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古代对电和磁现象的观察和应用(一)关于电与磁的现象的最早现实应该归功于古希腊人。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曾叙述过织衣者所观察到的现象,那就是用毛织物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某些轻的物体。琥珀是一种矿物化的黄色树胶,在古代用于装饰。琥珀象金子一样地闪闪发亮,故被称为“琥珀金”(electron),由此产生了“电”(electricity)这个词。 古希腊人对磁现象也有相当的了解。古罗马的学者普林尼( Pliny, 公元前 23 前 79 )曾经说过,古希腊人把天然磁石称为“活铁”。在希腊山区,牧羊人喜欢在羊鞭尖上套上一块铁皮,这样可以使羊鞭不至于过早地磨损。有一次牧羊人赶着羊群迁徙牧场,来到一个叫做马格西尼亚的山区时,牧羊人感到羊鞭被什么东西抓住了,不好使唤,牧羊人细心查找原因,发现山上石头对羊鞭尖上的铁皮有吸引力。 当时希腊的牧羊人就称这种灰褐色的石头块为“马格尼特”,“活铁”也因此而得名。古希腊人还发现这种石头有定向作用,把它称作“定向石头”,在拉丁文中叫“ lodestone ”,“lode”即“定向”的意思。 在古代中国,也早就有关于磁现象以及电现象的认识。这方面的文献和典籍,要比其它文明古国丰富得多。大约在春秋末期(约公元前四、五世纪)成书的管子地数篇,战图时期的鬼谷子,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等,都留记述了天然磁石及其吸铁现象,记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指南针“司南”。公元前 127 年,方士奕大以磁石作棋子,使其相互碰击。淮南万毕术中记有“磁石拒綦”的排斥现象。 汉代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对世界上最古老的指南针“司南”作了进一步详细的记述,他写道:“司南之杓,投之以地,其祗指南。” 人们对磁石在防盗、防刺、作战和医疗应用上作过许多设想。三辅黄图一书曾有这样的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多次遭到政敌的谋刺,因此在建造阿房宫时,特别命工匠用磁石筑砌北阙门,利用磁石吸铁的作用防备刺客暗藏铁器进宫行刺。晋书马隆传也曾记载:“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锤,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由此可见,晋朝时期在军事上也把磁石派上了用场。 汉代初期,已有玳瑁、琥珀经摩擦吸引轻小物体的记载,晋朝有“今人梳头、解著衣,有随梳解者,有光者,也有喧声”的记叙。东汉王充(公元 27 97 )在论衡乱龙篇中记有“整牟缀芥,磁石引针”一说。这在那时对电、磁现象是两类不同、没有联系的现象的人类认识来说王充能把电吸引和磁吸引并列相提,是很不寻常的。这种电、磁现象相提并论的认识还见于三国志吴书中的文字记载:“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这是说,腐烂的芬革(由于其含水而造成导电性)不被(带静电)的琥珀吸引;一些比较柔软的易于弯曲的金属(如金、铜无永久磁性)不被磁石吸引。晋代张华(公元 232 300)曾发现用梳子梳理头发和解脱丝绸毛制衣服时的起电现象,他看到静电火花,听到放电的噼啪声。唐代殷成式发现了用手抚摸活猫会有静电火花产生;唐代张邦基曾发现孔雀毛的静电感应现象;明代的都邛在三余赘笔中曾记述了“吴绞出火。吴绞为裳,暗室中力持曳,以手摩之良久,火星直出”的摩擦起电现象。 中国宋代静磁学取得当时世界上的最好成就。将铁针与磁石摩擦即可获得磁性。武经总要还记述了曾公亮的磁化操作过程: “以薄铁片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藏”。这段文字说明了要将烧红的铁片作淬火处理,并在冷却时顺着地磁场南北方向,使铁片中磁畴排列有方向性。文中还说明淬火时只使其尾浸入水中数分,整块铁片在水中形成一倾斜方向,这就是利用地磁倾角,使铁片和地磁场方向更接近一些,从而铁片更有效地得到磁场的磁化。沈括在梦溪笔谈(巷首四)中还写道:“方家以磁石摩铁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地磁偏角的文字记载。 对世界文明有重要影响的指南针是中国古代人的发明。沈括指出了四种指南针的安放办法:水浮法,把针放在水面上;指甲法,把针放在光滑的指甲上;碗唇法,招针放在光滑的碗后上;丝悬法,以蚕丝系针腰,悬吊指针。寇宗奭具体指出了水浮法是把针贯穿在数根灯草上而浮托于水面。十二世纪时,宋代陈元靓在事林广记神仙幻术一书中记载有两种指南针:指南鱼和指南龟。前者把磁针放入色形木片内,浮在水面上指示南北。后者招针放入龟形木片内,以竹针作支轴转动而指示南方。丝悬法和指南龟是旱罗盘的雏形,其余的类型发展成后来的水罗盘。 中国还是最早将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宋代朱懿公元 1119 年在萍洲可谈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现日,阴晦观指南针。”徐竞(公元 1093 1155 )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也有类似记载。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谈到当时海船上由“火长”职位的人掌管罗盘。船在风雨阴天“推凭针盘而行”,“毫厘不敢误差,盖一舟人命所系也。”南宋后,罗盘在航海中普遍使用,针路即航线上不同地点的罗盘针位连结线,也在十三世纪末的典籍中有了记载。中国指南针约于 12 世纪末 13 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又由阿拉伯传到欧洲。 罗盘传到欧洲,正值 13 世纪欧洲的工艺商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的好时候,当时还掀起了营造教堂和兴建大学的高潮。不少学者还崇尚古希腊的科学著作,纷纷把古代科学著作翻译出来,而且相应地还兴起了一股短暂的实验风气。当时牛津大学的著名学者罗吉尔培根认为:“过去那种靠有名无实的权威和传统的习惯来发表自已意见的人,算不得真正的学者,他们只能取空洞争辩来掩盖自己的愚昧无知”,真正助学者“应当靠实验来弄懂自然科学、医学、炼金术和天上地下的一切事物”,在培根这种崇高实验的思想影响下,他的朋友皮埃尔德马里古特作了不少关于磁现象的实验,约在公元 1269 年,马里古特还写了一本小册子,记述了他自己在磁力实验中的发现。 马里古特的一个有意义的代表性实验是:他把磁石磨成一个球体,然后把铁磁性小针放在磁石球的下面,小针有固定取向,将小针在磁石球面取向连接起来画成一个大圆。照此办法,可以在球面上得到许多大圆。马里古特发现这些大圆分别在球的两端形成两个汇聚点,所有的大圆象地球的经线一样分布。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550台血液成分分离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类脑神经形态CPU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新房装修合同
- 防暴警察原理知识培训总结
- 网购服务协议范本
- 浙江省湖州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
- 云平台协同管理-洞察及研究
- 园区工厂建设工程承包合同2篇
- 公司工业借款担保合同书3篇
- 无人机动力技术
- 2025年危险运输三级教育试题及答案
- 新疆维稳管理办法
- 2025企业级AI Agent(智能体)价值及应用报告
- 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考题分类汇编以及知识点穿插(2025年7月-2026年1月)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及答案
- GB/T 33339-2025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测试方法
- 反邪教宣传知识课件
- 退林还耕工程合同协议书
- 探讨跨界融合创新在智能数字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2025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