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道正,则学风淳读阳明子训蒙大意 礼记-学记篇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可见学之重要分量。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无他,盖因材施教、举一反三之劳。千百年来,圣人先贤无论身处何等境地,皆不废讲学、不忘名教,为我等后生之榜样。近日随手翻阅阳明子传习录,却为中卷卷末的训蒙大意所折服。横渠曰:“为往圣继绝学”。若不能为圣学得以破云雾见晨光之日,是吾辈千秋罪过,虽万死难辞!是为前言。 另:此文发出之日,乃夏历八月二十七,为至圣先师孔子之诞辰。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训蒙”二字原出自尚书-伊训之“具训于蒙士”,“蒙”在注疏中有“蒙椎、卑小之称”,后世遂以“训蒙”来表教导初学孩童之意。名教大计以训蒙为本,犹如识仁以孝弟为本。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 开篇点破圣学施教之主旨。若不能教人以大伦且以己身作则,教师也就没有为“师”的名分了。 “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 如今看来,此等风气仍然贻害后人多时。记诵本没有错,错在功利之心渗透其中。社会功名之风劲吹,学校为了升学率,老师为了升迁发达,家长为了光耀门第,学风焉能不坏?王教焉能不亡? “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还是张本为学要义。阳明尝以金之轻重喻人之才力,而将其中纯度以人之纯乎天理释之,此等比喻不可谓不妙。若无以上八目,人之难以为人,能力再大也只有贻害他人的份儿。 “其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教学不易,因此由家国至天下,教育实乃万世厚重之业,其中动作,不能不谨慎啊。若要以冰冷之分数判定一人之未来,真乃残忍无情之举。 “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何以为之不切实务?若要以敷衍阿世、强取豪夺为“实务”,先儒不取,不才吾人也不取!此志一立,终世难改!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其中概括,恰如其分之至!求学之童,惟有淳朴童心一颗,其稚嫩犹如待灌溉之草木。师辈教之导之,不可不听言观行,岂能以所谓“标准”衡量施以虎狼之剂催长?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上进之心,这其中绝不能有任何的简单粗暴。当今共识所谓“鼓励教育”,其实圣人早有言辞。后人不能用而请来舶来品,真乃舍近求远。 “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大禹治水还知道以疏导为法,师教于学,生受于学,其中正反效果不出于此喻。 “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以泄其跳号呼啸于泳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昌明前文“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之意。这般如生描绘,将歌诗习礼读书之良效跃然于纸上。读到此,笔者也不禁自省吾身,在过去求学生涯与如今研习过程中,是否将这种恭敬端庄感都有好好地做到了的? “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此处道出方法得当的教授所要达到的效果。礼记-大学篇曾言:“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学生都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如何为他们的成长疏通引导显得极为重要。若有半点强行暴力,别说是能够顺导意志调理性情,反倒会催生和助长他们的逆反厌学心理。受仁义致中和并非朝夕之功,因此老师在解惑授业中不能参杂一丝一毫的私欲。如此这番简明的“微言大意”,可惜后人实践中总要把它复杂化和庸俗化。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持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俗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整段文字下来,无疑给人当头棒喝。别说是阳明笔下之“近世”,拿到如今的“当下”更不为错。为什么学生抱怨着学业的沉重,一个个都远离了知书识礼的课堂,对师长的感情犹如老鼠见猫般躲藏而不愿向他们敞开心扉,最后让他们在世俗的庸俗之风中被污染,这究竟是谁之过?难道,作师长的就是用这样的“恶”希望学生学到那所谓的“善”么?先儒之发问,令我辈后生在思索中无语可言。 “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此乃阳明子向教读们的殷切期望。阳明子毕生讲学而不辍,纵使千死百难也难改其志,遂有中夜得道、匡扶圣学之运势。苦尽甘来,先生作此文时已将赴江右任职,临走仍不忘告诫教师们体察其中训意,时刻将牢记训教主旨,不要在他离去后受时俗蛊惑改弦易张。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还不能把方针大计贯彻到底,总是会受到这样那样“长官意志”的侵扰。何时教育能够不再受俗流影响而致人于乱耳劳神之地,那就谢天谢地了。 教约 教约,即是教之约。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乡有乡约一般,无规矩不成方圆。阳明子一生为官多在地方,功在以约法框定地方治理,虽不能入住中央更进一步施展抱负,却也不辱儒家“三不朽”之“立功”之赞誉。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遍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凊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饰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名以实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纵使以数十年前老师家访再现当下,也不能及当年教读开问之幸苦。询问之纲目,近切于曾子“三省吾身”。师之要事,不出因人施教之外。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歌诗之要领。音乐之教抚慰人心,此意之夫子以来此述备矣。 “凡习礼,须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情,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不失之拘局。久则体貌习熟,德性坚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诗。每间一日,则轮一班习礼。其余皆就席,敛容肃观。习礼之日,免其课仿。每十日则总四班递习于本学。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 习礼之要领。礼仪一举一动,都在诚意正心中显露。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绸绎反覆,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授书之要领。贵精熟而不徒多,真是骂尽天下千百迂师腐儒。开启小子聪慧,岂能生催促之心进而施责罚之意?以“倒行逆施”送予此等人士也不为过!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教者知此,则知所施矣。虽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教授之业,贵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而若要使其长久,不可不存赤诚之童心。如今教者已失其旨,岂能怪学生愚笨无知?世人以所谓“知识丰富”为聪明,进而逼迫学生接受与其身心不能承载之“知识”,学之大意丧矣!良知不存,何以教书育人,进而以“塑造灵魂之工程师”自居? 至此,训蒙大意读毕。全文一无亢长之篇幅,二无惊艳之辞藻,唯有一片赤诚炙热之心可鉴。假使今日之教育,能得书中精义有十分之一,何尝有弊病缠身之现状,且因首鼠两端而骑虎难下?另:动笔作写此文期间,因差事“三进宫”于京师,不可谓是天意弄人。圣诞之日,谨此再拜。另附上仲甫陈独秀先生训蒙大意释,作以借鉴(先生作此文时,亦是二十有五)。阳明先生训蒙大意的解释(陈独秀)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先生这儿句话的意思,是说古时候教人的道理,是要教人去实行那忠、孝、节、义,才算是尽了人伦,才算是一个人。后来教人的法子,是专门教人抱着儿本古书,闭了眼睛乱念,并不知道讲究书里所说的道理,教学生照样去做。照这个样子,就是书念的极多,又记的极熟,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或者专门教学生做文章,就是文章做的刮刮叫,还是不能够实实在在做忠、孝、节。义的事,这也算得是丁个人么!先生深根后世教育的主义,专重在熟读古书、做好文章去应考,混那功名富贵,把古圣贤教人实行忠、孝、节、义的大道理,反丢在九霄云外。所以起首就提出这儿句话,是说破后世教育的病根哩!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这几句话,是先生教人的大主义,和后世专门教人念书做文章的,大不相同。孝是孝敬父母,弟是爱敬弟兄,忠是尽忠报国,信是心口如一不肯欺人,礼是遇事有礼不侵害他人。义是待人公道自守本分,廉是不取非义之财,耻是真心学好不做不如人的事。做童子的时候,便专门把这些道理教训他。根基培稳,长大成人,自然是有用的国民了。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主教之意哉?这儿句话,是先生教育的方法。歌诗是最容易感动人的,礼仪也是很可以训练人的,读书听诗也可以开火的知识。所以先生用这三样法子,教育童子。俗人不以歌诗、习礼为重,便失了古人立教的本意。这也是先生痛根当时的人,不知道培养童子的德性,开发童子的知觉,专门记书做文的弊病。现在各国小学堂的功课,都有音乐、体操两项,正合先生歌诗、习礼两项,用意相同。我中国学堂里的教习,都把音乐、体操当作无关紧要的学问,这才正是先生所骂的末俗庸鄙之见哩。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趣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而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先生这几句话,是管理童子的法子。小孩子性情活泼,没受惯拘束,活象初生的草木一般。别要压制他,顺着他的性子,他自然会生长发达起来,若是压制拘束很了,他便不能够生长。所以教育小孩子,也要象栽培草木一样,不可压制拘苦了他,要叫他心中时常快乐。自己自然晓得学好。这便和草木得了春风时而一般,自然生机日发;和那秋天迫害草木的霜雪,效验真是大不相同了。先生这样管理童子的方法,世上迂腐老先生,多半不以为然。不知天地间无论何事,都是能自由才能发达,勉强压制,才是有害无益。自由发达,才是他自己真发达。勉强压制,就是他能够照你的话去做,也合机器一般,不过是听人调动罢了。西洋大教育家,有一个名叫斐司塔尔基的,他尝说道,“教育童子,总要顺着他的性情才好,设种种方法,惹起他的欢悦心,使他乐于受教。然后施以合宜之教育,才能够开发他固有的智能。他这儿句话,便合阳明先生的意见,正是一个鼻子孔出气。可见无论古今中外,道理总是一样。只是酉洋、日本各国,都遵守斐司塔尔基的方法。幼儿园和小学堂里,都重在游戏教育法,设出种种的法子一面和他游戏,一面就是教他学问。叫小孩子个个欢天喜地,情愿受教,没有一个肯逃学的。所以他们国里育大兴,人才日出。我中国几百年前,就有了阳明先生这等教育好法子,只是埋没了几百年,无人去理他的话。所以弄得教育童子的方法,就象冰霜剥落草木一般,一毫生意也没有。人才如何能发达呢?!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豳抑结滞于音节也。这儿句话是说,教学生唱歌的道理。不但歌星的辞话,可以鼓动学生的志气,而且儿童的活泼性子,可以藉此善成。儿童忧闷呆滞的光景,也可以藉此解悦。先生这样的意思,正合西人引诱儿童快乐主义,是一鼻孔出气了。你看中国现在教书的先生,待学生如同阎王待小鬼一般,百方压制,百方威吓,终日拘在学屋里咿咿唔唔,不许丝毫活动,弄得那柔弱的儿童,便合八十岁的老寡妇一般,刚强的一出学堂门,便合野马一般。那里还有一点优美活泼的少年气象呢。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这几句话,是说教儿童习礼的缘故。不但礼的仪节,可以令儿童整齐严肃,而且可以运动身体,调和血脉,坚强筋骨。照这样说起来,又合现在的体操正对了。你看那兵式体操的起坐进退,无论多少人,都是遵从一样的号令,节奏井然,丝毫不乱。那般整齐严肃,正合古人习礼的精神,一股一样。至于那柔软体操和器械体操,正是运动身体,调和血脉,坚强筋骨,更是不消说的了。现在西洋的教育,分德育、体育、智育三项。德国、日本的教育,格外看重在体操。我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专门讲德育,智育也还稍稍讲究,惟有体育一门,从来没入提倡(射御虽是体育,但也没入说明),以至全国人斯文委弱,奄奄无生气,这也是国促种弱的一个原因。阳明先生教育主义,却这样注重操练身体,真算是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特色了。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这几句话,是说教儿童念书的道理。不但是要开他的智能,并要培养他的心地,扶植他的志气。这也是先生生平重德行轻才智的宗旨。后世的人,往往有读书万卷,所行所为,还是天良丧尽。文词才华,可以取功名富贵,而气节品行,一毫也不讲究。甚至于天天读理学书,挂道学招牌却是间起他的心地来,还是一个卑鄙龌龊的小人。这都是只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砂料机安装外包协议合同
- 生产经营纠纷调解协议书
- 项目部租赁泵车合同范本
- 研发产品转化协议书模板
- 烤肉桌椅转让协议书模板
- 机关食堂承包合同协议书
- 物业服务业务协议书范本
- 焊工培训考试协议书模板
- 空压机租赁转让合同范本
- 阳台栏杆改造安全协议书
- 中远海运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陕西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劳动合同(模版)4篇
- 牛腿计算表(自动版)
- 甲苯甲醇烷基化法年产30万吨对二甲苯车间设计分析
- 碳纤维项目招商方案【模板参考】
- 电磁屏蔽网施工工法(十公司)
- 100-200吨垃圾焚烧炉工艺方案、投资预算、运行成本分析
- 会计分岗实训教案
- 经典: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与评估
- 质量控制实验室与物料系统—12.实验室设备和分析仪器的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