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_第1页
木兰诗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_第2页
木兰诗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兰诗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把握木兰诗,理清脉络,分析木兰的形象,体会文中详略处理的高妙。2.学习各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教学重点:1.把握木兰的人物形象。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教学难点:互文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导入:学生集体背诵进入新课。一、朗读指导:上节课我们通读了全文,将文章叙述的故事分为了几个小部分,哪位同学能够根据记忆来回答这篇文章可分为哪几个部分?哪位同学可以用自己的话尽量简练的复述一下文章的这一部分?如果让你来朗读这一段,你要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呢?代父从军(开端:平缓答问:深沉“愿为”:坚定)征战沙场(准备:快速连贯旅途:思亲,抒情悲壮)建功受封(赏:大气;愿:深情向往)辞官还家(欢快热烈惊奇调皮聪慧)二、人物形象:通过几位同学声情并茂的讲解和朗读,我们对木兰的形象又增添了几分熟悉。下面,让我们将目光重新汇聚到课本,再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试着总结一下木兰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哪些文中语句能够印证你的看法?“赴戎机”“度若飞”“百战死”“十年归” 英勇无畏“十二转”“百千强”“问所欲”“还故乡” 不贪名利“皆惊忙”“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智慧谨慎“当户织”“女叹息” 勤劳“市鞍马”“替爷征” 孝顺“辞爷娘”“唤女声” 恋家“理云鬓”“贴花黄” 欣喜,爱美下面请同学来说一下,在木兰的这些性格特质中,你最欣赏哪一点?你的身上是不是也有这种特质?(学生自由作答)三、写法分析: 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如果让你是作者的话,你会选择怎么样的方式来突出你所喜欢的木兰身上的特质呢?(把能突出她这一特质的段落来详细写,其他的段落简略写)让我们回到文章,看一看作者要突出的是木兰的哪些特质,你是如何看出来的?你认为作者这样对文章详略处理有怎样的好处呢?(详略处理题材,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取得胜利,而是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所以诗中扣住从军故事的始末,着重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思家,归家后迫不及待地“对镜贴花黄”这些都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四、分析完人物形象和写法,让我们来欣赏这篇课文的语言。它的体裁是什么?(北朝民歌,收于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府诗),与哪一篇文章并称为“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我们刚刚从文中找出词句来概括木兰的形象,可以感受到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的有特色。这就是民歌这种文体的魅力所在:1、语言口语化,如“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修辞丰富,语言多样,如复沓、互文、顶针、对偶等。 复沓: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 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旦辞不闻但闻,旦辞不闻但闻” 互文:就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文的意义互相交错、补充。例:“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的两个句子首尾蝉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对偶:把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句子或短语成对地排列在一起。使内容集中凝练,音节整齐匀称,便于朗读。 例:“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排比,例:“东市买骏马,长鞭。”“爷娘闻女来猪羊。”3、民歌的基本形式是四句一节,偶尔也有六句一节的。4、民歌有三种基本手法:叙述,称“赋”;比喻,称“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称“兴”。五、木兰诗取自民间,百姓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甚至在好莱坞的大制作中也将其作为主角,请你以我所喜欢的花木兰为题,写一篇描述花木兰事迹的文字,要求不超过200字,详略处理,并运用多种修辞。六、总结:在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缺少“顾大嫂”似的赳赳武夫类型的女英雄;也不缺少娇滴滴莺声燕语般的“崔莺莺”似的美女形象,但既有女儿情又有英雄气的女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却只有木兰这独特的一个。大家喜欢她的理由是她的身上代表了一种精神力量,她的行动打破了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旧观念,既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既孝顺父母又报效国家,是一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忠孝两全的女子。这便是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七、作业布置:1背诵全文,理解记忆课下注释。2发挥想象,将木兰回家的部分改写成记叙文,尽量运用描写展现情景。字数300字左右。八、板书设计:木兰诗 “赴戎机”“度若飞”“百战死”“十年归” 英勇无畏“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