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开放本科(双语)《高级汉语》(4)辅导.doc_第1页
汉语言开放本科(双语)《高级汉语》(4)辅导.doc_第2页
汉语言开放本科(双语)《高级汉语》(4)辅导.doc_第3页
汉语言开放本科(双语)《高级汉语》(4)辅导.doc_第4页
汉语言开放本科(双语)《高级汉语》(4)辅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言开放本科(双语)高级汉语(4)辅导第十一课 灰姑娘的时钟 作者:角山荣,日本当代经济史学家 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胡晓丁译, 郭常义审定。有删改。 童话中的灰姑娘的故事恐怕是家喻户晓了。灰姑娘在仙女再三叮嘱要严格遵守约定的时间之后,前去参加渴望已久的舞会。第一天晚上,她一听到时钟敲响11点45分,便急匆匆地离开城堡,以免耽误约定的时间。然而第二天晚上,她忘记了时光的流逝。猛然想起时,时钟正好敲响12点。尽管灰姑娘连丢下一只水晶鞋都无暇顾及,就慌慌张张地奔出城堡,可这时魔法已经失效。她还是变回原来那个贫困少女。 当然,可怜的灰姑娘最终还是被王子看中,找到了幸福。这是一段可以在孩子们心中诱发起朦胧梦幻的故事。不过仔细想一想,这故事似乎有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灰姑娘究竟是如何知道时间的。第一天晚上,由于时钟敲响了11点45分,她知道了时间。但在既无手表也无怀表的过去,是不是有中途报时的时钟呢?要是有的话,又是什么样的时钟呢?这是第一个简单的问题。 说起来,“灰姑娘”是法国作家谢尔佩罗谢尔佩罗(16281703)法国作家,著有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或寓有道德教训的往日的故事等。取材于民间故事的童话之一。佩罗编辑出版这部童话的时间是1697年,因此,可以认为童话的舞台至少应在17世纪之前。所以灰姑娘听到的时钟的声音,我们是可以从17世纪之前的机械时钟史中去寻找答案的。 机械时钟出现于公元1300年前后,地点是欧洲各地的修道院修道院天主教和东正教徒出家修道的机构。修道院白天和夜晚到了一定时间,都必须举行向神灵祈祷的仪式。如果有座到时便可当当作响的时钟,那就可以不必整日担心错过祈祷的时间了。出于这种原因,机械时钟从出现之初起,必定带有自鸣装置。后来,机械时钟作为公共时钟,终于在城市市民面前登场。最早的公共时钟出现于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从那以后,自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许多城市的教堂或市政厅的塔楼,以及市民聚集的市场都安装上了时钟。 那么,灰姑娘听到的钟声,是不是这种公共时钟发出的呢?若是洪亮的钟声,那确实可以传到举办舞会的宫廷。不过它是否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还不清楚。果真如此的话,听到钟声才匆匆离去,根本是来不及的。 那么,另外还有没有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的时钟呢? 事实上,15世纪中叶,出现了另一种与公共时钟不同,靠发条驱动的室内用座钟。这是当时最尖端技术的产物,主要产地是德国。这种德国产座钟,被放置在欧洲各地的王宫及贵族官邸官邸( )由公家提供的高级官员的住所。里。也许灰姑娘应邀前往的城堡里就有这样的座钟。问题在于它到底是不是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 我曾查阅了许多文献,可仍未找出答案。每当前往欧洲访问时,我总要漫步于各地的博物馆,看看时钟。那里虽然展示有16世纪生产的时钟,但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古钟是走动着的。而且16世纪到17世纪初的时钟只有一根针。在一根针的时钟上用眼睛确定15分钟是困难的。看来,只要确定不了时钟是如何敲响的,就无法解开灰姑娘童话之谜。 就在我思考这些问题期间,一天,一本题为时钟构造的世界德国的座钟与自动结构1550-1650的书放到了我的案头案头( )书桌上。当我看到它时,不禁发出“啊”的一声惊叹。书中不正记载了120种时钟各自的打鸣方式吗?许多时钟都带有每隔15分钟或1小时敲响一次的装置,而这些时钟的制作年代,都是自16世纪到17世纪初。 据此,我认为长期以来的疑惑已迎刃而解。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的时钟确实存在。那是室内用座钟。灰姑娘听到的报时声,一定是宫廷内的时钟发出的。 这样,第一个疑团被解开了。但还有一点引起我注意的,是与仙女约定的严守时间问题。这其中还包含着耽误了约定的时间魔法便会失效这一极为严厉的惩罚手段。以约定时间为主要情节的故事,在西方也极为罕见。在机械时钟出现之后的近代市民生活中,时间的约定才第一次变得有意义。那么,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时代和社会呢? 机械时钟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所产生的最大影响,在于不定时法则向定时法则的转化。所谓不定时法则,简单来说,是指将日出到日落的白天时间,以及日落到日出的夜晚时间,分别划分成六等份至十二等份进行计算的方法。因此,白天和晚上的单位时间,除去春分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3月20或21日,这一天南北半球的昼夜都一样长。和秋分秋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9月22,23或24日,这一天南北半球的昼夜都一样长。这两天,是因季节和纬度而异的。这一根据太阳和自然时间而设定的定时法则,是与以农业为生活基础的社会最相适合的制度。而机械时钟所产生的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间。单位时间的长短与季节和场所无关,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它都是相同不变的。这就叫定时法则。随着不定时法则向定时法则的转换,人们的生活便通过人为的时间来管理、支配了。 在由自由时间支配的社会中,工匠的工作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劳动。只要不满意,即便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他们都可以埋头于精品的制作而毫不顾及时间的流逝。然而,伴随着人为时间的确立,工作便开始向受时间约束的雇佣劳动转化。 1563年制定的英国学徒法中就有明确的规定。雇佣劳动被清楚地以时间表示出来,而且还特意写明是“时钟显示的时间”。更让我惊异的,是其中附带着的每偷懒1小时则扣除l便士的处罚。如果知道当时工人的日工资一般也就是六七便士,那么,这一处罚是何等残酷,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此我们进一步知道,“时间等于金钱”,已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占有相当的分量。看来,灰姑娘的童话,应该是这一时代、这一社会的产物。 特别是在工商业极为发达的英国,“时间等于金钱”的思想作为经济伦理被广为接受。正因为时间与金钱同等重要,所以有人呼吁“抓住每分每秒不放松,尽你最大所能发挥最大功效”,“盗取别人的时间就是大盗”(理查德巴库斯塔理查德巴库斯塔(16151691)英国宗教家。),并要求把不侵犯别人的时间确立为社会的伦理道德。不遵守与他人约定的时间,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也为社会所不容。看来,遵守时间的伦理与习惯,也许就起源于英国,并确立于同一时代的欧洲。“灰姑娘”童话中仙女的话,在这种社会里,是带有特别严格的伦理含义的。一、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1 不遵守与他人约定的时间,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也为社会所不容。(B)A. 告诉我们人类有一天可能与机器人产生感情B. 引起我们更深刻的思考C. 介绍一部影片供大家欣赏D. 为下文做铺垫2 这样的法则是与农业为生活基础的社会最相适合的。 (A)A.计算机未来的发展不可预测B.计算机完全具备了人类的技能C. 计算机可以替代人类做工D. 计算机具有人类的智能3 更让我惊异的,是其中附带着的每偷懒 1 小时则扣除 1 便士的处罚。(D)A. 信息处理能力差B. 计算能力差C. 计算机处理方式固定不变D. 对复杂事物的处理较慢4 可见,“时间等于金钱”,已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占有相当的分量。(B)A. 两者都可以进行信息处理B. 潜意识使人产生语言能力C. 意识会引起人的记忆D. “意识”和“潜意识”是相对独立但有时也相互流通5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A. 遵守 渴望 可想而知 约束B. 城保 机械 无瑕顾及 编辑C. 漫步 待从 振奋 惊异D.流逝 顾忌 迎刃而解 残酷二、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替换句中红色字的词语。1、 她一听到时钟敲响 11 点 45 分,便急匆匆地离开城堡,以免 约定的时间 。2、当她猛然 想起时,时钟正好敲响 12 点.3、 这便是家喻户晓 的“灰姑娘”的故事。4、 这一处罚是何等残酷 ,也就可想而知 了。5、 他们都可以埋头于精品的制作而毫不顾及 时间的流逝 。参考答案1. 把“耽误”换成“延误” 等2. 把“ 猛然”换成“ 忽然;突然”等 。3. 把“ 家喻户晓”换成“无人不晓” 等 。4. 把“残酷”换成“残忍”; 把“ 可想而知”换成“一想便知” 等 。5. 把“ 毫不顾及”换成“ 毫不在乎” 等;把“ 流逝”换成“ 逝去;流去”。三、选词填空 可想而知 呼吁 无暇顾及 惩罚 约束 耽误 迎刃而解 流逝1. 岁月一去不复返,只在人的心里留下一点点痕迹 。2.人们的思想问题不是你 一两次就能改变过来的,很多的问题也不是你多想一会儿就可以 的 。3、 连地里的活他都 , 他是多么的忙了 。4、 这些过时的规定严重地 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应该改了 。5、 不保护好自然环境,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 的 。6、 母亲的病都让她自己 了,要是及时治疗,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参考答案1.流逝2. 呼吁 , 迎刃而解3.流逝无暇顾及 ,可想而知4.约束5.惩罚6.耽误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作者一开始为什么要讲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的故事与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关系?提示: 文章的开始是从灰姑娘的故事为引子,提出问题,象谜语中的谜面,以此引出全文主题,以此来揭示谜底 .2 第二段末尾的“不过,仔细想一想,这故事似乎有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提示: 承前启后,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3 作者从“灰姑娘”的故事中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提示: 第一个问题:灰姑娘是如何知道时间的?是什么样的时钟?能否中途报时? 第二个问题:灰姑娘与仙女时间约定及误时的惩罚,是出现在怎样的时代和社会 ?4 作者是如何确定要从 17 世纪之前的机械时钟史去寻找答案的?提示: 因为灰姑娘的童话出版时间是 1697 年,灰姑娘听到了钟声,所以作者确定要从 17 世纪前的机械时钟史去找答案 .5 公共时钟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座钟呢? 提示:公共时钟的前身是机械时钟,出现于 1300 年,地点是欧洲各修道院,它作为公共时钟,最早出现于 14 世纪中叶的意大利,自 15-16 世纪,欧洲许多城市的教堂、塔楼、市民聚集的市场都安装上了公共时钟。 座钟出现在 15 世纪中叶,主要产地是德国。它是靠发条驱动室内座钟。一般被放置在欧洲各地的王宫及官邸里 .6 文中说“第一个疑团被解开了”,其具体答案是什么 ?提示: 第一个疑团的具体答案:灰姑娘听到的报时声,是宫廷内的室内座钟发出的 .7 时钟的发明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严守时间是哪个社会的产物?提示:时钟的发明对人类社会最大的影响在于:由不定时法则向定时法则的转化。 严守时间产生于 16 世纪以英国为首的欧洲 。8 怎样理解“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提示: 可各抒己见 。9 作者对提出的两个问题是怎样一步步进行论证的?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进行论证?提示: 第一个问题:灰姑娘是如何知道时间的?是什么样的时钟?能否中途报时? 其论据是:根据灰姑娘的童话出版时间是1697年,作者就从17世纪前的机械时钟史中去寻找和论证 :最初是机械时钟后发展为公共时钟后又发展为座钟等,最后得出结论:灰姑娘听到的报时声,是宫廷内的室内座钟发出的。 第二个问题:灰姑娘与仙女时间约定及误时的惩罚,是出现在怎样的时代和社会?其论据是:作者通过1563年英国的学徒法中的规定:雇佣劳动时间及误时的处罚。最后得出论证结果:灰姑娘的童话出现的时代、社会是16世纪以英国为首的欧洲社会。三、用下列句中红色词语模仿造句。1 她一听到时钟敲响 11 点 45 分,便急匆匆地离开城堡,以免耽误约定的时间 。提示: 刚到 9 点半,她就匆匆离开我家,以免耽误上课的时间 .2 尽管灰姑娘连丢下一只水晶鞋都无暇顾及,就慌慌张张地奔出城堡,可这时魔法已经失效。提示: 尽管我们饭都没顾上吃就赶过去,可这时电影还是开演了.3 灰姑娘连丢下一只水晶鞋都无暇顾及,就慌慌张张地奔出城堡。 提示: 他连鞋都没穿好,就急忙出了家门 . 4 只要不满意,即便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他们都可以埋头于精品的制作而毫不顾忌时间的流逝。提示: 只要难题没做出来,即便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半天,他都可以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5 出于这种原因,机械时钟从出现之初起,必定带有自鸣装置。提示: 出于安全考虑,骑摩托车一定要戴安全帽 . 6 机械时钟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所产生的最大影响,在于不定时法则向定时法则的转化。 提示: 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于你的学习态度和用功程度 .第十二课 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作者:汝荣兴 选自99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 W教授悄然克隆克隆( )源自英语clone,指人工诱导的动物无性繁殖,其特点是经过人工操作,使动物不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而繁殖后代。出了另一个W教授。 那另一个W教授,是W教授的第101个克隆杰作。W教授之所以要克隆到自己的头上,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先前那整整100次的克隆虽然都绝对是成功的,所克隆出来的各式各样的“人”也无一不跟基因基因源自英语 gene,是控制生物性状传递、变化、发育的遗传单位,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的提供者惟妙惟肖,但对于克隆人与本人究竟惟妙惟肖到什么样的程度具体点说,就是对于克隆人与本人除了外在形体的完全一致之外,是不是在思维、情感等内在的方面也全部相同之类的问题,他却还无法获得充分的证据来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而这一类“充分的证据”,似乎也只有从自己和克隆的另一个自己身上去取得,才可能是真正可靠的,因为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思维、情感等,也才可能全面彻底地、细致入微地去与克隆的另一个自己的思维、情感等作出精密的比较。 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W教授有着极为严肃的工作态度和十分崇高的献身精神。又由于对自己的克隆是一次比克隆本身意义更加深远和重大的实验与探索,所以,W教授是在完全保密的状态下具体进行这项工作的,甚至连在自己的夫人面前,他也从来不曾吐露过有关此事的片言只语或者哪怕是一丁点一丁点的风声。而作为对W教授的这一可贵又可敬的实验与探索的回报,是自那另一个W教授被克隆出来之后,经过了在实验室里的成千上万次的反复测试和验证,W教授终于得到了他所需要的大量证据,并表明了克隆人与提供基因的本人不仅外在形体完全一致,而且其内在的思维、情感等也是全部相同的真的,有好多好多回,那另一个W教授都在被测试时准确无误地说出了W教授自己所想要说的话,而且,连W教授的潜意识,那另一个W教授也完全能表述得毫无差错! W教授便因此拟好了他的最新论文的标题: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 不过,W教授并没有急着去正式写他的那篇论文。我们已说过,W教授是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他对工作的态度是极为严肃的。是的,虽然到目前为止W教授已掌握了足够多的论文证据,但由于那些证据毕竟都是从实验室里取得的,他便觉得还有在实际生活中进一步去考察那另一个W教授的必要。 因此,在接到联合国科研总部发来的要自己去出席首届全球克隆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专题讲演的通知后,经过周详的考虑和准备,W教授便作出了让那另一个W教授顶替自己去参加会议的大胆决定。而且,为了使这一偷梁换柱显得更加天衣无缝,实际上也是为了使自己的这一实验与探索取得更为圆满的结果,W教授还特意安排自己那位漂亮绝伦的夫人,在她也真假莫辨的情况下随那另一个W教授一起前往会议地点 此后,令W教授十分欣喜的是,通过由卫星向全球直播的那次会议的实况,他看到自己的替身千真万确是里里外外都与自己绝无二致的:那另一个W教授在大会上所作的专题讲演,虽然事先根本没经过W教授授意什么的,但其中的每一句话,所用到的每一个数据,都完完全全是W教授所想说和所想要用的;甚至,那家伙在演讲过程中的一些下意识的小动作譬如上台前要捧起夫人的额头吻一下,再譬如当台下响起掌声时总要举起右手捋一捋自己的头发,又譬如每喝罢一口水后总要推一推自己的眼镜架都不折不扣地是W教授所惯用的! 现在,W教授感到自己已完全可以正式动手写那篇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了,于是他便欣然又安然地打开了他的书写电脑 然而,就在W教授已将他的那篇论文打印出来,正准备装订成册的时候,他书房的门被“砰”的一下撞开了。 进门来的是那另一个W教授。只见那另一个W教授左手臂紧箍着W教授夫人的咽喉,右手则握着一支直对着W教授的激光手枪。 “你这是”W教授问。 “我这是要送你上西天去上西天俗语,比喻死。!”另一个W教授回答。 “为什么?” “为了要叫这漂亮绝伦的女人真正成为我的夫人,为了要让在全球会议上作讲演这样的风光和荣誉只属于我” 至此,我想读者朋友您一定在为W教授的安危捏一把冷汗了吧?可不是,真没想到那另一个W教授也就是那克隆人竟会有如此歹毒的心肠!不过您放心,前面我们已经作过交待,为让那另一个W教授走出实验室,W教授是做了周详的考虑和准备的,也就是说,W教授是肯定有那种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的安排的这不,就在那另一个W教授想要扣动手枪扳机的一刹那,只见W教授不动声色地轻轻一按装在他裤子口袋中的一个微型遥控器,那另一个W教授便顿时忽的一下变成了一缕烟,从这个世界上彻底地消失了 只是,紧接着,W教授让自己那沓厚厚的论文稿纸也同样在顷刻间化作一缕烟,而且,他那克隆人的工作也就此宣告结束。一、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1.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是 (C)A.该交待的事情都交待清楚了,总算可以安心地去度假了。出了这么大的事,谁都不知道该如何向上级交待。B.外面风声紧得很,你还是躲一下吧。这次,他一丁点风声也没露,悄悄地离开了机关。C.不管怎么样也不能说动手就动手,伤了人怎么办?大家一起动手就可以早点结束。D.事情总要相互比较一下,这样才可看出孰优孰劣。想来想去,还是不去比较好。2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B)A. 她看到自己的替身千真万确是里里外外都与自己绝无二致。(致:情趣、样子 )B. 教授每喝罢一口水后总要推推自己的眼镜架。 ( 罢:停止 )C. 在真假莫辨的情况下,她随那另一个教授一起前往会议地点。 ( 莫:不 )D. 只有这样,才可能细致入微地掌握每一个细节。 ( 微:细小 )3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是 (B)A. 名字一定要别致一点儿才能吸引顾客,这不,这家缝纫店起名叫“天衣无缝”,很特别。B. 就在那一刹那,她一脚踩住了刹车,好险啊。C. 证人终于肯露面了,并向法官吐露了真情。D. 在这件事情上,所谓的“毫无差错”,实际上就是“毫无差别”,然而,这可能吗?4 下列句子中没有出现反义词的是 (C)A. 其实,真理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B. 在否定别人的看法时,如果先给以肯定往往可以避免冲突。C. 她没有正式去办这件事,而是随便找个人代理了。D. 少年儿童对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那些抽象、概括的东西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了。二、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替换句中红色字的词语。1、 她发现自己先前那整整 100 次的克隆都是绝对 成功的 约。2、 但是,他还无法获得充分 的证据来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3、 W 教授作出了让那另一个 W 教授顶替 自己去参加会议的决定 。4、 她的生活极有规律,譬如 ,她每天早晨都是 7 点起床,从未晚过5、 那沓厚厚的论文稿纸也同样在顷刻间 化作一缕烟 。参考答案1. 把“绝对”换成“百分之百”2. 把“充分 ”换成“ 确切” 。3. 把“ 顶替”换成“ 替代”4. 把“ 譬如”换成“ 比如;例如” 。5. 把“顷刻间 ”换成“ 一瞬间;刹那间”三、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为什么说 W 教授先前 100 次的克隆都是绝对成功的? ( 惟妙惟肖 ) 提示: 因为 W 教授先前 100 次克隆出来的“人”,无一不跟基因的提供者惟妙惟肖 . 2 W 教授为什么要克隆另一个 W 教授? ( 证据 )提示: 因为 W 教授还无法获得充分的证据来肯定或否定:克隆人与本人除了外在形体完全一致外,在思维情感等内在方面是否也完全相同 .3 W 教授的克隆人实验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的? ( 风声、片言只语 )提示: W 教授在完全保密情况下进行这项工作的,甚至连他自己的夫人面前,他也不曾透露过关于此事的只语片言,哪怕一点风声 .4 W 教授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吗?为什么? ( 崇高 ) 提示: 是的,因为 W 教授有着极为严肃的工作态度和十分崇高的献身精神 .5 克隆另一个 W 教授的实验结果如何? ( 一致 ) 提示: 克隆另一个 W 教授的结果是: W 教授得到了他需要的大量证据,表明了克隆人与本人除了外在形体完全一致外,在思维情感等内在方面 也完全相同 .6 实验结果出来后, W 教授为什么没有写他的论文? 提示:因为那些证据毕竟是从实验室获得的, W 教授觉得还应该在现实生活中考察 另一个 W 教授,以便使自己的这一实验和探索取得更圆满的结果,所以,他没急着去写那篇论文 .7 W 教授为什么让克隆人去出席全球克隆学术研讨会? ( 顶替 ) 提示:W教授为了使自己的这一实验和探索取得更圆满的结果,所以他作出了让那 另一个W教授顶替自己去参加会议的大胆决定。8 会议上,那另一个 W 教授是如何表现的? ( 不折不扣 )提示:在会议上,另一个W教授的确是里里外外都与自己绝无二致,演讲中的每个数据、每句话都完全是W教授想说和想要的,包括演讲中的一些下意识动作,都是W教授所惯用的。9 另一个 W 教授为什么要杀 W 教授呢? ( 荣誉 )提示:另一个W教授要杀W教授是因为他想让美丽绝伦的W教授的夫人成为自己的夫人,为了让在全球会议上作讲演这样的风光和荣誉只属于他自己。10 故事的结尾是怎么样的?作者设计这种结尾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 消失 )提示:故事的结尾 :W教授消灭了另一个W教授,让他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了,并且把自己的那篇论文也销毁了。 这个结尾说明了:克隆人是危险的,是违背大自然的规律的,将会毁灭人类自己,因此是注定要失败的。11 课文中为什么要反复说明 W 教授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呢?这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提示: 为了使读者明确 ,本文是科幻作品,W教授克隆人的目的和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科学研究,并不是邪恶的,为了战争或毁灭人类等罪恶目的。12 作者是否赞成克隆人呢?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提示:作者不赞成,从另一个W教授要杀W教授的动机和文章的结尾可以看出。13 本文中的长句很多,试着学会分析长句的方法。提示: 先去掉长句的修饰成分,找出句子的主干,即主要成分,就可以弄清句子的中心意思了,再分析句子的修饰成分,长句总的的意思就可以分析清楚了 。四 、 模仿造句 1 所克隆出的各式各样的“人”也无一不跟基因的提供者惟妙惟肖。提示: 这批演员无一不是她亲自挑选的 .2 W 教授之所以要克隆到自己的头上,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先前那整整 100 次的克隆都绝对是成功的。提示: 妈妈之所以要和你认真说这件事,是因为这件事关系到你的未来.3 譬如上台前要捧起夫人的额头吻一下,再譬如当台下响起掌声时总要举起右手捋一捋自己的头发,又譬如每喝罢一口水后总要推一推自己的眼镜架都不折不扣地是 W 教授所惯用的 !提示:譬如她出门前先照一下镜子,再譬如她要用小梳子梳几下头,又譬如她还要对着镜子微笑一下才推门出去 这都确实是她出门前的习惯动作 . 第十三课 足球颂作者:王干 选自王蒙、刘心武主编课外语文(初中三年级),有删改。使用你的双脚在所有的球类运动中,足球是惟一使用脚的,但是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名列所有运动之首。标志人类最高体育水准的奥运会往往不如世界杯足球赛更加引人注目。足球的魅力到底何在?足球的奥秘到底何在?原因自然很多,但有一条很重要,就在于它是足球。使用双脚不是田径田径( )田赛和径赛的合称,体育运动项目的一大类,包括赛跑、跳跃、投掷、竞走等。的跑、跳、越,而是打球,以足代手来运球、传球、射门,而且,如采用手触球,就要被处罚,从警告直至“极刑”。手差不多是多余的,而脚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必须像手一样灵巧自如。脚的功能日益退化之后已远远不如手灵敏好用,而足球就在于重新唤起人们对脚的价值的认识,对人自身全面而不是畸形发展的一种提醒。 人们喜爱足球运动并把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可以说是健全人自身的一种本能反应,也可以说是人们返祖意识的一种潜在的渴望。在人类初始时期,人的手足并用,发挥着共同的效用,现在则两极分化,人们越来越用手进行脑力劳动,脚则是支撑双手和大脑的一个空洞的没有思想的体力支架而已。而足球正可以对此进行有效的、富有娱乐性的、积极的、有趣的补偿。在足球运动中,脚代替手进行思维,脚传递大脑的信息和思想,脚同时产生着信息、情绪和思想。在足球比赛中,脚部神经异常活跃,它产生出的倒挂金钩、凌空怒射、横扫铲射,其实都不过是远古猿猿()哺乳动物,与猴相似,比猴大,生活在森林中,形状有些与人相似。类最正常的维护生存本能的日常动作而已,而今天的观众则大为惊叹、称赞、歌颂,正说明人的双脚功能已退化到何种地步。 足球只是以返祖的方式出现的重新恢复脚的功能的一种运动而已,真正对人另一半的开发自然不会停留于这样的初级阶段,问题在于人不能忽视脚的潜在未知的价值。而现代足球又差不多是与汽车工业同时出现的,就更表明对人的潜能开发的必然性。我崇拜的球星 我崇拜的球星至今有两个,这与我看球的球龄有关。我的年纪自然无缘亲睹贝利等人的英姿,也无法崇拜起来。我崇拜的第一个明星是法国的普拉蒂尼,在普拉蒂尼身上灌注了我年轻时代的全部理想和梦幻。潇洒、英俊、书卷气,漂亮的香蕉球和法兰西柔美的卷发,这位欧洲俊男的出现让巴西的“足球芭蕾”再也无法孤芳自赏,原先欧洲与南美抗衡的足球之势由此而倾斜到欧洲大陆。普拉蒂尼的最大遗憾是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捧到世界杯,这也是我最大的遗憾。对普拉蒂尼的崇拜可能与我对法国的文学感情有关,在普拉蒂尼身上,集中体现了从雨果雨果(18021885)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到克洛德西蒙克洛德西蒙(Claude Sinmon)法国作家,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几百年间法国文学人文主义的美学美学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和原则的科学。理想。这位浪漫的足球王子与足坛告别时,我曾暗暗发誓与足球告别。美丽的幻想破灭了,常常会产生如此的纯情念头。 对马特乌斯的认识是逐渐深刻的,不像对普拉蒂尼那般一见钟情。德国的马特乌斯像一匹超拔于世的骏马,他总是在关键时刻屡建奇功。人们曾经用力量型来形容德国队,但一旦力量升华为艺术,就所向无敌了。有人指责马特乌斯是足球机器,其实这正是对马氏的最好赞誉,踢足球而成为机器,不是大师是什么?长期以来,理性足球并不为观众称道,其实这正是现代性的标志。理性足球并不是取消即兴发挥,更不是限制队员的创作,而是需要队员始终保持“整体”意识,这种整体不仅包括对己方阵形、球路配合的大局观,而且必须对对方整体了解和把握,以便随时调整策略确立攻防。马特乌斯身上则充分体现了现代足球的精神。天才运动员今后会出现,足球技战术也会发展,但作为整体的理性精神则永远是现代足球的灵魂。点球点球显然是舶来语舶来语( )进口的词语,即外语借词。舶,航海大船。,但译得异常神妙。点不是击,不是撞,不是打,不是扣,不是擂,只是轻轻一“点”,就足以置对手于死地。这种驾重若轻、似大似小的用词策略,颇令人回味,是当初构词时很可能潜在受到中国文化传统启发的神来之笔。中国围棋有“点杀”、“透点”的战术,在对方阵营最要害的部位轻轻点上一子,便可大面积地杀死对方的一片,走向胜利。而中国的武术、功夫以及与之并非一回事的武侠小说武侠小说主要写侠客、义士行侠仗义的故事的小说。武侠( ),侠客。也一直讲究点穴点穴( )相传是拳术家的一种武功,把全身的力量运载手指上,在人身的几处穴道上点一下,就可以使人受伤,不能动弹。穴,也称穴位、穴道,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位神经末梢密集之处。之功,点穴差不多成了武艺最高境界的代名词。与之同源的中医虽然不用点穴之词,但针灸却是点穴的外化形式,只不过前者用来置敌于死地,而后者用来为人治病去疾,二者的价值取向截然相异。“点”之妙用,虽不能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所在,但这种讲究整体、注重辩证的思维方法是很有哲学意味的。 不过足球的精华并不在点球,采用罚点球的方法实在出于无奈。点球在本质上是反足球的,因为足球讲究整体运动,要求在全队的共同协作配合下进行有效的攻防,而不是一对一的对抗。虽然点球在性质上是不符合足球特性的,但可以作为足球的一种补充,保证足球运动的完善与发展。任 意 球 与点球相反,任意球是最能代表足球精神的。任意球并不像点球那样有明确的指定性,任意球的精髓就在于任意,它是自由的象征,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门,可以组织战术,可以一人进行,也可以多人配合,最精彩的莫过于在前场发任意球时,对方往往搭起一道人墙。人墙的设立,充分体现了足球运动的整体感、运动感和转换感。人墙是对“任意”的防御,其实也是对“任意”的认同。在发前场任意球的时候,双方必须布好防守阵容,斗智斗勇,任意球已经是强队得分的一种常用手段,而对任意球的防范,似乎还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手段,防不胜防的任意球是日趋保守足球战术的克星克星迷信之人用古代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推论,认为有些人的命运是相克的,把相克的人叫做克星。,在未来的日子里,任意球将会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太优美了,香蕉球! 巴西人发明的香蕉球,实在是足球史上一大奇迹,它像人类发明的飞机与人造卫星一样奇妙。香蕉球代表着一种新的话语,它是对以直线运动为特征的足球运动的挑战:足球除了直线外还可走曲线,它作为任意球可以轻盈地绕开防守得密不透风的人墙,也可以骗过守门员的视线让守门员的防守中心转移,然后出其不意地飞入网内。香蕉球屡建奇功,普拉蒂尼、贝克汉姆等超级球星都有其香蕉球的杰作。 香蕉球以其优美的弧线在空中飞行,让足球带上“眼晴”,带上“电脑”,其技术的精确度实在太高了,而这一切全靠运动员在瞬间凭经验、凭感觉把握,实在是神秘莫测,高深难言。永远无怨的是我的双眼 这是一篇后记,也是一篇祭文祭文( )祭祀或祭奠时对神或死者朗读文章。,祭1992年元月30日中国奥林匹克足球队的悲剧。中国足球的悲哀并非从此日始,自然也不会从此日止。既然胜负不代表爱国程度的深浅,既然亚洲是足球运动的后进区,既然中国足球已历经磨难,我们为什么非把他们再次送上断头台呢?败军之将仍可言勇,只是中国足球队的小伙子们太怕输了,中国的球迷太怕输了,中国太怕输了! 其实,我们应该不怕输,我们也输得起,中国也输得起。即使女排拿了世界冠军,也不代表中国的国力已经世界一流,更不意味着中国文明水平甚至体育水准已经跃于人类前列。胜负是暂时的,艺术是长久的。我的目光将继续追随中国足球的身影,无论是雄姿还是狼狈相,不埋怨,不指责,有泪水,没有哭声,永不后悔,永不改悔。一、 选择意义相近的词语替换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1.足球的魅力到底何在 ? (A)A 吸引力 B. 神力 C. 引人瞩目 D. 力量2.普拉蒂尼的最大遗憾是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捧到世界杯。 (A)A. 遗恨 B. 遗失 C. 感想 D. 惋惜 3 这位欧洲俊男的出现让巴西“足球芭蕾”再也无法孤芳自赏。(A)A. 自我欣赏 B. 独一无二 C. 一花独放 D. 一朵花自己欣赏自己4 只有采取这种不符合足球精神的方式遴选一个强者。 (B)A. 选举 B. 选择 C. 选拔 D. 选出5 这实在是与足球整体运动本质相抵。 (D)A. 相比 B. 相当 C. 相配 D. 相反二、 找出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一项。 (D )1.A. 这种驾重若轻、似大似小的用词策略,颇令人回味。B. 与之同源的中医虽然不用点穴之词,而针灸却是点穴的外化形式。C. 点球在本质上是反足球的,因为足球讲究整体运动。D. 人墙是对“任意球”的防御,其实也是对任意球的认同。2. A. 足球只是以返祖的方式出现、重新恢复脚的功能的一种运动而已。(A)B. 在普拉蒂尼身上,集中体现了从雨果到克洛德西蒙几百年间法国文学人文主义的美学理想。C. 天才运动员今后会出现,足球技战术也会发展,但作为整体的理性精神则永远是现代足球的灵魂。D. “点”之妙用,虽不能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所在,但这种讲究整体,注重辩证的思维方法是很有哲学意味的。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1 人们喜爱足球运动是因为 ? (B)A. 足球比赛异常紧张B. 是健全人自身的一种本能反应C. 球星多,吸引人D. 战术技术丰富,很好看2 关于普拉蒂尼下列哪一项正确? (A B)A. 有“足球芭蕾”的称号B. 香蕉球的发明者C. 是获得世界杯冠军法国国家队的一员D.一位优秀的法国球员3 马特乌斯为什么被人指责为足球机器? (D)A. 踢球太死板,韧性不足B. 踢球时取消即兴发挥C. 限制队员创造性踢球D. 踢球时要求保持“整体”意识4 下列哪一项术语不在足球比赛中使用? (A)A. 点杀 B. 盘球 C. 铲射 D. 香蕉球5 作者对足球比赛中产生的灵活动作的态度是 (ABD)A. 歌颂 A. 歌颂 C. 哀叹 D. 称赞6 怎样理解“马特乌斯是足球哲学中的老黑格尔”? (C)A. 马特乌斯比黑格尔年龄大B. 马特乌斯最早在足球中运用了黑格尔的哲学C. 马特乌斯在足球中的技战术体现了黑格尔哲学D. 黑格尔把马特乌斯的足球理论写进了自己的哲学著作一、 下列词组与正确解释连起来1.引人注目 形容一见面就喜欢某一人或事物 2.孤芳自赏 比喻美好的前程 3.扼腕叹惜 引起人们的注意 4.一见钟情 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5.锦绣前程 用一只手握住自己的另一只手腕,表示振奋、失意、怀念、惋惜情绪 6.所向无敌 形容无往而不胜 简答题一、 用指定的词语完成下列各句 。1 那么多球迷都为了足球而疯狂 ( 魅力 ) 提示: 那么多的球迷都为了足球而疯狂,可见足球的魅力有多大 。 2 人自身应全面发展, ( 畸形 ) 提示: 人自身应全面发展,否则不常用的那一面就会变得畸形 。3 他才华横溢,精力过人, ( 崇拜 ) 提示: 他才华横溢,精力过人,使得许多青少年都崇拜他 .4 这项运动的作用在于, ( 唤起 ) 提示: 这项运动的作用在于,唤起人们对脚的价值的认识 .5 这是全班人的事, ( 并非 ) 提示: 这是全班人的事,并非只是班干部的事 .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本文说了下面几个内容,请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来概括。1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 2 何为点球 3 何为任意球 提示:1、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在所有球类运动中,足球是唯一使用脚的,但是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名列所有运动之首。标志人类最高体育水准的奥运会往往不如世界杯足球赛更加引人注目。 2、何为点球点不是击,不是撞,不是打,不是扣,不是擂,只是轻轻一“点”,就足以置对方于死地。 3、何为任意球任意球的精髓就在于任意,它可以直接射门,可以组织战术,可以一人进行,也可以多人配合,设立人墙 . 2 作者在本文一开头称颂足球的优势,试从文中归纳出足球的特性 提示: 足球是双脚运动,以足代手来运球、传球、射门,脚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像手一样灵活自如。在足球运动中,脚部神经异常活跃,脚代替手进行思维,脚传递大脑的信息和思想,脚同时产生着信息、情绪和思想 .3 有人认为“现代足球的灵魂是整体的理性精神”;有人认为“现代足球的灵魂是球员个体的即兴发挥与创作”。你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哪种正确,为什么? 提示: 可各抒己见 .三、用下列句中白色词语模仿造句。1 足球只是以返祖的方式出现的重新恢复脚的功能的一种运动而已。提示: 只是 而已 我只是提醒你冷静一下而已,没别的意思 .2 因此说马特乌斯是足球哲学中的老黑格尔并不过分。提示: 说 并不过分 说他这样做太自私,并不过分 . 3 只不过前者用来置敌于死地,而后者用来为人治病去疾,二者的价值取向截然相异.提示: 只不过前者 而后者 这件事只不过前者重金钱而忘义,而后者是治病救人,不重金钱,两者的价值观不同罢了 . 人们喜爱足球运动并把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可以说是健全人自身的一种本能反应,也可以说是人们返祖意识的一种潜在的渴望.提示: 可以说 也可以说 老年人锻炼身体,可以说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也可以说是为了给家人减轻自己生病后带来的负担 . 5 最精彩的莫过于在前场发任意球时,对方往往搭起一道人墙 .提示: 莫过于 人最伤心的事莫过于自己最亲近的人,永远离开了自己.第十四课 谢谢您,教授 作者:苏拉苏尔尔扎 选自世界少年文学作品精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陈翠年译大约六点左右,我下班回家,在路上意外地遇见了老教授。我们已经有好多年没见面了,他请我去他的寓所,想把一封信交给我。 教授住在滨海街一座大楼的二层上。我们走进他的书房,面对大海的窗户全都敞开着,从海上吹来习习凉风。我们的谈话是那样的亲切、无拘无束。不知不觉,夜幕已经降临,街上的喧闹声也沉寂下来。 教授把那封信递给我,他聚精会神地甚至期待似地凝视着我。我什么也没说便开始读起信来。读完信,我把它放到桌上,站起身来,紧紧地握住这位老教育家的手,重复了一遍信上最后的一句话: “谢谢您,教授!” 这就是我要全文引用的那封信。不过,为了遵守教授提出的条件,不公开作者的名字。 下面就是信的原文: 亲爱的老师!很可能您已不记得我了。您教过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学生,假如您已经把我忘记,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偶然性。有谁会想到,我,一个以前几乎对您一直怀恨在心的学生,在若干年后竟会对您充满如此爱戴和感激之情呢? 您还记得那年一月份很冷的一天吗?我在学院一层楼的长廊里等着您。当您从我身旁走过时,我迎上前去说道:“教授,这儿有您一封信” 您惊奇地扬起了眉头,从我的手里接过信,把信封拆开,仔细地看完信。您好像有点困惑不解,又重新读了一遍。然后把我叫到跟前。“年轻人,你懂吗?”当时您说,“我不能满足这种要求。” 说实在的,我没料到这样的答复。另外的两位老师甚至不需要写信,我那位有权势的说情人只消给他们去个电话,我的记分册上就会出现优秀的成绩。坦白地说,我对这些已习以为常了。您的答复那样地出乎我的意料,使我一时竟哑口无言了。您盯着我说: “孩子,这不是一条正路。科学可不喜欢搞歪门邪道的人。” 噢,教授,那时刻我怎能不恨您呢?看着您那两条胳膊,我觉得好像就是两根木棍。您那蓬乱灰白的头发,使我想起白雪覆盖的带刺的灌木丛。当我在乡村采集黑莓莓()果实很小,聚生在球形花托上的植物。时,就是这种覆盖着雪的灌木灌木( )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如玫瑰、茉莉。丛刺痛过我。 那天我没去考试。晚上见到了给您写信的那位亲戚。当时我住在他家。我的亲戚是卫生部的一位负责人。他仔细地听我说完,不慌不忙站起身来去打电话。我听到了从隔壁房间半开着的门里传来他那慢条斯理的声音: “您得了吧!我们都是人嘛,就像人们说的那样,都是。我们都是做培养干部的工作。您也许怀疑我们不懂行吧?其实,对您来说,不就是大笔一挥的事吗?” 接着沉默了一会儿。我的亲戚不耐烦地听完您的话,有点气愤地说: “可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普通的医生,我们并不需要像缅奇尼科夫那样的人。” 在您的课上我听说过缅奇尼科夫的名字。可是留在记忆中的却尽是些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