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的教育倾听.doc_第1页
一种特殊的教育倾听.doc_第2页
一种特殊的教育倾听.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种特殊的教育倾听 常州市谭市小学 吴婉芬【读书篇目】倾听,教育的另一种言说【作者】 成尚荣【中心理念 主要观点】现代教育已经不再是训教式教育,也不是告诉式教育,而是交流式教育,引导式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保持平等地位,教育者要走入被教育者心灵深处,才能很好的实施教育。于是,学会倾听是成功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成功教育的开始。【精读语段摘录】教师耐心、专注地倾听学生,是宽容,是信任,也是一种乐观的期待。其三是虚心。学生不仅仅是受教育者,在师生对话中,透着教师把自己当作受教育者的理念。倾听中透出教师的智慧。倾听的核心是思考。在倾听时,总是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无不闪现着教师的教育敏感、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的光彩。有时,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的艺术和智慧。倾听应真实和真诚,不应作秀,不应虚伪。倾听不是孤立的,要伴之以观察、思考、讨论、选择、设计等其他各种教育方式和行为。倾听不是万能的。教育中所有方式和方法都要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倾听不是单向的,不只是对教师的要求。我们应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倾听品质。把学生学会倾听当作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只有学生学会倾听了,师生,生生的对话才可能实现。倾听的对象不仅仅是人,还应善于倾听文本与环境所表达和传送的信息。【感悟与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和艺术有很多,但教育的原点是孩子的生命,其目的应首先让孩子安心、自由、快乐、幸福,让孩子喜欢老师,喜欢学校,惟此,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教育从倾听开始,倾听意味着教育的开端。倾听是对学生的尊重。尊重是人性的起点,尊重比什么都重要。倾听是对学生的信任,也是一种乐观的期待。倾听是教师的一种品质,教师的这种品质使教师更像学生的知心朋友、可信赖的伙伴、值得尊敬的长者。倾听是心灵的沟通,教师和学生就是在倾听中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生发了教育的意义。教育是师生的对话。不去倾听,就失去了对话的基础,失去了对话的意义,对话可能就是“独白”,甚至是单方面的“训话”。 对于许多教师而言,不是不能听,而是不愿意听,不会听,因此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1、首先,教师要学会相信学生。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要求上进,都有着极强的荣誉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尊重。在老师的眼里不应该有坏学生,只有犯错误的学生。教师的心态摆正了才能愿意倾听学生。有这样一个故事:某语文老师素以严厉著称。一次,老师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正讲到动情处,班上一成绩欠佳且平时喜欢捣乱的学生突然痛哭失声。老师以为他又在刻意捣乱,不容分说,将他赶到操场上罚站。那时正是冬天,北方冬天的那份寒冷让人难以忍受,更何况是在毫无遮拦的操场上。全班同学都知道那同学痛哭的原因,却无一人敢和老师去说。事后,老师终于从别处知道了这位同学年幼时便丧父的惨痛经历,并向他道了歉。学生自是不会和老师去计较什么的,但这位同学,怕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冬天的寒冷。这位老师就是因为带着有色眼镜在看待学生,所以才会犯下如此错误。师生只有在宽容和信任中交换意见,只有在专注的神情、亲切的微笑、期待的目光间产生的“张力”才能促使学生积极而有效地思考,最终孕育出“美妙的果实”。2、教师应该学会爱自己的学生。 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晒干的丝瓜,无汁无味”。此时,倾听,能给一颗焦灼的心灵送去抚慰,能使一颗自卑的心灵赢得尊严,能让一颗沉沦的心灵得到激励。在这里“听”是为了“育”,所以倾听也是表达师爱、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看似平凡的见解,却可能是孕育天才的摇篮。报刊上曾报道这样一则教育故事: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就连父母也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突然,她听到一位老人的掌声,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去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说:“谢谢,拉的真不错!”终于,家长惊异的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且,她的耳朵从未聋过。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即使你没有给对方指点或帮助,但有了倾听,你便给予了对方十分丰厚的心灵馈赠。3、倾听应保持执著与冷静,带着鉴赏与学习的眼光。学生的声音可能是断断续续的、杂乱无章的、混乱烦扰的,甚至有可能是违背常理的,教师都应该保持倾听者的执著与冷静,在深沉的静默中,坚持不懈地进人学生心灵深处去倾听他们的呼喊和吁求。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始终会以鉴赏的态度,欣赏每一个被倾听者声音的独特性。向学生学习是教师投人倾听时必要的态度。这一学习将会拉进师生间的关系,同时会使教师返回自身,充实自身。4、倾听要注意保持专注和警觉。当苏格拉底、苏霍姆林斯基等教师面对学生的时候,他们全神贯注的神情,使他们具有非同一般的人格魅力,那是真正的教育者的魁力。这种专注是将一个生命的所有能量聚焦在另一个生命上,结果是迸出生命的火花。在专注中包含着警觉,对来自学生的每一种声音的方向、特点和隐藏的变化趋势保持敏感。这样的倾听可以帮助倾听着抓住生命发展中那些不可重复的瞬间。缺少了专注和警觉,那些瞬间就会永逝。而教育的机会和个体发展的机会就蕴藏在无数个瞬间里。倾听的核心是思。教师倾听时,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在瞬间必须作出教育的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以此展开的讨论,或是片刻沉静中的回味、思索。有时,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的艺术智慧。缺乏思维的倾听就不能彰显教师的教育敏感与机智,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活力,最终成了空壳和形式。5、倾听的同时要参与和体验。倾听,不是单纯指声音,倾听心声才是更深层次的。肖川曾描述过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状态:表现为“茅塞顿开、悠然心会、深得吾心、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与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这也是教学追求的最佳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就要达到倾听的最高层次,必须参与和体验,深入学生的感情世界和理智世界。教师应主动的听,通过倾听去参与学生的成长、参与创造学生的声音。不过,这种参与的目的不是主宰学生的声音,不是从外部施行的控制和干预,更不是对学生发展的替代,而是一种引导和促动,目的是帮助学生从已有的单调、混乱和僵化的声音变为复调、有序和充满活力的声音,这种参与因此具有了创造性。参与是在体验中进行的。一方面,教师的倾听注重真实的感受性;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也构成了教师自身的教育体验,它有助于教育经验的增长和丰富。如此得来的经验是难以从教育理论书籍中学到的。更重要的还在于,教师在对学生的体验倾听的同时,也唤醒了自己的教育体验,使教师能够从自身的体验出发,而不是从某种观念和理论出发,去倾听学生的声音-它们同样是来自于学生在教育存在中的体验。这是以一种体验去倾听另一种体验的倾听,其中的参与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它深人到人的本性之中。总之,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分担痛苦,是共享快乐;倾听是接纳,是期待,是放下教师的架子,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学生,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它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