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炼厂项目环境风险评价.doc_第1页
铜冶炼厂项目环境风险评价.doc_第2页
铜冶炼厂项目环境风险评价.doc_第3页
铜冶炼厂项目环境风险评价.doc_第4页
铜冶炼厂项目环境风险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阜康冶炼厂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七章 环境风险评价7.1风险识别7.1.1环境风险因素识别根据项目建设情况,经对主要设备运行特点情况分析,拟建工程环境风险因素识别见表71。表71 现有及拟建工程生产设施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因素识别名称风险因素风险类型污染物名称对人群危害烟气除尘系统操作不当、设备事故泄漏二氧化硫中毒转化塔触媒损坏或反应温度过低,转化率下降泄漏二氧化硫中毒设备没有正常维护引起的管道开裂泄漏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中毒镍电解车间停电、轴流排风机故障车间无法排风三氧化硫中毒硫酸罐硫酸罐、管道开裂泄漏硫酸灼伤煤油罐开裂并遇明火着火烟尘伤害7.1.2拟建工程物质风险识别拟建工程投产后主要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外排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对上述物质进行风险识别。(1)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英文名称:sulfur dioxide,别名:亚硫酸酐,分子式:SO2,分子量:64.06,是无色气体,具有窒息性特臭,蒸汽压:338.42kPa/21.1,熔点:-75.5沸点:-10,溶于水、乙醇,相对密度(水=1)1.43;相对密度(空气=1)2.26,性质稳定,属有毒气体、氧化剂。吸入二氧化硫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急性毒性:LC506600mg/m3,1小时(大鼠吸入);刺激性:家兔经眼:6ppm/4小时,32天,轻度刺激。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2)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英文名称:Sulfur trioxide,别名:硫酸酐,分子式:SO3,外观为针状固体或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分子量:80.06,熔点:16.8 沸点:44.8,性质稳定,属酸性腐蚀品。-10时密度为2.29g/cm3,20时为1.92g/cm3。SO3是一种强氧化剂,特别在高温时它能氧化磷、碘化物和铁、锌等金属。SO3极易吸收水分,在空气中强烈冒烟,溶于水即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热。SO3健康危害表现与硫酸相同。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3)硫酸硫酸英文名称:Sulfuric acid,别名:磺镪水,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08,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蒸汽压:0.13kPa(145.8),熔点:10.5、沸点:330.0。相对密度(水=1)1.83;相对密度(空气=1)3.4;稳定性:稳定,属酸性腐蚀品。硫酸是无色油状具有强腐蚀性的液体,常用的浓硫酸的浓度是98,密度是1.84g/cm3,能以任意比例溶于水。它具有以下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吸水性是指浓硫酸极易吸收水分,它可以吸收空气和其他物质中的水分,所以可用来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脱水性是指物质中并没有水,而是浓硫酸将某些含氢、氧元素的化合物按个数比21将氢氧元素脱去。由于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硝酸盐、碳化物、氯酸盐等物质接触会发生放热反应。人体任何组织接触到浓硫酸都会引起组织破坏和严重烧伤。毒性:属中等毒性。急性毒性:LD5080mg/kg(大鼠经口);LC50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4)盐酸盐酸别名为氢氯酸,分子式为HCl,是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分子量为36.46,蒸汽压为30.66kPa(21),熔点为-114.8/纯,沸点为108.6,可与水混溶,溶于碱液,相对密度(水=1)1.20;属酸性腐蚀品。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急性毒性:LD50900mg/kg(兔经口);LC503124ppm,1小时(大鼠吸入)。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5)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别名有:苛性钠、烧碱、火碱、固碱等,分子式为NaOH,外观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分子量为40.01,蒸汽压:0.13kPa(739);熔点:318.4 沸点:1390。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相对密度(水=1)2.12,属碱性腐蚀品。氢氧化钠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氢氧化钠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燃烧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拟建工程物质风险识别见表72。由表72,根据化学物质的特性对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中,附录A.1表1有毒物质、附录A.1表1易燃物质、附录A.1表4爆炸物质分别进行识别,表中物质均未列入。根据表71和表72可知,工程生产设施主要存在的环境风险因素为操作不当或生产设施没有维护引起的火灾和泄漏;拟建工程物质风险因素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表72 工程物质风险识别一览表物质名称有毒物质识别易燃物质识别爆炸物质识别识别界定特征标准特征标准特征标准二氧化硫LD50:6600,大鼠吸入。附录A.1表2中未列入25LD50200(大鼠经口);5LC502(小鼠吸入)。沸点:-10,不可燃。附录A.1表3中未列入。沸点:20闪点:55无爆炸浓度限值,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爆炸的危险。附录A.1表4中未列入。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低于一般毒性物质三氧化硫LD50:18,小鼠吸入。附录A.1表2中未列入。沸点:44.8,不可燃。附录A.1表3中未列入。无爆炸浓度限值,附录A.1表4中未列入。一般毒性物质硫 酸LD50:80,大鼠经口附录A.1表2中未列入沸点:330,不可燃。无爆炸浓度限值,附录A.1表4中未列入。一般毒性物质盐 酸LD50900mg/kg(兔经口);LC503124ppm,1小时(大鼠吸入)附录A.1表2中未列入沸点:108.6,不可燃。附录A.1表3中未列入。无爆炸浓度限值,附录A.1表4中未列入。一般毒性物质氢氧化钠无沸点:1390,不可燃。附录A.1表3中未列入。无爆炸浓度限值,附录A.1表4中未列入。可燃性液体7.1.3最大可信事故的源项分析及影响程度根据调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质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降低了生产事故、特别是火灾和爆炸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概率。根据调查,近几年发生的硫酸装置事故及危害情况见表73。表73 国内有关硫酸及二氧化硫事故调查时 间企业事故原因危害情况2000.7.7河北省正定县磷肥厂生产设备陈旧、天气条件恶劣、造成硫酸管道突然破裂。附近大片庄稼、蔬菜受污。未造成人员伤亡。2001.5.26广东湛江皇冠化工有限公司弃置在露天硫酸储存罐由于长期受到日晒雨淋的侵蚀,底部裂口。雨中形成酸雾,90人吸入硫酸雾而中毒灼伤。2003.5天津市硫酸厂转化换热器损坏,反应温度过低,转化率下降至85。大量二氧化硫气体超标排放,未造成人员伤亡。2004.7.25江苏省江都市宜陵镇磷肥厂硫酸罐法兰接口橡胶圈损坏。造成60吨硫酸泄漏。硫酸挥发至空气中,附近的三四百户居民疏散,未造成人员伤亡。2004.11.9湖北宜都楚星集团雷击停电吸收塔故障二氧化硫意外泄漏108人入院、18人中毒,没有生命危险。2005.9.10盐城庆松硫能有限公司检修中因一段对流管漏水,二氧化硫尾气泄露,二十几名受害群众被送往医院救治。由表73可见,目前国内硫酸装置发生的事故主要有硫酸泄漏、二氧化硫超标排放。经分析本工程物料特性,本项目所用化工产品以酸碱腐蚀性物质为主,因此,硫酸泄漏和二氧化硫废气事故排放是本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上述化学物质发生泄露时,逸入大气或者进入地表水体,将产生污染事故。表74 国内有关盐酸泄露事故调查时间企业事故原因危害情况2004.5.8内蒙古包头段35t盐酸罐车被撞泄露公路两侧树木叶子发黄、当日死亡。未造成人员伤亡。2004.11.23武汉市洪山区左岭镇盐酸贮藏罐发生爆裂导致泄露,泄露的盐酸约有2吨紧急调运石灰与盐酸进行中和,并疏导村民处于上风处,未造成人员伤亡。2004.12.13深圳横岗电子厂搬运一个容量约1吨的盐酸储罐时,连管突然开裂盐酸液泄露150名工人吸入挥发气体后感到不适送院。2005.4.28安徽蚌埠市丰原集团玉米加工厂盐酸中转罐罐体底部突然损坏,35t盐酸泄露事故使用氢氧化钙粉对泄露盐酸进行压盖、中和,未造成人员伤亡。2005.11.2天津武清金龙化工厂销售公司存储的液体双氧水和盐酸泄露混合后,产生的有毒化学气体造成的约方圆一公里地区空气污染。约有米的王庄军民小学传达室的一对老年夫妇因窒息被送往医院抢救根据表73、74中二氧化硫、硫酸、盐酸泄漏事故的调查,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储运设施缺乏维护,造成罐体或管道开裂引起硫酸泄漏;二氧化硫超标排放主要原因是设备缺乏维护或职工违章操作造成反应温度不能满足催化要求,从而使装置转化率下降,造成二氧化硫超标排放;此外,运输设备出现交通事故也是发生泄露事故的因素之一。7.2硫酸泄漏风险分析7.2.1硫酸泄漏量计算根据项目硫酸装置能力为1481.8t/a计算,硫酸罐发生泄漏,假定泄漏时间10分钟,硫酸泄漏速率计算公式可采用下式:式中:QL液体泄漏速度,kgs;Cd液体泄漏系数,此值常用0.60.64,取值为0.62;A裂口面积,m2,取值0.20.05=0.01m2;硫酸密度,按1.84t/m3取值;P容器内介质压力,Pa,105;P0环境压力, 101325 Pa;g重力加速度,9.8ms2;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2.0m。由计算可知,硫酸泄漏速率为0.072kg/s,10分钟泄漏量约43.2kg。硫酸在地面形成的液体厚度0.005m推算,泄漏的硫酸在地面形成的面积为4.7m2。7.2.2泄漏硫酸蒸发量计算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有关内容,泄漏液体的蒸发分为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三种,其蒸发总量为这三种蒸发之和。结合项目硫酸物料性质特点分析,本项目蒸发量以质量蒸发为主,质量蒸发速度Q3按下式计算:式中:Q3质量蒸发速度,kg/s;a、n大气稳定度系数,见表75;p液体表面蒸气压,Pa;M分子量,g;R气体常数;J/molk;T0环境温度,k;u风速,m/s;r液池半径,m。表75 液池蒸发模式参数稳定度条件n不稳定(A,B)0.23.84610-3中性(D)0.254.68510-3稳定(E,F)0.35.28510-3根据计算,各种大气稳定度条件下,硫酸蒸发速度见表76。表76 不同大气稳定度硫酸蒸发速度稳定度条件质量蒸发速度(kg/s)2.5m/s1.5m/s0.5m/s不稳定(A、B)0.00350.00230.0009中 性(D)0.00410.00280.0012稳 定(E、F)0.00440.00300.0013由表76可知,硫酸蒸发速度随着大气稳定度和风速不同变化,大气稳定度越稳定,环境风速越大,蒸发速度越大。根据以上计算,蒸发总量按照下式计算:Wp=Q1t1+Q2t2+Q3t3式中:Wp液体蒸发总量,kg;Q1闪蒸蒸发液体量,kg;Q2热量蒸发速率,kg/s;t1闪蒸蒸发时间,s;t2热量蒸发时间,s;Q3质量蒸发速率,kg/s;t3从液体泄漏到液体全部处理完毕的时间,s。Q1(闪蒸蒸发液体量)和Q2(量蒸发速率)均简化取0,评价按照事故处理完成时间为10min计算,计算结果见表77。表77 硫酸蒸发总量计算情况稳定度条件2.5m/s1.5m/s0.5m/s不稳定(A、B)2.111.390.57中 性(D)2.461.650.70稳 定(E、F)2.661.820.817.3硫酸泄漏影响及防范7.3.1硫酸泄漏风险分析根据不同稳定度硫酸雾产生量计算,采用面源模式计算在BE类稳定度、小风、有风时各气象条件下硫酸雾轴线浓度贡献值预测结果见表78。21 表78 硫酸泄漏事故状态下小风、有风时硫酸雾轴线小时浓度贡献值稳定度风速(m/s)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B3.00.14920.14780.14630.14470.14310.14140.13960.13770.13570.13350.13120.12860.12580.12270.11930.10040.09470.08790.0790.06592.00.22380.22170.21940.21710.21470.21210.20940.20660.20350.20020.19670.19290.18870.18410.17890.15070.14210.13180.11860.09881.00.44760.44330.43890.43420.42940.42430.41890.41310.4070.40050.39350.38580.37750.36820.35780.30130.28420.26360.23710.1976D3.00.49360.48520.47650.46750.45820.44840.43820.42750.41620.40430.39160.37810.36350.34760.33020.31070.28830.26190.22860.18112.00.74040.72780.71480.70130.68730.67260.65730.64120.62430.60640.58740.56710.54530.52150.49530.4660.43250.39280.34290.27161.01.48081.45571.42961.40261.37451.34521.31461.28251.24861.21291.17491.13431.09051.04290.99060.9320.8650.78560.68580.5433E3.01.66001.62881.59661.56321.52861.49251.45501.41561.37441.33081.28481.23571.18301.12601.06350.99410.91530.82270.70780.54682.02.49002.44322.39492.34482.29292.23882.18242.12342.06151.99631.92711.85351.77451.68891.59531.49121.37291.23411.06170.82031.04.98004.88654.78984.68974.58574.47764.36494.24694.12313.99253.85433.70703.54893.37793.19062.98242.74592.46822.12351.6405采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2.0mg/m3)评价,根据计算,在最不利污染气象条件时,发生硫酸泄漏事故产生的硫酸雾的贡献值超标区域为泄漏点下风向1900m的区域内。根据厂址周围的敏感点分布情况,在发生泄漏事故且最不利情况下,上斜沟村位于风险事故影响范围内。工程一旦发生硫酸泄漏事故,不仅对周围空气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造成酸雾长时间挥发,将对企业职工和上斜沟村村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不仅如此,酸雾还对厂址周围耕地农作物产生危害,造成农作物减产,形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硫酸产品运输过程中运输容器发生交通事故引起硫酸容器破裂等意外事故,事故后模拟分析同上,采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2.0mgm3)评价,由预测结果(表9-2-2)可知,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将对运输道路周围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事故地点在小风和有风气象条件下,运输道路两侧1400m范围内的空气环境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如果事故地点处在人口密集区域,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泄露的硫酸还将对道路及周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7.3.2硫酸泄露安全防范措施1、酸、碱装置均采用露天布置,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和对操作人员的伤害,有利于有毒气体的扩散。2、为防止酸碱物质对人体的灼伤。在必要的位置设置冲洗管、洗眼器,万一出现酸碱泄漏,喷射伤人时可及时应急冲洗处理。3、对酸碱设施周围采用耐腐蚀地坪,防止泄露物质对地坪的腐蚀。对于大量泄漏的硫酸,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排放。4、对运转设备、阀门、管道材质的选型选用先进、可靠的产品。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严格遵守有关规范、规定执行。5、在各危险地点和危险设备处,设置防护罩、防护栏等隔离设施,并设立安全标志或涂刷相应的安全色。6、由于酸碱物质均有一定的挥发性,为防止挥发气体对周围人员的伤害,在有可能发生泄漏的生产现场配置防毒面具、耐酸手套和胶靴、安全帽、防护眼镜和胶皮手套,进入高浓度作业区时应戴防毒面具,车间常备救护用具及药品。7、装置钢框架及设备裙座均采用相应的耐腐蚀材料;8、本工程主要是原料盐酸的运输,建议运输车辆和装备应符合悬挂规定的标志和配置标志灯的规定,车辆、容器、装卸机械工具符合规定的条件,遵守公安机关规定的行车路线和行车时间,中途不得随意停车,路过居民区尤其要注意交通安全。7.4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处理措施7.4.1总图布置和建筑方面安全防范措施1、 在总图布置中,考虑了各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安全疏散以及自然条件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其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装置区设环形道路,和界区外道路相连,以利事故状态下人员疏散和抢救。2、具有易燃、易爆介质的生产厂房遵守防火、防爆等安全规范、标准的规定,建筑物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对易泄漏有害介质的管道及设备尽量露天布置。3、本工程总平面布置,根据厂房的功能,尽量合并或毗邻,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安全疏散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确保其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4、地震烈度按照7度设防。5、根据火灾危险性等级和防火、防爆要求,建筑物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设计,满足建筑防火要求。6、建筑设计采用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建筑物的防火等级均应采用国家现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7、该厂的危险场所的安全出口及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的要求。8、具有化学灼伤危险的作业区,应设计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防护措施,并在装置区设置救护箱。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9、配电室的结构、基础应根据水文地理状况进行建设,符合安全规定,预防遭大水淹没,引起电器短路事故。同时,在电气操作现场应配置经检验合格的电气安全防护用品,操作实行监护制度,以防发生人身电气安全事故。7.4.2工艺和设备、装置方面安全防范措施1、压力容器均按压力容器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和检验,高温和低温设备及管道外部均需包绝缘材料。建设项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安装,技术资料要真实、齐全,定期经有关部门检验。在设计中应强调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GB50254-96)等的要求,确保工程建成后电气安全符合要求。2、电气设计均按环境要求选择相应等级的F1级防腐型和户外级防腐型动力及照明电气设备。根据车间的不同环境特性,选用防腐、防水、防尘的电气设备,并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和接地保护。3、对较高的建筑物和设备,设置屋顶面避雷装置,烟囱专设避雷针,高出厂房的金属设备及管道均考虑防雷接地以防雷击。4、采用DCS集中控制,设置集中控制室、工人操作值班室、分析化验室,与工艺生产设备隔离,操作人员在控制室内对生产过程实行集中检测、显示、连锁、控制和报警,对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参数进行自动调节和自动报警。5、在界区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一套,用于对控制室、熔硫工段、变配电所的火灾情况进行监控,系统选用二总线地址编码系统,主要设备均为编码型设备。系统主机设置在控制室内。6、应定期对有害气体危害岗位进行监测,并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尘毒危害岗位的工人应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并严格按要求穿戴。7、危险化学品的输送管道应使用无缝钢管或铸铁管,管道连接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法兰连接使用垫片的材质应与输送介质的性质相适应,不应使用易受到输送物溶解、腐蚀的材料。8、作业现场物料输送管道,应涂刷安全标准色,并标明物料名称和走向标志。9、厂区内避雷装置设置应齐全,并经气象部门测试达到要求。10、输送液硫等的设备和管道应设计用非燃材料保温。11、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设立隔离栏,并有警示标志。12、高处作业平台、高空走廊按规范要求设计围栏、踢脚板,围栏高度不应低于1.05米,脚板应使用防滑板。13、供电变压器、配电箱开关等设施外壳,除接零外还应设置可靠的触电保护接地装置及安全围栏,并在现场挂警示标志。14、操作电气设备的电工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并有监护人。15、配电室必须设置挡鼠板及金属网,以防飞行物、小动物进入室内。16、地下电缆沟应设支撑架,用沙填埋;电缆使用带钢甲电缆。17、沿地面或低支架敷设的管道,不应环绕工艺装置或罐组四周布置。18、危险化学品仓库按照贮存危险化学品的种类要求,必须按标准设置相应的消防器材。19、建议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将防腐作为一项工作重点,有酸碱物质存在的工作场所应做防腐处理。20、厂区内的地下池清理时应先做气体分析,合格后允许监护作业。21、建议企业根据危险程度划分出动火区域,制定动火制度并严格执行。22、厂内容器较多,企业必须加强进罐作业证的管理,进罐前应进行气体分析,合格后允许进罐作业,并有人罐外监护。23、厂内交通应加强管理,划出专用车辆行驶路线、限速标志等并严格执行。24、进入厂区人员应穿戴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等。同时工作服要达到“三紧”,女职工的长发要束在安全帽内,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25、生产时,必须为高温岗位提供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定期对职工进行体检。26、划出警示区域或设置防屏蔽设施,防止人员(特别是外来人员)受到热物料高温烫伤。27、按安全标志规定在装置区设置有关的安全标志。管道应标明流向,阀门应有开关标记,漆色符合有关规定。7.4.3工艺设计安全防范措施1、挥发性物品装置均采用露天布置,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和对操作人员的伤害,有利于有毒气体的扩散。2、为防止化学品对人体的灼伤。在必要的位置设置冲洗管、洗眼器,万一出现泄漏喷射伤人时可及时应急冲洗处理。3、采用耐腐蚀地坪,防止化学品泄露对地坪的腐蚀。对于大量泄漏的腐蚀性化学品,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排放。4、对运转设备、阀门、管道材质的选型选用先进、可靠的产品。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严格遵守有关规范、规定执行。5、在各危险地点和危险设备处,设置防护罩、防护栏等隔离设施,并设立安全标志或涂刷相应的安全色。6、对产生高温的设备、管道,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在一些温度较高的岗位设置机械通风,凡高温(外表面温度超过60)的设备及管道在行人可能触及的地方一律采用隔热材料隔离,以防高温烫伤。7、在有可能泄漏化学品的地方设置事故洗眼淋浴器。生产现场配置防毒面具、耐酸手套和胶靴、安全帽、防护眼镜和胶皮手套,进入高浓度作业区时应戴防毒面具,车间常备救护用具及药品。8、所有转动设备的传动部分,均有安全可行的保护设施。防止机械运动而发生意外人身伤害,如皮带、联轴器等均加安全罩。9、为满足运输、消防、检修的要求,凡穿越道路的管架净空设计不得小于5.0m。新建主要道路呈环型布置,主要运输道路宽度取7米,其他的取5米,道路面层采用混凝土面层。10、在装置区设置安全防火标志,对各类消防设施涂刷相应的安全色。11、在装置区内储罐及沿道路设置消火栓和消防管网,并按规定在装置区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12、装置钢框架及设备裙座均采用相应的耐腐蚀材料。13、在硫酸储罐周围设计围堤及与大于储罐容积事故排放池,防止储罐泄漏流出。7.4.4生产管理防范措施1、建立和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切实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和生产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积极推广科学安全管理方法,强化安全操作制度和劳动纪律。2、对职工要加强职业培训和安全教育。培养职工要有高度的安全生产责任心,并且要熟悉相应的业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具备有关物料、设备、设施、工艺参数变动及泄漏等的危险、危害知识,在紧急情况下能采取正确的应急方法。3、加强对新职工和转岗职工的专业培训、安全教育和考核。新进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对转岗、复工职工应参照新进职工的办法进行培训和考试。4、投产前应制定出尽可能完善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如建立并严格执行现场动火制度,现场动火前必须办理书面申请手续和批准手续;建立对设备定期保养等维修制度,规定定期检修的周期、程序和批准手续,规定定期安全检查和整改的制度等)。设备检修前,应进行彻底置换,需要进入容器内进行维修工作时,应严格执行进入容器作业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严禁违章作业。5、建立健全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并坚持执行。6、应针对事故发生情况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救援设施器具的良好度。7、从工程筹建开始就要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包括各种技术图纸、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设备运行档案、特种设备档案、电气设施检测数据、安全部件检测记录等,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依据。8、加强对电工及电气设备的管理,并对职工进行各种电气事故案例的教育,不乱拉临时线、防止各类电气事故的发生。应规定作业场所要严禁手机等个人电子设备的使用,以避免自动控制系统、报警系统受到干扰而引发事故。9、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10、公司原有的管理科室,根据新建工程需求,该项目增设专职安全员一名,负责全装置安全卫生工作。设有专门安全卫生机构和安全员,负责硫磺制酸车间的安全工作。11、采用四班三运转的生产倒班制度。12、本工程设计中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工艺,要求定期分批对操作工人和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生产培训和安全卫生教育,并进行认真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上岗。13、化学品的运输应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运输的有关规定,办理危险化学品运输许可证,或者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许可证的单位运输。14、制定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作业安全规程以指导公司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15、在各工段均设置了集中控制室,工人操作休息室和分析化验室,且与工艺生产设备隔离,除少数岗位外,工人除短时间在生产现场巡回检查外,大多数时间在操作室内,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7.4.5化学品运输事故防范措施化学品运输工作应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比如:1、运输容器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检查记录应当至少保存2年。应当积极配合质检部门对运输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并根据质检部门提出的建议和措施严格落实。2、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资质认定制度,运输车辆须具备资质、运输车辆专用标识、安全标示牌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必须配备通讯工具、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3、应当对执行运输任务的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危险化学品的装卸作业必须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进行。4、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配备押运人员,并随时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不得超装、超载,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的区域;确需进入禁止通行区域的,应当事先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由公安部门为其指定行车时间和路线,运输车辆必须遵守公安部门规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5、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行驶速度控制在40kmh以下。6、运输过程必须随车携带包括危险化学品名称、数量、危害性、运输始发地、目的地、运输路线等内容的资料,此外还须携带目的地公安机关核发的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7、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或遇无法正常运输情况需要停车住宿时,应立即向当地110报警服务台报告。8、尽可能在运输车辆中安装使用GPS行车记录仪。7.5 事故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7.5.1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工艺处理措施(1)微小泄漏和预警事故的工艺处理:发生此类事故,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事故较小对工艺生产无影响,采取减少污染物的泄漏量,同时应避免无关人员接近事故现场。应急预案为岗位人员应及时采取切断致灾源和通知车间人员,监护并设置标示如:挂牌、合理调整工艺指标等。(2)一般事故的工艺处理:发生一般工艺事故或着着火事故,采取报警和切断致灾源或停车缷压措施,对泄漏物及时收容并中和处理,对设备容器可以通过喷水降温冷却,对厂房采取及时通风置换措施等。(3)对较大事故的工艺处理措施:a)救援目标统一组建应急救援指挥部,以总厂为主,厂区结合,并加强利用社会的救援力量,加强与公安、消防、环保、卫生等部门,以及周边企业、单位的密切配合,协调作战,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力保危险区域人民的生命安全,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b)应急救援措施现场总指挥职责:快速汇总、传达事故有关信息和伤害估算,发布报警信息迅速组织疏散,撤离危险区。厂职责:负责对事故性质、源参数、扩散、气象条件提出报告,负责对事故现场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负责对污染区采取措施,降低危险,对事故区伤亡人员进行抢救。专业队伍救援:组织防化侦察、防化监测、水雾设置、医疗救护等专业队伍的救援行动。交通管制:对扩散区实施交通管制,有效实施疏散。运输、物质、通信、宣传等保障。设立气防站,配备专人和仪器、药品急救。立即停车缷压切断致灾源或喷水冷却容器设备,设立警戒区,挖坑或围堤、中和处理。(4)交通运输事故处理措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发生事故地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事故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并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企业必须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7.5.2发生事故风险时的疏散撤离预案(1)安全距离硫酸输送储存装置下风向1900m外,上风向安全距离在300m以为且处于厂界外。(2)安全路线:发生硫酸泄漏事故时,厂内撤离路线应位于硫酸装置的上风向,上斜沟村村民撤离路线应向西、南、或西南方向撤离,远离厂址;救援指挥小组要在事故发生时及时确定上风向并通知所有在场人员,救护人员和伤者及现场无关人员按安全路线向上风向撤离至安全距离外。在安全距离内小组要及时设立警戒标志或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擅自进入危险区。3、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隔离分为一、二、三级区域(1)一级区域:指现场危险源周围50米应设立警戒线,救援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距离的隔离泄漏危险化学品,杜绝扩散并采取冷却、收容、中和等措施,此区域只有救援小组成员方可进入。(2)二级区域:指距离危险源上风向50米以外至三级距离之间为二级区域,二级区域设立专人监护,杜绝外来人员进入或遗留人员的继续撤离,以及临时救援指挥部设立在二级区域外。(3)三级区域:指在安全距离设立警戒点,其距离外为安全距离,距离内至二级区域之间为三级区域。4、检测、抢险、救援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