之前要祈祷等等。好颜料的色泽明亮鲜艳、经久耐用,几百年前的唐卡就像刚画出来的一样。不同的原料要分别配制。每一种原料要先研成粉末,放入耐火的陶碗或玻璃碗里,倒入少许被水稀释的胶水,再把碗放火上加热,同时一定要用细木棒搅拌。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力度细磨,所以,细磨、研磨、深浅分层分离等工序仍然需要经验丰富的技师手工完成。甚至跟人的力气有关,比如白色和黄色可以由年轻男人来打磨,但蓝色和绿色则需要体弱无力的人慢慢地研磨。最近几十年,许多矿都被开采了,矿石颜料成为金属原料,一些珍贵的矿物颜料被当成宝石进行加工,所以不少地方开始加入一些化学颜料,这对于一个虔诚的画师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鉴别手工唐卡与机器唐卡和靖,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手绘唐卡是用矿植物颜料调色进行绘制的,印刷高仿真唐卡使用彩色化学制剂,手绘唐卡颜料一般都可以溶于水,化学制剂的则难溶入水。在唐卡不显眼的部位(边角部位),点一滴水,用手涂一下,手绘唐卡的颜料会有一点溶于水中,且会有细微颗粒感,手上会有痕迹。印刷高仿真的唐卡色泽艳丽,在两色过渡的交界处出现了渐变的效果,这种过渡非常整齐统一,但在普通的手绘唐卡作品中很难达到这种效果。在高仿真唐卡上五官也会出现明显的印刷品痕迹,普通的手绘唐卡在调色和上色时,很难把颜料调配得如此完美。印刷品唐卡无论有多逼真,但还是属于印刷品,印刷完成后,必须要经过手工进行金属线条的描绘,这种工作一般的美术学校学生都可以完成,在鉴别的时候都会发现,仿真唐卡中背光或其他部位有金属感的区域都是第二层上色,并不是像手绘唐卡一次性上色描金,这点比较容易观察。气味,化学唐卡味道刺鼻,酸味很大,手绘唐卡味道浅且自然。化学唐卡的的颜料是油性的,沁入画布较深,而且均匀。手绘矿物唐卡,沁入浅,且有颗粒感,而且很难沁透到画布深层。机器唐卡画布薄、手工唐卡画布厚。在火热的收藏市场,唐卡依然算是冷门,在内地真正懂得藏传佛教,又了解西藏文化、唐卡流派发展演变的藏家依然是少数,较高的门槛其实给了初学者一个机会。即便如此,市场上清代以前的老唐卡也已经不多见了,早在几十年前,欧美、日本等国的藏家就开始针对唐卡系统地研究与收藏,许多珍贵的老唐卡都已经被收藏到国外的博物馆里。近十年来,唐卡价值连年走高,价钱已经翻了数倍,我问西藏诗人贺中:一张不错的清代唐卡的入门价格是多少?他的回答是:10万元。成都人钟本基22年前开始接触唐卡,收藏了将近200张老唐卡在唐卡收藏市场,存在着泾渭分明的两种人,一种只认老唐卡,一种只认新唐卡。成都人钟本基属于前者。钟本基在22年前开始接触唐卡,在成都的送仙桥,他开了一家店,主营藏地艺术品。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四川藏传佛教研究会鉴赏中心主任”,但是他很少提及这个身份。在他看来,唐卡收藏远远没有那么火。“现在收藏市场上火爆的是佛像,相比而言唐卡更难保存,存世量更低,而一幅唐卡所含的信息远远大于一尊佛造像,画一幅唐卡所用的心血、时间成本更高,一幅画往往要耗费几年的时间。”钟本基在几家寺庙里走了一番,更坚定了他的印象,在西藏一些小寺庙里,他也能见到不少造型一流的佛造像,却很难见到一张品相上佳的老唐卡。“故宫里随便一个佛造像就是价值连城,而故宫里的唐卡多是清代的,宋元时期的唐卡找不到。”钟本基说。钟本基收藏了将近200张老唐卡,涵盖了各个时期各种流派的唐卡。“北京与成都是唐卡收藏最集中的地方,成都是由于地理原因,北京则是藏龙卧虎。”顶礼会近日在雍和宫旁边开业,这是一家佛教主题的高端会所,其中有不少藏品,包括不少唐卡。唐卡的产地多是热贡与尼泊尔,这些唐卡也都是新唐卡中的上品,标价多在5万元之上。和靖介绍,新唐卡的收藏应该是选择名家。在2012年初,多派唐卡创始人多吉顿珠所绘制的一幅巨幅五方佛被西藏藏家拍到,成交价是168万元,也创造了新唐卡的拍卖纪录。在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所教授罗桑开珠看来,唐卡收藏热源于藏传佛教有了更多受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