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试题(复习版).doc_第1页
教育学试题(复习版).doc_第2页
教育学试题(复习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一、基本概念 1.校园文化:也称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2.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3.通才教育:是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4.高等教育学:也称高等学校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5.师生的正式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组织中发生的关系,即各自在学校中的地位、任务、义务、权利、责任等。正是关系是学校性质的规定,其指向目标是学校的教育目的。6.师生的非正式关系:是指学校正式组织之外的,师生之间自然形成的关系。非正式关系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兴趣、爱好的相同促成的,有地域观念形成的,有性别之间的关心形成的,也头特别事件的触发而形成的。7.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8.专业:是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9.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10.高校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学校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指导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11.潜在课程:过去也称为“非官方课程”、“非正式课程”。它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但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12.高校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某一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13.教学组织形式:也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14.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的教学制度。15.学年制:是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16.狭义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17.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判断教学检查所获得的教与学的资料的价值和优缺点,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的过程。二、思考题 1.分析现代高等教育的职能体系:答:(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根本职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3)服务社会是现代高等教育职能的延伸.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认识:答:一个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既不能混同,也不能替代。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教育是人发展的有效手段。上述五个因素中,教育起主导作用。因为,遗传素质的开发靠教育,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与调动离不开教育,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要经过教育的筛选和调控,社会实践对人的影响要经过教育的组织和规范。而教育的主导作用并不是自身固有的功能表现,教育只是社会关系借以影响人的最有效的手段。所以说,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是社会关系对人的要求和作用的体现。3.试分析当代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现实要求:答:(1)当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实施立体交叉型人才的培养模式;(2)从人的和谐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形成来看,高等教育必须把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结合起来,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3)根据我国的国情,培养立体交叉型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现实选择.4.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育改革日益加强的联系:答:近年来,教育改革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深入发展。改革的目标指向,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的实质,是调整教育内部各要素以及教育与外部因素的相互关系。这种教育改革的潮流在我国表现得尤为波澜壮阔。高等教育更是首当其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改革的丰富实践,为发展高等教育理论提供了前所未所有的良机,推动着高等教育从多层面、多视角去审视过去总结的教育经验,寻找教育的新观点、新内容、新方法、丰富已有的教育理论宝库。这是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为了避免盲目实践带来的苦果,使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到底,教育改革也迫切需要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和高等教育理论的联系,在宏观的方针政策的和微观的教学方法改革上愈来愈密切。改革的实践使理论更新和发展,而更新和发展的理论又进一步保证了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5.简述高校教师结构的改革对策:答:(1)尽快建立、推行完全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2)运用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和倾斜的经济优惠政策;(3)改变高校“近亲繁殖”的问题6.你如何看待我国高校师生的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的现状?怎样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答:(1)现状:师生的正式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组织中发生的关系,即各自在学校中的地位、任务、义务、权利、责任等。正式关系是学校性质的规定,其指向目标是学校的教育目的。师生的非正式关系是指学校正式组织之外的,师生之间自然形成的关系。非正式关系形成的原因很多,有兴趣、爱好的相同促成的,有地域观念形成的,有性别之间的关心形成的,也有特别事件的触发而形成的。在高等学校里,非正是关系的形成可以带来多种结果,如朋友情,这是应当提倡的;如忘年交,这是两代人的朋友情,是值得珍惜的;如生意薄,只讲利益不讲责任和感情,这是要警惕和防止的;如仇敌恨,记恨于心,挟嫌报复,这是要彻底否定的;如师生恋,这要具体分析,正当的师生恋不应压制,更不应飞短流长,而不正当的师生恋则应受到谴责,加以制止。(2)构建:加强师生之间的理解与沟通;重新审视教师的权威;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7.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答:(1)具有导向作用;(2)具有调控作用;(3)具有评价作用;(4)具有激励作用8.简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突出强调的素质培养:答:(1)要求具有进取、开创、创新精神,勇于迎接时代挑战;(2)要求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3)要求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4)要求具有开创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法律意识;(5)要求具有较高的道德和理性;(6)要求具有国际意识。9.简述教学过程的特点: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2)教学过程是学生以掌握间接知识为主的过程;(3)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4)高校教学过程是学生由学习活动向职业劳动过度的过程。10.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对某个教学原则的理解和运用:答: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1)本原则的概念:是指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2)本原则提出的根据:这条原则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提出来的。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也对此有明确规定。 (3)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四点:一是教师应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二是在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方向、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统帅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三是应把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贯穿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四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关心实事,关心政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11.简述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几个比例关系:答:(1)我国高校课程的三个层次:第一级课程为普通课程;第二级课程为专业课程;第三级课程为跨学科课程;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4)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5)大、中、小型课程。12.简述编写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答:(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具有前沿性;(3)具有思想性;(4)具有启迪性;(5)具有教学适用性。13.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备课的基本要求:答:(1)备好教材:抓好三条线,是指抓好明线、暗线和虚线;进入三个境界,是指教师和教材之间形成的三种关系:一是“我和它相识”,二是“我请它跳舞”,三是“它在我心中”;上好三个台阶,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要达到“懂”、“透”、“化; (2)备好学生 备好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身体健康状况等,还要了解班集体的学习纪律、学习风气;(3)备好教学方法 是指在备课时,要做好组织教材,确定有效的教法,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学法。14.联系教学实际,谈谈上课的基本要求:答:(1)目的明确 是指每一堂课都要有明确的目的 (2)内容正确 就是要保证知识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3)方法恰当 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恰当 (4)组织得好 是指课堂教学有高度的计划性和严密的组织性 (5)积极性高 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都处于积极的思维和情绪状态 (6)语言生动 讲课中,教师要运用生动感人的语言传达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15.联系实际,谈谈运用某个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答:讲授法 概念:讲授法也称口述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1)讲授内容要准确无误,并注意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结合,做到“教学具有教育性”;(2)讲授要注意系统和逻辑性;(3)讲授要有启发性和情感性;(4)讲授时要讲究语言艺术;(5)讲授要善于运用板书相配合.16.试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答:(1)在指导思想上,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两种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目标上、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及教学方式上均有差别;(2)在教法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3)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灵活与相互配合.17.试论教师教学活动评价应当注意的问题:答:(1)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2)制定评价权重;(3)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总之,教师和教学活动评价不应走过场,也不应搞得教师人人紧张。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奋进,是团结向上,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好地贯彻高校的教育目的。达不到这个目的的评价活动,不应当也不允许在高校中存在。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