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测验法.doc_第1页
第九讲 测验法.doc_第2页
第九讲 测验法.doc_第3页
第九讲 测验法.doc_第4页
第九讲 测验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讲 测验法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 严磊一 测验法概述11.心理测验的历史12.心理测验的含义13.心理测验的特征24.心理测验的功能35.心理测验的类型36.常用的心理测验5二 测验法的编制51确定测验目的52制定编题计划53编辑项目或题目64预测和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85合成测验86 测验的标准化97鉴定测验108编写测验说明书10三 测验法的实施101测验的实施过程102测验分数的解释10四 测验法的评价111. 优点112. 缺点123.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2一 测验法概述1.心理测验的历史智力筛查测验:A.Binet(1905)个体差异的评价:P.Galton,J.M.Cattell大规模的人员选拔:陆军测验2. 心理测验的含义测验(test)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心理测验则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测验与量表是一回事吗?观点一:P.N.Kerhnger(1973):测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程序,在此程序里,受测者对一组建构好了的刺激做出反应,而这些反应使得施测者能够以一个数量或一组数量来描写受测者,并由这个数量或一组数量推论受测者拥有这个测验所想测量的行为的情况;量表则是一组符号或一组数量,经由某种建构过程,使之能够按照规则来描述目标个体(或目标个体的行为)。观点二:A.Anastasi(1976):测验是“对某一行为样本的一种客观且标准化了的量标(measure) ”。这种观点将测验等同于量表。图一 心理测验过程 表一 问卷与量表的不同量表问卷编制框架的差异量表需要理论的依据,量表的各分量表都要有明确的定义,问卷只要符合主题即可、问卷则无此要求 计分的差异量表是以各个分量表为计分的单位,量表的计算单位是分数,问卷是以各题为单位来计次 而问卷的计算单位是次数 统计分析的差异量表在描述统计方面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在推论统计方面有t验验、方差分析、共变量分析、回归分析等。问卷在描述统计方面有次数分配、百分比;在推论统计方面有2验验(如适合度考验、百分比同构型验验、独立性验验、改变的显着性验验等)。3.心理测验的特征A 间接性:研究者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只能通过测量人的外显行为来推论他的心理品质。心理测验的间接性大大增加了测量工作的难度。在测验过程受许多无关因素的影响,易产生测验误差,影响测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测验内容的界定比较困难。B 相对性:在对人的行为做比较时,没有绝对的标准,也就是没有绝对的零点,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所谓测验就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 C 客观性:心理测验虽然是间接的、相对的,但仍然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心理与教育测验所测量的心理与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心理与教育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和解释方面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无关变量的影响受到了尽可能的控制。客观性的表现:测验刺激的客观性:测验刺激给予受测者的意义具有可重复性。测题目的是否明确、测题内容是否涉及社会期许特征等都会影响客观性。量化的客观性:一组相同的反应,由不同人员或同一人在不同时候计分或分类,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也即计分人员主观判断参与的程度。推论的客观性:依照常模的机械推论vs.结合临床观察和经验的综合推论以下测验题,客观性较好的是?26后面的第8个数字是多少?朋友们会主动询问我是否需要帮助。您是否与男(女)朋友以外的人保持性关系?请将以下图形连续抄绘在一张A4纸上,只能用铅笔和橡皮。4.心理测验的功能一是预测,即通过测验以了解个体间的某些差异,并由此预测不同的人在将来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差别。二是诊断,它是把重点放在测量同一个人的不同特征间的差异,例如通过测验以诊断出某人是言语能力强还是操作能力强。测验的这两种基本功能在实际中表现为:选材功能、安置功能、诊断功能、咨询功能。5. 心理测验的类型心理测验数目较多,据统计,仅以英语发表的测验已达5000余种。其中,有许多因过时而废弃不用;有许多本来就流传不广,鲜为人知;有一部分测验因应用广泛,经过一再修订,并为许多国家译制使用。1989年出版的心理测验年鉴第10版(MMY-10)收集了常用的各种心理测验有近1800种。这些心理测验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以下一些类型。 A 按测验的功能分类智力测验:测量人的一般智力水平。如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斯坦福一比内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儿童和成人智力量表等 特殊能力测验:测量个人的特殊潜在能力,多为升学、职业指导以及一些特殊工种人员的筛选所用。如音乐、绘画、机械技巧,以及文书才能测验人格测验:测量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如MMPI、16PF、EPQ,罗夏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B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文字测验:所用的是文字材料,它以言语来提出刺激,被试者用言语作出反应。MMPI、EPQ、16PF及Wechsler儿童和成人智力量表中的言语量表部分。实施方便,但容易受被试者文化程度的影响,因而对不同教育背景下的人使用时,其有效性将降低,甚至无法使用。操作测验:测题多属于对图形、实物、工具、模型的辨认和操作,无需使用言语作答,不受文化因素的限制,可用于学前儿童和不识字的成人。如罗夏测验、TAT、Raven测验及Wechsler儿童和成人智力量表中的操作量表部分。缺点是大多不宜团体实施,在时间上不经济。C 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 客观测验:所呈现的刺激词句、图形等意义明确,只需被试者直接理解,无须发挥想象力来猜测和遐想。绝大多数心理测验都属这类测验。投射测验:刺激没有明确意义,问题模糊,对被试的反应也没有明确规定。被试者作出反应时,一定要凭自己的想象力加以填补,使之成为有意义。在这过程中,恰好投射出被试者的思想、情感和经验,所以称投射测验。投射测验种类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有罗夏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自由联想测验和句子完成测验。 D 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最大成绩测验:这类测验要求被试尽可能作出最好的回答,以供测验者对人的能力作出评定,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学绩测验等都属此类。 典型反应测验:这类测验主要测量人们在特定情境中自己的典型行为或心理特征,因此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人格测验即属于典型反应测验。按测验的方式分类:个别测验、团体测验。6.常用的心理测验能力测验:中国比内测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瑞文测验 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等成就测验:又称教育测验、学绩测验。主要有:综合成就测验:基础教育及基本技能最低限度测验、单科成就测验、预测性测验职业测验:二 测验法的编制编制一个可供使用的标准化的心理测验,一般要经过八个步骤:确定测验目的、制定编题计划、编辑测验项目、预测与项目分析、合成测验、测验标准化、鉴定测验、编写说明书。编制测验的基本程序1确定测验目的n I测量对象:年龄、智力水平、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包括阅读能力)n II测量目标(能力、人格、学业成就等)将目标具体化操作性定义(需考虑,以往研究成果、时代特点、受测群体实际情况、咨询专家)n III用途:1描述(人格)、2诊断(精神病鉴别、学习困难鉴别等)、3选拔(高考、公务员等)、4预测(智力)2制定编题计划n I 确定代表该结构的行为:u a 内容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u b 研究回顾: 略u c 关键事件:行为核查表(前测一下,对被试、专家等人群进行简单的调查)u d 直接观察: 略u e 专家判断:书面或个人访谈u f 教学目标:布鲁姆的目标分类n II 行为领域取样:u a项目详细说明(以数学技能分测验为例)l 包含:内容来源、问题情景或刺激的描述、(反应属性)正确反反应的特征、错误反应的特征u b项目算法(项目的基本格式):用于处理定量的项目内容(如,“当ab时,a-b=_”的计算形式)u c 项目形式:用于处理言语的项目内容(如,“这很可能是_的症状”的言语内容形式)3编辑项目或题目n I收集相关资料(材料要1丰富、2普遍性、3趣味性)n II选择项目的形式u a测题形式:选择型(判断题、选择题、句子匹配等)、供应型(简答法、论述法等)l a1 判断题:优点:命题容易、评分简单省时、被试回答方便缺点:对简单观念或知识的了解、记忆和猜测矫正公式:分数=(做对题数做错题数)每题所占分数注意事项:1避免无关或琐碎细节、2仅包含一个重要观念、3避免使用事实或能作为解释的陈述句、4不要用所有人都同意或不同意的句子、5句子不要太长、6避免使用可能导致歧义的词、7最好使用肯定和否定的句子大致相同l a2 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组成n 优点:1适用范围广、2评分简单&省时&客观、3比是非题更少受猜测的影响n 缺点:1迷惑答案比较难编、2无法测言语表达能力&概括&组织能力、3不能完全排除猜测n 注意事项:1题干陈述简单明确、2答案或选项采用4-5个、3每题选项要数目统一、4错误答案不要太明显、5选项长度大致相同、6答案简短为宜、7少用“以上皆非/是”、8题与题之间不要提供正确或错误的线索、9对错答案需随机排列n 矫正公式: u 其中:S实得分数;R做对的题数的得分;W做错题数所扣分数;K答案数l a3 匹配题:适用于检验概念与事实之间的关系,问句项目&反应项目两部分组成。n 优点:1同时考核较多有相互关联的内容、2覆盖面广、3编拟容易n 缺点:1选项同质性要求高、2力求简单和清晰n 注意事项:1问句项目和反应项目在性质上要力求详尽、2配对项目数应适宜(615项)、3匹配方法需明确规定、4同组项目印在同一页上l a4 简答题:直接疑问式、不完全陈述式(“红楼梦的作者是_?”)n 优点:1编写简单&容易&灵活、2不易受猜想影响、3同时测量多种认知目标n 缺点:1不能测量复杂的知识和能力、2评分不够客观且费时n 注意事项:答案唯一且简短和具体(填充题用一个词、词组或短语回答)、测量重要概念(不要测零散的概念)、需填写的空格为重要意义的词、空格不宜过多(同一题)、避免正确答案线索、若答案为数字指明单位or精度、不要抄原文l a5 论文题:n 优点:1可测量组织&综合&文字表达能力2、防止了猜测&简单背诵n 缺点:1取样缺乏代表性(题目少)、2评分困难n 注意事项:让被试知道答案大致范围&方向、让被试在新情境下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题目适当多而具体些(不宜过少过大)、具有可接受的正确答案(并不唯一)、每个题目编制几个“理想”答案并对评分做具体规定、尽量不要有任选题(难以做到等值)u b选题原则:1测验目的和材料性质、2受测团体特点、3实际情况(计分简便、经济、测验省时等)n III初步组成测题u a测题的来源:1直接选用优秀的相关测验、2修改前人测验中有关测题、3自己编写u b注意事项:1题目范围与双向细目表一致、2题目数量要比最后所需数量多一(多)倍、3难度须符合测验目的、4题目说明清楚明白n IV检查测题并初步修改u a技术性问题(词汇恰当、语法、句子歧义、文化年龄等偏见)u b初步确定测题的信效度4预测和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n I预测:取样代表性、预测人数、预测要求(与正式测验相近)、预测实施(时限可放宽)、随时记录(不同时限受测者完成情况)n II对预测结果的分析:项目分析(难度、区分度、聚类分析)5合成测验n I测题的选择根据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会删掉部分题目)所得结果、比照双向细目表、测验长度(时限等)n II测题的编排根据1测验目的&测验性质、2考虑被试的作答心理反应方式、3测题格式类型&测题难度u 并列直进式:每个分测验测量一类行为,每类中分为难易,按分测验顺序进行施测(如韦克斯勒量表)。u 螺旋式:分类同并列直进式,按照难易度由易到难&分测验顺序施测(如比奈西蒙智力测验)。u 混合式:分类同并列直进式,仅按照难易度由易到难施测,分测验顺序随机(如心理健康量表)。n III编制副本u 要求:1同一心理特质、2相同内&形式、3无重复项目、4数量难度区分度相近;5分数分布相等u 方法:将所有等值复本按难度排列,分出不同副本题目进行再施测,决定是否等值。6 测验的标准化定义:测验的编制、实施、计分以及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为使不同被试所获分数有可比性)n I 内容:所有被试施测相同或等值测题n II 指导语:u a 被试l 内容特点:对测验的说明、受测者应如何作答的指示、纸笔测验印在卷首or单独、简单明确、题目形式生疏可以举例l 注意事项:1简单清晰、2保密原则、3真实回答、4消除紧张、5举例说明、6反应要求u b 给主试的指导语l 内容特点:测验细节的进一步解释及相关事项安排说明(桌椅、隔音、温度等)、材料的分发、如何计时记分、对被试的提问如何作答、意外状况的处理、有些双盲测验主试不知实验真实目的l 注意事项:1测验中应该&不应该做的事、2不可任意发挥或解释(无论何人何时何地使用同一测验都需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3与测验是分开的n III 时限(通过预测来决定):由测验目标决定,受条件&现实情况&被试特点限制。u a速度测验:严格限制时间(因力求全部做完)。 u b难度测验:不考虑实际(考察解决难题的水平)。u c成就测验:限制时间(比较成绩差异)。u d智力测验:瑞文40分钟;团体智力测验每分测验6分钟。u e人格和态度测验:90%以上被试都能按规定时间完成。n IV记分:客观记分(两个或以上受训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评分者信度u 注意事项:原则:客观、正确、经济、实用1及时&清楚记录被试的反应、2有一张标准(或正确)反应表(即记分键)、3比较被试反应和记分键n V测验分数的解释(建立常模)7鉴定测验:信度、效度、测验量表与常模8编写测验说明书:测验目的&功用、理论依据、内容&施测方法、标准答案&评分方法、信效度说明、常模表三 测验法的实施u 测验的实施u 1测验的实施过程u I施测前准备工作u 1备好材料、2熟练掌握施测手续(内容、步骤、记分方法等)、3熟悉指导语并能流利的说u II指导语u III测验情境:场地、光线,防止外界干扰u IV测验焦虑:1保密&鼓励,2避免威胁&恐吓、警告其尽力(测验很重要等)、3催其快答u V与受测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没有人能够正确答出所有这些题目”u VI评分技术:测验与答卷通常分开u 2测验分数的解释u I如何看待测验分数的意义:了解测验、受测者情况、测验时情况u Goldman三维度解释模型:u a解释测验分数的类型(4种):叙述、溯因(追溯过去以解释当前)、预测(推估未来)、评价(价值)u b资料处理方法:u b1机械处理:统计处理,包括常模对照表、预期表、侧面图分析与回归预测等。u b2非机械处理:临床诊断处理,包括采用归纳-演绎推理法等综合评判方法。u c资料来源u c1测验资料:各种标准化测验所得分数u c2非测验资料:学校成绩、家庭背景、晤谈或观察所得资料u 解释的基本原则:u a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