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堂开口法则.doc_第1页
表堂开口法则.doc_第2页
表堂开口法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堂开口法则职事表堂,巧法方便。打人不结怨,骂他不代过。两边都欢喜、与我合教。既唯凭言化,宣离却语,不以言语化教,向何处起我方便,化他实乃教自己。凡代职事者,各须留心。若和尚、监院,前头上师当众公议,对众表白,十成规短,自己所行只得八分,不可行足。谚云:能得罪十个长老,不可得罪一个禅和。但有不如法者,必须一次、二次、三次,细细相劝。总以仁厚道德,方为尽心有功。古云:话到唇边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凡事留一线,以后好相见。若是不循教之徒,可以与客堂、和尚、班首商议,用善法处治。然代职事不能无烦恼,向烦恼中炼气量。气量若不向烦恼中炼,福德如何广大呢,所以云:量大福大,小福小果。能於烦恼中不动心,不生念,则生死不奈汝何矣。更有住持、监院不肯当众表堂,不紧规矩,背后言三语四,当众人前假做好人,我今说穿。代职事者要做好人,一概不管,纵有参差亦怪不得职事上的人。何故人前不肯把权柄与职事上,自己一把抓住,倒把恶人与职事做。而司职者入圈套,则殃祸累身,无有已矣。代职事者思之,或和尚过犯,大众不服,僧值将清规签捧在手上云:马祖建立丛林,百丈继立清规。和尚为一寺之主,先正己而后正人,自不能正焉能行人。或侵损常住饮食财物,或不随众上殿、过堂、出坡领众,梵修、坐香皆以和尚为首。唯除库房金银钱财,客堂客情来往。若表规矩,小事待和尚。初八、廿三、并十四、三十经四天,僧值表堂日期。和尚早粥不过堂,勿论犯与不犯规矩法则,先说而又说紧而又紧。无事为妙,所以百丈云:丛林以无事为兴盛。古人云:能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凡代职事,不过成人之美,代众之劳,都为供养往来参学师傅们,求些福缘。无故说话耍面孔,焉不打老参师傅的闲岔,动师傅们的念头,岂不罪过么。凡有事知而不举者同罚,我知不说,为当断不断,反招其乱。有错不说,众人不服,就骂照应事的人。坐视不理,看水流舟,瞎了眼睛,以致搅群乱众,小事乱成大事,岂不罪过山岳么。利害如是,不能不说。凡有言说,师傅们听着就要记取,此为不知者说,老参上座还要说个什么。今年这期,老参师傅多,初发心的师傅少,上殿过堂各有章程,出入往返,威仪次第,头头上是规矩,处处一合相。真正圆融,实是如法。自己照应得好好的,实在是个老参师样子,令人供养他还来不及,谁敢动他的念头。这些人真是佛祖的栋梁,丛林标榜也,不必说了。我所说者,恐有初发心的师傅才入丛林,不识规矩,而未识理法,诚恐误犯,职事上不能不说到。就是所说,怕的委屈师傅了。故此不能不噪师傅们耳,打师傅们闲岔。大众都向道上会,望常住上看,不要在这言语上计较罢。更有一等人,虽是初发心的师傅,我看一切行为,说到行到,二六时中,动转施为,总在规矩上与众人一合相,没有丝毫另出一头的事,可谓真参实学。比老参上座还收摄得好,连我这个疏散鬼子,没点道心做引子的,看见他出入往返,威仪次第,不由我也生起惭愧心来了。我想他初发心的来住丛林的人,吃这一番苦头,受此一番磨炼,有如是要好之心,终久若不改变,决定做个标榜佛门法器。凡作参学的人,但有要好的人,不独丛林生色,更与上人增光,那里还要职事管,还有什么话说呢。此等师傅是举眼常看上流,拣好学的,终不错的。奈我言齿笨钝,不会说话,噪师傅们的耳朵,打师傅们的闲岔。内中还有位把老初参呢,说他是个初参罢,亦曾在外跑过,亦曾住过丛林的。说他是老参罢,他又头头不上规矩,全无礼仪,疏散放逸,通身毛病。职事上说在一边,并不当话,只当耳边风。此老参还不如后学,不但规矩律纪做不上来,连行也不像行,坐也不像坐。总要吃了苦头,你才晓得。虽然如是,此地常住好人太多了,所以说他不如法。又比诸方还算顶好的人,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但能知过必改,改过即是好人。差不多事,总与你师傅带过。你要体量职事上叫人过得去。我说你两句,你又道职事上气量太小,这点小事都过不去,定要说长道短,还代什么职事。我若不说你,你又打老参师傅闲岔,又动诸位师傅念头。师傅们不会骂你,专骂你是当职事的人,不会照应。你也体量体量看。还是我说你好,不说你好呢。我今亦不怪你师傅,然你我住丛林的人。习气毛病人人总有,一差半错个个不无。那一人得干干净净呢?你我原因习气不得了,特来住丛林,以众靠众,所愿能仁拯拔,善友提携,除破我等习气毛病、人我障碍。日日新又日新,舍骄慢之幢幡,到菩提之彼岸,讵不做个好人去了。你我若是没得习气毛病,也去开丛林,做过教化之人去了。还来这边常住上、大治纪炉内吃这一番苦,受此一番磨炼做什么?既到丛林原为学好,既来了就要提得起,放得下,遵规矩,受委屈,勤磨炼。既来之,则安之,是你自己良心发现,来学好的。你前日放出这般行为,当初你不该来。如今教职事过不去,难以为人。你想一想看,职事上的人,有什么过不去,恐怕的大众过不去。大众若是不服,试就要作乱常住,名声一坏,你我罪过就不轻了。若是有道心的师傅们,看见人坏,他亦不肯跟人学,更不计较人长短。所以六祖云:若是真实修道行之人,不见世间过。他非我不非,我非便有过。人人如此思量,个个这般行为,岂不是处处如意,在在安乐。那个吃了好事的药疯了颠了,无事找事来做,无话说寻话来说,岂不罪过么。其司职事者,亦是没奈何,众眼难瞒,众口难闭,看你不如法,打人闲岔,职事不究竟,他就不服气,跟你一样学不如法,惹动众人不服安。大众都乱起来,教人有口难开。到此时节,职事上的人不得了,常住也不安,不但师傅们不自在,连名声都不好听了,所以职事上不能不说。你与我无怨无仇,尽是好同参道友,那有放不去的道理呢。无奈是常住家风,祖师清规,众等标榜,与你这两位师傅私徇人情,不究竟,改了规矩不成。若是知遇不举,众人口眼难瞒。他又放我不过,你又如何过得去呢。若保得大众无事,我与你何而不可了。今所说这些话,无非要你师傅学个好人,然而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君子不求无过,专贵改过。若能改过,坏人即是好人。即今再二再三奉向你两位师傅,你犯事的你晓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从今奉白过了。就是师公上人,也要放在一边。众人不能让我作人情,待到期头,再分上下。你若在今出一头,疏散放逸,职事上看见了,那时吃了苦头,莫怪我不预先奉白。闲话太多,噪师傅们耳朵。奉白过了,各自留心。凡代职事为纲领,须凭天理一过一平。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对得天地鬼神,坐断世人舌头。处处用礼待人,在在以仁克己,诸事断平,与心无愧。古人云:但安天下,理服众心。又理字虽不重,众人抬不动。若是事理不平,大众必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