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建筑设计方法_以日本精神病医院为主要考察对象.pdf_第1页
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建筑设计方法_以日本精神病医院为主要考察对象.pdf_第2页
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建筑设计方法_以日本精神病医院为主要考察对象.pdf_第3页
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建筑设计方法_以日本精神病医院为主要考察对象.pdf_第4页
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建筑设计方法_以日本精神病医院为主要考察对象.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学报 102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周颖1孙耀南2 作者单位 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南京 2 1 0 0 9 6 2 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 南京 2 1 0 0 9 4 收稿日期 2 0 0 9 1 1 2 5 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 建筑设计方法 以日本精神病医院为主要考察对象 摘要 从功能优化以及空间组合的角度论述了精神病 医院住院部的建筑设计方法 首先分析了基于治疗阶 段的一般病区以及基于疾病种类的专门病区的医护要 求 空间特征及功能模式 并阐述了多层次空间构成 的基本原则 强调了单元空间对于病区设计的重要性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空间分化与组合的具体手法 关键词 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病区单元空间空 间组合 ABSTRACT From angle of function optimization and space composition this paper makes account of the ar 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 for in patient department of psychiatric hospital and concretely expatiates on its space division and composition by living case The au thor gives analysis of the requirement for medical service the spatial identity and the function pattern of ordinary and special ward area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ulti hierar chical spatial composi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unit space on ward area design KEY WORDS psychiatric hospital in patient department ward area unit space spatial composition 当前精神病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而现阶段提高我国精神病防治效果的关键措施之一在于加强精 神病医院的建设 1 由于住院部在精神病医院中处于核心地位且 设计难度最大 因此提升精神病医院的建设水平宜从改进住院 部的设计着手 住院部设计的首要任务在于找到合适的途径将其划分为若 干个规模适宜 功能明确且相互独立的病区 1 由于精神病种类 繁多且涵盖了不同的年龄阶层 因此我国大型精神病医院的住 院部通常被划分为一般精神科病区 抑郁症病区 老年病区 儿 童病区等病区 而且一般将男女患者分别安置在不同的病区内 但美 日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病区划分除了考虑到精神病种类 外 出于提高治疗效率及有效抑制医疗费用的目的 还十分重 视精神病治疗的阶段性 1 鉴于我国在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研究 尚存在大量空白 并考虑到日本在该领域内取得的成就和与我 国在文化传统 地理特征及人口分布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相近之 处 本文主要以多所典型的日本精神病医院为考察对象来研究 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建筑设计方法 旨在为我国精神病医院的 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 由于精神病患者的住院期较长且不同治疗阶段的住院患者 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 因此发达国家的精神病医院普遍按照治 疗的阶段把精神病医院的住院部划分为治疗型与疗养型等不同 类型的病区 一般对治疗型病区的患者进行高密度的医护与训 练 期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并争取顺利回 归社会 而对疗养型病区的患者则可降低医护与训练的要求 通过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等方式来保证一定的治疗质量 这种让 不同患者各得其所的理念颇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从建筑设计的视点 在病区合理划分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 空间与环境的创造来充分体现不同病区所特有的医护条件与疗 养环境 为此 本文特意结合笔者在日本参观调查的实际案例 来探讨精神病医院的一般病区及专门病区的建筑设计方法 1 基于治疗阶段的一般病区设计方法 严格地说 不同医院关于精神病治疗阶段的分类标准并不 完全相同 在参考了日本多所精神病医院实际分类方法的基础 上 2 4 本文将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一般患者的入院疗程分为急 性期 亚急性期 康复期及疗养期等4 个典型阶段 相应的病 区就划分为急性期病区 亚急性期病区 康复病区与疗养病区 图1 显示了各治疗阶段的治疗目标及对应的病区特征 下文就 以此为基本框架来论述各病区的设计要点 1 1 急性期病区 急性期病区的治疗方针是集中各方面的医疗资源 在短时 间内对患者进行高密度的治疗 力争在最短的住院期间内达到 患者最大程度的康复 根据日本的临床经验 急性期阶段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混 教育部2 0 0 7 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N C E T 0 7 0 1 8 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 0 0 8 0 4 4 0 1 5 1 103 建筑学报 3 Y 医院急性期病区平面 各单元由若干间单人间和 4 人间共同组成 分别入住 位于消耗期和急性期康复期的患者 4 Y 医院亚急性期病区平面 2 S 病院急性期病区平面 C 单元 1 7 床 B 单元 1 7 床 患者走廊 乱期 消耗期与急性康复期 通常患者在发病初期常处于混乱 期 饮食 睡眠 排泄等日常行为失去规律 生活不能自理 病 情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发生自杀 自虐 虐他等暴力行为 2 因此 必须将处于混乱期的重症患者安置在隔离室中 另外急性期患 者发病时容易引发身体并发症 因此也有必要设置配有抢救和 监视设备的重症监护室 处于消耗期的患者通常具有一定的行 为控制能力 但常感到疲惫 因此为避免外界刺激以确保休息 质量 宜安置在单人病室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改善 患者就进 入了急性康复期 这一时期的治疗目标是调整生活规律 恢复 社交能力 以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为回归家庭做准备 此时 患者宜安置在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多床室中 为限制患者的自由 出入 急性期病区一般采用封闭式管理 图2为日本S病院急性期病区平面图 病区划分为隔离室 单元 单人室单元及多床室单元等 3 个单元 每个单元内均设 有独立的活动室及室外庭院 这种平面构成方式的最大不足在 于病床管理方式欠灵活 当不同发病阶段的患者人数与对应单 元的病床数出入较大时 易造成病床闲置或不足 为避免这种 情况的发生 考虑到处于消耗期的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可能性已 降至很低 因而可在1 个单元内同时设置单人室与多床室 这 样不仅增大了安置患者的灵活性 由于单人室不用区分男女性 别 也因此提高了在1 个病区中同时安置男女患者的可能性 基 于上述分析 急性期病区的设计也可以采用如图3 所示的布局 方式 1 2 亚急性期病区 亚急性期病区主要为已经过 3个月左右的急性期治疗且症 状已趋于安定的患者继续提供医护服务 该病区同时也可为躲 避社会压力的患者 需要调整用药的患者以及接受康复训练再 次住院的患者提供住院医疗 该病区仍以患者出院后回归家庭 为目标 因而主要训练患者自己的服药能力及必要的生活技能 同时也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正常的生活规律并提高与他人的沟通 能力 如图4 所示 亚急性期病区与急性期病区在平面布局方 式上颇为相近 但不需设急救室 另外为避免一部分患者病情 反复发作 仍需设置少量隔离室及重症监护室 1 3 康复病区 康复病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急性症状消退后留下后遗症或 病情已演变为慢性的患者 此外也包括部分期望重新建立良好 生活习惯的患者 康复病区以患者出院后赴 社会复归设施 1 继续疗养为目标 因此相对于急性期病区与亚急性期病区 康 复病区中医护观察的需求明显减少 图5 和图6 显示在康复病 区中每个病室单元的规模有所缩小而单元数量则相应增加了 这样便于根据患者病情将他们安置在不同的单元来进行有针对 性的治疗 位于护士站内侧的单元一般以单人室为主 供需密 切观察的患者或患有躯体合并症的患者居住 一般采用封闭式 管理 其它单元以4人室为主 通常采用开放式管理 1 精神病治疗的 4 个典型阶段及所需建筑空间 卫生间 患者家属 医护人员 急救患者 A 单元 2 0 床 患者走廊 观察走廊 急救 活动 病室病室 活动 餐厅 活动室 护士站 混乱期患者 重 症监 护 病室 活动 浴室 隔离室 B 单元 1 7 床 C 单元 7 床 建筑学报 104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的疗养病区平面由1 1 间4 床室和8 间单人室构成 分别以6 个 护理站为中心组成6 个病室单元 图8 是其中1 个单元的放大 图 由2 个 4 床室和1 个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区构成 护理站周 边设置了家庭式卫生间 厨房 餐厅和起居空间 在病室外墙 一侧还设置了普通家庭式阳台 护理人员常时在护理站工作 训练患者各方面的日常生活能力 图9 为护理站的作用示意图 2 基于疾病种类的专门病区设计方法 除精神分裂症患者外 精神病住院患者还包括老年痴呆症 儿童及青春期疾病 抑郁症 药物依赖症等疾病的患者以及躯 体合并症患者 由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流程有一定特殊性 为了 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服务和疗养环境 应尽可能创造条件来设 置专门病区 并可依据实际需要按治疗阶段对其作进一步划分 下文探讨几种典型专门病区的理想模式 2 1 老年痴呆症病区 老年痴呆症病区通常可根据治疗阶段进一步细分为老年痴 呆症治疗病区与老年痴呆症疗养病区 顾名思义 前者的治疗 工作量大于后者 目前缺乏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有效方法 但一 般认为良好的环境及细心的护理有助于延缓患者的痴呆程度 图1 0 为日本G 医院的老年痴呆症治疗病区平面图 该病区 有以下几点特征 1 护士站位于病区的中心 便于观察所有患 者的就餐 活动及训练状况 2 病室以四床室为主 活动室及 餐厅能容纳病区全部患者 3 由于老年痴呆症患者习惯于循环 走动 因此在病区内设置了回廊 4 在病区内设置6 0 m 2以上的 生活技能康复训练室及2 0 m 2以上的模拟普通住宅的居家生活技 能训练室 5 在病区中便于医护人员进出的位置设置观察室及 重症监护室 并在附近设有提供相对独立的活动室 6 为保证 患者安全 一般采用封闭式管理 图5 和图6 分别是日本N 医院和F 医院的康复病区平面图 图5 中护士站前设置了一个面积较大的活动室 可将整个病区 内需要密切观察的患者集中在此进行日间活动或就餐 另外卫 生间也集中设置 由护士统一协助患者就餐 如厕及洗浴 护 理效率较高 生活可以自理的患者则以各自单元内的起居室为 中心展开日常生活 图6 中的集中活动室相对较小 并与音乐 室 阅览室 小集团疗法室等共同构成了病区的公共部分来用 作患者康复训练的场所 卫生间则设置在病室内 所有患者的 日常生活均以各自单元内的起居室为中心展开 这样的布局方 式增加了患者自主性且与私人住宅极为相近 因而有利于患者 适应出院后的生活 但也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 由于病区的平 面布局与护理模式密切相关 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采用上述方式 的哪一种主要取决于医院所拥有的护理人力资源 例如 若护 理人员数量不足而贸然采用图6 的病区布局方式 由于起居室 私密性较高而不便于护理观察 难以发现患者发生的意外情况 从而容易造成医疗事故 此时采用图5 所示的将患者集中管理 的方式则较为稳妥 反过来 若护理人员充足 就宜采用图6 的 方式 N医院与F医院的共同点是二者的康复病区都邻近于生 活疗法部 反映出康复病区的患者使用生活疗法部较为频繁 1 4 疗养病区 疗养病区以慢性精神病患者为对象 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 行日常生活行为训练 使他们尽量恢复洗脸 穿衣 饮食 排 泄 入浴及行走等生活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经过 一段时间的疗养后有出院可能的患者将被送至康复病区进行回 归社会的康复训练 在疗养病区中护士站 N u r s i n g S t a t i o n 通 常不再位于病区的中心 另一方面 出于就近照顾与训练患者 的需要 分散在病区中各单元附近的护理站 C a r e S t a t i o n 则取 代了护士站的地位而成为医护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场所 图7 中 5 N 医院康复病区平面6 F 医院康复病区平面 7 H 医院疗养病区平面1 0 G 医院老年痴呆症治疗病区平面 9 护理站的作用 A 单元 1 2 床 音乐图书集团 作业 疗法 D单元 1 0 床 E单元 1 4 床 护士站 语言疗法 烹饪训练 卫生间 A 单元 1 2 床 B单元 1 2 床 C 单元 1 2 床 活动室 病 室 病室 病室 病室病室 起居起居 起居 起居 起居 8 H 医院护理站详图 C 单元 1 0 床 B 单元 8 床 A 单元 8 床 F 单元 1 0 床 E 单元 8 床 D 单元 8 床 卫生商 病室病室 4 床室4 床室 病 室 单 人 室 护士站 护理站护理站护理站护理站 生活技能 康复训练室 重症患者 医生 作业疗法师等 患者 循环走动流线 卫生间 4 床室 病 室 庭院 病室 病室 居家生活技能训练室 重症监护室观察室 活动室餐厅 护士站 诊室 治疗 浴室 105 建筑学报 习室 音乐室及阅览室等学习用房 5 针对患者的年龄特点 病 区内的室内设计采取了活泼自然的形式 2 3 抑郁症病区 抑郁症病区收治抑郁症 神经衰弱等与精神压力有关的疾 病的患者 生活节奏紧张 贫困和暴力都可能诱发此类疾病 据 统计 2 0 0 7 年中国约有3 0 0 0 万抑郁症患者 而世界卫生组织 预测 至2 0 2 0 年世界范围内的抑郁症患者数将仅次于心脑血管 疾病而高居第二位 与精神分裂症相反 抑郁症患者通常兴奋度过低 因此在 治疗过程中需要调动各种手段来激发患者的兴奋度 抑郁症病 区的设计首先要确保让患者感到安全的私密空间的存在 其次 也必须创造出形式各异的交往空间来增进患者与他人的交流 而这两者的调和正是该病区的最大设计难点 病室及活动室等 场所不仅要尽量多用曲线和明快的色彩来刺激患者的感官 最 好应使患者易于感知室外的日夜交替及季节变化 抑郁症病区通常按患者病情设置重症监护单元 封闭式单 元及开放式单元等3 类单元 图1 3 为日本B 医院抑郁症治疗中 心的病区平面 整个病区共设3 6 张病床 平面东侧为封闭型单 元 西侧为开放型单元 全病区除重症监护病室为单人室外 均 为多床室 以促进患者间的交流 4 床病室共开设了3 个门 病 人进出病室时可以减少对其他患者的影响 病室中不仅配备了 病床 还通过书桌 衣柜等家具的分割形成了较为独立的个人 空间 从而保证了患者的私密性 洗漱间位于病区南侧外墙 在 此处能看到窗外的海景 而透过洗漱间的窗户 内走廊处的患 者也能眺望海景并感知室外的天气变化 2 4 药物依赖症病区 图1 1 为日本M 医院老年痴呆症疗养病区的平面图 该病区 比老年痴呆症治疗病区更注重疗养环境 并降低了护士站的观 察要求 此外 该病区也设有回廊及居家生活技能训练室 若 干间病室围合成半开放的起居室 其空间尺度较接近于住宅尺 度 室外庭院的设置也有利于增进疗效 对于设置了老年痴呆症病区的医院 如因用地紧张而不得 不将若干层病区设置在统一的柱网中时 一般其他病区会依照 老年痴呆症病区的特征 采用以内庭院为中心的回廊式布局方 式 2 2 儿童及青春期病区 近年来 世界范围内2 0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精神病患者数 激增 以日本为例 儿童及青春期精神病患者的数量就从1 9 9 6 年的7 2 万人增至2 0 0 5 年1 2 1 万人 7 其中抑郁症等情感障碍 神经症及精神迟滞等患者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由于儿童及青春 期患者的年龄 疾病特征 心理状况以及学习要求与成人有较 大差异 宜为他们设置专门病区 儿童及青春期病区通常设置隔离单元 封闭式单元及开放 式单元等3 种类型的单元来分别对应混乱期 急性期及疗养期 等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 图1 2 是日本T 医院的儿童及青春期病 区的平面图 其中隔离单元拥有两张病床 封闭式单元有1 1 床 开放式单元有2 9 床 该病区的特征如下 1 护士站面向开放式 单元一侧采用开放的形式以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交流 而面 向封闭式单元的一侧采用封闭的形式以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 2 护士站前的活动室通过家具的分割 形成若干个互不干扰的 空间以供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使用 3 出于与第二点类似的考虑 方式 封闭式单元中也设置了两个活动室 4 病区中设置了学 1 1 M 医院老年痴呆症疗养病区平面1 2 T 医院儿童及青春期病区平面1 4 F 医院药物依赖症单元和躯体合并症单元平面 1 3 B 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的病区平面1 5 我国J 精神病医院住院部标准层平面 面向大海面向大海 建筑学报 106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1 8 F 医院的分层轴测1 7 病区空间构成的基本原则1 6 分层次的病区空间 躯体合并症单元 2 2 床 康复病区 6 0 床 药物依赖症泛指因患者长期持续服用某种药物成瘾而导致 的相当程度的身心障碍 其中最常见的药物依赖症是酒精依赖 症 以日本为例 2 0 0 5 药物依赖症患者数达6 万人 其中酒精 依赖症患者数占8 5 药物依赖症中住院患者为1 6 万人 其中 酒精依赖症占9 0 兴奋剂依赖症占5 其他依赖症占5 6 与之相应 日本全国共设有 7 4个药物依赖症专门病区 共计 4 0 5 0 床 8 通常药物依赖症患者在停止服用酒精 兴奋剂等药物之后 会出现反应强烈的 渴望期 以酒精依赖症患者为例 断酒后 的1 2 周内会产生强烈的 饮酒渴望 不仅会发生呕吐 腹 泻 食欲不振 失眠等各种症状 甚至还会引发内脏器官难以 忍受的病痛 此时患者异常焦躁 对周围刺激高度敏感 也极 易产生冲突 渴望期 过后直至出院为患者的 恢复期 随 着患者身体的恢复 治疗重点转变为摆脱饮酒惯性 树立戒酒 信心以及重建良好生活习惯 此时除了医护人员之外 患者间 的相互鼓励以及家庭成员的帮助通常也为治愈疾病所不可或缺 此外也常为恢复期患者展开医生指导下的患者之间以及患者与 家庭成员之间等小规模团体内的治疗活动 日本称之为 小集 团疗法 为避免药物依赖症患者之间的冲突 药物依赖症病区的规 模通常控制在2 0 3 0 床左右 9 病区内的隔离室及单人室用来 收治渴望期患者 而多床室用来收治恢复期患者 另外 也在 病区内设置一些活动室 相谈室及小集团疗法室 为防止患者 私自购买含酒精饮料或兴奋剂等物品 药物依赖症通常采用封 闭式管理 图1 4 为日本F 医院中的一个混合病区的平面图 该病区内 共有5 5 张病床 为避免由于设置独立的药物依赖症病区而造成 的因规模过小而带来的管理与医护效率的下降 该病区设计为 L 型 护士站位于交点处 两翼则分别为相对独立的药物依 赖症单元与躯体合并症单元 其中药物依赖症单元以四床室为 主 设置了2 间隔离室和1 间单人室来满足渴望期患者单独居 住的需求 由于恢复期患者之间需要加强交流 其余病室均为 4 床室 2 5 躯体合并症病区 我国精神病患者中患有躯体合并症的比例超过了5 0 1 0 为此 除了在一般医院中增设精神科外 在精神病医院中设置 相应科室也是解决方式之一 2 0 0 5 年日本精神病医院中仅设精 神科 神经科 心理内科的精神病医院占2 7 3 除上述3 科 之外设有内科的精神病医院占6 8 1 设有外科的精神病医院 占6 4 内科外科均设的精神病医院占1 9 6 但精神病医院 中是否有必要设立独立的躯体合并症病区则需视医院自身条件 和外部医疗需求来因地制宜地确定 如图1 4 F 医院将躯体合 并症单元与药物依赖症单元共同构成了1 个病区 该躯体合并 症单元共计2 2 床 值得注意的是单元内还设有1 个较为独立的 传染症专区 专区内有6 间传染症单人室及1 间感染症患者专 用活动室 3 空间的分化与组合 3 1 空间的分化 现实生活在个人 家庭 邻里 社区 城市等不同层次上 展开 生活场所逐渐从私密空间过渡为公共空间 人际关系也 从亲密的家庭关系转变为疏远的社会关系 但精神病患者把握 这种层次的能力很弱 阻碍了他们顺利回归社会 5 图1 5 为我 国市级J 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标准层平面图 整个病区分为3 部 分 从左到右依次为 医护人员工作区 病室区及患者活动区 所有病室呈 一字形 排列 空间单调而缺乏变化 即便对于一 般住院患者 久住其中也容易弱化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 住院 期长的精神病患者就更是如此 研究表明 空间的多样性与选择性对于提高精神病的疗效 非常重要 5 如图1 6 所示 若能在病区中分化出私密 半私密 半公共 公共等不同层次的空间来模拟不同层次的社会生活 则患者通过接受不同层次的空间刺激 进而可以感知和把握不 同层次的人际关系 同时患者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 停留场所 自主地通过参与不同层次的人际交往来丰富住院生 活并唤起心底的生活感觉 这样即便是长期住院的患者 生活 及社交能力不但不会退化 反而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加强 综上所述 精神病住院患者宜生活在由病室及配套的起居 室或活动室构成的单元内 因此从患者的视点 单元空间的建 筑要素及体量应有助于患者产生安心感及亲切感 共同生活在 单元内的人数也必须保证既有利于患者产生集体认同感同时又 U n i t S p a c e 单元空间 起居 病 室起居 起居 病 室 私密 病 室 半私密 病区 活动室 半公共 公共 107 建筑学报 便于患者发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交往对象 综合环境心理学的 研究成果 1 1 及笔者对多所日本精神病医院的参访经验 单元空 间的尺度以接近于普通住宅为宜 安置的患者数以每单元 9 1 5 人为佳 在这种家庭式的氛围中患者容易适应住院生活并愿 意与他人进行亲密的交流 再从护理的角度进行探讨 精神病医院通常为生活在单元 内的患者群体提供小集团护理服务 如图1 7 所示 单元规模越 小则通常护理质量越高 但病区中单元数量增多会导致护理效 率降低 反之单元规模越大 则护理效率提升的同时护理质量 会下降 考察图3 7 中各病区的单元病床规模 可以发现急性 期病区中单元病床数最多 为2 0 床左右 而疗养病区中单元的 病床数最少 约为8 1 0 床 这是因为急性期病区的护理工作 量较大 因而护理效率更为重要 而疗养型病区由于医疗紧急 度大大降低 更需提升单元护理质量的缘故 3 2 空间的组合 精神病医院由多个部门组成 各部门又包含众多功能及形 态各异的空间 因而在设计精神病医院时把这些空间组合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具有相当难度 需要建筑师结合实际情况发挥高 度的创造力 单以住院部而论 由于各类病区的平面布局相距 甚远 往往难以统一在相同的柱网中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 下 宜将住院部分散成若干栋建设 将功能相近的病区设置在 同一栋建筑物内 以日本F 医院为例进行考察 该医院竣工于2 0 0 1 年 为一 所县立精神医疗中心 建筑面积为1 7 1 9 5 m 2 总病床数达3 0 0 床 图1 8 为F 医院的分层轴测图 整个医院以生活疗法部 包 括作业疗法中心 运动疗法中心及集团疗法中心等3 部分 及门 诊部为中心展开平面布局 医院入口处用弧形连廊将门诊部与 生活疗法部连接在一起 便于分散患者人流 住院部分为3 栋 2 3 层的建筑 急性期病区与亚急性期病区为一栋 康复病区 与疗养病区为1 栋 其他专门病区为1 栋 F 医院中急性期病区 仅设3 0 床 充分保证对急性期患者的高密度治疗 康复病区与 疗养病区的病床数均为6 0 床 亚急性期病区的病床数为4 0 床 介于急性期病区和康复病区之间 另外 该医院还将患者数较 少的儿童及青春期单元与痴呆症治疗单元合成一个 5 5床的病 区 提高了医院运营管理的效率 4 结论 1 精神病医院住院部设计的关键首先在于病区的合理划分 由于患者的不同住院阶段有明显不同的治疗效果 将精神病医 院住院部按功能划分为急性期病区 亚急性期病区 康复病区 及疗养病区等病区有利于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治疗效率 2 条件允许的精神病医院应考虑增设老年痴呆症病区 儿 童及青春期病区 抑郁症病区 药物依赖症病区以及躯体合并 症等专门病区或病区单元 以便为这部分患者展开有针对性的 治疗 3 病区的建筑设计必须着眼于通过空间与环境的创造来充 分体现不同病区所特有的医护条件与疗养环境 本文以患者的 病情状况 行为特征 空间需求以及医护方式等角度分析了典 型病区的设计方法 并总结出病区的功能模式 可供建筑师设 计精神病医院时参考 4 为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病区空间的分化应避免单调均一 的方式而宜以患者生活的单元空间为基本单位 由于包含了众 多形状各异的小空间 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设计还需要结合实 际情况进行有机的组合 参考文献 1 周颖 孙耀南 精神病医院建筑的相关基础研究 J 中国科学E 辑 2 0 1 0 5 3 3 2 坂田三允 生活领域 见 精神科看护 M 东京 医学书院 2 0 0 1 3 工藤正人 竎淳夫 中山茂树 视点 施设环 境 方 研究 精神科急性期病栋 治疗段阶 施设环境 研究 J 日本建筑学会学术讲演梗概集 2 0 0 4 E 1 8 4 5 5 4 5 6 4 山田理纱 中山茂树 竎淳夫 精神科急性期病栋 治疗 见 患者 生活空间 J 日本建筑学会学术讲演梗概集 2 0 0 3 E 1 8 4 6 3 4 6 4 5 建筑思潮研究所 编 建筑设计资料 精神医疗 保健施设 M 东 京 株式会社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