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作为宿命的英雄悲剧.doc_第1页
《悟空传》:作为宿命的英雄悲剧.doc_第2页
《悟空传》:作为宿命的英雄悲剧.doc_第3页
《悟空传》:作为宿命的英雄悲剧.doc_第4页
《悟空传》:作为宿命的英雄悲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悟空傳:作為宿命的英雄悲劇 我是在網路上讀完今何在的長篇小説悟空傳的,第一感覺是小説敘事結構交叉往復,敘事時間不斷穿梭于過去(前因)與現在(後果)之間,敘事空間在天界人界與靈界跳躍不居,小説主題相當繁雜,很難用一句話或幾個關鍵詞作出恰當的內容概括,這裡既濃筆書寫英雄對命運的不屈反抗,也不時流露英雄的油滑與庸俗,既有天蓬和月女神、小白龍與唐僧的純真愛情,也有對沙僧的愚昧和卑奴性格的嘲弄鞭撻,而且還浸透著一種關於命運、關於宗教的哲性思考。在一些地方小説沒有脫掉大話西遊的痕跡,一些人物甚至某些“誚皮”的語言也是直接轉換過來的。但很顯然的是,在格局與氣勢上悟空傳顯得更為磅薄,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作品最能打動人心的既不是浪漫的愛情絮語,也不是“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的豪氣 與壯舉,甚至恰恰相反,而是迷漫在作品裏那股濃郁的、成為英雄宿命的悲劇感。 在吳承恩的小説裏,孫悟空的形象一開始體現了桀驁不馴的個性,從“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到大鬧天宮、龍宮和閻羅殿,在他身上體現了一種游離于正統文化之外的個人主義,但第十四回後,“心猿歸正,六賊無蹤”,即使後來孫悟空還是一路伏妖降魔、排除艱難,實際上所表徵也不過是正統文化的叛逆者們仍然逃逸不出名教文化深層內容理想價值、聖人境界等的束縛,因此孫悟空的反抗意志在西遊記中並沒有得到一貫堅持。悟空傳的敘事從五百年後唐僧師徒四人走在取經路上開始,但是延續了悟空身上那脈被丟下的強者桀驁不馴的自由意志,“我是從石頭去蹦出來的,生我者天地,誰也沒資格管俺老孫生死,管他是閻王老子還是玉皇大帝!”,在知道事情緣由和自己身份後,孫悟空 先是打死了所謂的師父唐僧,然後又是大鬧冥王地府,繼而棒殺東海龍王,及至在玉帝前再鬧天宮,遭至靈霄殿被擒,最後作為復活的精靈,孫悟空一棒捅破天頂,引發天庭大火,終於連自己也在這焚燬一切的天火中化歸石頭。這裡孫悟空高揚著生命的自由意志,孤軍奮戰于等級森嚴、秩序穩固的“神”的世界。然而事實上,孫悟空從未爭取到“神”的身份或地位,他唸唸不忘“齊天大聖”的稱號,“俺是齊天大聖!與玉帝平起平坐”,但在玉帝、王母、太白、二郎神等這些神們的眼裏,來歷不明的出身先在地決定了異端者的一切。儘管先前憑著神勇無畏,“孫悟空這三個字總與天庭的慘敗聯繫在一起,象一個陰影壓在神將們的心頭上”,但他的每一次勝利都更改不了失敗的命運,大鬧天宮的結果是投入煉丹爐,身懷萬般武藝卻跳不出最高神祗如來的掌心,就連曾被 他勾消了生死的花果山眾猴也因他而遭到劫難,花果之山成為黑色焦土,人間地獄。可以説失敗從各個方麵包圍了他,靈宵殿被擒,諸神為了“妖王”速死,讓深愛他的紫霞仙子補上了最後致命的一劍:“別騙自己了!你還在做著你的夢嗎?我希望你清醒過來,永遠記住你是誰!你是孫悟空,妖王孫悟空!你永遠不要想和我在一起,因為孫悟空是不能成正果的!你要記住,花果山的天空其實是一片黑暗,在那兒看不見晚霞的!”,愛,在人那裏是安慰受傷心靈的熨貼劑,但在神那裏也可以作為殺人的武器。魯迅曾稱人的社會“能用歷史和數目的力量,擠死不合意的人”(我之節烈觀),同樣,在神的社會,一個“妖”字也可以叫不合神意的孫悟空永遠“跳不出手掌心”。孫悟空的強力意志與他“天地所生”而非神仙所生的命運發生不可解決的衝突,最終的勝出者 還是作為宿命的命運。 視天神如無物的凜凜英雄,既不能在現實上改變世界,同時在精神上,也難以確證自我的強大,真假孫悟空的對峙較量,從更深的層面瓦解了英難的自由與反抗意志的價值理想。失敗、屈辱使孫悟空認識到“我以為有些事是可以靠力量來改變的,後來才發覺,反抗不過是徒增痛苦,才受封做了神仙”。這是一種強烈的反諷,“神仙”既是英雄反抗的目標,也成了英雄追求的對象,生存價值意義的實踐方式同時又是自已力圖瓦解的對象,一方面,英雄以無畏氣概給予藐視他的神們以沉重而堅決的打擊,衝決一切強加在他身上的桎梏羅網,但在另一方面,英雄也陷入了自身構築的慾望陷阱。小説描寫真假悟空在眾神面前進行難分軒輊、兩敗俱傷的殊死較量,場面慘烈。這種較量超越了單純的“真假美猴王”孰真孰假的簡單事實判斷,而是傳遞了孤獨英雄面對如鐵世界時巨大的虛空感,他發現自己遇上了從未見過的對手,而且對手似乎並不存在,這是英雄自我內部衝突的反映,這種衝突較他與神仙的衝突更甚,因為它拆解了英雄獲取生存價值的最後的避難地,即無論如何,是成是敗,英雄仍然無法擺脫自我的束縛。特別是在作品最後,孫悟空目睹另一個猴王重復自己的歷史,這是將線性歷史作橫截面的處理、進而在同一時空進行比較的藝術手法,很是新穎。孫悟空先是何等一個“乖猴兒”:“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上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但作為齊天大聖的孫悟空時刻所想的是“我要天下再無我戰不勝之物”,他的拜師學藝、自我成展的過程在另一個意義上是慾望成長的過程。這樣就從另一角度將英雄身上的“強力意志”歸結為一種惡質慾望,並且作出批判,如此就消解了作品最初 所秉持的藝術精神,這既是作品的一個症候,同樣也是英雄無可擺脫的宿命性悲劇。 從書名上看,孫悟空是小説的主要人物,但如果我們以英雄悲劇作為解讀的出發點,則可以看到作品裏的其他人物,包括豬八戒、唐僧、沙僧,甚至作為最高意志的如來,都莫不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豬八戒曆盡艱辛、苦苦守候的愛情既令人感動不已,也叫人扼腕心痛,唐僧雖然與天揚論法歪打正著,取得勝利,但始終參不透“既帶我來,又不指我路”的生存之謎,就連死在悟空棒下也不明不白,枉費小龍女一往深情。沙僧在神仙當中是受侮辱和損害的卑賤者,而當孫悟空與眾神對峙時,他又為虎作倀,實為姦邪之徒,他的身上凝聚著難以覺醒的庸眾性格,當他顫抖著把費了五百年才修復的琉璃盞捧到王母面前時,“王母接過盞,看了看:我要這東西還有什麼用呢?她一松手,那盞墜下,重新摔成粉末。”其人其情著實令人可悲可嘆。弟子金蟬子與佛祖如來打 賭,最終的結果是如來自甘服輸,因為孫悟空“寧願死,也不肯輸”,最終贏的是始終反抗的那個悟空,也就是説,天地間還有東西能跳如來的手掌心,這不僅是徒弟對師父的勝利,也是反抗意志的勝利,不過是以失敗(選擇死)的方式取得的。如此以來,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