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各专业解读.doc_第1页
大学各专业解读.doc_第2页
大学各专业解读.doc_第3页
大学各专业解读.doc_第4页
大学各专业解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各专业解读 目 录1 国际经济与贸易12 法学53 社会体育64 汉语言文学75 英语86 艺术设计97 信息与计算科学108 核物理 (无)119 生物科学1110 生物技术1211 矿物资源工程1312 资源勘查工程1313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41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15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616 工业设计1717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718 测控技术与仪器1819 热能与动力工程1920 核工程与核技术2021 核技术 (无)2022 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无)2023 核化工和核燃料工程 (无)2124 核反应堆工程 (无)212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126 自动化2227 电子信息工程2228 通信工程232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430 软件工程(无)2531 生物医学工程工程(无)2532 网络工程 (无)2533 数字媒体技术(无)2534 建筑学2535 土木工程2636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637 给水排水工程2738 环境工程2839 安全工程2940 化学工程与工艺2941 制药工程3042 物流工程(无)3143 基础医学3144 预防医学3245 卫生检验(无)3246 临床医学3247 麻醉学3348 医学影像学3449 医学检验3450 口腔医学3551 护理学3652 药学365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754 工商管理3855 市场营销3856 会计学391 国际经济与贸易门类:02 经济学 二级类:0201 经济学类新专业:020106 国际经济与贸易旧专业:020106 国际经济 020113 国际贸易 020215W 国际商务 082204 工业外贸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2. 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3. 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4. 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5. 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6. 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7.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经济工作。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2 法学门类:03 法学 二级类:0301 法学类新专业:030101 法学旧专业:030101 法学 030102 经济法 030103 国际法 030104 国际经济法 030105 劳动改造学 030106W 商法 030107W 刑事司法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 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3. 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4. 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5. 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主干学科:法学。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3 社会体育门类:04 教育学 二级类:0402 体育学类新专业:040203 社会体育旧专业:040308W 社会体育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3. 具有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4. 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法规;5. 了解国内外在社会体育方面的学术发展动态;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实习、毕业论文等,至少应安排2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社会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体质测评、体育康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4 汉语言文学门类:05 文学 二级类: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新专业:050101 汉语言文学旧专业:050101 汉语言文学 050102 中国文学 050113 汉语言文学教育 050125W 汉语言教育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2.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3. 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4. 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 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6. 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协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2. 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3. 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4. 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5. 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汉语史(或文字、声韵、训诂学)、中外语言学史、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文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相近专业:汉语言。5 英语门类:05 文学 二级类: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新专业:050201 英语旧专业:050201 英语 050238 英语教育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熟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2. 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3.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4. 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5. 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6. 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英语(师范类)英语(师范类):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能够较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及汉语语言文字处理,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和英语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2. 掌握英语语言学,英语对象国文化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3. 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对象国家的社会和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4.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英语教学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5. 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英语教学的能力及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的实际运用能力;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语音、语法、视听、口语、英语写作、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英语测试理论及方法。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6 艺术设计门类:05 文学 二级类:0504 艺术类新专业:050408 艺术设计旧专业:050416 环境艺术设计 050418 染织艺术设计 050419 服装艺术设计(部分) 050420 陶瓷艺术设计 050421 装潢艺术设计 050422 装饰艺术设计 081505 室内与家具设计(部分)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3. 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4. 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 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主干学科:艺术学、文学、工学。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图案、构成、专业技法、专业设计、艺术设计理论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艺实践、市场调研、艺术设计采风、毕业实习等,四年共安排45次,累计615周。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相近专业:艺术设计学、美术学、建筑学。7 信息与计算科学门类:07 理学 二级类:0701 数学类新专业: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旧专业:070103 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 070105* 运筹学 070106* 控制科学 070107* 信息科学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3. 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4. 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物理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概论、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系统基础)、信息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图形学、运筹与优化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相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统计学。8 核物理 (无) 9 生物科学门类:07 理学 二级类:0704 生物科学类新专业:070401 生物科学旧专业:070401 生物学 070402 生物化学(部分) 070403 微生物学(部分) 070405 生物学教育 070406W 生物科学与技术(部分) 070408W 病毒学 071004 海洋生物学(部分)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 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 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主干学科:生物学。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野外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主要专业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相近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师范类)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应用技能,受到从事科学研究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初步训练,获得从事生物学教学和科研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2. 掌握生物学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和实验、运算能力;3.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能力;4. 了解生物科学以及生物科学教学研究的新进展和动态,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5.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主干学科:生物学。主要课程:动物学、植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物教学论、人文科学基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相近专业:环境科学、生物技术。10 生物技术门类:07 理学 二级类:0704 生物科学类新专业:070402 生物技术旧专业:070402 生物化学(部分) 070404* 生物技术 070403 微生物学(部分) 070406W 生物科学与技术(部分) 070407W 微生物工程学 081210 生物制药(部分)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及细胞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 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工程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 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主干学科:生物学。主要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主要专业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技术大实验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相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工程。11 矿物资源工程门类:08 工学 二级类:0801 地矿类新专业:08010? 资源勘查工程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能在规划设计、生产经营、投资、管理、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矿物资源开发、加工利用以及相关设施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加工利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规划设计、设备选型与计算、工艺流程确定、试验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矿业投资、企业生产与经营、技术与行政管理、工艺革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矿物学、岩土力学、流体力学、技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技术;3 具有矿产开发与矿物加工利用方面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能力;4 熟悉国内外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掌握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5 了解矿产资源基本研究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与应用前景;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化学、流体力学、地质学与矿物学、矿床地质与油气田地质、岩石力学与爆破工程、矿床开采、油气田钻探与开发、矿物加工与利用、技术经济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地质实习、矿物分离试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3540周。主要专业实验:矿岩鉴定实验、岩石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矿物加工实验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相近专业:地质工程。12 资源勘查工程门类:08 工学 二级类:0801 地矿类新专业:080105 资源勘查工程旧专业:080101 地质矿产勘查 08010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 080104 应用地球化学(部分)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具有对矿床地质、矿床分布规律等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资源勘查、开发(开采)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应用地质和现代资源勘查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资源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查室内外工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综合分析研究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特征、矿产分布规律及工业价值,进行资源评价与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在培养方向上可以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评价与管理等方面有所侧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基础地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普查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3. 具有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现代化勘探方法的结果进行地质解释和运用的初步能力;具有对资源环境作出评价和规划的初步能力;具有矿产资源经济分析、综合评价和管理的初步能力;4. 熟悉国家有关矿产资源及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 了解现代地质学的理论前沿及现代资源勘查技术的发展动态;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主要课程: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能源地质学、资源勘探学、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资源管理与评价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34周。主要专业实验:常见矿物、岩石、化石等鉴定实验、矿石(矿产)鉴产与分析、钻探与取芯、电法与地震资料解释与分析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相近专业:地质学、勘察技术与工程。13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门类:08 工学 二级类:0802 材料类新专业:08020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旧专业:080208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080210 复合材料(部分) 081215W 高分子材料及化工(部分)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聚物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知识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知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的方法;2. 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3. 掌握聚合物加工流变学、成型加工工艺和成型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4. 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并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5. 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6. 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主要专业实验: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成型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1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类:08 工学 二级类:0803 机械类新专业:0803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旧专业:080301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080306 机械设计及制造(部分) 080309 汽车与拖拉机 080310 机车车辆工程 080312 流体传动及控制(部分) 080314 真空技术及设备 080315 机械电子工程 080317 设备工程与管理 081502 林业与木工机械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6.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现代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测试与信息处理实验。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相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5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门类:08 工学 二级类:0803 机械类新专业:0803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旧专业:080204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部分) 080302 热加工工艺及设备 080303 铸造(部分) 080304 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 080305 焊接工艺及设备(部分)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验、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料性能及检证、CAD上机实验。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6 工业设计门类:08 工学 二级类:0803 机械类新专业:080303 工业设计旧专业:080316 工业设计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上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 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主干学科:机械工程、艺术学。主要课程: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业美术、造型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人机工程学、心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修业年限:四年。17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门类:08 工学 二级类:0803 机械类新专业:080304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旧专业:080307 化工设备与机械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工计算、工程热力学、化工原理、流体力学、粉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及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设计、测控技能和工程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对化工单元设备及成套装备的优化设计、创新改造和新型化工装置技术开发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掌握化工单元设备和成套装备的设计方法与控制技术;3. 具有对新装备、新技术进行开发研究与创新设计以及对化工装置项目进行成本评估与投资决策的初步能力;4. 熟悉国家关于化工装置设计、开发、研究、环境保护和安全防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 了解化工装备与控制工程的理论前沿,了解新装置、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动态;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 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课程:化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工计算、化工原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粉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化工装置设计、控制与管理技术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化工工艺及设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3545周。主要专业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热力学实验、粉体力学实验、设备强度实验、微机测量与控制实验、化工装置实验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18 测控技术与仪器门类:08 工学 二级类:0804 仪器仪表类新专业:080401 测控技术与仪器旧专业:080401 精密仪器 080402 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 080403 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 080404 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 080405* 几何量计量测试 080406* 热工计量测试 080407* 力学计量测试 080408* 光学计量测试 080409* 无线电计量测试 080410W 检测技术与精密仪器 080411W 测控技术与仪器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精密仪器的光学、机械与电子学基础理论,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有关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训练,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子学、光学、测量与控制、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 掌握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和实验研究能力,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4. 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5.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主干学科: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精密机械制造工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精密测控与系统、工程光学。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测试与检测、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控制、光学光电等专业实验。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19 热能与动力工程门类:08 工学 二级类:0805 能源动力类新专业:080501 热能与动力工程旧专业:080311 热力发动机 080501 热能工程 080313 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 080319W 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 080502 制冷与低温技术 080506W 能源工程 080507W 工程热物理 080903 水利水电动力工程 081409 冷冻冷藏工程(部分)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 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20 核工程与核技术门类:08 工学 二级类:0805 能源动力类新专业:080502 核工程与核技术旧专业:080503 核技术 080504 核工程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核技术与核工程等基础知识;3. 获得核技术、核工程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核物理、核反应堆、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