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文峰项目勘察报告正文.doc_第1页
南充文峰项目勘察报告正文.doc_第2页
南充文峰项目勘察报告正文.doc_第3页
南充文峰项目勘察报告正文.doc_第4页
南充文峰项目勘察报告正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工程概况21.1建筑物性质及勘察技术要求21.2勘察技术标准31.3勘察工作布置31.4勘察方法31.5完成工作量4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2.1区域地质构造及气象42.2地形地貌52.3地层构成及特征52.4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土腐蚀性73、 岩土测试成果83.1 标准贯入试验83.2 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83.3土工试验83.4岩石抗压试验9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104.1场地稳定性评价104.2岩土层的工程特性指标104.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114.4土的均匀性评价124.5土的适宜性评价135、结论及建议136、附件14南充文峰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1、工程概况1.1建筑物性质及勘察技术要求 受南充川水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业主)委托,我公司承担其拟建的“南充文峰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岩土工程初步勘察工作。拟建工程位于南充市嘉陵区文峰镇内,东距嘉陵大道约50.0m左右,西距嘉陵江约400.0m左右,交通方便。拟建区内主要为细格栅旋流沉砂池、纤维转盘滤池、紫外消毒渠、脱水机房、配电间、加药间、综合楼、门卫室、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等建(构)筑物。拟建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1.1-3.1.4条划分,岩土勘察等级为乙级。 根据拟建物性质和勘察等级,结合拟建场地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勘察的技术要求为:1)初步查明场地内的地层结构,深度及分布,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2)查明拟建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作用,并提出整治方案和建议;3)初步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深度及年变化幅度; 4)初步判定地下水和地基土对建筑物材料的腐蚀性;4)对场地和地基土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参数。5)对场地和地基土作出岩土工程评价,为地基基础设计提供所需的岩土参数;1.2勘察技术标准本次勘察遵循的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 (CJJ 56-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及第1、2号修改单1.3勘察工作布置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4.1.164.1.17条规定,共布设钻孔13个,其中控制性钻孔5个,一般性钻孔8个,勘探线7条,勘探线、点的布置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4勘察方法1)钻孔测放与高程测量:我公司根据业主提供的1:500总平面图所标示数据和拟建物场地红线,采用GPS施放勘探点,各勘探点的标高均为实测高程。2)钻探: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4.1.18条、4.9.4条规定,对粘性土层采用SH-30型钻机冲击钻进;对卵石及基岩采用XY-100型油压钻机回旋钻进,进行钻探取岩、土芯鉴别分层,采取岩、土样室内试验,野外原位测试等综合勘察手段。控制性钻孔钻入中风化泥岩5.00m以上,一般性钻孔钻入中风化泥岩3.00m以上。 3)原位测试: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4.2.1条规定,对粘性土层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对卵石土层采用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进行原位测试,以评价土层的承载力。 4)岩、土试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4.1.20条规定,在3个钻孔中采取粉质粘土样作土工试验,以定量评价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3个钻孔中采取泥岩样作抗压试验,以评价基岩的风化程度和承载力。 1.5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野外工作于2015年7月4日14日完成。共完成的实物工作量统计见表11。 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 表11工作内容钻孔控制性钻孔一般性钻孔钻探总进尺标准贯入试验土试样岩试样(个)(个/m)(个/m)(m)(次)组组工作量135/100.58/209.2309.71466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区域地质构造及气象南充市嘉陵区地处嘉陵江、涪江的脊背地带,属浅丘地貌,沟谷纵横,丘陵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山脉呈南北走向,北面略高。在区域上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川北旋扭构造,为一系列呈东西向的短轴背斜及向斜,岩层产状平缓,无大的断裂构造存在,地质构造简单。近挽期新构造运动微弱,场地稳定。拟建场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数年平均1445小时,一月均温6.3,七月均温27.5,年均温17.2,年均降水量970毫米,降雨大部分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2.2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为空地,地势较开阔,地形起伏较大,场地自然地面标高257.83m293.55m,相对高差35.72m。地貌类型属于嘉陵江二级阶地和阶地向浅丘过度地貌。2.3地层构成及特征本次勘察表明,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积层(Q4ml)、冲积洪积层(Q4al+pl)及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基岩层(J3p)组成。其成因及埋藏情况和厚度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现将地层从上至下描述如下:1) 素填土(Q4ml):红色红褐色,松散。以粘性土为主,夹开山岩块、岩渣、植物根茎等杂质。新近堆积,不均匀,未完成自重固结。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0.5m12.3m。 2)粘土(Q4al+pl):黄褐色-褐色,可塑,稍湿。含铁锰质氧化物,裂隙较发育,充填灰白色高岑土矿物条带,切面光滑,摇振无反映,稍有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分布于局部场地,层厚3.1m6.9m。 3)粉质粘土(Q4al+pl):灰色褐色,可塑,由砂质粘土夹少量岩屑物成组,手捻具粘性,有砂感。切面粗糙,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分布于大部分场地,层厚2.1m15.6m。4)卵石(Q4al+pl):灰灰黄色,湿饱和,以弱风化为主,主要由石英岩、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组成,一般粒径2040mm,大者80100mm,最大超过120mm,圆形亚圆形,充填物为砾石和中砂。主要分布在钻孔4#、7#、10#、13#地段。卵石顶板整体起伏较小,埋深一般为3.97.6m,标高254.40254.56m,高差0.16m。按卵石土层的密实程度、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击数以及充填物含量等的差异,将卵石划分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三个亚层:松散卵石:钻进容易,卵石排列混乱,绝大部分不接触,卵石含量5055%,N120=13击/10cm;稍密卵石:钻进较容易,卵石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卵石含量5560%,N120=36击/10cm;中密卵石:钻进较困难,卵石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卵石含量6070%,N120=69击/10cm;5)泥岩(J3p): 紫红色褐红色,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一般。岩层近于水平。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二个亚层。基岩顶面埋深0.5m-27.0m,起伏较大 。根据其风化程度划分为二个亚层: 强风化泥岩(J3p):红褐色,风化裂隙发育,结构面不清晰,岩芯呈碎块状,少量呈短柱状,遇水易崩解。岩体完整程度属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为V级,岩石质量指标(RQD)约为30%35%。分布于整个场地。厚度1.11.9m。中风化泥岩(J3p):紫红色,风化裂隙微发育,结构面较清晰,岩石结构致密坚硬,锤击声脆,难击碎,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暴露于空气中易失水干裂。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为IV级,岩石质量指标(RQD)约为6080%。分布于整个场地。本次钻探揭露厚度3.45.1m。该层厚度较大,本次勘察未钻穿。2.4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土腐蚀性2.4.1地下水拟建区域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和填土及粘性土饱气带中的上层滞水。砂卵石为主要含水层,具强渗透性,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区域地下水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大气蒸发和向地势低洼处径流。根据有关南充地区砂卵石抽水试验资料,渗透系数约1318m/d。勘察结束后在钻孔中测得孔隙水稳定水位埋深4.8m9.0m,标高为252.96m253.03m。测得上层滞水水位埋深5.3m6.1m,标高为252.62m263.40m。上层滞水系雨后积水渗入,赋存水量不大,无统一地下水位,易于疏排,对工程一般无影响。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南充地区孔隙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52.0m,本场地多年丰水期最高水位按254.5m考虑。2.4.2地下水、土腐蚀性评价拟建场地周边无污染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1.1条“当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认定工程场地水、土(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建筑材料为微腐蚀性时可不取样试验进行腐蚀性评价”的规定,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我公司在拟建场地附近已有水、土样腐蚀性试验资料,认定本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土对砼结构、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钢结构具微腐蚀性。3、 岩土测试成果3.1 标准贯入试验本次勘察在6个孔中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对粘土和粉质粘土进行原位测试,试验成果统计见表3-1。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3-1 指标土层nmax(击)min(击)m(击)f(击)ysk(击)粘土6 6.004.004.500.8370.1860.853.81粉质粘土85.003.004.000.7560.1890.873.493.2 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本次勘察在5个孔中采用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对卵石土进行原位测试,试验成果统计见表3-2。 N120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统计表 表3-2 指标土层nmax(击)min(击)m(击)f(击)ysk(击)松散卵石6 3.81.63.30.6640.1980.9423.1稍密卵石296.63.05.30.8920.1470.9806.5中密卵石3110.66.98.61.420.2220.9708.4备注:统计时已剔除异常值3.3土工试验 本次勘察在3个钻孔中采取粉质粘土样进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试验成果统计见表3-3。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3-3土层名称统计指标天然含水量w(%)密度Po(g/cm3)孔隙比eo液限wL(%)塑限wp(%)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压缩模量Es(Mpa)压缩系数Av(0.1-0.2)(Mpa-1)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度)粉质粘土n66666666666max26.101.970.8135.7020.8016.860.395.310.4156.0015.20min23.201.900.7131.9518.4513.500.294.160.3333.0012.60m24.161.930.7734.4619.1815.270.334.710.3841.0014.07f1.0040.0300.0371.3130.8531.4310.0380.3690.0278.4620.9070.0420.0160.0490.0380.0440.0940.1160.0780.0700.2060.064ys/0.830.95k/34.0113.32 3.4岩石抗压试验本次勘察在3个钻孔中采取泥岩样,进行岩石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试验成果统计见表3-4。岩石抗压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3-4 指标土层nmax(Pa)min(Pa)m(Pa)f(Pa)ysk(Pa)中风化泥岩65.214.44.930.2960.060.954.7注:表3-13-4中,n-统计数,max最大值,min最小值,m平均值,f 标准差,变异系数,ys 统计修正系数,k标准值。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4.1场地稳定性评价1)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四川沉降带之川中拗陷区内,地质构造简单,区域相对稳定。拟建场地滑坡,泥石流,土洞,塌陷,地下水潜蚀等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场地稳定。2)不利埋藏物:拟建场地不存在暗埋的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不利埋藏物和地下采空,地面沉降,地裂缝,化学污染等地质环境的破坏,适宜建筑。4.2岩土层的工程特性指标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4.2.1条、5.2.6条规定,综合各项测试,结合本工程地区和场地附近已有的工程经验,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等建议值见表4-1、4-2。 岩土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表 表4-1岩土名称重度r(KN/m3)压缩模量Es(MPa)变形模量Eo(MPa)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度)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MPa)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基底摩擦系数允许放坡坡率素 填 土17.5/9.00/800.351:1.75粘土19.54.8/1824/1300.41:1.25粉质粘土19.04.7/1622/1200.41:1.25松散卵石20.0/13/28/1600.41:1稍密卵石21.0/21/32/3200.451:0.75中密卵石22.0/25/35/5200.51:0.5强风化泥岩22.00/2630240.902600.41:0.75中风化泥岩23.00/50384.76600.451:0.5岩土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表 表4-2土 名预应力管桩泥浆护壁钻孔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素填土40/35/粘土70/55/粉质粘土65/50松散卵石80/75/稍密卵石120/110/中密卵石1408001302500强风化泥岩1605000160/中风化泥岩170700018047004.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1)场地抗震分类: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34.1.6条规定,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按表4.1.3划分土的类型,再利用当地经验按表4.1.3的剪切波速范围估算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建筑场地覄盖层厚度,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500(m/s)且其下卧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500(m/s)的土层顶面距离确定。拟建场地的素填土、粘土、粉质粘土、强风化泥岩的剪切波速经验值分别为110(m/s)、 150(m/s)、160(m/s)、380(m/s),以最不利组合孔50#为例,计算厚度取28.1m,见表43。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估算表 表43岩土名称承载力特征值fak (KPa)i层土的厚度di(m)土层剪切波速Vs(m/s)剪切波传播时间ti(s)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m/s) 素填土8012.31100.112 计算公式 Vse=do/t =90.053 =120.09粘土1203.21500.021粉质粘土13011.51600.072强风化泥岩2601.13800.029计算厚度(do)及波的传播时间(t) do=28.1/t=0.234/ 经计算场地上覆层厚度属15m-80m场地类别范围,等效剪切波速值为120.09m/s,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场地类别为类。 2)建筑抗震地段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1条规定,拟建工程场地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3)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第1、2号修改单规定,南充市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提倡按6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特征周期为0.45s。4)场地土液化判别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1条规定,可不对本场地中的地基土进行液化判别和处理。4.4土的均匀性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