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试卷类型.doc_第1页
2003 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试卷类型.doc_第2页
2003 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试卷类型.doc_第3页
2003 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试卷类型.doc_第4页
2003 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试卷类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3 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试卷类型:A 语文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11 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第I 卷(选择题共60 分) 注意事项:1 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 或B )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单项选择题I : (本大题共40 分,每小题2 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和诗 曲高和寡 随声附和 B 强迫 强词夺理 强弩之末C 刊载 载歌载舞 一年半载 D 鲜艳 鲜为人知 屡见不鲜2 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稳操胜券(qun ) 自惭形秽(su) 人才济济(j)B 锲而不舍(q ) 病入膏肓 (hung ) 莘莘学子xn C 煞费苦心(sh) 荷枪实弹(h) 戛然而止g D 拖沓冗长(rng ) 义愤填膺(yng ) 一暴十寒(p)3 下列成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穿流不息 比肩接踵 一愁莫展 拨乱反正 B 有条不紊 同仇敌忾 委屈求全 老生长谈C 中流砥柱 破釜沉舟 一蹴而就 从谏如流D 良莠不齐 娇柔造作 堰旗息鼓 故技重演4 、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如水的月光静静地洒在小花圆里,我们在这里欢渡万家团圆的中秋B 这项曾被迫中止的科研工作终于再次上马了。c 货架上,精美的工艺品五光十色,琳琅瞒目,让人眼花潦乱,目不暇接。D 他学习很用心,写作文时语言力求简洁,做数学题,也总是寻求最简洁的思路。5、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无人问津(渡口)削足适履(鞋)B 不言而喻(明白;了解)言简意赅(完备;全)C 含辛茹苦(吃)绿草如茵(垫子或褥子)D 不假思索(假装)生杀予夺(活)6 依次填人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3 年秋季,中小学起始年级将使用重新的教材。 陈先生一生名利,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三楚文化的研究中。 诗人的浓郁诗情与画家的浓艳画意相融合,进一步提高了作品的 。A 审订 淡泊 品位 B 审定 淡薄 品位C 审定 淡薄 品味 D 审订 淡泊 品味7 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一个人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全面的反映,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去办事,那么他有善良的动机,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A 因为 所以 虽 但B 由于 因此 即使 也C 不但 而且 虽然 也D 如果 而 即使 也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B . “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C 星期天上午,小强一家倾巢出动,去观看大型文艺表演。D 注射剂十分灵验,妙手回春,迅速止住了病人的疼痛。9 下列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原子弹( )氢弹的爆炸( )人造卫星的发射( )回收(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水平。A , , , , B 、 ; 、 ;C 、 , 、 , D , ; , ;10 下列句子中不是单句的一项是A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C 当人类社会跨人21 世纪的时候,我国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D 实践证明,十五大和十五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正确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 下列各句中不会产生歧义的一项是A 这个人好说话。B 没有人不说他没本事。C 我们几个团的干部都赞成这项提议。D 县里通知说,让王乡长本月5 日前去报到。1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高中学生及其高中语文教师。B 长期的辛劳使李老师头上的头发全都花白了。C 对于中学生参加歌厅、舞厅等夜生活问题,受到了学校和家长们的普遍关注。D 山区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13 填人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广聚看过了信, ,说了几句客气话,便要请老杨同志到自己家里吃饭。A 把老杨同志让到里屋 B 老杨同志进屋来C 老杨同志被他让到里屋 D 老杨同志被让到里屋14、小明同学说访喜欢弘经据典,在下面的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最恰当的一项:A 小明和同学一起去郊游,面对着满目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 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B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学,小明与他道别时说: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个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c 同学刘洋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小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D 小明的同学张林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小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15 下列有关应用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写信时,信纸的第一行空两格写收信人的称呼。B 写申请书,应该把申请的事情和理由写具体、清楚。C 请假条一般由请假人本人出面,如有特殊情况(比如请假人在异地),则可委托他人代为请假。D 通知的标题,根据需要可写为“通知”、 重要通知”、“紧急通知”或“关于x xx 的通知”等。的通知”等。16 下列诗句全都出自唐代人作品的一项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A B C D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7 一18 题。蝶恋花 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17 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 “花褪残红”是说红色的花朵凋谢之后别的花又开放了。B . “天涯何处无芳草”是说一直到天边处处长满了青草。c . “秋千”是指做打秋千的游戏;“道”是“道路”D . “多情”说的是行人,“无情”说的是佳人。18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上阙通过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晚春的自然风光,又赋予了浓重感情色彩。B .下阙通过墙里墙外的对照描写,表现“佳人”表面欢乐而内心烦恼。c . “花褪残红青杏小”与红杏枝头春意闹”同是写杏,但前者点出春深的时令,后句“者则呈现出浓郁的春意。D . “墙外”与“墙里”, “多情”与“无情” “恼”与“笑”形成对照,写得极富情趣。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 一加题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北京青年报 2001年9月03日 1 9 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邮票在诗中指代信件泊诗歌的第一节是说作者小时候离家,只凭书信寄托乡愁。B 船票在诗中指代船。诗歌的第二节是说作者成人后和新娘天各一方,客船犹如鹊桥。C . “坟墓”在诗中指代封闭的旧社会,“母亲”在诗中指代自己的祖国。诗歌第三节是说作者飘零在外,遥望大陆不得其门而人。D 海峡用“浅浅”来修饰,意在说明海峡绝对阻挡不了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20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语序像一条红线贯穿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思念。B 诗的前三节侧重于写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结尾则把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的也是海外游子的绵绵相关之思。C 乡愁 从广阔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的情感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联想。D 这首诗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均衡对称,长短句相互映衬,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同时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对偶、反复、叠词等手法,使诗歌表现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音乐美。二、单项选择题11 : (本大题有5 道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1 一25 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啥出。2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臣请入,与之同命。B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c 杀人如不能举 举:列举D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谬 细说:小人的谗言22 下列各句中有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 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 B 拔剑切而啖之C 天下皆叛之 D 欲诛有功之人23 下列各句中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 若属皆且为所虏 B 今日之事何如?C 此亡秦之续耳 D 毫毛不敢有所近24 对下面的句子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人与非常也。A 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人和意外的变故B 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人和意外的变故:C 所以派遣将军去把守关口,是为了防备他们偷盗和非常性的变故。D 特意派遣将军去把守关口,是为了防备其他强盗出出入人和发生意外的事故25 下列成语全都出自本文的一项是 杀人如麻 怒发冲冠 膛目结舌 劳苦功高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A B C D (本大题有5 道小题,每小题2 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6 一30 题2003共10 分)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九省区,注入hohn的大海.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土地上.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了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生长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huy,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之为中华.现在,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黄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立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出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居住的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以及许多图案精荚的彩色陶器.这些地下出土的资料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A被人们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B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C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身旁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26 本文第一段划线语句说明了黄河的几个特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说明黄河流程漫长B 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C 说明黄河流域广大D 说明黄河气势雄伟27 对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概括全面的一项是A 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B ,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C 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人类生存D 植物种类繁多,食物丰富28 对“中华”这个名称的由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因为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B 因为黄帝后裔自称“华”(或“夏”) C 因为华族发展到整个中国D ,因为华族聚居于被认为是四方之中的中原地区29 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本文第四段中活仰韶文化”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B 本文第三段开头的“相传”二字不能省略,因为它表示所述内容来源于传说,不是确实有据的。本文第四段开头中的“之一”二字也不能省略,因为它表示还有别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不是唯一的。C 从本文内容看,“仰韶文化”的特点是农业经济发达,粮食丰足,建筑技术先进,手工艺水平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文明程度也较高。D 本文作者多处用“摇篮”来比喻黄河,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30 给本文题目添加一个副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A 我国第二大河 B 屈指可数的名川C 世界文化的高峰 D 中华民族的摇篮2003 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第11 卷(共9 。分)注意事项:1 第11 卷共7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四、填空题:(本大题有5 个小题,每空1 分,共14 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31 拿来主义 选自鲁迅的 ,这是一篇关于 问题的杂文。文中的“鱼翅”喻指 “姨太太”喻指 32、 师说 是唐代“ 运动”的倡导者 的作品。“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是有关师生关系的精辟论述。33 同是天涯沦落人 ,34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 35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国最著名的诗人、剧作家。他一生创作颇丰,他的四大悲剧是 、 、 、 麦克白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句:(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3 分,共6 分)36 采用下列句子中的“当X XX 说 ,我懂得了 ”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要求:1 所写句子既要和原文首尾呼应,又不得与已有两个例句的意思雷同。2 字数不得超过40 字。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 ,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仿写: 37 ,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多用排比句、对偶句,长短大体一致,有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的特点。散句则语句灵活自然,富于变化,句式长短不齐,结构不一致。将下面的散句变为整句。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风一吹,就如跳动的火焰,闪闪发光的金子和即将飘落地上的雪花。改为: 六、阅读:(每小题2 分,共10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8 一42 题2003:都江堰(余秋雨)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它,就是都江堰。它,就是都江堰。38文章第一段只有一句,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39第二段中“站远了看”的含义是 40 第四段中“川行华章”指的是 41 找出一句赞颂都江堰的比喻句? 42 下面的句子中,对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城虽然伟大,但许多年后的今天它仅仅是一种象征,而不像都江坡那样继续为人民造福。B 都江堰修建比长城早,但它一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濡养。c 千百年来,都江堰全身心地为中华民族做着贡献,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D 长城是山,都江堰是水,水比山更有利民价值七、作文:(共60 分)4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以上是 韩非子 中的一个离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l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不少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