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管理规程.doc_第1页
洁净区管理规程.doc_第2页
洁净区管理规程.doc_第3页
洁净区管理规程.doc_第4页
洁净区管理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洁净区管理规程a) 1 目的b) 建立洁净区人、物流管理规定,防止人员、物品对环境的污染。c) 2 范围d) 本规程适用于制盖车间十万级洁净区的清洁,人流及物流的管理。e) 3 责任f) 3.1制盖车间负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g) 3.2质量管理部负责本规程的监督考核。h) 4 操作规程及要求i) 4.1环境要求:j) 4.1.2洁净室内墙壁、房顶、门窗、地面要无灰尘,无死角。k) 4.1.3设备表面要无油污、无灰尘,见本色。l) 4.1.5洁净室内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m) 4.1.7洁具要见本色,地漏口要清洁。n) 4.1.9洁净工作服饰的衣柜不应采用木质材料,应与GMP对设备选型的要求一致。o) 4.1.10操作人员不许穿工作服出洁净区。p) 4.1.12洁净厂房应定期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原材料、产品等产生污染。(新洁尔灭1%)q) 4.1.13洁净室内的工装设备、工位器具也应定期清洗消毒或清洁处理。r) 4.1.14洁净室于非洁净室内的工位器具应严格区分,标示明显,不得交叉使用。s) 4.1.15对于与产品或零件直接接触的设备及工作台面每天工作前应用消毒液浸过的洁净卫生不脱落纤维的抹布进行擦拭。t) 4.1.16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应打开净化车间内的紫外线灯照射各30分钟灭菌或用溴氧发生器进行消毒。u) 4.1.17洁净区所有门窗户平时不许开,工作时门必须关紧,通道门的开关必须v) 遵循前门不关后门不开的原则。w) 4.1. 19洁净区内进行各种操作活动要稳、准、轻,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各种活动(操作)应限制在最低限度。x) 4.1. 20不允许将食品或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洁净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装入洁净的不产尘的容器或袋中,密闭放在洁净区内指定地点,并按规定在工作结束后将其及时清除出洁净区。y) 4.2清洁规程z) 4.2.1清洁范围:洁净区地面、门把手、配电箱、水池、地漏、墙面、门、窗、天花板、灯罩、高效过滤器的层流罩、紫外灯管、回风口、鞋橱等。aa) 4.2.2清洁频次:bb) 每天生产结束后清洁;cc) 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dd) 停产三天后再生产前清洁;ee) 4.2.3清洁用品:ff) 清洁工具:丝光毛巾、不锈钢桶、水托、毛刷等。gg) 清洁剂:洗洁精、纯化水;消毒剂:5%甲酚皂溶液,0.1%新洁而灭溶液,75%的乙醇溶液。hh) 4.2.4清洁方法:ii) 每天工作结束后1小时内。jj) .1清除废物, 先用丝光毛巾蘸洗洁精擦洗废物容器,再用大量纯化水冲洗干净,(每次单月用5甲酚皂溶液、双月用0.1%新洁尔灭进行消毒)。kk) .2清洗配电箱、水池、门把手、墙面、门、窗,先用丝光毛巾蘸洗洁精擦掉配电箱、水池、门把手、墙面、门、窗等表面的污迹,再用丝光毛巾蘸纯化水擦洗干净,最后用75%的乙醇溶液擦一遍。ll) .3清洗地面,先用水拖蘸洗洁精擦掉地面的污迹,再用水拖蘸纯化水擦洗干净(每次单月用5甲酚皂溶液、双月用0.1%新洁尔灭进行消毒)。mm) .4清洗地漏,先用毛刷蘸洗洁精擦掉地漏槽、水封盖、外壁表面的污迹,再用大量纯化水将地漏槽内以及水封外壁表面冲洗二遍。(每次单月用5甲酚皂溶液、双月用0.1%新洁尔灭进行消毒)。nn) 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oo) .1清除废物,按方法进行清洁。pp) .2清洗水池等,先用丝光毛巾蘸洗洁精擦掉门把手、配电箱、水池、墙面、窗、门、天花板、灯罩、高效过滤器的层流罩、紫外灯管、回风口、鞋橱等表面的污迹,再用丝光毛巾蘸纯化水擦洗干净。最后用75%的乙醇溶液擦一遍。qq) .3清洗地面,按方法进行清洁。rr) .4清洗地漏,按方法进行清洁。ss) 停产三天后再生产前清洁;tt) .1清洗废物容器, 先用丝光毛巾蘸洗洁精擦洗废物容器,再用大量纯化水冲洗干净。uu) .2清洗水池等,先用丝光毛巾蘸洗洁精擦掉水池、门把手、墙面、天花板、灯罩、高效过滤器的层流罩、紫外灯管、回风口、鞋橱等表面的污迹,再用丝光毛巾蘸纯化水擦洗干净。vv) .3清洗地面,用水拖蘸洗洁精擦掉地面的污迹,再用水拖蘸纯化水擦洗干净。ww) .4清洗地漏,先用毛刷蘸洗洁精擦掉地漏槽、水封盖、外壁表面的污迹,再用大量纯化水将地漏槽内以及水封外壁表面冲洗二遍。xx) 4.2.5 清洁的有效期:清洁在24小时内有效,超出有效期按4.4.3方法进行清洁。yy) 4.2.6 清洁效果确认:每次清洁结束,由车间质监员检查确认。合格后填写“清洁状态卡”和清洁记录。zz) 4.2.7清洁工具的清洁及存放:清洁工作结束后,对清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并存放于指定地点。aaa) 4.3 人流bbb) 4.3.1进入洁净区人员要求ccc) 操作工要经常洗澡、要勤洗工作服,保持清洁无异味。ddd) 皮肤有外伤、炎症、搔痒症及皮肤病,传染病者;严重咳嗽、打喷嚏、鼻子排出物过多者;未按规定洗去化妆品、指甲油者;未按规定穿好洁净工作服者;食物未咀嚼完者;携带有其它未经批准的物品者;不执行净化程序者以及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者禁止入内。eee) 一切进出洁净区的人员必须遵守规定的净化路线和程序,不得私自改变。fff) 4.3.2人员净化程序ggg) 换鞋:首先开门进入更鞋室,然后关门更鞋,更鞋后将换下的鞋按照按要求放入鞋柜。hhh) 脱外衣:更鞋完毕开门进入一更室,然后关门脱外衣,将外衣放入指定的衣橱。iii) 穿洁净服:脱外衣后开门进入二更室,然后关门穿洁净服,戴洁净帽、口罩。洁净服要求穿整齐,洁净服里面的衣领不得高于洁净服领,扣须扣全;洁净帽戴端正,头发不得留在洁净帽外面;戴口罩后,鼻子不得外露。最后要自检或互检是否符合要求。jjj) 手消毒:洁净服穿戴完毕开门进入手消毒室,然后关门进行手消毒。kkk) 打开水龙头,用流动的水冲洗手部,应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湿;打餐洗净或洗手液,均匀涂抹,搓出沫儿,让手掌、手背、手指、指缝等都沾满,然后反复搓揉双手及腕部(手脖须洗至袖口处)。整个搓揉时间不应少于 30秒,最后再用流动的自来水冲刷干净,直至手上不再有肥皂沫儿为止。并且照此重复洗三遍。(洗手注意事项:掌心对掌心搓擦 ,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 ,指尖在掌心中搓擦。)最后将手烘干。lll) 手消毒完毕后开门进入人流通道,然后关门,最后进入工作间。mmm) 4.4物流nnn) 4.4.1进入洁净区物料要求ooo) 所有物品进入洁净区前均应经清洁处理。ppp) 未按规定进行洁净处理的所有物品;一切个人物品,包括手表、手帕、笔记本、食品及装饰品等不得进入洁净区。qqq) 原辅料、成品的进出应分开。rrr) 一切进出洁净区的物料必须遵守规定的净化路线和程序,不得私自改变。sss) 4.4.2物料净化程序ttt) 进入洁净区的物料应在脱包间进行清洁处理,脱去外包装或对外包装进行清洁后,再经传递窗进入10万级洁净区。uuu) 所有半成品从洁净区运出,均需从内包暂存间经传递窗进入外暂存间,转运至外包装间包装后送入库房。vvv) 成品在洁净室内验收合格密封后,通过传递窗口传入外包装间进行包装,然后入库。www) 生产后的废弃物,集中装桶,盖上桶盖,经专用传递窗进入非洁净区,送规定废弃物堆放处。xxx) 4.5物料存放及标识要求yyy) 4.5.1每道工序必须进行门牌标识,设备要标明运行状态(在运行、在检修、待检修、停用)。zzz) 4.5.2成品、半成品、原辅料按规定在暂存间定置存放,不允许混放、乱放。产品标识严格执行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aaaa) 4.6洁净服的清洗bbbb) 4.6.1洁净区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服,要每天清洗一次。cccc) 4.6.2工作服在洗涤前要检查工作服的磨损,破损情况,按需要进行修补或更换,接触有毒有害药物的工作服,洗涤前要妥善处理以策安全。dddd) 4.6.3不同洁净级别的工作服应分别洗涤,干燥和包装应在洁净环境下进行。eeee) 4.6.4新缝制的洁净工作服可直接进行洗涤,而回收穿过的洁净工作服发现油污,应仔细去除油污再进行洗涤程序。ffff) 4.6.5洗涤前要对擦破、损坏及搭扣等附属品进行检查,对有缺陷的要修理、更换或报废。gggg) 4.6.6必须在比使用工作服的洁净室的洁净度高的洁净室中进行清洗、烘干、捆包。hhhh) 4.6.7为了除去水溶性污染物,用清水洗涤后,再用蒸馏过的溶剂进行最后的洗涤,除去油性污染物。iiii) 4.6.9湿式洗涤用水温度如下:jjjj) 聚酯布60-70(最高70)kkkk) 尼龙布50-55(最高60)llll) 4.6.10在最后漂洗透水时,可以用抗静电剂以提高抗静电特性,但选用的抗静电剂应与纤维结合良好,无粉尘脱落。mmmm) 4.6.11有搭扣的工作服,应在扣合状态下洗涤。nnnn) 4.6.12在洗涤专用的洁净空气循环系统中进行干燥。干燥后,在洗涤专用的洁净室内叠好,装入洁净的聚酯袋或尼龙袋内。oooo) 30万级洁净区管理制度pppp) 接收部门qqqq)rrrr) 生效日期ssss)tttt) 管理标准-卫生uuuu) 制定人vvvv)wwww) 制定日期xxxx)yyyy) 文件编号zzzz)aaaaa) 审核人bbbbb)ccccc) 审核日期ddddd)eeeee) 文件页数fffff) 共 2 页ggggg) 批准人hhhhh)iiiii) 批准日期jjjjj)kkkkk) 分发部门lllll)mmmmm) 1 目的nnnnn) 建立30万级洁净区管理规定,保证洁净区环境符合规定要求。ooooo) 2 范围ppppp) 固体制剂30万级洁净区。qqqqq) 3 责任rrrrr) 车间班组长负责组织实施,生产操作人员严格执行,质监员监督执行。sssss) 4内容ttttt) 4.1 凡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应通过缓冲设施进入洁净区,根据本洁净区的更衣程序进行更衣,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控制,其最高限度不超过20人,其中车间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不超过12人,质监员1人,维修人员2人,外来参观人员一次不超过5人,限制非操作人员进入。工作时,洁净室操作间的门应关闭,并尽量减少人员出入次数。uuuuu) 4.2 进入洁净区的物料、器具、工艺用水等应按规定程序净化。vvvvv) 4.3 门、窗、各种管道、灯具、风口及其它公用设施、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等应保持洁净,无浮尘。wwwww) 4.4 地漏干净,经消毒,经常保持液封状态,盖严上盖。xxxxx) 4.5 洗手池、工具清洗池等设施,里外应保持洁净、无浮尘、垢斑和水迹。yyyyy) 4.6 缓冲室、传递柜、传递窗等缓冲设施两门不能同时打开,在不工作时,注意关闭传递柜(窗)的门。zzzzz) 4.7 洁净区内操作时,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及不必要交谈。aaaaaa) 4.8 洁净区内所有的物品应定数、定量、定置,无不必要的物品。bbbbbb) 第2页/共2页cccccc) 4.9 洁净区所用的各种器具、容器、设备、台、椅、清洁工具等均应选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不生锈、不长霉的材质,不宜使用竹、木、陶瓷、铁等材质。不宜使用不易清洗、凹陷或凸出的架、柜和设备。dddddd) 4.10 清洁工具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净、消毒并及时干燥,置于通风良好的洁具清洁间内规定位置。用前、用后要检查拖布、抹布是否会脱落纤维。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生产区使用不同的清洁工具,二者不能互用。清洁剂、消毒剂要定期交替使用。eeeeee) 4.11 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应及时装入洁净的不产尘的容器或口袋中,密闭放在指定地点,并按规定,在生产结束时及时清除出洁净区,所用的容器或口袋宜是一次性的。ffffff) 4.12 洁净区不得安排三班生产,每天应留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与消毒。更换品种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间歇进行清场与消毒。洁净区只能按排单一剂型产品生产,该剂型产品生产结束后方可按排另一剂型产品生产,不得安排两个剂型的产品同时生产。gggggg) 4.13 洁净区的空气经过滤符合相应的洁净要求,并维持正压。hhhhhh) 4.14 为确保洁净区符合规定的洁净度要求,需定期监测洁净区的温、湿度、风量与风速,空气压力,尘埃粒子数,菌落数,监测项目和步骤见附表。iiiiii) 4.15 空气滤器的滤效应监测,并有记录,经办人、复核人签名。发现下列情况,应予更换高效过滤器。jjjjjj) 4.15.1气流速度降到最低限度,即使更换初中效过滤器仍不能增大时。kkkkkk) 4.15.2高效空气过滤器风量为原风量的70%时。llllll) 4.15.3高效空气过滤器出现无法修补的渗漏时。mmmmmm) 4.16 建立洁净区检修计划制度,对洁净区的空调系统和洁净区的空气净化设备实行定期检修、保养。nnnnnn) 4.17 洁净区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经工厂批准进入洁净区的临时外来人员应进行指导和监督。i. 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卫生(七)oooooo) (检查核心)卫生是防止和消除药品在生产过程中遭受污染的重要措施,卫生涉及环境、人员、厂房设备、仪器、物料、容器、清洁剂、消毒剂、洁具和工艺过程等各个方面。应制订各种书面制度确保药品生产全过程处于良好的卫生状态。(检查条款及方法)i. 4801 企业是否建立各项卫生管理制度,有各种防止污染措施,并由专人负责。1应制定药品生产须遵循的清洁规程。清洁规程应尽量详细,以使不同人员以及不同药品生产时,均能达到预期的清洁要求。2视实际情况,车间不一定设废物间,但需使用有醒目标志的适当容器,及时处理生产中的废弃物。ii. 4901 是否按生产要求和空气洁净级别制定厂房清洁规程,内容是否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1检查不同洁净区的厂房清洁规程,内容包括条款各要点。2相应记录可包括在批生产记录及批包装记录有关清洁及清场部分,也可采用工作日志的方法记录。iii. 4902 是否按生产要求和空气洁净级别制定设备清洁规程,内容是否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1清洁规程应足够详细,通常包括以下各个方面:11不同设备清洁人员的职责;12清洁的方法和程序,必要时的消毒或灭菌方法;l3所用工具、清洁剂、浓度或稀释方法;l4设备拆洗方法和安装方法,以确保清洁效果;15取去上一批的标识;16清洁、消毒或灭菌的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时间、冲洗次数等;17根据品种和产品工艺特点,规定生产结束后至清洁之间的最长允许时间;18已清洁设备可保留的最长时间,在再次使用前,对设备进行再清洁的方法;19规定清洁后设备中可接受的残留量标准,并说明理由。2设备清洁条件。21多品种生产线更换品种时,必须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22在同一设备连续生产同一品种时,应在规定的批次间隔内对设备进行清洁;23如有影响产品质量的残留物,更换批次时,应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24无菌生产设备清洁完成后,应将设备或管路中的水排空,必要时作干燥处理;25无菌生产设备采用高压饱和蒸汽灭菌时,应在温度较低的地方放置生物指示剂或温度传感器;26使用甲醛作为灭菌剂时,应对设备、容器表面的甲醛残留物进行检测。iv. 4903 是否按生产要求和空气洁净级别制定容器清洁规程,内容是否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1生产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卫生规程,包括人员、设备、厂房、容器、卫生间、洁具间、清洗间、生产过程中设备、管路的清洁和消毒等(参见清洁验证的内容)。2检查规程的执行情况,特别注意清洁工具及清洁用具的使用、清洁及贮存过程中的防污染措施。3不同洁净区域或操作间是否有相应的清洁规程,清洁规程的内容是否齐全、具有可操作性。4检查清洁和消毒记录(检查方法同490l一4902条)。v. 5001 生产区是否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是否及时处理。1相应的卫生管理文件。2吸烟、喝饮料及存放食品等个人杂物仅限于生产区外的指定场所。3抽查更衣柜、生产区橱柜,是否有食品及其他杂物。vi. 5002 在含有霍乱、鼠疫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等高危病原体的生产操作结束后,对可疑的污染物品是否在原位消毒,并单独灭菌后移出工作区。参见生物制品GMP检查指南。vii. 5101 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置是否对洁净室(区)产生不良影响。1盥洗室应有冷热水、洗涤剂/消毒剂并安装烘手器,方便人员清洁手消毒。2 盥洗室应与生产区隔离,但应方便员工使用。3有相应的卫生管理及清洁规程,有专人负责清洁。viii. 5201 工作服的选材是否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级别要求相一致,且不得混用。洁净工作服的质地是否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1工作服的管理文件。2不同洁净要求工作服的选材是否合理。3广义的工作服应包括衣、裤、帽、鞋、短袜等ix. 5202 无菌工作服的式样及穿戴方式是否能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1是否有无菌工作服管理文件及穿戴的操作规程。2现场查看工作式样及穿戴方式的合理性。x. 5203 不同空气洁净级别使用的工作服是否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是否制定清洗规程。1查平面布置图,看不同洁净区的工作服是否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2查相关管理文件,看清洁、消毒或灭菌方法及记录。xi. 5204 100,000级以上区域的洁净工作服是否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整理,必要时是否按要求灭菌。1应设置不同洁净区使用的工作服清洗、整理、存放的洗衣间。2300,000级的洁净工作服可在非洁净室(区)洗衣房内洗涤、干燥、整理。3100,000级以上(含100,000级)区域的洁净工作服应在洁净区(室)内洗涤、干燥、整理,必要时应按要求灭菌。410,000级以上无菌操作区使用的工作服通常在10,000级洗衣间清洗,并经灭菌后送人无菌区。5清洗、消毒或灭菌的记录。6清洗、消毒或灭菌的时间及使用期限的标识。7是否有减少污染的措施,如同一级别工作服,因不同工段污染情况不同,但只使用同一个洗衣机时,是否分批洗涤。8特殊品种、特殊要求或从事阳性菌操作工作服的清洗是否有必要的防污染措施。9参见示例与参考。xii. 5301 洁净室(区)是否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人员数量是否严格控制,对临时外来人员是否进行指导和监督。1进入洁净区人员数量应有限定。2检查对外来人员进入洁净室(区)的管理文件、批准程序及进入洁净室(区)的登记制度。3现场检查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指导的执行。xiii. 5302 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包括维修、辅助人员)是否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