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场镇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总结.doc_第1页
猴场镇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总结.doc_第2页
猴场镇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总结.doc_第3页
猴场镇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总结.doc_第4页
猴场镇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紫云自治猴场镇实施“6730”工程暨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辐射带动工程的总 结一、引言按照安顺市规划并在今年启动实施的 “6730”工程(示范推广应用宽窄行带状种植技术及其配套技术措施选用良种,适期播种,平衡施肥及作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杂交玉高产栽培技术)的规划内容,我镇今年实施杂交玉米高产示范面积为100亩,示范辐射带动面积为3000亩。项目经县指导组现场验收结果表明,我镇实施的杂交玉米高产示范及辐射带动取得显著的实效,示范区平均产量684公斤/亩,项目实现粮食增产70.05万公斤。二、示范实施情况(一)、核心示范区实施情况核心示范区把玉米宽窄行带状种植及配套技术与常规种植方式作同田对比,为大面积实施提供依据。核心示范区设在猫场村跑马坪,海拔1260米,坡度小于25度的缓坡地或梯地,属碳酸盐类岩石风化型沙性土壤,土壤肥力为上、中、下等。示范农户:黄光明、杨光明和李昌,示范地地势平坦,位于坝子中间,光、热条件较好,面积共计16.8亩。(二)大面积示范带动实施情况为顺利完成 “6730”工程规划任务,切实将“宽窄行带状种植”及其配套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目的。我镇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在完成核心示范区指导工作的同时实施示范样板点两个,面积共计100亩(即猫场巴巴关50亩,打联村打独50亩)。并在本镇主要的玉米生产坝区,(即:马寨村克把坪,小湾村摆斗山,克座村黄家湾,猫场村巴巴关,打联村道班、打独一带)实施示范辐射带,面积共计3600亩。项目实施由猴场镇政府行政干部和猴场农推站农技干部共同完成,行政干部负责组织农户进行农事活动,农技干部在田间负地角责技术指导,示范样板点实行行政长官负责制。示范辐带动区的各个坝区分派专人负责蹲点指导。项目验收:县农业局派技术人员作指导,主要由猴场镇农推站负责完成,全镇范围内的主要坝区进行验收,对各坝区的数据进行梳理,并与高产示范栽培区进行比较。(三)、示范主要技术措施选择种植在本地适应性、丰产性能较好的安单3号,西山99等杂交玉米良种。4月上旬播种。示范设计按照3800株/亩的密度,设计宽窄行,宽行1.5米,窄行0.5米,株距0.18米。期间5月2日至5月15日旱情严重,因抗旱投入及时,秧苗损失较小。核心示范区同田对比CK(常规)种植密度设置为: 8060cm,理论株数为2770株。施肥:宽窄行带状种植区,尿素48公斤/亩,过磷酸钙40公斤/亩,氯化钾27.5公斤/亩,磷、钾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尿素的10%作基肥,30%作苗肥,60%在大喇叭口期施用。同时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作基肥。常规区:亩施基肥:农家肥750公斤,复合肥35公斤;亩施追肥:尿素35公斤,分两次施入,30%作苗肥,70%大喇叭口期施用。玉米出苗后防治地老虎危害,督促农户用农药 “地下死”灌根,6月20日发现蛅虫危害,虫口密度100株28头,组织农户用农药敌杀死防治,虫害被及时扑灭。测产验收:核心示范区每块地的“宽窄行带状种植区”和“常规区”各取三个样点进行实割实测作同田对比,高产示范样板点各取三个样点并在同一坝区常规种植地块随机取三个样点进行实割实测作同坝区对比,示范辐射带动区各取三个样点并在同一坝区常规种植地块随机取三个样点进行实割实测作同坝区对比,每个样点面积为24平方米。参加验收的人员有:吴平凡(猴场镇分管副镇长),甘贤能(县局技术指导员),杨通云(农业中心主任 助理农艺师),黄光义(农业中心副主任 助理农艺师),杨秀平(农艺师),刘兴芬(助理农艺师),吴喜华(技术员),张祥(技术员)。三、示范实施成效(一)示范实施完成情况完成核心同田对比示范面积16.8亩,得出宽窄行带状种植及配套技术措施比常规种植亩增产205公斤,亩增产率为29.9%;高产示范样板点完成2个共计面积100亩,实现增产6.84万公斤,亩增产196公斤,亩增产率28.66%;示范辐射带动面积3600亩,实现增产67.9万公斤,亩增产189公斤,亩增产率28.38%。(见表3和表4:)(二)示范实施成效 (1)项目区玉米总产246.76万公斤,总增产量70.05万公斤。(见表3)(2)投入产出比:单位投入产出比为12.21,单位新增投入产出比为12.35。(见表5)(三)比较分析1、经济性状比较:从验收表中可看到;两种种植方式的株高、穗长、穗实粒数差别不明显;而因种植密度不同,亩穗数的差别就很大:常规区平均2732.3穗/亩;宽窄行带状种植区3731.9穗/亩。(见表2)2、产量比较:核心示范区常规种植平均产量是481公斤/亩;而宽窄行带状种植区平均产量是686公斤/亩,亩增产205公斤/亩。高产示范样板点平均产量是684公斤/亩,同坝区常规种植平均产量是488公斤/亩,亩增产196公斤/亩。示范辐射区平均产量是665公斤/亩,同坝区常规种植平均产量是479公斤/亩,亩增产189公斤/亩。(见表4)3、分析因玉米与水稻等分蘖作物不同,利用的是一株一茎一穗,群体的田间自动调节能力低,稀植的条件下,株少,表现穗大粒多,千粒重也大,单株产量高,但总穗数不多,单株产量大不能补偿由穗少而造成产量的损失。相反如果种植过密,亩穗数虽多,但单株产量下降,穗数增加的重量又不能补偿单株产量显著下降的损失。所以合理密植才是增加单位产量的关键。采用“(150+50)18cm”为标准的宽窄行带状种植,通过拉绳打点定距,使得植株群体通风透气采光性良好,所以对比常规区,两种种植方式的株高、穗长、穗实粒数差别不明显。但是采用“(150+50)18cm”为标准的宽窄行带状种植,其亩株数达到3500株以上,而常规种植以“8060cm”规格为标准,其亩株数只有2700左右,造成亩有效穗数严重不足,故而产量不高。四、结束语(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因今年7月份雨水偏多,玉米扬花授粉受影响,造成部分没有受粉不结实和受粉不充分秃尖较大。(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户习惯了常规的稀大窝,对宽窄行合理密植不理解,接受难,不听招呼,加上镇干部人手不够,还要顾及计划生育等其他工作,管理不过来,影响了项目产量。(3)个别农户追肥不盖土,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影响产量(二)宽窄行合理密植示范推广前景宽窄行合理密植的大面积示范推广对提高我镇玉米单产,增加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