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P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案例.doc_第1页
《VFP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案例.doc_第2页
《VFP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案例.doc_第3页
《VFP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案例.doc_第4页
《VFP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案例.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VF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其课程目标定位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其课程的设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实施这个课程目标。然而,众多的老师实施新课程后发现:教学内容的范围比以前更广泛了、课时远远不够、教学软硬件资源缺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教学,成为老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现有的数学、英语基础,结合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问题从简单的英语口语入手,过渡到课题的研究学习。原本枯燥无味的VB程序设计,在简单、形象的生活实例下,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思维。这样的教学案例,值得我们反思研究、总结与完善。教材分析算法与程序设计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选择结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Visual FoxPro 6.0数据库应用设计教科书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第五章第六节的内容,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程序设计数据的表示与处理的基础上,理解了顺序结构的前提后提出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有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础,学生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究,如果用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分析选择结构的话,那么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教学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使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解和掌握过程与方法,这样才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乃至学会生活,提高终生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公民。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有以下几项: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分支选择结构实现条件判断控制。 (2)能够运用分支选择结构设计编制程序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2情感态度:通过趣味性教学,使同学们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VF语言的If分支语句,掌握分支判断程序结构,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教学难点: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写出程序代码。教学关键点: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综合VF的三种程序结构,努力发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流程示意图设计情境、引入课题合作探究、获得新知练习反馈、应用拓展知识回顾,总结提升教学过程一、设计情境,引入新课师:If the weather is fine this weekend ,we will go for an outing, else go to the movies(屏幕演示)生:(解释英语句子)设计意图:这个英语对话,主要是引出选择结构的语法(IfElse),这样的英语句子翻译成中文并不难,目的是让多数的学生都能感受程序设计的乐趣,引入本节的课题。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师:VF程序设计实例(计算居民的月用电电费)屏幕演示。师生交流:讨论程序中的代码。 每户居民月用电在300度一下,每度电0.52元,否则超出部分每度电0.70元。编写计算用户月电费程序,根据键盘输入的用电量(x),计算相应的电费(y).根据题目要求,列出每户居民的月用电电费计算公式:0.52x (x300) 3000.52x+(x-300)0.7 (x300)Y=Input 月用电量: to xIF X300Y=300*0.52+(x-300)*0.7Endif? 该用户本月电费是:,y引出知识点:通过实例展示分析,引出在VF中If语句的基本用法。语法1If ENDIF屏幕演示,师生互相讨论。1.关键字:if else endif2条件是关系表达式或者是逻辑表达式,关系表达式是用关系运算符连接起来的式子。例:A0;A0;A Mod 2=0语法2If ElseENDIF 三、练习反馈,应用拓展屏幕演示练习任务:设计一个程序,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并求出对应的三角形面积。1算法分析(师生互动)输入三条边(定义变量);判断这三条边是否能构成三角形(生:依据);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生:(P=A+B+C)/2; S=SQR(P*(P-A)*(P-B)*(P-C);输出:三角形面积S或不能构成三角形。2程序代码编写,解决问题(上机实践)师生互动:学生编写程序代码,教师指导教学。 input 三角形第一条边长: to a input 三角形第一条边长: to b input 三角形第一条边长: to cp = (a + b + c) / 2if a + b c And b + c a And c + a b s = Sqr(p * (p - a) * (p - b) * (p - c)?该三角形的面积为:,selse?这三条边不能构成三角形endif师:指出学习的重点IfElse四、知识回顾,总结提升1 课堂小结指出本节课程的知识点语法1If ENDIF语法2If ElseENDIF 2提高任务 某商场为了对苹果进行促销,规定购买2千克以上可以在原价每千克15元的基础上打8折。请设计一个程序计算购买X千克苹果的应付款。 提示:变量X表示苹果的重量,变量M表示应付款。 3拓展知识 If语句的嵌套;If语句的块结构。板书设计语法1If ENDIF语法2If ElseENDIF 教学反思1成功的地方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可采用问题激学的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思维。VB程序设计更是一门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学科。同时,程序设计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还是比较陌生,要进行完美的教学,还有一定的困难。本教学借助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以简单的英语口语为入口,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进行探索式学习。从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中,体会到了程序设计的乐趣,提高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2不足和经验首先,信息技术教学对设备要求比较严格。本节课的教学环境是在多媒体网络机房进行,一旦网络出现故障或设备出现问题将影响教学过程,引起教学失控,解决方案是配备液晶投影仪及相关广播控制软件;其次,学生差异问题比较突出。因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水平不同,必然会有个别学生的底子薄、素质差、一些内容动手能力弱,解决方法是,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得好的同学互相搭配,以此来相互进行辅导和交流;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尽量多的到下面去巡视辅导,回答个别同学的不同问题,从而解决所存在的差异问题;最后,还要善于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3几点待探索的问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往往停留在对计算机的操作上,而对学生方法的探索、教师的指导、同学们之间的互助交流很容易产生忽视的情况,那么在新课程下,如何更好引导学生从传统的操作式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