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气象宁波市气象局环境大构想第一、总述气象局,宁波市专业技术含量极高的行政服务机构,在其新大楼内进行文化环境的空间创意布置,意在强化气象文化元素,使之成为具有独特审美效果与文化意义的办公空间。但这种努力稍不留神,容易走进科普宣传的怪圈。因此,有必要作如下的阐述,作为沟通的基本框架。一、风格。整个气象局以其建筑和环境看,具有“风雨如磐”之势,主楼刚健挺拔,裙楼稳固护卫,蕴涵了坚如磐石的意境。这一“气象”为气象局文化环境建设创造出一种“气象工作相助一方平安”的格局。在满足空间要求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该效果必须符合美学,同时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尤其与气象有关)元素,通过符号化的形式,把文化精神融入设计空间中。二、理念。气象学原本是研究大气现象的科学,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已经演变成大气科学。这个界定源自然科学, 这种分类方法其学术渊源来自西方,而在东方中国,则完全不是这样。我国古代“气象”的概念十分宽泛,它不仅指物理上的气候现象,还指景象、气度、情状、气派以及气韵风格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之句,新唐书 王丘传:“气象清古, 行脩絜, 于词赋尤高。”亦有气象之词出现,而在更近的通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第八十二“权曰: 此计最善。但卿此去, 休失了东吴气象。”的句子,诸如此类, 都不是西方科学的气象描述,而是人文意义上的表达。为此,尤其希望从下面的三个层面上认识气象:1、气象是“术”。气象的万千变化虽然与阴阳五行论、农耕传统、天象说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从现代科学的观点出发,那些纷繁絮叨的谚语、谶语、玄语都一一被科学观察和实践印证真伪。气象已经成为一门科学和技术。2、气象是“道”。“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古代气象与文化合璧的思想产物,其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地渗透和应用,这是东方中国与气象有关的气象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同事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句话已经发展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思了。从这个例证,说明文化在传承上,其形而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只是其形而下的表现形式而已。今天,我们所说的气象文化是广义的、多元素的文化,既有丰富内涵,又有行业特点,同时在表述上又具有形式美的特征。当然,我们今天要表现的当然是东方的、中国式的、具有宁波地方特色的气象文化。明确了这个任务,我们的视野将会进一步开拓,内容也会更丰富,表现手段当然也更趋向东方的、本土的文化。3、气象是“信”。中国人相信气象(天象),正是因为气象(天象)始终以神的预示的模式出现,通过不断演绎和传承,成为一种信仰。日常生活通过对气象的预报的“信”,人们的日常行为得以顺利地有保障的进行,这种信赖在以前通过祭祀等形式上升为一种信仰行为,如今,这种信赖已经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总之,气象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同样与文化息息相联,“人文气象”是本次创意的最终主题。三、素材。传统文化中的空间纹样和气象历史(尤其是本土气象历史)中具有重点历史记载的气象事件,可供设计时提炼美学“母题”所参考。提要如下:作为气象记载源头的甲骨文和金文(钟鼎文)中的“象”、“风”、“雨”、“雷”等文字符号。早期气象文献的呈现样式“竹简”与“帛书”。世界天文史上的不朽名作灵宪。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张衡、僧一行、沈括、郭守敬等。气象工作典型和先进工作者:叶笃正、竺可桢、符淙斌、涂长望、吴国雄、丑纪范、孙剑萍等。宁波市本土先进工作个人及单位:暂略。象征天象的图识(如秦汉瓦当、星宿图像等)。象征自然人居的小园林、泉石、梅兰竹菊。表达和记录中国特定气象(天象)文化印记的器物:青花瓷、紫砂、织绵、扇面、印章、漆器、宋版书(注:实际应用中宜选择、提炼、强化。)四、重点。我们明确了在整个区间进行文化环境设计改造,展开操作的时候,必须就整个气象局的大环境进行整体性的考虑,而不是单一地考虑某个装饰,因此,我们应当着重注意两点:一是所有的表达载体应当尽可能的利用空间,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创意;二是题材领域应当在“气象”和“文化”这两个概念之间进行创意搭建。作为气象机构的专用建筑,建筑设计者显然在如下几处留下了可供深化创意的手笔,也成为本次需要重点考虑的地方。气象局大楼包括花园的整个设计已经比较饱满、合理,包括后期在空间内的一些布置和设备安置,都已经形成了比较合符逻辑的空间环境,再进行空间装饰,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设计、处理得不好,有画蛇添足之嫌,会造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不良效果。从这点出发,我们建议在气象局文化环境建设的空间点选择上,尽量选少、选单,而不是全面铺开。我们的基本选择空间是:1、花园2、大厅空间3、气象影视中心玄关4、三楼气象台过厅及玄关5、12楼活动中心6、部分走廊、过道及必要室内空间把述几个主要的“点”抓住,让文化在这几个点上成为环境的亮点和装饰的补充。 五、内容在文化概念上,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东方,气象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理念和生活,风吹草动、雷电风雨、日转星移等等现象,上影响帝王的重大行动,下影响庶民的日常生活。这种文化几乎已经变得很神圣而庄严。1、气象与神话、宗教有关气象的神话东西方都有,东方主要在山海经、封神榜、列仙传、搜神记、西游记以及唐代传奇故事等等作品中,进行筛选、选择后可以制作成可看性很强的文化内容;宗教与神话有所区别,但与气象的渊源却几乎一样深远。因为许多不可解释的气象现象,使宗教披上了更为神秘的文化色彩,在道教、佛教等典籍当中,可以找到很多关于气象的故事。2、气象与民俗各地的风俗习惯、婚丧嫁娶等等都无不与气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奇异多彩的风俗风情,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阐释着气象文化。比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转山节、植树节等等,都与气候和天气有关,这些风俗、习惯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习俗和习惯,信手沾来,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紧张工作之余的消遣。3、军事与气象许多战争的成败与气象有关,这些例子数不胜数,比如火烧赤壁、拿破仑进攻俄国等等战役。他们是历史上气象重要意义的例证。4、农业与气象春耕、夏种、秋收、冬藏,这些有关农业的环节就直接与气象和气候有关,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气象影响着千百年的国人,国人也在祖祖辈辈的农作中发现了气象的规律和符合这一规律的农作经验,这些宝贵的财富主要浓缩于古代著名的耕织图中,而且图的历史与宁波有关。二十四节气与农候文化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 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 度,因此分为24 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所特有的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不断观测、探索、总结的成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气象谚语文化一些气象谚语配上插图,是一种很好很休闲的文化资源。5、气象与饮食什么样的气候地区就有什么样的餐饮和特色菜肴,中国以前的八大菜系在原料、做工等方面很多都因为气候的不同形成各自的风格。我们东海之滨的宁波因为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潮汛、季风等因素,使得我们享有丰富的海产品和多季水稻作物,成为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也正是因为海产品的丰富,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发明了腌制、咸制、干制等多种制作方法,也逐渐形成了本地人的饮食习惯,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用米酿制的米酒和黄酒等等。 六、任务。让工作环境更有人文内涵1、在形式上建设文化环境在外部环境、硬件方面,在设计与规划上要一步到位,在建设上量力而行。从进门后的绿化区到大厅,以及几个重要的单位区域,从布局、装饰到墙面利用等,都可以体现文化。比如:气象文化宣传廊、气象科普知识、以气象为主题的文学、绘画、摄影、书法等。2、在内涵上体现地方文化气象从地区性而言,它具有个性特征,越是体现地方特征,越能表现地方文化内涵。宁波是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又是历史文化名城。东部沿海是一种特征,浓郁的地方历史文化也是一种特征,把这两个特征概念做好做足,就能充分表达宁波气象局的文化环境内涵。3、在行动上贯彻文化建设内涵让员工参与到具体的文化环境建设中来,比如在文学、绘画、摄影、书法、体育、文艺等方面进行宁波气象文化创作,再把这些创作进行展示、展出,把气象局文化环境建设的硬件与人人参与文化环境建设的软件有机地融合,使宁波气象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我们可以用文学、绘画、摄影、书法等手法来描绘宁波的地理、地貌、气候等特征,描述气象与各行业的关系,描述宁波气象历史的变迁与发展,等等。同时,我们可以设计一定的文化活动空间,邀请作家、书画家、摄影师等进行文化讲座、交流;在文艺和体育方面,开展内部活动和外部交流活动,既可以丰富气象局的文化内涵,又扩大了气象局文化方面的社会影响力。第二、分述(重点部位的创意:“气象”的人文表达)在以下展开的创意说明中,我们既根据上述的空间和内容,又努力朝着“气象”与“文化”的概念搭建的方向,把“人文气象”创意表现出来,把文化的意图贯彻到底,并对有关的景观选取相应的本城化的文化俚俗来描述它的文化意境,以期达到既定的效果。一、标识。作为所有文化环境布置的形象提示,标识及其系统应当先期设计。二、大门。建筑设计中的大门比较简单,我们建议不必对大门进行改造,可以考虑在绿化上进行一系列改良,使目前的环境更加具有人文特征。在文化塑造上,主要通过植被文化符号来阐述气象学上的“四季”:种植四季更替开花的植物,使进门者就能感觉季节的变化(具体植物再商榷研究)。三、花园。1、气象万千点睛巨石。在进门后的主要空间位置,以一块巨大溪石镌刻“气象万千”书法榜书。“气象万千”句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语气博大、吞吐乾坤,著名气象学家林之光先生也曾以此为书名著有一本科普书籍,因此这是绝佳的开门迎宾石刻。巨石基座有相应的绿化、溪石、流水,创造一种自然生命的运动感。可考虑在巨石前用一个老的“气象观测窗”、“风向标”和“温度计”组合雕塑,示意气象工作的元素。2、四季的花园。我们拥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创意空间,那就是两幢大楼之间边上的临河花园,可以通过设计规划,进行四季的设计,以寓意春夏秋冬,同时栽植四季的植物,使我们的花园四季都有茂盛的花草芬芳。春季:兰花,配铭石“春气如兰”(考虑到兰花比较难维护,可换做桃李,或樱花,配铭石:“春意盎然”亦可;夏季:竹,荷花,配铭石“竹节夏莲”;秋季:菊花,配铭石:“淡菊凝霜”;冬季:腊梅,配铭石:“枝梅喷雪”。3、预警信号。原先的气象现象预警信号标识因为没有必要的说明,使之功能性和说明性不强,建议在这些预警信号边上合适的位置设置柱状大理石雕刻说明牌,强化预警信号元素。台风:形成于热带海洋上一种强烈的、范围很大的大气涡旋,其预警信号(插入图标)分四级,分别用蓝、黄、橙、红四色表示。暴雨:12小时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的雨,其预警信号(插入图标)分四级,分别用蓝、黄、橙、红四色表示。大风:风力达到8级或以上的风,其预警信号(插入图标)分三级,分别用蓝、黄、橙、红四色表示。冰雹:在强对流云中形成,直径5毫米以上的一种固态降水物,常伴随雷雨大风天气发生,局地性和突发性强,其预警信号(插入图标)分二级,分别用橙、红二色表示。雷电:天空中携带不同电荷的云与云或云与地之间放电现象,多出现在春夏季节,常伴有大风、阵雨或冰雹,预警信号(插入图标)分三级,分别用黄、橙、红三色表示。暴雪:12小时降雪量大于或等于4毫米且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现象,其预警信号(插入图标)分四级,分别用蓝、黄、橙、红四色表示。高温:日气温超过35的天气现象,一般出现在7、8月份,预警信号(插入图标)分二级,分别用黄、橙、红三色表示。干旱:长时期的降水不足,从而引发水分短缺的现象,其预警信号(插入图标)分二级,分别用橙、红二色表示。四、大厅空间图说十二月甬城风俗与气候在大厅的休憩区间的四周,现在比较空荡,可以安排甬城风俗画12幅,配每个月的代表花卉图片一幅,再配上12个月份的说明和该月基本气候情况的说明,充实一楼大厅的空间文化内容。五、气象影视中心玄关1、四季随感巨幅装饰条屏。条屏一:春,充满活力的季节。天文的春天从立春开始,气象的春天以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为春天的开始。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说明全年的第一个季节要有一个好的开端。春天是温暖的,她常常比喻人际的关怀。气象人要有一颗春天般的心,这是对国家、对百姓的爱心,因为气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国家的安宁、社会的和谐、民生的幸福。条屏二:夏,充满热情的季节。天文的夏天从立夏开始,气象的夏天以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达到22以上作为标志。古人称夏为朱明,说“朱明盛长,敷与万物”,说明夏季是一个付出和利众的季节。夏天常常让人联想热烈与辛劳。唯有夏天般的持久热情,才是气象人的基本工作态度,也许就在稍事疏忽与倦怠之间,安宁与幸福就会与我们失之交臂。条屏三:秋,万物成熟的季节。天文的秋天从立秋开始,气象的秋天以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在22以下作为标志。古人有“春华秋实”之说。秋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丰硕的果实,给包括人在内的众多生物赏赐了无数得以延续生命的食粮。气象人在秋天更是要付出极大的热情和细心,为人民的劳作、为幸福的家园观云测风,这是气象人表达对世界的最有感情的挚爱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条屏四:冬,收敛与蓄能的季节。天文的冬天从立冬开始,气象的冬天以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低于10作为标志。古人说,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喻示冬天是一个囤积蓄势的季节。社会发展不停,气象工作是一个须终生学习、终身积累的职业。冬夜秉烛是夜读的境界,自我更新和蓄势,才是迎接新一轮春天到来的最好行动,这就是冬天的启示。2、影视中心主持人主题墙。六、三楼气象台过厅及玄关在建筑结构上,对现有的过厅和玄关空间进行改造,改变目前压抑、单调的空间环境。再进行系列性的文化环境装饰设计,使三楼气象台的过厅和玄关的环境达到两个目的:1、有内容;2、有明确功能。1、气象与责任。在过厅布置六个LED灯箱,以图、文的形式表现宁波极端天气、征候与人民财产的直接关系:如台风、高温干旱、强对流天气、东风波特大暴雨、雨雪冰冻、梅雨等(内容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台风宁波地处东部沿海,每年平均3.1个台风影响宁波,台风是我市破坏性最强的气象灾害之一。在众多影响宁波的台风中,影响严重、令人印象深刻的有5612号“温黛”和1211号“海葵”。5612号“温黛”台风也称“八一大台风”,1956年8月1日24时象山南庄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23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65m/s,台风造成堤防崩裂、山洪暴发,城区街道水深过腰,全市死亡3982人,194.3万亩农田被淹,257公里塘坝决口。1211号 “海葵” 台风2012年8月8日3时20分登陆象山鹤浦,登陆时中心气压965 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42m/s。全市平均雨量230毫米,最大宁海胡陈540毫米;内陆普遍出现1012级、沿海1214级大风,沿海最大波高12.7米,全市受灾人口143.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9千公顷,绝收16.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1.9467亿元。高温干旱宁波虽然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干旱时有发生,如果干旱再遭遇夏季高温,则灾情更甚。1967年6月23日-11月1日,天气连续干晴,高温日数余姚长达36天(鄞州18天),全市年平均雨量不足900毫米,农田成灾171.9万亩,作物枯焦,市区断水83天。2003年持续干旱201天,是干旱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年,干旱又逢酷夏高温,7、8两月的平均气温高达30.7, 高温日46天,宁波市区极端最高气温40.8、余姚41.7,均创历史记录,高温干旱造成水库蓄水严重不足,缺水断水村庄500个,35万人饮水困难,全市累计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20万亩,其中轻旱72万亩,重旱41万亩,干枯7万亩,因旱造成经济损失12.3亿元。强对流天气宁波春夏季(3-9月)比较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具有历时短、强度强、范围小、突发性强等特点。其发生之时或狂风暴雨,或电闪雷鸣,天气异常激烈,易形成山洪、泥石流、低洼地积涝等灾害。2006年6月10日上午11时至下午2时,受飑线影响,我市出现阵风8级以上的雷雨大风、局地短时暴雨、小冰雹天气,造成奉化市多处大树被吹倒,集装箱吹落。2012年7月16日午后,强对流天气袭击了鄞州西部、余姚南部和奉化北部等地区,其中鄞州龙观乡降水量达200mm/3h,其中最大降水量为98mm/1h,短时强降雨引起山洪和小型泥石流爆发。造成10多间民房和数座桥梁被毁,河坎遭遇重创,多处溪边公路发生崩塌,8000多亩农田受灾,数个村庄进水。东风波特大暴雨夏秋季东南沿海一带常受来自太平洋的东风波影响,由于气流辐合,水汽充沛,常易产生阵雨或雷雨,其中对我市影响最大的是“88.7.30”东风波过程。1988年7月29日夜间宁海突降特大暴雨,500mm以上暴雨中心位于马岙、里家坑、黄坛、榧坑一带,引发凫溪、黄坛溪、白溪三大溪流同时山洪爆发,造成特大洪水。“730”特大暴雨给宁海县造成惨重损失,13个乡(镇)为严重受灾,902个村庄中受淹656个,受淹6万多户,计24.3万人,其中严重受淹36891户12万人;死亡183人,伤418人;无家可归2351户计9904人;户室受淹19.4万间,损坏11万间,严重受损楼房30597间、平房10515间,全毁楼房2740间,平方1500间;淹死牛、羊等近三千头,家具财产损失过大而无法统计。靠救济粮度日的有8020户计32150人,经济损失达4.2亿元。雨雪冰冻 2008年1月10日-2月2日,我国南方近20个省(区、市)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我市1月28日29日出现冻雨大雪,2月1日-2日普降大到暴雪,其中慈溪城区积雪深度25cm,横河40cm,创50年来最大记录。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破坏的严重程度历史罕见。全市受灾人口46.3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8.75万亩,损失2.16亿元,倒损房屋149间,雨雪冰冻灾害对电力设施、输电通信线路造成严重损害,危害道路交通安全,全市旅客发送量同比下降约10%,累计转移安置滞留旅客4万7千多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74亿元,各级财政救灾款支出3413万元。梅雨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上旬长江流域进入潮湿多雨的梅雨季节,此时多暴雨天气,是一年中强降水相对集中的时段。梅雨期暴雨是宁波三类主要的暴雨天气系统之一,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大的特点,可在数天内连续出现暴雨天气,易造成积涝、滑坡等灾害。我市常年入梅日为6月14日,出梅日7月9日,梅期26天,梅雨量260毫米。入梅最早的1954年是5月18日,最迟的1959年和1969年是6月28日,梅雨日数最多年份为1954年,达76天,梅雨量最大,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川省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
- 知识培训课件
- 基于2025年电商平台数据分析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报告
- 2025年印刷收缩袋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社区服务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城市商业银行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切片机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全球香水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中药材GAP基地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云安全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中国移动2024年智能硬件质量报告
- 2025年山东威海城投集团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9人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野外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传染病防治监督)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劳务合作协议书范本 二人
- 2025年烘干香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宜宾2024年四川宜宾市社会福利院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风电吊装劳务分包合同
- 2.石化厂15万吨常减压及30万吨催化装置拆除
- 2025重庆市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盐城公证处招聘公证人员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