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分析原大纲 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五个方面。课程标准实验版大纲 将化学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和“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比较2010年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与原考试大纲,新课程必考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增加了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这一内容,删去了原考纲化学计算部分内容,将化学计算的要求分散,与相关知识内容整合。具体内容和变化一、必考部分(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包含化学科学特点和价值、科学探究、化学反应本质、定量研究和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等5个子项的内容,具体如下: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其中,除“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外,都是新课程增加的内容,也是以前教学被忽视或不被重视的内容。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原大纲 l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课程标准实验版大纲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删去原考试大纲中“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原大纲 2化学用语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课程标准实验版大纲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将原考纲中“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的考试要求,降低为“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原大纲 3化学中常用计量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gmol-1)、气体摩尔体积(lmol-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moll-1)、阿伏加德罗常数。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程标准实验版大纲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将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分散到各个部分原大纲 4化学反应与能量 (1)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2)理解氧化还应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初步了解新能源 的开发5化学反应与能量 5化学反应与能量(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增加 “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 “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 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理解盖斯定律,并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等。删去 “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调整调整:将“理解氧化还应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调整为“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原大纲 5溶液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3)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 (4)初步了解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 (5)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课程标准实验版大纲 3溶液(1)了解溶液的含义。(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增加“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在“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增加“并能进行有关计算”。删去“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降低将“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降低为“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原大纲 6物质结构 (1)了解原子的结构及同位素的概念。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初步了解氢键。 选修(4)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课程标准实验版大纲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增加(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原大纲 7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A和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课程标准实验版大纲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增加 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联系。 删(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含义。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4)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 课程标准实验版大纲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增加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原大纲 9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3)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 (4)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 (5)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6)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7)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8)理解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选修课程标准实验版大纲 7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增加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原大纲1A和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 删(1)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A、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4其他常见的金属(如:Fe、Al) (1)了解金属的通性及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 (2)掌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 (3)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4)以Fe()、Fe()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 (5)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 (6)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课程标准实验版大纲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对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的考试要求只界定为“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 (1)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删(3)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 (1)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 (2)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3)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 (4)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中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 (5)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 删(6)初步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 (7)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8)初步了解氟氯烃、含磷洗涤剂及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9)初步了解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课程标准实验版大纲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对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的考试要求只界定了以上两条;以及“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注意虽然该部分没有呈现有关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关系的内容,但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中仍然明确要求“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课程标准实验版大纲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新考试大纲该部分必考内容(主要针对必修二有机物基础)要求比较低,只突出烃及其衍生物部分典型代表物的主要性质与重要应用,不要求用同系列原理拓展到类属,也不要求从官能团的角度去分析物质性质及其反应机理,凸显必考内容的“基础性”要求, (五)化学实验基础 原大纲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6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7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 8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课程标准实验版大纲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增加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等内容;2、把“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调整为“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3、在实验能力要求方面,原考试大纲要求“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而新考试说明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要求考核“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六)化学计算原大纲化学计算1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3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4掌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5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6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7掌握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 8以上各类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课程标准实验版大纲删去原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球月子病课件
- 全民安全知识线上培训内容课件
- 全方位母婴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协议明确子女教育、生活及财产权益保障
- 2025第一部分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承包协议
- 二零二五版蒙古离婚协议书定制与婚姻家庭财产分割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养老产业定向增发股份认购协议书
- 2025年酒店厨房承包与供应链管理综合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食材直供餐饮店采购合作协议
- 2025版个人艺术品投资融资担保协议书
- 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课件
- 二手房买卖交易合同协议书
- 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机制的构建-以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例的中期报告
- 脑梗死后遗症护理查房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说课稿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服务方案
- 领导干部任前谈话记录表
- 助产士门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的构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件 第四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2022工程设计资质标准
-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扑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