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一中2013届高三理综强化物理卷3.doc_第1页
金溪一中2013届高三理综强化物理卷3.doc_第2页
金溪一中2013届高三理综强化物理卷3.doc_第3页
金溪一中2013届高三理综强化物理卷3.doc_第4页
金溪一中2013届高三理综强化物理卷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16、18、19、21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4、17、20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关于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物理规律以及物理量的单位等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用“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B从牛顿第一定律可演绎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的结论C库仑最早引入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DTm2与Vs能表示同一个物理量的单位FBAO15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A、B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之间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于A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三根轻绳的长度之比为OA:AB:OB=3:4:5,两球质量关系为mA=2mB=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B绳的拉力大小为2mg BOA绳的拉力大小为10mg/3CF的大小为4 mg /3 DAB绳的拉力大小为mgAFB16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mA=1kg和mB=2kg的A、B两物块,A、B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0.2,水平恒力F作用在A物块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g=10m/s2)。则:( )A若F=1N,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B若F=1.5N,则A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NC若F=4N,则B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ND若F=8N,则B物块的加速度为1.0m/s217图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2:1,现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U=220sin(100t)V时,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C若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则L1亮度不变、L2将变亮D若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则原线圈输入功率增大18水平面上A, B, C三点固定着三个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放置在0点,OABC恰构成一棱长为L的正四面体,如图所示。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为使小球能静止在0点,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 )A、 B、 C、 D、19一辆额定功率为20kw、质量为1500kg的汽车,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若汽车运动过程所受阻力恒为1000N,则汽车启动后3秒时的瞬时功率为( )MNadbc0FtF03F0t0甲乙BFA6 kw B18 kw C20 kw D24 kw20 如图甲所示,MN左侧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将一边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该磁场中,使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且bc边与磁场边界MN重合。当t=0时,对线框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线框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t=t0时,线框的ad边与磁场边界MN重合。图乙为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由以上条件可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及t0时刻线框的速率v为( )AB BB Cv Dv 21. 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平面(未画出)。一群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速率,由P点在纸平面内向不同方向射入磁场。当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时,所有粒子出磁场的区域占整个圆周长的;当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时,这些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是。则磁感应强度B1、B2的比值(不计重力)是:( )A1 B2 C3 D4第卷(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6分)(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c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导线直径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mm (3)在DIS系统中,光电门测量的是运动物体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因为挡光片较窄,所以可看作测量的是瞬时速度为了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如图甲所示,当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经过光电门时,测得A、B先后挡光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A、B开始挡光时刻的间隔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a=_ _23(9分)数字万用电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数码产品,是传统机械式表的更新换代产品。如图甲所示。数字万用表有测量精度高、读数方便等许多独特的优点。具体表现在:测量精度高,以型号“DF930”普通数字表为例,其电压档所有量程内阻高达10M,直流电压档和直流电流档的精度为0.05%,欧姆档精度为0.08%,而用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的精度只有2.5%,欧姆表的精度更低,数字万用表内电阻非常理想,而机械指针式电压表内阻一般为几千欧到几十千欧,数字万用表的内电阻要高出机械式电压表内阻23个数量级。 现有块型号为“DF930”的数字万用电表,用它来测量一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测量器材还有:一只滑动变阻器R(030)两只开关,导线若干。 利用这些器材尽量采用最简单的测量方法,测量一节干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分两步测量,首先测量电动势,待电动势测得之后再测量其内电阻 (l)连接数字万用表。在图乙中,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都已连接妥当,数字万用表的一个表笔也已与电路连接好,另一只表笔接入电路中的b点或者c点准备测量 (2)操作步骤:将数字万用表选择开关置于 档,选择合适的量程,断开开关_,闭合开关_,记录表的示数,然后反复测量多次,示数的平均值记为X。将数字万用表选择开关置于_ 档,选择合适的量程,断开开关 ,闭合开关_,记录表的示数,记为Y,紧接着进行以下的操作:将选择开关置于 档,选择合适的量程,然后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记录表的示数并记作Z,把Y和对应的Z作为一组数据记录下来,改变反复测量多次得到多组数据。 即为干电池的电动势(填“X”、“Y”或“Z”) 干电池的内电阻的表达式r= (用X、Y、Z表示),按步骤测得的数据分别代入公式,求出多组r值,最后求出r的平均值,即为干电池的内电阻24(14分)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2m/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右端固定着一光滑的半径R=0.45m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圆弧底端与传送带相切。一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圆弧轨道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不计物体滑过圆弧与传送带交接处时的能量损失,传送带足够长,g=10m/s2 求:(1)物体滑上传送带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及此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摩擦所产生的内能(2)物体第一次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所经历的时间;25(18分)如图所示,在长度足够长、宽度d=5cm的区域MNPQ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33T水平边界MN上方存在范围足够大的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200N/C现有大量质量m=6.610-27kg、电荷量q=3.210-19C的带负电的粒子,同时从边界PQ上的O点沿纸面向各个方向射入磁场,射入时的速度大小均为v=1.6106m/s,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求:PQvBOMNdxy第25题图E60(1)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r;(2)求与x轴负方向成60角射入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3)当从MN边界上最左边射出的粒子离开磁场时,求仍在磁场中的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范围,并写出此时这些粒子所在位置构成的图形的曲线方程(二)选做题(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选做的第一题计分。共45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6分)V表示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为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_,标准状态下相邻水蒸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_.2、(9分)如下图所示,有一长为L右端开口的圆柱形气缸,一个质量不计的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处在离左端2L/3处,气体温度为270C,现对气体加热。 (已知外界大气压恒为P。,绝对零度为-2730C,活塞阻力不计) 求:(1)活塞刚好到达最右端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2)当加热到4270C时,气体的压强。34、【物理选修3-4】15分1.(6分)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 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若波向右传播,零时刻刚好传到B点,且再经过0.6 s,P点也开始起振,该列波的周期T=_s,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时止, O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_cm. 2、(9分).如图所示,一透明球体置于空气中,球半径R10 cm,折射率n,MN是一条通过球心的直线,单色细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体,B为入射点,AB与MN间距为5 cm,CD为出射光线(1)补全光路图 (2)求出光从B点传到C点的时间(3)求CD与MN所成的角.35、【物理选修3-5】15分1.(6分)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开发利用原子能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卢瑟福、汤姆孙、玻尔、查德威克等科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关于他们的主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查德威克通过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发现了中子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并认为氢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 C玻尔第一次把微观世界中物理量取分立值的观念应用到原子系统D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 9分).今年冬天全球气候反常,我国北方遭受了严重的冰雪灾害,很多公路路面结冰,交通运输受到了很大影响某校一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路面状况与物体滑行距离之间的关系,做了模拟实验他们用底部贴有轮胎材料的小物块A、B在冰面上做实验,A的质量是B的4倍使B静止, A在距B为L处,以一定的速度滑向B实验结果如下:在第一次做实验时,A恰好未撞到B;在第二次做实验时,A以原来二倍速度滑向B,A 撞到B后又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1)A碰撞B前后的速度之比;(2)A与B碰撞后,AB共同滑行的距离是多大?物理答案二、选择题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ADBDCD ACBCD三、非选题22.(每空2分共6分) 5.015 4.700 a= (b/t2b/t1)/t23.(每空1分共9分) (2)操作步骤:电压;S1;S2 欧姆;S2;S1;电压;X r=(XYZY)/Z24解析:(1)沿圆弧轨道下滑过程中 (1分) 得 (1分)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1分) 向左滑动的最大距离 (2分) 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时间 (1分) 物体向左运动过程中与传送带摩擦所产生内能为: (2 分) (2)物体向右运动速度达到v时,已向右移动的距离 (2分)所用时间 (1分) 匀速运动的时间 (1分) (2分)25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分) 解得 (2分)(2)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由几何关系知,在磁场中运动的圆心角为30,粒子平行于场强方向进入电场 (2分)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 (2分)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2分)解得 (2分)(3)如图乙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从MN边界上最左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圆心角为60,圆心角小于60的粒子已经从磁场中射出,此时刻仍在磁场中的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心角均为60则仍在磁场中的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范围为3060(3分)所有粒子此时分布在以O点为圆心,弦长0.1m为半径的圆周上 (1分)O2O3PQBOMNxy第25题乙答图606060O1PQvBOMNxy第25题甲答图E60v30曲线方程为 (R=0.1m,x0.1m) (2分)33选修33 1、 23分2、(1)设气缸的截面积为S,由等压变化:=(1)(2分) = 得:T2=450K(2) (2分) (2)温度升至右端后为等容变化:= (2分) 其中:P2=P0 T2=450K T3=427+273=700K 得:= P3=P0 (3分)34、选修34 1、0.2 2 23分 2、(1)图略(2分) (2)光线在B点界面的入射角与折射角分别为1、2 sin1=45(1分) 折射率 n= 得sin2=(1分)光线在球中传播时间tT=10-9(s)(2分)(3)在C点出射角为= 得sin= =45 oCOP=-1BOC=15o+COP= 得=30o(3分)35选修351、AC 漏选3分, 多选、错选0分2、解:(1)设B的质量为m,则mA=4m在冰面上有A与B碰撞动量守垣:mAVA=(mA+mB)VA (2分)得:= (2分)(2)设A的初速度为Vo,与B碰撞前的速度VA动能定理:mAgL=mA(2VO)2mAVA2(1分)动量守恒:mAVA=(mA+mB)V共 (1分)(mA+mB)gL=(mA+mB)V共2 (1分)mAgL=mAVO2 (1分)解得:VA=V0L=L (1分)注 意:答 题 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