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重点钢企高炉炼铁主要技经指标(2012年)2012年初,全国高炉生产进入艰难阶段,表现为矿石价格高而生铁价格低,炼铁企业出现严重亏损,迫使其减产或使用低价、质量劣化的原燃料,使得生产指标一度恶化。为此,各企业加强了对优化配矿技术的研究,并尽量降低铁矿石的储存量,努力优化高炉操作等,炼铁系统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艰难地取得了进步,能耗也有所降低。产量增长集中度降低2012年,全国生铁产量为65790.5万吨,比上年增长3.70%;重点统计单位产铁57620.67万吨,比上年增长2.20%;其他企业产铁8170.02万吨,比上年增长15.90%。这说明其他企业铁产量增幅大于重点企业,中国炼铁产业集中度在下降。2012年全国排名前4位的产铁大省(详见表1),年产铁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有13家(详见表2),年产铁500万吨1000万吨的企业有25个。表1:2012年全国产铁量前四位的省份排名省份产铁量(万吨)占全国比例同比增幅1河北1560524.85%4.80%2山东60139.14%3.70%3江苏58718.93%8.40%4辽宁53118.07-2.10%表2:2012年全国产铁量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排名企业产量(万吨)1鞍钢2906.832宝钢股份2354.513马钢1737.174沙钢1653.235武钢1625.066唐钢1560.787本钢1551.438莱钢1486.479建龙钢铁1425.6710日照钢铁1402.8511邯钢1107.7512首钢总公司1058.0113包钢1005.52工序能耗全面下降2012年重点钢铁企业炼铁、焦化、烧结、球团工序能耗,与上年相比均有所下降(详见表3)。表3:重点钢铁企业炼铁系统工序能耗单位:kgce/t工序炼铁焦化烧结球团2012年401.82102.7250.6028.752011年404.57104.6352.0329.58增减-2.75-1.91-1.43-0.38最低值涟钢341.16新余60.78太钢37.51太钢16.1最高值491.68189.3468.4135.402012年重点钢铁企业加大了节能减排力度,实现了炼铁系统工序能耗的全面下降。企业之间各工序能耗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悬殊,说明重点钢铁企业技术发展不平衡,还有一定的节能潜力,须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设备的工作力度。从表3可以看出,2012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炼铁系统工序能耗取得较好的成绩,特别是高炉炼铁工序能耗下降对吨钢综合能耗有较大的影响(因炼铁工序能耗占钢铁联合企业总能耗的49.4%)。不过,部分企业在统计数据上出现误差,一些企业没按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统计。部分企业燃料比变化幅度与工序能耗变化幅度不相符,出现燃料比上升、炼铁工序能耗反而下降的现象(炼铁用能78%来自碳元素燃烧)。个别企业统计的燃料比中不含小块焦;一些使用低品位矿石的高炉,燃料比和炼铁工序能耗也存在数据不准确的现象。主要技经指标有所提升2012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多数得到提升(详见表4),但中国炼铁企业技术进步的速度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是全国入炉矿含铁品位在下降,因矿石涨价,钢企利润下降甚至亏损,落实炼铁精料方针的工作难度加大。但炼铁企业加强了对优化配矿的研究,在原燃料质量下降的情况下,仍然提高了烧结矿质量,确保了高炉生产稳定顺行。须要强调的一点是,企业购买低品位矿应有限度,不应再进口低于60%品位的铁矿石。低品位矿冶炼会提高炼铁能耗,增加污染物排放。表4:2012年重点企业高炉技术经济指标项目2012年2011年增减先进值落后值燃料比kg/t513522-9京唐457589焦比kg/t363374-11宝钢300518煤比kg/t1501482太钢182974风温118311794京唐1229911入炉矿品位%56.7356.98-0.25宝钢59.5949.80熟料率%91.4892.210.27通钢99.7673.72利用系数t/m3d2.4952.530-0.035淮特4.03510.306休风率%1.7071.458-0.249德龙0.2484.010劳动生产率t/人年51605050110宝钢13986497炼铁工序能耗kgce/t401.82404.57-2.75涟钢341.16491.68注意:高炉燃料比数据未含小块焦比。高炉燃料比下降(一些企业没包括小块焦比)。钢铁企业实现减量化用能,应在努力降低炼铁燃料比上下功夫。影响燃料比变化的技术因素见表5。钢铁企业应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分析出影响燃料比的主要因素,再加以解决。表5:影响炼铁燃料比(煤比+焦比+小块焦比)的因素项目变动量燃料比变化入炉品位+1.0%-1.5%烧结矿FeO1.0%1.5%烧结矿碱度0.1(倍).0%0.35%熟料率+10%-45%烧结矿5mm粉末10%0.5%矿石金属化率+10%-5-6%焦炭M401%-5.0Kg/tM10-0.2%-7.0 Kg/t灰份+1.0%+1.0%2%S份+0.1%+1.5%2%水份+1%+1.1%1.3%粒度5mm+7%+1.6 Kg/t入炉石灰石+100Kg+6%7%碎铁+100 Kg-20-40 Kg/t矿石含硫+1%+5%风温1150+100-8Kg/t10501150+100-10 Kg/t9501050+100-15 Kg/t950+100-20 Kg/t顶压提高10KPa-0.3%-0.5%鼓风湿度+1g/m3+1Kg/t富氧1%-0.5%生铁含Si+0.1%+45Kg/t煤气CO2含量+0.5%-10Kg/t渣量+100Kg/t+40 Kg/t矿石直接还原度+0.1+8%炉渣碱度0.1(倍)3%炉顶温度+100+30Kg/t焦炭CRSCSI+1%+1%-0.5%-1.1%-2%-3%烧结球团转鼓+1%-0.5%2012年燃料比较低的企业有:首钢京唐457kg/t,宝钢股份和邯钢均为464kg/t,新冶钢465kg/t,兴澄特钢468kg/t,首钢472kg/t,鞍钢479kg/t,武钢487kg/t,衡管和山东石横均为489kg/t,青钢491kg/t,沙钢493kg/t,通钢496kg/t,韶钢497kg/t,邢钢、徐州钢铁和鄂钢均为501kg/t,马钢股份504kg/t。2012年重点企业降低燃料比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三种:一是高炉原燃料质量得到改善、热风温度提高、操作水平提高等,实现了焦比和煤比同时下降,使燃料比得到下降。二是焦比下降幅度大于煤比升高的幅度,使燃料比下降。提高喷煤比后,要实现煤粉替代焦炭的高置换比,才会使燃料比不升高。这也是提高喷煤比最经济、最优化的标准。提高热风温度是提高喷煤比的优先条件,也是提高煤粉置换比的重要条件。大多数钢铁企业是尽最大努力,用这种办法来降低炼铁燃料比,符合炼铁技术发展的大方向。三是煤比下降的幅度大于焦比升高的幅度,风温提高,使燃料比下降。这种情况是风温提高、高炉操作水平提高和原燃料质量得到改善等方面的体现。在高炉操作方面主要是进行科学布料、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生铁含硅量等。焦比降低。降低焦比、提高煤比是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炼铁系统结构优化的中心环节。2012年有51家企业的焦比下降,19家企业焦比上升。2012年焦比较低的企业有:宝钢股份300kg/t,首钢京唐305kg/t,兴澄特钢309kg/t、武钢317kg/t,青钢320kg/t,邢钢321kg/t,首钢323kg/t,太钢324kg/t,新冶钢325kg/t,鞍钢332kg/t,鄂钢333kg/t,邯钢336kg/t,唐钢和柳钢均为341kg/t,长钢342kg/t。国际领先水平的焦比是低于300kg/t。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座高炉焦比低于300kg/t,而且约有10多座高炉的焦比在550kg/t以上,可见在降低焦比方面还有差距。支撑焦比下降的重要技术条件是:提高入炉矿含铁品位,改善原燃料质量(特别是焦炭质量),提高热风温度和高炉操作水平(高煤气利用率、低硅铁冶炼、高顶压)以及设备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等。喷煤比提高。与2011年相比,2012年重点企业中有37家喷煤比得到提高。其中,喷煤比较高的企业有:太钢182kg/t,邢钢180kg/t,合钢179kg/t,德龙钢铁177kg/t,长钢173kg/t,莱钢172kg/t,青钢171kg/t,武钢170kg/t,新兴铸管169kg/t,石钢、鄂钢和新抚钢均为168kg/t,唐钢和国丰钢铁均为165kg/t,营口中板164.7kg/t,宝钢股份164kg/t等。提高喷煤比的技术条件是:高风温、富氧、脱湿鼓风使炉缸热量充沛;入炉矿含铁品位高,渣铁比低,炉料透气性好,优化高炉操作,炉内煤气分布均匀;各风口煤粉喷吹均匀,喷吹煤质量好(可磨性、流动性、可燃烧性、含碳量高、含有害杂质低等);矿石冶金性能好,使软熔带低且窄等。目前炼铁企业因原燃料质量劣化,高炉生产不稳定,已不再追求过高的喷煤比,而是寻求经济喷煤比,提高煤粉的置换比,实现炼铁成本的最优化。但是,一些企业为降低采购成本,购买劣质喷吹煤,因其灰分高且含有害杂质多,发热值低,使煤粉置换比低。这种做法是不经济的,会给高炉生产带来负面影响。热风温度呈上升趋势。2012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高炉热风温度为1183,比2011年提高4,这是近年来没有出现过的好转现象。2012年,中国有50多座高炉年平均风温超过1200,排第一位的是宝钢股份4号高炉1255,其次是首钢迁钢4000m3高炉1254,山西建邦1860m3高炉1248,本钢新3号高炉1247,新冶钢1780m3高炉1244,首钢迁钢2650m3高炉1240,太钢4350m3高炉和武钢5号高炉均达到1234。提高热风温度的技术措施有:热风炉拱顶使用耐高温的硅砖,热风炉拱顶在烧炉和送风时的温差为100150,热风炉送风时间控制在40分钟60分钟;热风炉蓄热砖用高蓄热面积的格子砖(由7孔改为19孔37孔),并涂上能吸热的高辐射材料;提高热风炉废气温度(400450),单烧高炉煤气的热风炉采用煤气和空气双预热技术;保证送风系统能承受高风温,高炉和送风系统能够使用和接受高风温等。高炉休风率下降。2012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高炉休风率较低的企业有:德龙钢铁0.248%,新兴铸管0.615%,三钢0.755%,攀钢股份0.816%,莱钢0.844%,锡钢0.863%,合钢0.865%,沙钢0.826%,邯钢0.899%,永钢0.904%,南京钢铁0.954%,冷水江钢铁0.991%,青钢1.014%,马钢股份1.052%,通钢1.077%,宣钢1.093%,南昌钢铁1.112%。高炉休风率低是高炉生产能够稳定顺行的主要标志,是高炉操作水平高和设备运行状态良好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要想实现高炉生产稳定顺行,需要原燃料质量稳定,高炉生产不出现大的失误,同时要实行定检定修设备管理制度,不能等设备坏了再去更换,造成高炉休风率高。4000m3及以上高炉指标差异大此外,2012年中国重点钢铁企业炼铁技术经济指标的另一个特点是:容积大于4000m3的高炉生产指标差异较大。中国有15座大于4000m3的高炉。2012年这些大型高炉之间,因生产条件的不同,其指标有较大的差异:沙钢5800m3高炉利用系数最高,达到2.36t/m3d,其富氧率为11.34%,入炉铁品位为59.1%,生铁含硅为0.33%。而部分大高炉因炉缸侧壁温度高,不允许高产。只有宝钢股份和首钢京唐5座大高炉的燃料比低于500kg/t,其他大高炉的燃料比均大于500kg/t。太钢大高炉喷煤比最高,达到185kg/t,尚有煤比在150kg/t左右的高炉;总体喷煤水平不高。宝钢股份4号高炉风温最高,达到1255,尚有2座高炉风温低于1200,没有达到设计能力。首钢京唐2号高炉生铁含硅最低,达到0.251%,但物理热尚有提高的潜力。除首钢京唐和太钢大高炉以外,其他高炉含硅量在0.4%以上,影响了燃料比降低。宝钢股份4号高炉煤气利用率最高,达到51.86%,全国15座高炉中有7座高炉煤气利用率低于48%,使燃料比升高。宝钢股份3号高炉渣比最低,达到250kg/t,全国15座高炉渣比均低于300kg/t,实现经济炼铁。首钢京唐的高炉用焦炭热性能最好,CRI(焦炭反应性)为20.84%,CSR(焦炭反应后强度)为70.95%,付出了较高的代价;其他企业大高炉之间用焦炭热性能差异较大,但对高炉生产指标影响不明显。宝钢股份4号高炉实现了长期生产稳定顺行,指标得到优化,其生产管理和指标体系值得其他高炉认真分析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路线与经济效益报告
- 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与控制机制
- 综合学习活动说课稿示范范本
- 容器云平台运维最佳实践指南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功能及应用指南
- 市场营销策划案撰写技巧与模板分享
- 肖像权授权使用简易合同范本
- 小学一年级数学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训练
- 食用菌产业化生产操作方案
- 一年级逻辑思维训练题库
- 6.2 人大代表为人民 第二课时 课件 2025-2026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统编版
- 2025年甘肃省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能操作人员社会招聘40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4.2 遵守规则 课件 2025-2026学年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T/CIE 189-2023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
- 2025年北京市单位劳动合同样本
- 借游戏账号合同5篇
- 广播稿的写法课件
- 2025年中职政治专业资格证面试技巧与答案解析大全
- 保密法课件教学课件
- 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试题(附答案)
- 计生政策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