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doc_第1页
光伏电池.doc_第2页
光伏电池.doc_第3页
光伏电池.doc_第4页
光伏电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年第二学期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技术和系统应用科目考查卷专业:物理学(师范) 班级:物理091 任课教师:徐祥福姓名:骆永宽 学号:09124110124 成 绩:CIGS电池技术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阐述铜铟镓硒(CIGS)薄膜电池的研究进展,概述了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薄膜构成及特性。在阅读了多篇文献后,综合文献的结果,介绍了CIGS薄膜吸收层的制备技术,如多元共蒸发法、溅射后硒化法及缓冲层的制备技术;最后对CIGS电池的发展总结和展望。关键词: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缓冲层,制备技术,研究进展1、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结构及性能特点CIGS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是在通常所称的铜铟硒(CIS)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A族Ga元素替代相应的In元素而形成的四元化合物。鉴于添加Ga元素后能适度调宽材料的带隙,使电池的开路电压得到提高,因此,近年来CIGS反而比CIS更受关注。为此,本文中描述的CIGS和CIS将具有同等意义。单晶硅、多晶硅以及非晶硅属于元素半导体材料, 尤其单晶硅,在电子、信息科学领域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作为硅太阳电池,只是它诸多的重要应用之一。与硅系太阳电池在材料性质上有所不同的是,CIGS属于化合物半导体范畴。固体物理学的单晶硅金刚石型晶体结构和CIGS黄铜矿型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李凤岩 李长健 熊绍珍 薄膜太阳电池系列讲座(6) CIGS薄膜太阳电池(上) 天津市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光电子所 太阳电池的基本原理是光生伏特效应: 光照下,pn 结处的内建电场使产生的非平衡载流子向空间电荷区两端漂移,产生光生电势,与外路连接便产生电流 单结CIGS 薄膜太阳电池的基本结构由衬底、背电极层、吸收层、缓冲层、窗口层、减反层、电极层组成。叶飞 禹争光 CIGS 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四川东汽表面工程研究所 典型的 CIGS 薄膜太阳电池的结构为: Glass /Mo /CIGS /ZnS / i-ZnO/ZAO/MgF2,如图2 所示。CIGS是一种直接带隙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系数高达105 (cm-1),优于其他电池材料。对比图3中的各种薄膜电池材料吸收系数的曲线,可知CIGS 材料的吸收系数最高。CIGS薄膜电池的吸收层仅需12mm 厚,就可将阳光全部吸收利用。因此,CIGS最适合做薄膜太阳电池, 其电池厚度薄且材料用量少, 大大降低了对原材料的消耗,减轻了In等稀有元素的资源压力。除了材料上的有点之外,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还具有抗辐射能力强、发电稳定性好、弱光发电性好、并且转换效率是薄膜太阳能电池之首,目前室内转换效率可达20%。CIGS材料的光吸收系数最高,吸收层可做得很薄。实际上CIGS薄膜电池各层叠加起的总厚度1) 的 CIS 薄膜, 该薄膜为低电阻p型半导体( 占整层厚度的50.0%66.7%) ; 第二层是在高的衬底温度 450 ( 对于沉积 CIGS 薄膜, 衬底温度为 550 ) 下沉积贫铜的CIS薄膜, 该薄膜为中等偏高电阻的 n 型半导体, 通过两层间扩散, 形成梯度 p 型半导体。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 NREL ) 高转化效率的 CIGS薄膜采用的是三步共蒸发工艺制备的。第一步, 基底温度较低的情况下 ( 400 ) 蒸发 In、Ga、Se 形成一层 In- Ga- Se 预置层, 其中控制原子比例 In/Ga=0.7/0.3, In+Ga/Se=2/3; 第二步, 升高基底温度到 570 , 蒸发Cu、 Se, 其目的是为了借助低熔点的 Cu2- xSe 在高温下具有液相般的特性来促进晶粒生长, 得到大尺寸且致密的膜层, 这两层复合可转化为稍微富铜的 CIGS;第三步, 保持第二步的基底温度, 蒸发 In、 Ga、 Se, 使多余的 Cu2- xSe 转化成等化学计量比的 CIGS, 继续蒸发少量的 In、 Ga、 Se, 可得到稍微贫铜的 CIGS p 型黄铜矿结构, 并控制 Cu/In+Ga 的比例在 0.880.92 这个狭小的范围内。样品随后在蒸发 Se 的同时冷却到 400 , 关闭Se再冷却到室温。应用该法制备的 Mo/CIGS/50 nmCdS/50 nm ZnO/200 nm ZnO Al 电池可获得 大于 19%的转化效率。目前三步法是比较成熟的蒸发工艺,但很难实现工业上大规模生产。德国 Wrtz Solar公司开发了一步共蒸发工艺制备CIGS吸收层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2005年的最大产量为 1.5 MWp, 电池组件尺寸为(60120)cm2, 转化率 11%13%。 以转化率 12%、产品良率 85%计算, 一个年产量为50 MWp 的生产线, 其价格仅为 0.7 Eur /Wp。Global solar 采用共蒸发工艺在不锈钢薄片上制备 CIGS电池, 电池组件尺寸为 7 085 cm2, 转化率 10.1%。郭杏元 许生 曾鹏举 范垂祯 CIGS 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制备工艺综述 深圳豪威真空光 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大学光 电子学研究所 真空与低温 Vacuum & Cryogenics 第14 卷第 3 期2008 年 9 月 2.2溅射后硒化法溅射后硒化法是指首先溅射制备金属CI(Cu In)或CIG(Cu In Ga)预制层,然后再对其进行硒化处理。溅射工艺易于精确控制薄膜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膜的厚度和成分分布均匀,且对设备要求不高目前已经成为产业化的首选工艺。具体工艺过程是首先在涂覆有Mo背电极的玻璃上溅射沉积CIG CuIn Ga预制层,然后在硒蒸气中对预制层进行硒化处理从而得到满足化学计量比的薄膜但与共蒸发工艺相比这种工艺不容易形成Ga含量的V型分布。制备CIG预制层时靶材为Cu In Ga元素的纯金属或合金靶,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溅射溅射过程中通过控制工作气压溅射功率、Ar流量和溅射顺序等参数可制备出性能较好的CIG金属预置层。硒化时所用Se源不同,将明显影响生成CIGS的好坏,目前应用最多的是H2Se气体和固态硒源硒化法。前者H2Se气体活性较好,易于Se原子与CIG预制层反应生成CIGS晶相。但 H2Se有剧毒易燃易爆且价格昂贵因此应用受到限制后者固态硒源硒化法成本较低安全无毒因此应用较为普遍。采用固态硒源法进行硒化时将Se粉末或颗粒作为硒源放入真空或氩气环境下的蒸发舟中用蒸发产生的Se蒸气对预制层进行硒化处理,此过程中预制层加热的温度、升温速率、加热时间、Se蒸气压等都对最后形成的CIGS薄膜质量有直接的影响需要优化最佳的工艺参数。但这种方法Se原子活性Se压难以控制硒化过程中还易于造成In和Ga元素的损失。因此效果不如H2Se气体硒化法在硒化工艺的研究中开发新型硒源成为本工艺的发展方向,有机金属Se源有望成为H2Se的替代硒化物具有代表性的为二乙基硒 (C2H5)2Se(DESe)。3、CIS电池缓冲层的制备技术缓冲层薄膜经由CdS发展为ZnS薄膜。蒋方丹等对 CdS 做为缓冲层的作用和弊端做了分析,认为CdS 是非常适合作为CIGS 薄膜太阳能电池缓冲层材料,由于 Cd 有毒、能隙偏窄、制备工艺不匹配等因素的制约,限制了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因此,目前对缓冲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薄膜的制备工艺和无镉缓冲层材料方面。3.1 化学水浴法化学水浴法制备 ZnS 和 CdS 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有着相同的成膜机理,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了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上。张萌等人研究了分散剂丙三醇对ZnS薄膜的影响;刘琪等人对三种(氨水 氨水联氨 柠檬酸钠)络合剂的效果做了对比;然后他们又重点研究了联氨对薄膜沉积速度、结构、形貌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张萌等人发现,在反应温度为 75时,可以得到平整均匀的薄膜,继续升高反应温度,则 ZnS 沉积速度加快,薄膜表面不平整,有少量的凹陷,影响缓冲层的光学性能 刘琪等人对 ZnS 薄膜的沉积速率与溶液温度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 实验中发现水浴温度升高,薄膜沉积速度明显加快,但溶液中出现粉尘速度也加快。3.2 真空蒸发法日本学者 Islam 等人研究了用分子束外延法(MBE)制备缓冲层 ZnS 的 CIGS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并与以 CdS 和 ZnS/CdS 做为缓冲层的 CIGS 电池性能做了对比 结果表明,以 ZnS 作为缓冲层的电池与CdS 的对比,其性能非常的差,但是以 ZnS/CdS 作为缓冲层的电池性能就很好,其转换效率最好可以达到1687 黄剑锋等人研究了蒸发温度对所制备薄膜物相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蒸镀温度比较低时 (T1180),原子扩散动能较小,薄膜的沉积量很少,随着蒸发温度升高到 1200,薄膜的物相主要为闪锌矿并呈(111)晶面取向排列,此外,还有少量的纤锌矿相 当温度继续升高时,原子扩散温度太大,薄膜的结晶程度下降厚度降低。赵静 王智平 王克振 冯晶晖 CIGS 薄膜太阳能电池缓冲层的研究及其发展 兰州理工大学 可再生能源研究院 甘肃科技纵横 资源环境 2010 年(第 39 卷)第 3 期4、总结与展望CIGS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目前已经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但CIGS电池从实验室走向真正的商业化应用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就目前的状况来看CIGS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方向包括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CIGS电池的理论研究一直发展缓慢,在试验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在理论上无法得到更深入合理的解释。薄膜晶体生长机理、异质结、深能级、载流子复合等理论不够完善,尤其是多元化合物半导体的晶格缺陷、界面复合、少子寿命、扩散长度等基础理论,也未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也赋予了我们广阔的创新空间。 王波 刘平 李伟 马凤仓 刘新宽 陈小红 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