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丹东地区的高句丽山城项目基金: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9YJA770005摘要:丹东地区目前尚存并且可以确认的高句丽山城遗址有9座,分别为凤凰山山城、铅山山城、山城沟山城、高台堡山城、老孤山山城、城顶山山城、东山山城、虎山山城、娘娘庙山城。这些山城主要分布于鸭绿江、浑江和叆河流域。目前有关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的研究主要侧重对该地区现存高句丽山城遗址现状的调研与介绍,以及对相关历史地理问题的考证。关键词:营口;高句丽;山城Abstract: There are 9 Koguryo mountain fortresses in Dandong. They are Feng Hangshan mountain fortress, Qianshan mountain fortress, Chan Chenggou mountain fortress, Gao Taipu mountain fortress,Lao Gushan mountain fortress, Cheng Dingshan mountain fortress, Dongshan mountain fortress, Hushan mountain fortress, andNiang Niangmiao mountain fortress. These mountain fortresses are near the Ya Lujiang river, Hunjiangriver, and Ai river. Currently, the research are focus on the sites or the history and geography about the fortresses.Key words: YingKou, Goguryeo, mountain fortresses作者简介:王禹浪,男,1956年3月生,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王文轶,男,1981年5月生,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一、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的地理分布 丹东市,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市,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丹东地区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0公里。丹东市辖3个市辖区(振安区、元宝区、振兴区)、2个县级市(凤城市、东港市)和1个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宽甸县)。 丹东地区是辽东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属长白山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或余脉。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北部为中低山区、南部为丘陵区、南缘沿海为平原区。其中以宽甸县和凤城市北部地势最高,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有千米以上山峰14座,最高峰花脖山,海拔1336.1米;凤城中南部以及东港市北部平均海拔300500 米,丹东市市区和东港中南部地势最低,海拔多在20米以上,最低处海拔在2米以下。丹东市河流密布,水资源十分充沛,全境有大小河流九百余条,其中流域面积超5000平方公里的有鸭绿江、浑江和叆河,而绝大多数河流为此三大河流的支流。 丹东地区目前能够确认的高句丽山城共计9座。其中,凤城市3座,宽甸满族自治县5座,丹东市振安区1座。从地理环境来看,丹东地区的高句丽山城绝大多数分布于丹东北部及中部山区,并分别地近鸭绿江、叆河和浑江三大河流。鸭绿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发源于长白山南麓,沿中朝边界向西南流,沿途汇集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支流,在辽宁省丹东东港市附近向南注入黄海。鸭绿江干流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4万多平方公里。丹东市境内的虎山山城和娘娘庙山城2座高句丽山城均地近鸭绿江干流的下游地区。两座山城规模均在千米左右,属于小型山城,应当为高句丽时期扼守鸭绿江入海口的前哨堡垒。叆河全长182公里,流域面积6037平方公里,是丹东内陆地区流域最大的河流。凤凰山山城、铅山山城、山城沟山城、高台堡山城、老孤山山城5座高句丽山城位于叆河流域。其中凤凰山山城不仅是丹东地区最大的高句丽山城,也是辽东半岛地区规模最大的高句丽山城。因此,凤凰山山城无疑是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的核心城市,据此推断,高句丽在丹东地区所筑其他山城的主要作用之一便是拱卫凤凰山山城。浑江发源于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龙岗山脉南麓,发源地海拔高度534米,西南流经浑江区、通化市、通化县、集安市、桓仁县、宽甸县,于宽甸、集安两县交界处注入鸭绿江,全长433公里。丹东境内的城顶山山城和东山山城则位于浑江下游的北股河及半拉江两条支流附近。两座山城规模均在1500米左右,属于小型山城。沿浑江溯流而上,便可以进入今天本溪的桓仁县地区,以及吉林省的通化市、集安市(县级市)地区,而上述地区正是高句丽的“龙兴之地”,高句丽早期和中期的都城均在此地区。因此,城顶山山城和东山山城虽然城池规模不大,但是战略意义不容忽视。应当是拱卫高句丽腹地西南方向的重要的前哨堡垒。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叆河与浑江均为鸭绿江的支流,从属于鸭绿江流域。因此,如果严格按照流域的角度划分,叆河流域和浑江流域的高句丽山城亦归属于鸭绿江流域。笔者之所以将两者有别于鸭绿江而单独列出,一方面有鉴于叆河与浑江流域较广,属于辽东半岛地区的大型河流;另一方面则因为地近两条河流域的高句丽山城均离鸭绿江干流较远。附表: 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统计表序号山城名称周长地近流域现所属行政区划1凤凰山山城10000米左右叆河凤城市2铅山山城1500米左右叆河3山城沟山城900米左右叆河4高台堡山城1800米左右叆河宽甸满族自治县5老孤山山城1500米左右叆河6城顶山山城1500米左右浑江7东山山城1500米左右浑江8虎山山城1200米左右鸭绿江9娘娘庙山城1000米左右鸭绿江丹东市振安区二、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遗址的基本状况1凤凰山山城凤凰山山城,亦称乌骨城,位于丹东凤城市区东北20千米的凤凰山上,地处交通要冲之地。山城西侧为304国道和丹沈铁路,山城西南脚下有一条与304国道交汇并折而向西南的公路,是通向边门镇的省级公路,据当地老乡介绍边门镇在以前名为高丽城。这是元明清以来朝鲜半岛的高丽政权及李氏朝鲜朝贡和商旅往来的古道。边门镇亦为清代之柳条边的东部边门。山城西南距凤凰城市区约20千米,其西侧毗邻凤凰山风景区,山城北面、东面的城外高山林立,沟壑纵横,形势十分险峻。山城由东、西两侧“璧立千仞”的山岭构筑两道天然屏障,山势险峻陡峭,树木茂密。两侧山岭相对形成近似椭圆形的山城格局。山城城内地势平坦、开阔,略呈北高南低的地势。山城辟有南、北二门。城内中部有一条由北向南流向的山泉溪流,山泉一年四季流水潺潺,由山城北部山峰发源从南门流出城外。据该城的护城员李炳元同志介绍,城内共有三条泉水,以此条为最长,可见该城水源是十分充盈的。山城由城门、城墙、天然屏嶂、附属设施等四个部分组成。现将该山城的主要遗迹分别介绍如下:城门:山城主要有南、北二门,两门遥遥相对。南门处现遗留有一人工土山(在此称之为中间土山),土山面向城内一侧有明显的楔形石砌筑的城墙。土山东侧仍有一人工堆筑的土山,上面也残留有石筑城墙,但此土山现被某单位仓库占用,并架有铁丝网的高墙围在院内。据李炳元同志介绍,这两处土山原为一体,其中间豁口为今人辟开(有学者认为此豁口为南门)。在中间土山西侧有泉水流出(前文所提的山泉),其西侧正对着天然的山峰。据李炳元同志介绍在泉水流出山城的附近有一块很大的门柱石,门柱石上面有3、4个门柱卯,证明泉水流出附近(中间土山与其西侧山峰之间的豁口)才是山城真正的南门(一般认为此处亦是水门)。在中间土山外侧有一向南延伸近400米的土墙,残高约3米,底宽约6米,顶宽约3米,有人推断此土墙为南门的瓮城残垣。如果为瓮城城墙,至少应该在其对面也应有城墙的遗迹,但在此墙东、西两侧均无城墙址,所以其修筑年代及用途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北门位于东、西两侧山岭北部交汇的最低处,偏西约45 度,北门残宽13 .3米,其西侧城墙残高约6米。北门外修有一瓮城,瓮城北墙倒塌严重,瓮城进深约5.5米,东西长约15 米,瓮城门宽约2.8米。瓮城外有一平台,平台南北长约5米,平台北面为山谷,目测山谷深约50米。保存完整的城墙:乌骨城石砌城墙总长为7525 米,其中保存比较完整的城墙为235米,共由31 段组成。最完整、特点最明显、最能表现乌骨城城墙规模和结构的有5段:黑沟段,在北门东侧沿山脊筑有绵延近千米的城墙。城墙为干打垒式修筑,墙体保存较好,残高约24米,顶宽约12米,城墙外侧表面砌筑十分工整。石块长5070厘米,石面宽2040厘米不等。在城墙外侧有文物部门修筑的栈道。庙沟段,位于西侧山城中部、攒云峰南侧860米处的山峰峰脊上。城墙内侧为红色石砬沟,外侧为庙沟。这段城墙总长为400米。其中最完整部分为100米,偏离山脊,靠悬崖下的缓坡修筑,高6米,基宽3-4米,墙顶与山崖下山坡持平。此处海拔约600米。凤凰山口段,位于攒云峰直达悬崖东北侧山坡,横跨凤凰山口。此段城墙西接攒云峰,东连东部山区的又一山峰,长约400米。其中凤凰山东山一线城墙不是沿山脊筑断而修,而是沿山脊外侧修筑,其平均宽度为100米的山缓坡上。匹马沟段,位于乌骨城西北角转折点的匹马沟山口,此山口现存完整城墙60米,城墙均为石块砌筑。东庙段,位于乌骨城东南角制高点上,北连黑老石山口。此峰地处乌骨城东南端。峰脊转折处尚存40米长的城墙,其中有20米比较完整,高2米,宽3米,选用的城墙石较大,长度均在90厘米左右;石面长46 ,宽36厘米。倒塌城墙:倒塌城墙总长度为5170米,由55段组成,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多石型指全部或大部分墙石尚存的城墙。这种类型主要体现在城的北、东、西三条城垣上。这类城墙大都建于山脊上,段落较多,重点介绍如下3段:北门段,以北门为起点,向西伸展,约有600米长的倒塌城墙。城墙虽然倒塌,城基尚存,人可在城基上行走,墙石塌落于城外山坡。大芹菜沟段,从北门出发,沿墙基东行,越黑沟,过芹菜沟,直达东大顶子哨所一线,此段残墙长1050米。凤凰山段,由乌骨城西北角山口开始,进入砬子沟和凤凰山东山区,一直到达攒云峰,倒塌城墙连续不断,总长1000米。墙石堆于城基两侧。此段城墙多建在缓坡上,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天然屏障部分:乌骨城是由人工修筑的高大城墙和天然的悬崖峭壁连接组成的。长度在50米以上的屏障,共有34 段。其中超过200米的有12 段,超过400米的有9段。最长的屏障是庙沟山口大屏障,全长800米。最高的屏障是攒云峰悬壁,全长450米,东大顶子悬壁和匹马沟悬壁海拔高度也都在700米以上。50米以下的巨岩,共有53 段。其中20米以下的有44 段,10米以下的有18段。这种屏障都是在城墙沿线上连接城墙大小不等的自然岩石,其距地面高度都在10米以上,表面光滑,人难以逾越,故可做天然城墙。附属设施部分:乌骨城整体结构的附属设施,主要有甬道、瞭望台、旗杆座、点将台、水井、房屋建筑址等。甬道,在前文所述的泉水溪流东侧有一条宽约4米的甬道。甬道从南门两土山豁口一直通向北门,全长约15 00米。因为没有发掘,尚不能断定修于何时,但可以推测高句丽时期沟通山城南北的主要路径应该以此为基础。点将台,位于南门内200米处的西山根。台高约8米,为一长宽各10米的巨岩,岩上有两段石刻题记:一为明代人龚用卿题“攒云岩”(即攒云峰);二是民国时题“磊落光明”。台面朝向城内为一大片开阔地,台顶较为平坦。旗杆座,位于北门东侧1000米、黑沟山口西侧100米处巨岩上。两翼城墙汇于两块巨岩中断,两岩之间只有3米宽、4米深的空隙,此处用楔形石垒成一个方形石台,台心留孔,方形,边长25 厘米,孔深70厘米。台左台右连着城墙。房屋建筑址,据李炳元同志介绍,2007年辽宁省考古所在城内曾进行过发掘,其中对靠近东面山岭脚下的一片耕地发掘时,曾发现有明显的烟道等遗址,说明山城内曾有房屋等建筑址。瞭望台,在北门西侧有一高约15 米的山丘,其东坡山根处有现代修建的一山神庙,山神庙前有一条通向山丘顶部的狭窄土道,拾路而上便可到达山丘顶部。土丘顶部开阔平坦,地势为城内最高点。在居中位置上修有一瞭望台,瞭望台基本为正南正北向,近似方形,东西长9.6米,南北长7.9米,残高约2.7米,每层石阶向上内收约10厘米。瞭望台南侧修有通往瞭望台的台阶,南北残长约2.5米,东西宽约2.1米。在瞭望台的东、西、南三面的地面上散落有大量高句丽时期的板瓦、筒瓦的陶片,证明其上原有建筑物。在瞭望台的东北角堆积大量的石块,据李炳元同志介绍是发掘瞭望台时从上面拆下来的,没有发现尸骨和随葬品,排除了积石墓的可能。在瞭望台所处山丘的东西两翼为两道山梁,上面修有筑断城墙,城墙现多隐匿在树木草丛之中,不是十分明显。在山丘正南方是一深达数十米的山谷。此瞭望台为城内制高点,视野十分开阔,当为指挥全城和发号施令的主要场所。枯井,据凤凰山城调查简报1一文介绍,在乌骨城高山城墙沿线附近有一口较大型的水井,位置在大芹菜沟东侧高山平地处,海拔600-700米。在北距城墙仅20米处有一口水井,用楔形石镶砌,直径约2米,深约4米。另在城内平地发现枯井4眼,均用楔形石镶砌,规模不大,一般直径在1米至3米之间,深为3米左右。山城出土遗物:陶片,在庙沟段城墙内侧山坡等发现有陶片。陶片均泥质夹砂素面陶,红褐和黑褐两种,以红褐为主,手制,含滑石粉。曾有器底和板耳出土。瓦片本次考察在西北角瞭望台的东、西、南三面的地面发现大量高句丽时期的板瓦、筒瓦的陶片,其中板瓦表面均压印绳纹,背面为小布纹;筒瓦以黑褐陶为主。另据崔玉宽同志在凤凰山城调查简报一文中介绍,他曾在考察中采集到几块莲花纹圆瓦当。瓦当直径15、厚5厘米,花纹线条规整,烧制火候较高。铁箭镞,在采访李炳元同志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一支铁箭镞,该箭镞长17厘米,箭头长2厘米,宽1厘米,铁箭杆长15 厘米,宽0.5厘米,为典型高句丽时期铁箭镞造型。另外,据其介绍当地百姓在耕地劳作时还捡到过唐代及辽金时期的铜钱。石臼,在李炳元同志家的院子里,笔者在考察时见到了3方石臼,其出土地点均在此山城内,具体地点不详。其中最大一方石臼为不规则圆形,臼口直径约15 厘米,深约15 厘米。该石臼配套石杵长约40厘米,大头直径约12厘米。2.铅山山城铅山山城位于今凤城市青城子镇铅山顶端。此山因铅矿蕴藏量极为丰富故而得名,当地群众俗称为高丽城山,今又称铅顶子山。铅山海拔445 .8米,位于青城子镇西端,山顶地势平坦。其上有城为石块青砖结构。城墙底部为扁方形不规则的石块砌筑,顶部为青砖铺砌。城垣辟有南门设在缓坡处。城门也为石块与青砖结构。山城西、北两墙利用自然山势的陡峭作为天然墙体。城东南角有一墩台,应当为瞭望台。瞭望台东侧有一道石筑墙体。城内东南角原有一眼泉井,井壁四周为石块垒砌。此城始建于高句丽时代,经明代沿用后改建成长方形。原为沿山脊修筑的石墙,呈不规则形。城墙的基石及周围的矮墙均为石块砌筑。明代利用石墙体的石块做为墙的基石。铅山山城西南距岫岩县黄花甸镇陈家堡村南沟山山城约30千米、东南至凤凰城约50千米。地处哨子河与叆河的发源地,为两河的分水岭,是一城锁两河的交通要冲之地。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防止来犯之敌通过其中一条河流进入另一条河流。因此,即使在明代这里也同样成为了军事要塞。3.山城沟山城山城沟山城,位于丹东凤城市西北部通远堡镇山城沟村北1.5千米山上。城沿山势修筑,平面略呈三角形,在三个城角均有小台。城周长900米。城墙为石块夹土构筑,基宽约3米。东西两壁外面利用悬崖,里侧堆起1.5米高土墙。南面是谷口,亦为城门。城内中部有建筑址,并见绳纹瓦片等。4.高台堡山城高台堡山城位于宽甸县灌水镇高台堡村南2.5千米的簸箕山顶峰。山城城垣依山脊走势而筑,山城地势十分险要,城垣大部利用天然陡峭的悬崖为屏障,在豁口及低矮处用石块筑起高大石墙。山城南北长500米,东西宽400米,其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城垣所砌的石块,均为人工打制的楔形石。西墙现已坍塌,东墙辟有一门址,亦即谷口及山水泄洪处。门址残存的石墙残高3米,宽约3米,从城门至山下及城内点将台之间马道痕迹依稀可辨。山城中央处有一高大的点将台遗址,山城南侧有山泉井一口。有学者认为,高台堡山城应当为高句丽时期的“安地城”2。5.老孤山山城老孤山山城位于宽甸县灌水镇老孤山顶端。地处叆河上游。西与凤城市爱阳镇相距仅3千米。宽甸至凤城铁路与公路在附近经过,交通十分方便。山城平面呈不规则形,城垣均用石块沿山脊走向砌筑。在山脊的险要处砌成矮墙,并在谷口处辟有城门。山城周长约1.5千米。城内原存有山泉井与蓄水池。6.城顶山山城城顶山山城位于宽甸县牛毛坞镇小城子村城顶山山顶,地处浑江下游,东南距西平哨水库约15 千米。山城“四面悬绝,惟南门可上”。周长约1497米,呈簸箕形。南城门两侧石岩壁立,进入城内平坦开阔。由西城门向北蜿蜒着一道古城墙,长约数百米,现保存较好。古城墙均为牛角状石块垒筑而成,墙体残破,苔藓斑驳。山城内有营盘遗迹多处,均呈台阶状布局。登城顶山古城从南门进入,即是古营盘中心区,点将台、将军府等均设于此。沿古马道向西而行,二姬墓、孝母房、屯兵营等古遗迹甚多。7.东山山城东山山城位于宽甸县太平哨镇挂房子村东山顶端。南股河与北股河在此地交汇后形成半拉江,继续东北流注入浑江。山城周长约1.5千米,城垣依山脊走向而筑。城垣大部利用陡峭的山脊为屏障,仅在谷口或较低的豁口处筑有1-2道石墙,石墙均用石块砌筑。山城内高句丽遗物很少见,但在山城外发现了高句丽居住址及遗物。由此山城沿半拉江进入浑河后可直达桓仁市境内。此城与牦坞镇城顶山山城分别控扼浑江下游的两条支流,其战略意义十分重要。8.虎山山城虎山山城位于丹东市宽甸县虎山镇虎山村后的虎山顶端。虎山南濒鸭绿江,西依叆河,北接虎山镇,西距丹东市15千米。它是一座平地突兀而起的孤山,远望虎山形如卧伏在平地上的一只猛虎,故有虎山之称。虎山镇及虎山村也因此而得名。虎山海拔146.3米。虎山四周十分陡峭,顶部较为平坦。出土的青铜时代、汉代、高句丽、辽、金、明代的遗物非常丰富。在虎山上的北面顶部边缘,当揭去茂密草树的土层下部,便会发现用楔形石构筑的石筑城墙,城墙随山势屈曲走向而建,现存墙体虽间有残断,但仍环山半周,长600余米,有的地段残墙还相当完整。据此推算虎山山城周长约12 00米,并且根据城墙的内外两面均砌筑加工精细的呈三角状的楔形石,墙体内填砌打凿的自然形石块等特征,可以判断为高句丽山城。目前,学术界已认定其为高句丽之“泊汋城”。9.娘娘庙山城娘娘庙山城位于丹东市西南16千米振安区浪头镇鸭绿江口右岸的山岗上。当地群众俗称浪头娘娘城。西距浪头镇仅3.5千米,南距文安村1.5千米,东距鸭绿江畔0.5千米。山城目前破损严重,城垣已大部坍塌,但城垣残存的痕迹清晰可辨。古城为石头与夯土混筑而成。古城规模不大,呈不规则状,紧依鸭绿江,站在山城上可眺望鸭绿江口。安东县志对该城有所记载:“娘娘城,在凤凰城东南一百七十里,今县治西南三十二里三道浪头下,地名娘娘城,濒临大江,有石垒高数丈,西北南三面有三方里土围一处,高丈余,低亦五六尺。数年前发现古砖古瓦,较今时厚长甚多,建自何代,不可知矣”。辽宁省文物干部培训班1958年调查该城后撰写的简报记录:“略近力形,南北长三百五十米,东西宽二百一十米,沿山起伏,城墙土筑。南北二门,其出土板瓦与城址建筑特点,与辑安高句丽遗址完全相同,估计它也是高句丽的一种军事城堡”有学者推断此城当为高句丽大行城故址3。 三、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研究综述截至目前,学术界有关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的研究成果,根据其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山城遗址概况介绍;山城遗址的考古调查报告;山城相关的历史地理考证。山城遗址概况介绍的成果相对比较丰富。其中著作类的主要有王禹浪、王宏北两位先生编著的高句丽渤海古城址研究汇编4,冯永谦先生编著的北方史地研究5和王绵厚先生编著的高句丽古城研究6三部。高句丽渤海古城址研究汇编对丹东地区的凤凰山山城、高台堡山城、东山山城、老孤山山城、铅山山城、虎山山城、娘娘庙山城七座丹东地区的高句丽山城遗址概况予以了介绍,是三部著作中辑录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址数量最多的。北方史地研究中的高句丽城址辑要一文仅收录了山城沟山城、凤凰山山城、高台堡山城三座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但相对高句丽渤海古城址研究汇编则增补了山城沟山城。高句丽古城研究收录的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也仅有三座,分别是凤凰山山城、高台堡山城和虎山山城。三部著作中虽然介绍的山城址有所交叉,但是详略不同,互有补充。此外,李治亭先生主编的关东文化大辞典7、辽宁省志文物志8和辽宁的高句丽山城及其意义9中也收录了凤凰山山城。除了上述著作之外,还有一些论文专门或者其内容涉及了对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遗址概况的介绍。如丹东市区的高句丽山城10和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及其墓葬考察纪要11两篇论文就涉及对凤凰山山城址概况的介绍。辽宁高句丽山城再探12一文则有关于虎山山城的介绍。上述成果有关山城遗址基本情况的辑录,一方面为世人保留下了历史文化的重要信息,同时也为今后的文物普查、考古发掘和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的研究等奠定了基础。丹东地区山城遗址的考古调查报告主要有凤凰山山城调查简报13和中国考古学年鉴中的丹东虎山高句丽遗址一文14。前者根据实地调查情况,详实记录了凤凰山山城的城墙、城门、自然形制和山城的哨台、旗杆座、点将台、水井等附属设施的基本信息,以及调查所采集的文物情况。该文是目前有关凤凰山山城基本概况介绍最为全面的成果。后者则简略介绍了1991年对虎山山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通过考古手段对虎山山城进行了断代,确认为高句丽时期的山城。学术界有关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历史地理考证的成果,主要侧重对高句丽时期的乌骨城、泊汋城的考证。乌骨城的地望,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即凤凰山山城。首先提出此观点的是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文信先生15。此后,冯永谦先生在高句丽城址辑要一文中结合旧唐书高丽传、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纪、高丽记、辽东志、凤城琐录等相关史料的记载,进一步佐证了此观点。王绵厚先生在高句丽古城研究一书中,则结合史料从古今交通地理的角度对此进一步论证。关于乌骨城一名的由来,有的学者认为乌骨城可能因傍乌骨江而得名,乌骨江即今叆河16。有的学者则认为山城因山色而得名,“乌者黑也,凤凰山山石多呈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去年文科高考数学试卷
-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试卷
- 七年期末数学试卷
- 全国高考卷i数学试卷
- 模具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2025年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系统设计和开发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音乐表演专科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良好是多少分
- 中文系毕业论文写小说
- 2025年高端翡翠原材料批量采购及精加工技术合作合同
- 2025年网络营销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标签印刷品质管理制度
- 农业高级工考试题及答案
- 银行设备间管理制度
- 城市韧性建设研究-洞察及研究
- 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上册)
- 牛奶面包食品配送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小学教育类论文选题方向
- 公司药品退货管理制度
- CJ/T 527-2018道路照明灯杆技术条件
- 学校代收书款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