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文学.doc_第1页
中国新时期文学.doc_第2页
中国新时期文学.doc_第3页
中国新时期文学.doc_第4页
中国新时期文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新时期文学第一章 反思历史一、伤痕文学1、卢新华:伤痕2、刘心武:班主任3、白桦:苦恋(电影名太阳和人)“您爱这个国家,苦苦地恋着这个国家可这个国家爱您吗?”二、朦胧诗1、舒婷双桅船2、北岛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3、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三、知青文学1、纯粹表现知青生活,同伤痕文学 叶辛蹉跎岁月 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2、在表现知青生活的同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次挖掘,同寻根文学 阿城棋王 张承志北方的河 王安忆小鲍庄3、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来述说荒谬的知青生活,独树一帜 王小波黄金时代四、反思文学1、对反右、文革的反思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张贤亮牧马人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古华芙蓉镇 路遥人生2、对历史的反思 郑义老井 余华活着五、寻根文学1、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觉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2、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3、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 阿城树王棋王孩子王 汪曾祺受戒 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作品鉴赏一:1、作家:余华余华,浙江海盐人,祖籍山东。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余华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等,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写了不少散文与文学、音乐评论。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在国外出版。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2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4年获法国文学骑士勋章。2、作品:活着【原 著 名】活着【现 名】活着【出品年代】1993年【国家】中国 【类别】剧情【原 著】余华【导演】张艺谋 【主演】葛优/巩俐【获 奖】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全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影片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通俗剧风格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活观。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在福贵的一生当中,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夭亡时的悲愤控诉,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无奈接受,影片结尾吃饭时的辛酸苦乐,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历史牵引。命如蝼蚁般的个人命运,只能产生枉自兴叹的生命之痛。该片具有一定的史诗性,这种史诗性被包装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之下,同时隐隐露出一股的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影片的个人生存状态和苦难,在经过精简的历史背景里,体现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影片的结尾虽然很温和,但颇引人深思。福贵的一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片中对大跃进、文革等时期也进行了温和的讽刺。影片中的绝望、无助、无力在黑色幽默里得到转变,变为中国人在艰难生存状态下的忍受。活着就是忍受。第二章 重写历史一、新写实小说1、界定对新写实小说这一概念的理论界定,最早出现在1989年第3期钟山杂志的“卷首语”中:“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 ,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但是,不同批评家对“新写实”特征的描述并太不一致,还有一些批评家坚持认为不必对新写实小说这一概念作勉强的理论界定。 2、背景 “新写实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八十年代以来的的社会文化转型使传统的价值观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摆脱意识形态控制的文学风尚中,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了对现实社会和生存状况的关注,所以他们在写作中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段,却又拒绝含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创作原则,作家自身的角色也就不可能完全回到传统现实主义的位置;其次,先锋作家抢占了叙事变革、文本实验的风头,其它的作家不能再步其后尘。所以,新写实小说实现的是双重的悖离,既悖离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又悖离“前卫”、“现代”的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家吸收了现实主义面对人生的写作态度,摈弃了居高临下的叙述视角;吸收了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平面化、零散化的运作手段,摈弃了由无序叙述所带来的远离普通读者的文艺贵族作派。所以也可以说,新写实小说是采用包含某些现代、后现代因素的写实手段,表现普通人生存状况的小说。3、作家作品 池莉:新写实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被改编成电视剧;生活秀改编成电影 方方: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风景-电视剧;埋伏行为艺术桃花灿烂均被改编成电影 刘恒:改编为电影的有黑的雪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任电影编剧的有云水谣张思德集结号秋菊打官司 刘震云: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一地鸡毛-电视剧;手机-电影、电视剧;我叫刘跃进-电影作品鉴赏二:1、作家:刘恒刘恒(1954- )男,本名刘冠军。现任北京市文联驻会作家、北京市作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1969年入伍,在海军部队服役6年,后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当装配钳工4年,1979年调北京市文联,任北京文学编辑。1977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小石磨。此后,发表狼窝力气白涡虚证黑的雪逍遥颂苍河白日梦四条汉子教育诗东南西北风连环套等长篇小说3部、中篇小说近20部、短篇小说数10篇。部分小说被译成英、法、日、韩、丹麦等文字。他的作品偏重写实,对中国农村情况与农民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但描写中时带现代主义的色彩,擅长心理分析。以各种人物灵魂的骚动展示人性的本相,从原始欲望出发探求人的命运,成为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2、作品:本命年本命年根据刘恒的小说黑的雪改编。影片通过刑满释放的李慧泉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当时改革开放后一代年轻人中的焦虑、挣扎、没有归宿的矛盾心理。影片风格朴实、自然,甚至风格十分粗粝。它对中国社会80年代末生活的现实描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观摩的社会学研究文本无论是那个年代人物的穿着、行为方式或者是老北京小胡同里的生活。该片获得了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银熊奖,导演谢飞的香魂女又于1993年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也是第四代导演在三大电影节上获得的唯一的大奖。二、新历史小说1、界定稍晚于“新写实小说”的“新历史小说”是与“新写实小说”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新历史小说”同样不同于建国后的“革命历史小说”,就具体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之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凸显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具有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并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2、背景 南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影响: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开头第一句 针对之前的“革命历史小说”: 在十七年文学中曾兴盛一时并产生极大影响的所谓“革命历史小说”即“在既定的意识形态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的小说。3、作家作品 莫言:红高粱师傅越来越幽默白狗秋千架-电影苏童:妻妾成群红粉米-电影刘恒:伏羲伏羲王安忆:长恨歌作品鉴赏三:1、作家:莫言莫言(1955年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被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是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主要作品有红树林白棉花透明的红萝卜酒国白狗秋千架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檀香刑等。2、作品:红高粱【原 著 名】红高粱 【现 名】红高粱【出品年代】1988年【国家】中国 【类别】剧情【原 著】莫言【导演】张艺谋 【主演】姜文/巩俐【获 奖】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录音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红高粱是张艺谋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也是华语电影在三大电影节上第一部获大奖的影片。影片根据莫言的小说改编,但对小说的改动较大,最后采纳的情节和细节都是张艺谋熟悉或感兴趣的。红高粱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赞美生命是该片的主题。“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红高粱)导演阐述但影片在歌颂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时,也出现了悖论:即只有富有生命力的才可以存活,没有生命力的或生命力缺乏的就该灭掉,对李大头是如此,之后日本人对待中国人亦如此。作品鉴赏四:1、作家:王安忆王安忆,生于南京,长于上海。于文革期间曾在安徽插队落户。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主要作品有雨,沙沙沙小鲍庄小城之恋锦锈谷之恋米妮69届初中生长恨歌富萍桃之夭夭遍地枭雄等,论著有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王安忆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1998年并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2001年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等。王安忆的文学作品摒弃现实功利性杂质,将人置于广袤的时空背景中,在人类意义层面展示人的价值内涵,使价值求索具有了终极追寻的意蕴。 2、作品:长恨歌【原 著 名】长恨歌 【现 名】长恨歌【出品年代】2005年【国家】中国 【类别】剧情【原 著】王安忆【导演】关锦鹏 【主演】郑秀文/梁家辉长恨歌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上世纪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跟一位与女儿年纪相仿的男孩老克腊发生畸形恋。最终,因金钱被女儿同学的男朋友杀死,命丧黄泉。影片根据王安忆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关锦鹏曾执着于对老上海的表达,也曾以阮玲玉红玫瑰与白玫瑰获得成功,并成就了张曼玉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但郑秀文不是张曼玉,长恨歌也不是阮玲玉。最终,长恨歌没有获得意想中的成功。第三章 关注现实一、改革文学中国自1978底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其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之后,还有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柯云路的新星等“改革文学”都曾引起哄动。 城市题材的改革小说涉及的领域上至国家的要害行政部门,下至街道小厂、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在农村,主要表现的是土地承包和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在农村掀起的经济和精神上的巨大变革。许多敏感的作家便抓住拥有土地支配权后农民的新状态进行了大量的创作。二、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是欧洲19世纪现实主义戏剧中的一部分,主要代表有挪威的易卜生、英国的萧伯纳。它的特征是:提出某个社会问题,剖析某个社会问题,最后是批判或谴责某个社会问题。 由于时代的关系,中国话剧一开始就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用艺术干预社会、干预生活的手段。所以几乎它所有的辉煌,都伴着时代剧烈的变更。建国初三十年的话剧绝大部分是这一类“社会问题剧”,而新时期最初几年的话剧力争复归的也正是这一类,尽管突破了一系列“禁区”,但依然没有摆脱公式化和概念化的倾向。但绝对信号在形式上有所突破。 上海炮兵司令的儿子1979/假如我是真的1981 北京绝对信号1982/车站1983三、现实题材新时期文学中还有大量的作品,直面现实,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来表现当时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及人物的命运,影响较大的改编成电影作品的有: 谌容的人到中年 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片名红衣少女) 路遥的人生 张贤亮的浪漫的黑炮(片名黑炮事件) 陈源斌的万家诉讼(片名秋菊打官司)等作品鉴赏五:1、作家:邓刚原名马全理。山东牟平人。1987年毕业于北大作家班。1958年参加工作,历任大连机电安装公司工人、质检员,大连市文联副主席,大连市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白海参曲里拐弯的故事等、中篇小说迷人的海龙兵过等、短篇小说阵痛我叫威尔逊等五百万字。其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有站直喽,别趴下狂吻俄罗斯澳门雨等多部。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2、作品:站直啰别趴下【原 著 名】站直啰别趴下【现 名】站直啰别趴下【出品年代】1992年【国家】中国【类别】剧情【原 著】邓刚【导演】黄建新【主演】冯巩/牛振华/达式常【获 奖】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香港电影首届十大华语片奖影片根据邓刚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社会转型时期住在同一层的干部、作家、个体户三户人家各自的生活及彼此的矛盾。影片从高作家乔迁新居开始,到匆匆搬走结束,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当长期“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因人而异的“高低”地位观念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开始瓦解,而新的价值评价体系还没形成时,刘干部、高作家及张勇武面对金线彼此失衡的心理。因影片由两位相声演员冯巩和牛振华出演,所以开拍之前曾受到质疑,认为是相声电影。影片成功的事实证明了导演黄建新的眼光及对艺术的把握。该片与根据刘醒龙小说秋风醉了改编的脸对脸背靠背及根据方方同名小说改编的埋伏构成了第五代导演黄建新的“都市三部曲”。第四章 回避现实一、界定“回避现实”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一系列以读者的审美喜好为出发点、以市场为主导的文学作品,即通俗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打破了文学界坚持30年之久的、以现实为唯一题材、以现实主义(即“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唯一创作原则的局面。所以这里的“回避现实”主要是以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为立场的判断。 新时期的通俗文学首先受到港台文学的影响,特别是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和琼瑶、亦舒、岑凯伦等人的言情小说的影响;其次,一些原来的精英作家也加入其行列,如王蒙的暗杀、张抗抗的情爱画廊等;再次是一批通俗小说家的出现,如以写警匪与情感而著名的海岩;最后是网络写作的兴起,使得通俗文学进入了一个极大的发展空间,光类型就有玄幻、悬疑、盗墓、穿越、武侠、言情、商战、职场、官场、校园青春等。二、背景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对于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为通俗读物的大量兴起。二十世纪中国大陆通俗文学曾有过三次令人瞩目的发展:第一次是辛亥革命后到“五四”之前,各种适合城市市民(有人称小市民)口味的小说大量问世,我们过去称为“封建文学复辟”,或曰“鸳鸯蝴蝶派泛滥成灾”;第二次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张恨水、秦瘦鸥、周瘦鹃、刘云若、还珠楼主、张爱玲等一批优秀的作家,以及许多好的或比较好的作品。但这也是通俗文学受到批评最严厉、最激烈,甚至要被“扫出文艺界”的时期;第三次是1978年以后至今,由“引进热”(港台武侠及言情小说)而“重印热”(鸳鸯蝴蝶派),直到网络写作的兴起,通俗文学大有要和精英文学平起平坐,一争高低的势头。三、类型作品 1、武侠主要受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人的影响,出现了一大批新武侠小说,但影响大的几乎没有;2、言情 主要受琼瑶等人的影响,加上早期鸳鸯蝴蝶派,较著名的有海岩的系列电视剧及最近的根据艾米小说改编的山楂树之恋;3、校园青春 这是目前最畅销的通俗小说,代表人物有杨红樱、郭敬明、郑渊洁等;4、其他 网络写作兴起后,出现了大量的玄幻、悬疑、穿越、盗墓等类型的作品,这些作品真正实现了平民写平民看的理想。第五章 戏谑现实一、戏谑之王朔王朔,当代著名作家、编剧。创作的第一时期以空中小姐为代表,玩的是纯情;第二时期以玩的就是心跳为代表,小说则形成特有风格,对白通俗化又充满活力,叙述语言则戏谑、反讽为主,对权威话语和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都有嘲讽;第三时期主要是针对王朔小说的论战。当90年代王朔以飞扬跋扈的文字横行文坛的痞子作家面目出现,一声我是流氓我怕谁,直如当头棒喝,劈手撕下所谓崇高的面纱,接下来几乎全部的媒体都参与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论战中去,加上连续几部电视剧改编的成功,王朔火遍了大江南北;第四时期王朔的出书频率降低,开始沉寂,似乎显得有些江郎才尽。紧接着一本拍砖杂文集无知者无畏重新引起媒体关注的,文中王朔把金庸琼瑶等并列成“四大俗”,从而引起一场大规模的“金王”论战,这次网络的参与使得这场论战迅速升级和白热化;第五时期以最新的我的千岁寒为代表,该书收入了六篇文字,较之前的王朔有了很大的改变,评论者褒贬不一,能形成共识的是王朔的创作高峰期恐已过去,但王朔的语言霸气依然存在。二、王朔与影视1、搬上银幕的小说: 1988轮回顽主大喘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93无人喝彩 1994永失我爱 1995动物凶猛(片名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6我是你爸爸(片名冤家父子) 2003过把瘾就死(片名我爱你) 2006看上去很美2、搬上荧屏的小说: 1992过把瘾就死(剧名过把瘾)3、参与编剧的电影: 1992青春无悔 2000狼狈不堪(片名一声叹息 ) 2006梦想照进现实 4、参与编剧的电视剧: 1990渴望 1991编辑部的故事 1992爱你没商量三、王朔对新时期影视的贡献1、王朔电影年 1988轮回顽主大喘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2、引领家庭伦理剧的新潮流 1990渴望3、引发室内剧的热播,并成就了葛优 1991编辑部的故事4、成就了冯小刚的贺岁片 1994永失我爱-王朔编剧、冯小刚的处女作 1996我是你爸爸-王朔导演、冯小刚主演 1998甲方乙方-王朔为不挂名的编剧5、成就了姜文的第一部电影 1995动物凶猛(片名阳光灿烂的日子)作品鉴赏六:阳光灿烂的日子【原 著 名】动物凶猛【现 名】阳光灿烂的日子【出品年代】1995年【国家】中国【类别】剧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