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问题总汇(三).doc_第1页
玉米常见问题总汇(三).doc_第2页
玉米常见问题总汇(三).doc_第3页
玉米常见问题总汇(三).doc_第4页
玉米常见问题总汇(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00-669-0108 一、秋玉米后期肥水管理 抓好秋玉米的后期肥水管理,是夺取秋玉米高产的重要环节。今年秋玉米种植面积较多,但由于生长期间受阴雨天气影响,田间湿度大,生长不平衡,根系发育差,植株较矮小。当前应抓好以下三条管理措施: 重施穗肥 因秋玉米需肥具有前期少、后期多的特性,所以要获得秋玉米高产,必须重施攻穗肥,以满足抽雄期至成熟期对氮肥的需求。施穗肥一般在抽雄穗前12天施用,每亩施碳铵40千克或尿素15千克,根周围开穴深施,施后覆土。如遇干旱天气,施肥后浇水或灌水(沟灌),促进肥料迅速分解吸收。适施料肥 秋玉米由于前期气温高、生育期短营养生长期缩短、生长量不足,植株矮小,叶片光合作用面积相对减少,因此适施料肥至关重要。宜在抽雄穗后,开花吐丝期,视玉米生长情况,亩施尿素5-8千克。防治螟虫 秋玉米后期虫害主要是玉米螟危害。在玉米心叶末期,亩用bt乳剂150毫升,兑水1千克,拌细沙土15千克,配制成颗粒剂除虫或在晴天下午用8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每亩75千克喷施玉米穗顶部花丝及穗位叶上下叶的叶腋内。二、秋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秋玉米是一种适应性广,生育期短,营养丰富的优质高效晚秋作物,多以鲜果穗供应市场。其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品种选择。秋玉米应该选择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育期短、优质高产、穗形美观、鲜果穗食味好的杂交甜玉米或糯玉米。二、土地选择。土地应选择前季作物在7月中旬收获、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秋闲地,但不宜在陡坡地、瘠薄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土块种植。三、育苗移栽。秋玉米必须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播种前晒种23天,以提早出苗,降低丝黑穗病发生率,同时用乐果乳剂对水拌种,防止地下害虫。育苗方式采用肥团育苗,苗床地做到湿润、阴凉。待苗长到二叶一心时即可移栽,亩植20002300窝,每窝2苗,栽后注意浇水抗旱。四、施肥技术。施肥的基本原则是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苗肥,酌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一般亩用磷肥30公斤,钾肥8公斤,磷铵20公斤或尿素7公斤作基肥。中耕除草后亩施尿素、磷肥各5公斤作苗肥。在大喇叭口期重施攻苞肥,亩用碳铵50公斤或尿素1518公斤开沟深施覆土,并清沟培土护苗。五、病虫防治。在喇叭口期用菊酯类农药兑水1000倍液喷入秋玉米心叶丛中防治螟虫等危害,还可将呋喃拌入细土中,或用bt乳剂每亩150毫升,兑水1公斤,拌细少土15公斤,制成毒土撒入心叶丛的喇叭口中,但必须在采收前15天停止使用农药。六、辅助授粉。在秋玉米密度大,花期短,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12次,其授粉时间上午8:00时。三、秋栽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甜玉米是果蔬兼用作物,为当今世界上风行的食品。在渐西南地区5年的秋栽试验示范表明,如果栽培得法,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一般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鲜玉米棒可达850-1000千克。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归纳如下:1.选择品种与栽培地据品比试验和大区对比示范,目前以穗型大、甜度高、食味佳、产量较高的超甜2号、浙甜3号为适宜的主栽品种。栽培地以选择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灌排方便,前作是早稻、春大豆和西瓜等作物的田块为好。为防止与普通玉米串花授粉而丧失甜味,降低品质,种植的田块应与种植普通玉米地相距400米以上,或与普通玉米错开播种期1个月以上,以达到隔离目的。2.把好育苗移栽关甜玉米的籽粒皱缩而小,发芽率较低,顶土力也弱,采用育苗移栽,既可节省种子,又能争取全苗,还可使植株生长一致,提高产量。(1)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据观察,甜玉米秋播的播种期每变动1天,成熟期则要变动1.5至3天。若秋季过迟播种生育后期易遇低温,不能正常成熟。经试验,甜玉米在灌浆结实期的日平均气温要求不低于20。但过早播种常因气温高,营养生长期缩短,植株矮小,在抽雄期又易受高温杀花影响。在浙西南,其播种适期一般在7月25日-8月初。同时,还应根据市场销售与加工情况,进行分期分批播种。(2)肥床育苗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地块作苗床,每平方米可用尿素50克、过磷酸钙250克、氯化钾50克、人粪尿10-15千克,在播前10天预先施入苗床,翻土拌匀待播。要稀播匀播,播后盖泥灰,在灰上撒少许呋喃丹并淋湿苗床,以防鼠、虫为害,然后盖稻草或黑色遮阳网遮荫防晒。待露芽后揭去覆盖物,育苗期间保持苗地湿润,培育壮苗。(3)大小行合理密植实行分带双行种植,带幅为1.2米,其中大行距0.9米,小行距0.3米,每3个带即每隔3.6米开一条沟。在小行两边的两行玉米相互错开呈“S”字形栽种,移栽时叶片定向,叶片与大行距垂直。密度视品种穗型大小而定,一般大穗型品种如浙甜3号等的密度以亩栽3000-3500株,株距0.3-0.35米为宜;穗型较小的品种则以亩栽3500-4000株为宜。移栽后浇施淡人粪尿,以利于扎根活苗。3.科学用肥1993-1995年3年不同施肥方法和不同施肥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甜玉米要高产,在施肥技术上应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适施壮秆肥和重施攻蒲肥(穗肥)”的原则,一般亩施标准肥3250-3750千克。其中基肥占40%-50%;苗肥占10%;壮秆肥占12%:攻蒲肥占28%-38%。基肥亩用腐熟栏肥1250-1500千克,尿素7.5-10千克、钙镁磷肥25千克、氯化钾7.5-10千克,在小行距间开浅沟施入,然后复土成小畦。苗肥在移栽成活后亩用尿素5-7.5千克,冲水浇施。壮秆肥一般在拔节初期亩施尿素10千克。穗肥掌握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0千克以上,开穴深施,以提高肥效。4.加强管理甜玉米前期长势较弱,加强苗期管理十分重要。因其对水分特别敏感,应保持土壤湿润,遇涝害要及时排水,遇干旱要及时浇水。移栽成活后结合施肥及时浅中耕除草: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结合施壮秆肥进行一次浅中耕;在大喇叭口期结合施穗肥进行培土,以利根系深扎,增强抗病能力。秋甜玉米的主要虫害为苗期地老虎,粘虫和穗期玉米螟,特别是其果穗形成期较春玉米时间稍长,故受玉米螟的为害亦较春玉米为重,应重点抓好该时期的玉米螟防治,以免侵入果穗影响品质。一般可用杀灭菊酯等菊酯类低毒农药进行防治。5.适时采收因甜玉米以鲜食与加工为主,采收后又不耐久放,故应在果穗籽粒略转色或花丝转黑色时及时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避免过早或过迟收获,以保证果穗的品质和产量。四、甜玉米大小斑病防治技术 甜玉米以其籽粒在乳熟期含糖量高而得名,现已成为风行世界的新型天然营养品。作为商品生产,甜玉米的经济效益较高,我省目前年栽几十万亩。但由于甜玉米具有特殊的营养成份,含糖量高,病虫害相当严重,其中尤以大、小斑病为害较大,且呈上升趋势。甜玉米大、小斑病症状较相似,在田间常混合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鞘、苞叶也受害。全生育期均可发病,抽穗后较重。大斑病一般始发于下部叶片,叶片初染病为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成为边缘深褐色、中央淡褐色的梭形大斑。天气潮湿时病斑连成大片,叶片表面有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纵裂,叶片枯死。小斑病的病斑小而多,灰褐色、椭圆形,边缘紫红;有时病斑上具轮纹,边缘不明显;有些高抗品种,病斑呈黄褐色坏死小点,不扩展。高温高湿条件下也长霉层,但没大斑病明显。甜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病规律相似。均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附在病残组织上越冬,种子带菌,一般高湿、多雨多霉天气,连作地、低洼地、过于密植和品种抗病性差的地块发病严重,两病流行均需较高湿度,区别在于大斑病流行温度偏低,以18-22为适宜,高于25有抑制作用,而小斑病流行适温则高于25。防治甜玉米大、小斑病的主要措施有:1、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在大、小斑病混发地区,应选兼抗杂交种;2、摘除下部病叶,清除病残体:生长期摘除下部病叶,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株,可有效减少田间病菌侵染;3、与其它作物进行轮作:发病较重地区应进行大面积轮作或深翻,可防止病菌的积累,减少侵染来源;4、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具体措施是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抵抗力;5、把握时机合理喷药: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药剂选用世高1000-1200倍,可兼治玉米大、小斑病,且防治效果相当显著。今年上半年博罗县仍图镇有2000多亩甜玉米连片暴发大、小斑病,使用多种常规杀菌剂均不能解决问题。最后在当地值保部门的指导下对症下药,使用世高才有效控制了该病的进一步流行为害五、孜然套种玉米高效种植技术 孜然是一种药用价值高,人们喜爱调味品。近几年,在甘肃省河西灌区海拔1700m以下的部分地区引种成功,在积逐年扩大,种植水平不断提高,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截止1999年,酒泉、张掖两地面积达0.12万hm2。生产实践表明,实现孜然与玉米套种,不但可以多收一茬孜然,而且能够确保玉米高产稳产,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种植模式。 一、增产效果及机理 19981999年,我们通过对酒泉、张掖两地种植的孜然套种玉米田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此种模式,可收孜然平均667m2112.5kg,玉米平均667m2550kg。产值比单种孜然增收440.00元/667m2,增幅28.1%;比单种玉米增收1125.00元/667m2,增幅71.8%。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作物的个体特性和群体优势 孜然具有生育期短(110天左右),植株矮小,根系分布浅,抗旱耐瘠特点。而玉米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喜水喜肥,二者合理套种,一高一矮、一深一浅、一长一短、一稀一密,变单一群体为复合群体,变平面结构为立体结构,形成多层采光,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缓解了争水、争肥、争光的矛盾,较好地发挥了土壤的增产潜力. (二)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复种指数 孜然套种玉米,属于夏秋作物搭配,生育期一长一短,将河西3月至10月光能资源充分利用。在同一块地上,两种作物生育期错过,充分利用其时间差、季节差,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二熟,大大提高复种指数、土地和光能利用率,达到多种多收。 (三)充分利用作物之间相互协调,合理密植,提高群体生产力 孜然套种玉米,由于孜然成熟早,与玉米共生期较短,个体可分布在玉米株行间,与单种比较,667m2保苗15万20万株,密度减幅不大。玉米667m2保苗40004500株,可保持稳定的密度。这样,保证玉米不减产而多收孜然。 二、主要栽培技术 (一)选择适宜品种 孜然应选择分枝能力强,成熟度好,籽粒饱满,抗病丰产、早熟品种,并做好提纯复壮,种子筛选。玉米选择中单2号、沈单10号或金皇417等杂交一代包衣种子。 (二)精细整地,适期套种 孜然地要求秋施肥,667m2施优质农家肥40004500kg,封冻前灌足冬水,翌年2月下旬镇压耙耱,足墒播种。播种时将种子与复合肥(一般用磷二铵667m26kg)混均匀撒入地面,轻耧后盖1.5-2.0cm厚砂即可。3月上旬播种,土壤墒情较差时可水盖。播种量1.5-2.0kg,保苗15万20万株。玉米播期比常规推迟7天左右,河西在4月20日左右,采用点播方式,按南北向70cm等行距或宽窄行(宽行20cm,窄行3040cm)株距1820cm,套入孜然地。密度确保667m240004500株。做到孜然尽量早播,二者播期相差50天左右。 (三)加强田间管理 孜然套种玉米管理的关键是前期主攻孜然,中期二者兼顾,后期主攻玉米。1、适量追肥灌水。孜然出苗前墒足不灌水,出苗后10cm左右灌水,尽量迟灌炼苗,并追施硝酸铵15kg/667m2或尿素10kg/667m2,间隔1520d灌水一次,做到浅灌、匀灌,遇高温不灌,以防蒸苗。2、及时除草间苗。苗齐后要及时间苗,苗距68cm,清除田间杂草,保证苗全苗壮。3、按时收获孜然。6月20日以后进入蜡黄期随黄随收,以防落籽。4、主攻玉米。孜然收后立即给玉米追施攻秆肥,一般667m2施硝铵20kg或长效碳铵30kg,追肥后及时灌水确保吸收;大喇叭口期结合灌水667m2再追施硝铵20kg或长效碳铵30kg,促进开花结实,并及时科学防治病虫害,蜡熟期采收。六、秋鲜食玉米更有市场 目前我省发展的鲜食玉米以春玉米为主,有大棚栽培、小拱棚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和露地栽培等,种植面积较大,因此,在6月中旬到7月初鲜食春玉米的旺收季节,常发生鲜食玉米大量集中上市,造成货丰价廉的现象。如何根据市场需求,错开播种期,发展夏秋鲜食玉米,是提高鲜食玉米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 根据市场需要,发展夏秋鲜食玉米具有很多优势,具体如下: 1.品质优、需求量大。夏秋鲜食玉米灌浆期间气候适宜,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其鲜果穗的口味和品质明显优于鲜食春玉米,深受消费者欢迎,而且市场需求量大。 2.播种期和采收期长。夏秋鲜食玉米的播种期为6月20日到8月10日。夏秋鲜食玉米的采摘期气温比鲜食春玉米采摘期气温低10-20,因此采摘期比鲜食春玉米长,果穗的苞叶也可较长时间保持鲜绿,所以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地调整采摘期和上市量,做到均衡上市。 3.自然灾害少。夏秋鲜食玉米所遭受的自然灾害明显少于鲜食春玉米,特别是避开了鲜食春玉米灌浆期间的暴雨、高温及干旱等自然灾害。同时夏秋鲜食玉米收获时绿叶数多,秸秆糖分含量高,青贮质量明显高于鲜食春玉米秸秆,当然,其秸秆也可粉碎后直接喂牲畜。另外,收获加工夏秋鲜食玉米秸秆时天气凉爽,免除了人们在收获鲜食春玉米时所受的高温、暴晒之苦;由于其秸秆利用率高,所以深受奶牛场等养殖单位的欢迎,使种植户和养殖户都增加了效益。七、夏玉米撮苗高产种植法一、玉米种植方式玉米种植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等行距,宽行密植,宽窄行,等行距留双苗等方式。现介绍一种宽行撮苗种植法。二、玉米宽行撮苗种植法种植要点此种种植方法,要求行距100厘米,穴距5厘米,每亩约有1334穴、每穴定苗3株,每亩有4000株左右。用此法种植时,每穴播种5-6粒,种子自由下落,不必太分散或分散在5平方厘米范围内,种植深度4厘米。出苗后要早定苗,以3叶期定苗最好,但最迟不能超过4叶期。定苗时每穴留苗3个,留大不留小。玉米宽行撮苗种植法其他管理技术与常规种植法相同。三、玉米宽行撮苗种植法高产原因此法种植增产的原因。其一是增加密度后,通风透光良好,与常规种植法相比边际效应不但不降低,还有所增强。因此,能提高整个大田的光合生产率。其二是每穴下籽5-6粒,出苗后留大不留小,使玉米群体没有弱、小苗,收获时没有小棒子,群体增产幅度大。据1998年在5亩面积上示范种植。在种植户单4号时,平均产穗粒数500粒,亩产623公斤。八、夏玉米免耕直播技术有什么优点? 夏玉米免耕直播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一是减少农耗时间、争取农时,特别是在热量资源不足的地区,免耕直播可以有效延长夏玉米生长时间。二是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和幼苗整齐度,机械播种可使播种深浅和覆土一致,幼苗出苗整齐。三是利于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效率。四是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肥力。五是麦秸和残茬覆盖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六是减少耕整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耕整作业可减轻土壤风蚀影响,秸秆还田可减轻因秸秆焚烧而引起的环境污染。七是在播种的同时可施用少量种肥,利于提高幼苗素质。八是在容易发生芽涝的地区,提早播种可避开或减轻芽涝的危害。随着我国黄淮海地区小麦收获机械以及玉米播种机械的普及与推广,夏玉米免耕播种的面积将会越来越大。九、夏玉米苗期如何管理查苗、补苗夏玉米播种后应及时查苗、补苗。补种的种子应先进行浸种催芽,以促其早出苗。如果补种的玉米赶不上原先播种长出的幼苗时,可采用移苗补栽的方法。移栽时间应在下午或阴天,最好是带土移栽,以利返苗,提高成活率。间苗、定苗间苗、定苗工作一般在34叶期进行,由于玉米在3叶期前后正处在“断奶期”,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如果幼苗期植株过分拥挤,株间根系交错,会出现争水争肥的现象。据有关农业科研部门试验,夏玉米在59叶期定苗比34叶期定苗,每亩减产14%27%,因此间苗、定苗工作应及早进行。间苗、定苗的时间应在晴天下午,病苗、虫咬苗及发育不良的幼苗易在下午较萎蔫,便于识别淘汰。对那些苗矮叶密、下粗上细、弯曲、叶色黑绿的丝黑穗浸染苗,应该彻底剔除。蹲苗促壮蹲苗应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