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模式探索.doc_第1页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模式探索.doc_第2页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模式探索.doc_第3页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模式探索.doc_第4页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模式探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模式探索罗仲伟,邢云鹏2010-12-31摘要: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产业链的纵向整合相对于专业化分工对扩大市场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并由此衍生出了融合化的发展趋势。这些特征和趋势同样影响着物联网的价值链特征,并对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物联网产业应当迅速进入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阶段,由以设备制造商为核心转变为主要依赖网络运营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开发应用商业模式。本文以中经汇通公司为案例,分析了以“汇通卡”为交易工具创造的基于信息网络化处理的物联网服务新型商业模式。关键词: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案例分析,汇通卡基于中经汇通的案例分析一、引言自1999年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概念被提出以后,一度因为相关技术和标准的不成熟而被束之高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物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在拉动经济增长、改善社会面貌和促进技术发展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使其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物联网被看作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的又一次科技与经济浪潮,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在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大背景下,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抛出了与物联网紧密联系的信息化战略。我国政府对物联网发展也极为重视,将物联网列为未来我国重点发展的五大新型科技领域之一,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部分地方政府加大了物联网发展的投入力度,通过鼓励技术创新、制定发展规划、建立示范园区等方式,积极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在物联网发展初期,由于技术、资金、标准等方面准备不足以及市场失灵的存在,采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可以集中资源和力量突破共性技术,缩短研发周期,加速应用推广,并且有利于对物联网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但是从长远来看,物联网的发展必须要走以市场驱动的产业化道路。物联网的本质是深度信息化,物联网本身仍属于信息化建设的范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均表明,只有产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信息服务的规模化应用,进而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繁荣和深度发展。因此,物联网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物联网产业的完善与成熟。本文将以物联网产业及其内部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可行模式,并以一个实际案例强化所进行的分析。二、物联网产业链的特征一般意义而言,产业链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提出,基于分工的迂回生产过程可以促进劳动者效率的不断提升,并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产生报酬递增。之后阿林杨格进一步发展了分工理论,根据著名的杨格定理,市场规模的扩大与劳动分工的深化互为因果,相互促进。随着技术进步、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职能开始进行专业化的分离,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了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产业链。由此可见,专业化分工是研究产业发展特征的重要出发点,物联网产业的研究同样如此。(一)基于专业化的物联网产业分工物联网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是由其技术因素决定的。目前,我国已经处于物联网应用的导入期,但是对于物联网的系统性架构还尚未形成一致性的意见。从本质上来看,物联网可以理解为一个集多种技术、多种网络的复杂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协同处理,其特征是网络的泛在化和信息的智能化。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分层协同工作算法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从已有的理论积累、相关技术发展和产业实践来看,可以按照标准化、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将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分为三个层次,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图1)。感知层主要解决如何感知和识别物体,以及如何进行采集和捕获信息等问题。该层主要依赖于传感器、数码相机等数据采集设备,以及RFID、条码、工业现场总线、蓝牙、红外等短距离传输技术。通过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的建立,使感知层具备准确、敏感、全面的感知能力。目前,传感设备的研发正在从初级探索阶段进入初步应用阶段,主要关注的焦点问题是,解决设备能耗、研究利用新型材料等,目的在于降低传感设备的成本,推动物联网的低成本规模化应用。虽然感知层的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已经相对趋于成熟,但标准规范尚未建立,开发路径不能统一,从而影响到规模化应用。图1: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架构图资料来源: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感知中国计划关于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建议,2009年9月网络层主要解决对感知层所获得的数据进行长距离数据传输的问题。网络层主要包括通信网络与互联网形成的融合网络,例如移动通信网、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各类专网、小型局域网等网络传输手段。除了网络承载职能以外,物联网的网络层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例如通过网络管理中心、网络信息信息平台、专家系统等对海量信息进行智能处理。网络层取决于基于互联互通普遍服务的信息产业基础设施。我国电信产业经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广泛覆盖、功能完备的传输体系,而网络层所需要的长距离有线传输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在我国也已经进行了多年的规模化应用,特别是当三网融合后,有线电视网也能承担物联网网络层的功能。因此,网络层被认为是我国物联网发展中最为成熟的部分。应用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把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可实现的具体解决方案,以构成满足物联网市场需求的广泛应用。在该层中,主要通过应用程序与终端设备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实现人与物或物与物的信息反馈。物联网正是通过应用层来实现信息技术与行业发展的深度结合,其应用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各重要领域,包括工业、农业、医疗、金融、交通、物流、政府管理和居民生活等方方面面。由于每一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不同,需要有基于专业规则的特定程序来进行该领域的数据处理,因此物联网应用服务则主要体现为这种广泛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的集合。根据物联网的上述体系架构,物联网服务所涉及到的专业企业相应可以分为三类,即传感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和应用方案提供商。传感设备供应商主要提供的是建立传感网络和传感器网关所必须的数据采集设备,电信运营商提供互联互通的电信基础服务,应用方案提供商根据行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完全体现为基于技术专业化的纵向分工。按照斯密和杨格的分工经济理论,物联网的规模化应用依赖于这三者之间的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并随之发生价值链环节的衍生。然而事实上,现代信息产业特别是通信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产业链的纵向整合相对于专业化分工对扩大市场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并由此衍生出了融合化的发展趋势。由于物联网产业本身仍属于信息产业范畴,这些特征和趋势同样影响着物联网的价值链特征,并对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二)信息产业发展的融合特征与价值链整合从技术因素和产业链形成的关系来看,产业技术因素不仅决定了最终产品本身的特性,同时还决定了产业链中各个相关产品本身的特性以及这些产品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从而综合决定了产业价值链的形态(郁义鸿,2005)。技术因素本身的发展变化会促使原有产业链关系的瓦解和蜕变,并通过企业关系的重新定位催生新的价值链条。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往往就是这一过程的直接结果,并且是产业链演进和发展的最直接体现。在通信产业领域,技术因素和产业链的这一互动关系表现的尤为明显。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和终端技术的进步,消费者目前通过手机终端所获得的服务已经大大超越了语音通信范畴,已经从单一的话音媒介转变为具备短信、彩信、图片、铃声及多媒体等多种功能的多元化媒介。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手机通过对传统媒介传播形态的整合而具备了媒体的特性,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新兴传播媒介(童晓渝,2006)。而任何类型的传媒内容,一旦通过互联网技术压缩为数字,就很容易进行处理和重新包装,以另外一种形式或格式传播。手机终端和数字内容技术的进步为新商业模式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根据传媒经济学理论,传媒产品和服务具有同时服务于受众和广告商的双重性,除了受众市场外,还会凭借自身的经济影响力对广告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与提供基于语音的互联互通服务的传统通信服务模式不同的是,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最终通信服务产品除了能为企业带来用户以外,还可以通过与其捆绑的数字内容服务为企业带来大量的、体现为广告收益的经济影响力,而广告正是互联网经济的主要盈利模式。除广告收益外,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提供最终通信服务产品的企业还将获得消费者价值挖掘的潜在机会。一方面,大量的新兴应用促进了通信服务产品的繁荣,使通信产品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可适用的社会场景越来越多,对社会的渗透性和改造性越来越强,并且由于不充分的产业竞争,通信服务市场呈现出产品供给决定消费需求的特征。消费者需求升级越来越依赖于通信服务产品的升级,进而使得提供通信服务产品的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引导性和控制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目前的通信技术已经在终端功能、业务使用和消费习惯等方面实现了用户海量数据的记录和存储,随着用户使用通信服务时间的延长,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实现用户行为的精确分析,进而满足企业在产品业务规划、终端产品设计、信息化服务等方面的研发需求,开发出针对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潜在价值更大的信息服务产品。由此可见,处于产业链下游、为消费者提供最终产品服务的企业不仅能获得正常利润,相对于产业链上其他企业而言,还可以获取未来用户价值挖掘的潜在机会,即消费者的机会价值。此外,通过对用户的把控,提供最终服务的企业也同时具备了对产业链的控制力。凭借其在产业链中的支配地位,产业链下游企业可以将其市场势力转化为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和专利,并通过苛刻的契约攫取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剩余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由此可见,通信产品属性的变化对产业价值链产生了重要影响。广告收益、消费者的潜在价值和产业链利润转移共同促使产业链下游环节发生价值增溢,产业链价值曲线的形态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原来的“U”型向右上方延伸为“勺”型(参见图2)。图2:通信产业链价值形态变化由于产业链下游价值增溢的出现,使得原本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产业链,出现了向下游的纵向延伸趋势。例如原本主要提供内容服务的谷歌推出了手机终端,企图通过定制化的服务,将其业务由PC向手机终端进行延伸,而以个人电脑和电子娱乐设备为主要经营领域的苹果推出了APP store,进行内容经营。到目前为止,苹果的新商业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产生了强烈的示范作用,使得产业链中的企业向下游纵向整合趋势得到了强化。电信运营商、手机设备商和内容服务商纷纷针对消费者推出了以自身服务为基础的综合解决方案,企图通过自己主导的产业生态系统,达到占领和捆绑消费者,“通吃”产业链的目标。由此可见,消费者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用户获取是通信产业领域企业重要的竞争力来源,产业链中企业向下游的纵向进入和整合是未来通信产业乃至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三)物联网的发展模式从产业链内部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来看,物联网的价值链与通信产业较为相似。通信产业的价值链形式可进一步细化为“设备制造商一网络运营商一业务服务提供商一用户一终端设备提供商”。在通信产业发展的初期,通信设备是信息技术发展和通信服务的重要承载物,消费者对于通信服务的需求主要显性化为对于终端通信设备的需求,而网络运营商仅仅扮演着提供通信服务的辅助角色。尽管各类企业都有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的驱动力,但是随着产业的不断成熟、制造成本下降和用户资源的集中,网络运营商逐渐在产业链中形成了强大优势和控制能力,扮演着资源整合者的角色。物联网产业的价值链形态可细化为“传感网络设备制造商一传感网络运营商一物联网服务提供商一商家一用户一传感终端设备提供商”。由于产业链下游价值增溢的存在,未来物联网产业链的构架同样可能打破专业化分工,产业链中的企业会尽可能地向最终消费者延伸业务。问题在于由谁来主导产业链的整合。从目前的产业发展态势来看,物联网作为一个刚刚显露雏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基础还不够牢固、商业模式还未能形成,传感设备制造商、传感网络运营商和物联网服务提供商等都在分头寻求突破,相互间缺乏有机联系。由于在传感设备领域相关技术标准的不成熟,设备商提供商,包括网络设备制造商和终端设备提供商充当着产业发展先锋的角色。一方面他们积极拓展客户资源,整合行业客户需求,另一方面以产品为中心,通过与服务提供商合作,开发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并通过相对成熟的电信运营商网络,形成最终的整体解决方案。这种以设备产品为中心的产业协作模式对于客户需求可以进行及时、准确的把握,但是由于市场分散、资源控制能力弱和融资能力差等原因,设备制造企业难以得到规模化的发展,产业链的整合难度较大。尤其是设备制造商对产业链的主导,造成服务提供商的商业模式创新明显滞后于传感设备和基础网络所能提供的技术可能性或解决方案,使潜力巨大的物联网应用市场难以大规模启动。因此,我国物联网产业应当迅速进入下一个阶段,即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阶段,由以设备制造商为核心转变为主要依赖网络运营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开发应用商业模式。而由于传感基础网络是由已经相当成熟的基本通信网承担,整体解决方案可以说已经是水到渠成,所以服务提供商的应用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前物联网发展的关键点。这样看来,下一步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以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为依据,以推动服务提供商的应用服务创新为重点,确定物联网的基本商业模式,以商业模式整合物联网产业链,以市场创造带动新一轮技术升级和网络建设。政府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政策重心,也应当抓住关键契机,提供引导机制,适时转移到鼓励和支持服务提供商开拓应用市场和开发商业模式上来。国外的经历也给我们以启示。早在2004年,一些发达国家的电信运营商就已经推出了基于物联网的业务应用,例如法国电信和英国沃达丰均推出了M2M服务产品,包括办公室设备互连,电子抄表,安全监控,自动售货机和物流车辆跟踪,等等。但是由于市场分散、市场开发能力弱和其他技术、设备和服务等原因,电信运营商的物联网应用并未能够在其他领域得到大规模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虽然起步不久,但传感设备制造进展迅猛,传感基础网络已经相对发达,随着成本、标准、关键技术和安全隐私等问题逐步得到有效解决,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就显露出来,应用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滞后正在成为制约物联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事实上,在国内的物联网应用实践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充满智慧和想象力的市场应用创新和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案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中经汇通独创的商业模式为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三、中经汇通的物联网应用案例研究(一)中经汇通物联网应用模式广东中经汇通有限责任公司以“汽车油品后市场”为核心,重点发展“车主消费后市场”及“汽车服务后市场”,以“电子商务结算平台”为驱动,积极拓展“金融服务后市场”,在将物联网产业化、市场化及有效结合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发展道路上创造了独特的商业模式。中经汇通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通过向加油站、百货、超市、酒楼、4S店等商户预购商品和服务,整合特约商户资源,与合作银行联合向消费者发行“银行汇通”联名银行卡,使持卡人在中经汇通公司的特约商户中实现优惠消费。其运营模式包括:以“汇通加油卡”为直接销售载体,为加油站带来客户资源和统一管理;为物流运输企业、政府机关和私家车主提供优惠加油、电子支付、消费信贷以及车队管理服务;为银行开发了拥有车辆的优质客户和银行卡的增值服务;为中国银联创建具有行业特色的银行卡POS机与用平台。通过中经汇通公司创建的“汇通加油卡多功能运营平台”,在车队加油的监控和结算方面的物联网应用已经得到了初步体现。在车队监控管理方面,系统自动记录用油单位消费时间、地点、油品、数量、单价、金额、车牌号等信息,经过车型分析、历史分析等处理后,如有异常,管理平台将提示异常消费,并输送给加油站、银行跟踪处理。车队可实时或事后监控查询。在结算方面,司机只需“加油一刷卡”即可完成,省去了填单、开票、付款、报账、充值这类繁琐的工作环节。既解决了司机“加油繁、报账难”的问题,又避免了众多司机分散报账给客户财务部门带来的工作压力和管理漏洞,减轻了财务部门的工作负担,降低了管理成本。在整个过程中,物联网在数据采集和应用方面的功能,尤其是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设备监控等功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应用,从而实现了对加油车队的跟踪、监控和管理等目的。除此之外,在定位类应用和日常便利性应用方面,中经汇通公司提供的物联网服务也得到了体现。参见表1:表1:中经汇通公司的物联网应用 目前中经汇通公司的业务分类目前中经汇通公司的典型应用未来可拓展的应用数据采集应用汽油质量监督货物信息跟踪自动报账系统智能停车场环境监控智能资源分配系统定位类应用物流车辆管理导航服务日常便利性应用新型支付综合交通卡智能交通控制(二)中经汇通的案例启示中经汇通的创新为选择物联网商业模式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道路。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担当物联网发展引擎的价值链环节的三类主体中,设备制造商难以突破自身的专业局限,无法深入到应用市场层面,实现规模化发展,而电信运营商则更加关注于通信业务本身,在物联网产业尚未看到大规模应用成果且通信业务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普遍缺乏以足够的资源投入物联网应用开发的动力。相对于前两者,服务提供商则更好地体现出了对资源的整合性和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从经营实践可以看出,中经汇通作为服务提供商,依托于油品终端市场综合服务的身份,整合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并通过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方面的物联网应用,实现了“用户一企业供应商”之间的无缝化链接。正是在中经汇通开发物联网应用市场的过程中,推动着设备制造商与电信运营商的深人参与和积极协同,从而以市场为出发点整合了整个产业链。物联网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中经汇通公司的竞争力,使之在具备了竞争对手短期内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使中经汇通公司具备了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可能。由此可见,由物联网服务提供商作为物联网产业链的核心,引导其他产业环节的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中经汇通的物联网的应用可一步衍生出多种数据库业务模式。物联网强调的是一种物与物之间能通过网络提供自身信息,以方便识别和处理的交互工作模式。信息首先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然后通过数据通信技术的相关应用进行传输。这种工作流程使得物联网业务天然具备了数据库业务应用的条件,一方面体现为在新型支付业务方面,物联网可以方便的追溯产品的质量、商家的诚信、客户的信用,是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体现为数据采集应用业务方面,可以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对现有客户行为进行分析,进而开发出新的产品或识别潜在的客户。中经汇通的物联网初步应用,已经在业务后台创建起可扩展的庞大数据库,所积累的动态专项数据为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