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知识普及.doc_第1页
土壤肥料知识普及.doc_第2页
土壤肥料知识普及.doc_第3页
土壤肥料知识普及.doc_第4页
土壤肥料知识普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土壤和烟叶调查的技术路线刘世明 (文山州2001年1月15日)一 、云南省烟叶公司复合肥厂简介二、农化服务的认识:农化服务的内容:科技(专业人才与配套设施、广泛的信息资源)+产前服务(植烟土壤与烟叶样品的采集与测定,以及近几年的施肥量、施肥方法、种植品种、病虫害、产值量、轮作方式、植烟季节的气温、地温、降雨量、日照的调查)+产中服务(根据土壤养分丰缺、烟株养分状况、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等综合因数进行分析,最后确定出养分的合理配比和配套的施肥技术)+产后服务(大田的试验示范与推广、配方筛选优化、指导施肥、跟踪调查土壤养分、田间烤烟的农艺性状调查、产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我厂农化服务开展方式:通过把科研单位、各级烟草企业、化肥企业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谋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实现烟草肥的共同开发和推广,为探索各烟区烤烟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以及提高烤烟的产质量各尽其力。三、植烟土壤和烟叶普查的技术路线:土壤和烟叶的成分分析是开展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工作的基础。从现有的技术条件看,分析测试采用的是各种精密仪器,可将误差控制在最低限度内,而取样则带有一定的人为性,样品是否有代表性是形成最终结论正确与否的关键。因此在开展普查工作之初,采样人员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取样原则,包括土壤和烟叶取样两部分。(一)、土壤取样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养分的丰缺程度及其供应强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是指导测土施肥的基础。1、土壤养分调查的目的和要求这次土壤养分调查针对文山州各县烟区的乡镇范围进行,以了解调查烟区内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生态环境下,植烟土壤养分的含量状况、分布规律、丰缺评价,阐明影响土壤养分平衡的主要因素和条件,提出区域性土壤养分调查的有关文字报告、统计数字和土壤养分丰缺诊断以及调控技术的报告,为文山州各烟区因土施肥、培肥改土,烟区肥料规划、化肥区划,烟草专用肥生产、分配及其结构调整以及微肥生产布局等提供依据。 2、采样区的选择和样点密度(1)、参照当地的土壤利用现状图,根据地形、地貌(海拔的差异)的差异,首先在地形图上标出不同海拔高度(100米为一等级)的采样区,共分为5个采样区。(上次采样集中在14001800米之间)(2)、在同一海拔梯度上,以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为依据,来确定采样点,将文山州整个烟区植烟土壤分为三大土类及其相应的母质系列:l 山地轻(粘)质红壤 老冲积古红土风化发育(看不到铁锰结核物);玄武岩(基性结晶和酸性结晶岩),可看到明显的铁锰结核物,并且土壤颜色红褐色;泥质砂质岩;石灰岩(碳酸盐岩),小丘陵地典型。l 山地黄(红)壤泥岩、页岩;石灰岩(碳酸盐岩),花岗岩、片岩;其中山地黄(红)壤主要分布在丘陵地。l 水稻土红壤土;石灰性土(3)、样点密度:各乡镇以直接耕种的自然田块为采样单元进行采样。这种采样工作的特点是调查范围小,样点密度大,精度要求严格,针对性强。在土地集中耕种条件下,土壤养分的采样地块面积,坝区200亩采集一个混合土样;山区30亩采集一个混合土样。对于小于30亩的植烟土壤,也不是不采或逐块采样,而是挑选有代表性的地块采样,一般与当地熟悉生产情况的人共同制订采样计划,以保证土样和肥力有代表性,布点均匀。10亩以下的除特殊需要外,可以不采样。同一地块如果土种相同采集一个混合土样,如果同一地块土种不同,则分别采样。总结起来有3点原则:1 坝区按200亩采样2 丘陵,低山区按30亩采样3 地形复杂区根据地块情况决定,并标明每一采样点代表的面积。在样品采集时需要用GPS定位。(4)、采样的部位、深度和方法采集烟区耕地土样一般只采耕作层土壤。本次烟区土壤普查统一规定采样深度为20cm。由于土壤的不均匀性,在一个采样单元内任意选若干点,把各点所采的土壤混合起来构成混合样品。混合样品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平均数,集以减少土壤差异性,提高样品的代表性。从理论上来讲,采样点愈多,构成混合样品的代表性愈高。但是实际上因为工作量的关系,不容易达到理论上的要求,一般常常是人为地每个地块选取8-10或更多个点,一般不低于8个点。挖垂直剖面,深20厘米,宽3340厘米,在剖面上垂直取样,厚度在23厘米,采取后用土刀去掉两边,留中间部分作为采集多点组成的混合样品,采样点的分布,要做到尽量均匀和随机。均匀分布可以起到控制整个采样范围的作用;随机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因耕作、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一般都是顺着一定方向进行的,所以布点以锯齿形或蛇形(S形)较好。每个小样点的取土深度、部位、数量应力求一致。同时采样点应避开沟渠、林带、田埂、路边、旧房基、粪堆底以及微地形高低不平等特殊而无代表性的地段。每个混合样品一般留取0.5公斤左右为宜。如果采样点较多而使混合土样太多时,可以把全部土样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用手捏碎混匀,用四分法淘汰。如果一次分取后土样还是太多,可再次采用四分法,直到样重0.5公斤左右为止,并争取在潮湿状态下用手掰碎并充分混匀,挑出根系、秸秆、石块、虫体等杂物以后,然后装袋、编号、记录,供土壤养分测定用。(5)、采样时间土壤养分调查,一般要求在烟草尚未施用底肥和移栽以前或烟叶采收后,以反映采样地块的真实养分状况和供肥能力。同时也应避开雨季,以防速效氮的淋洗,并便于野外工作。其次由于土壤养分,特别是有效养分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因此,开展一个区域的土壤养分调查,采样时间要统一,并力争在一、两周之内完成全区采样任务,否则,缺乏区间横向可比性,难以对养分状况作出准确判断和评价。(6) 采样点档案的填写每一取样地块在采样前都应在田间访问熟悉当地情况的群众及时填写地块档案,这对掌握每一块地的养分状况、产量状况,指导施肥,积累系统资料都有重要意义。地块档案的表格形式,可因地制宜拟定。采样地块田间档案土样编号: 采样日期: 采样人:经 度: 纬 度: 海 拔:地 点:文山州 县 乡 村 土壤类型: 代表面积: 灌溉条件: 地形:山地 丘陵 洼地区性 坝区 前茬作物: 前茬产量: 坡 度: 施肥情况: 当季作物: 作物产量:施肥情况:项目基追肥肥料品种用量(kg/亩)施肥时间施肥部位施肥方法基肥追肥(1)追肥(2)追肥(3)注明:复合肥养分配比以及施肥方法,同时收集烟区近年的各月平均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气象局)以及有关品种、施肥等试验数据收集等(7)、样品处理从田间采来的土样应及时进行记录处理,以免错、漏、丢失和长期存放而引起样品发霉性状的改变。经编号后,都需经过一个制备过程风干、磨细、过筛、混匀、装瓶,以备各项测定之用。风干:采回的土样应尽快风干。风干应在通风的室内进行,严禁曝晒。将土样平铺晾土架或木板上自然风干。为了防止污染,木板上须垫干净的白纸,尤其是供微量元素分析用的土样,绝对不能用旧报纸衬垫。干燥过程也可以在低于40并有空气环流的条件下进行(如鼓风干燥箱),以加速干燥过程并防止土样在较长时间的自然风干过程中,土壤养分可能产生的变化。当土样达到半干状态时,须将大土块捏碎,以免干后结成硬块,不易压碎,这对粘性土壤尤为重要。风干场所要防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染。(8)、土样分析项目 土壤分析项目有: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镁;速效锌、硼、钼、铜、铁、锰;水溶性氯;有效硫;抽查部分土样的全氮、磷、钾。(二)、烟叶养分调查采样烟叶养分直接反映了土壤中各有效养分的供应状况,决定着烟叶的品质。通过对烟叶养分含量的分析,以了解烟株生育过程中各养分的供应水平,同时对评价烟叶内在品质,改进栽培技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烟叶养分调查的目的烟叶养分调查与土壤养分的调查是相匹配的,借以了解调查区内不同植烟土壤类型、栽培技术、气候环境等条件下,烟叶对各养分元素的吸收利用及其分布规律,判断烟株体内养分的丰缺状况,为确定肥料施用时期、施用量等方面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并为烟区平衡施肥、烟区肥料规划的分配及其调整等提供依据,以求达到经济合理施肥的目的。2采样地点选择本次烟叶养分调查是在土壤养分调查采样基础上进行的,即在取土地块采集烟叶样品,借以充分了解在该种土壤类型上,土壤养分含量和施肥技术对烤烟不同部位烟叶养分含量分布和品质的影响,为今后烟区平衡施肥,烟区肥料规范,调整栽培技术等方面提供更切实的资料依据。3采样的方法、部位和时间方法:采集烟叶样品首先要选定样株。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通常也象采集土样一样按照S型或之型路线多点采取,组成平均样品。对于大田选择样株要注意群体密度、植株长相、长势、生育期等的一致,过大过小和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以及田边路旁的植株都不应采集。部位:不同部位烟叶养分含量的特性不同,本次烟叶采样部位分为采集烟株的第1014片叶,每个烟样50株,每株5片叶,共计250个叶片。烟叶采集后挂牌入炉烘烤,最后用黑塑料袋封装。时间:烟叶的成熟程度决定着烘烤工作的成败,而烟叶品质的内在因素和外观因素只有在烤后才能完全充分显现出来,因此适时采收,是烟叶采样的关键。不同部位烟叶成熟的时期不同,采样烟叶应在各部位完全落熟后分期采收,早熟早采,晚熟晚取。同时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地转移和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变化,而且在一日之间也在显著的差别。因此在分期采样时,取样时间应当规定一致,通常以上午810时为宜。因为这时植物的生理活动已趋活跃,地下部的根系吸收速率与地上部正趋于上升的光合作用强度接近动态平衡。此时植物组织中的养料贮量最能反映根系养分吸收与植物同化需要的相对关系,因此最具有营养诊断的意义。此外,在此时间采样对于当天工作的安排也较为方便。4烟叶档案的填写取样时应即时填写烟叶档案,以防错、漏和遗忘。确凿和完整的烟叶档案对以后了解该土壤类型和施肥技术下,土壤中养分供应状况、烟叶中养分分布规律和品质、调整施肥技术积累系统资料都有重要意义。烟叶档案的表格形式烟叶编号: 采样日期: 采样部位: 取样面积: 代表面积: 采样 人:地 点: 文山州 县 乡 村 经 度: 纬 度: 海拔高度: 土壤类型: 地块名称: 栽培品种: 产量:施肥水平: 追肥次数:5样品处理为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对采集的样品必须加以适当的制备处理。制备的原则是保证样品均匀一致,使在分析时所取得的部分样品能代表全部样品的成分。样品制备的基本步骤如下:l 烟叶尽快烘烤,以防时间过长,烟叶中挥发性物质及其它待测成分含量发生变化。l 填好标签,标签上注明样品名称、编号、来源、采样日期、采样人、制样人、分析项目等。6、烟叶养分测定项目此次烟叶养分测定项目除分析化验烟叶主要化学成份(还原糖、总糖、尼古丁、总氮、蛋白质、石油醚提取物、淀粉、钾、氯),了解该烟区烟叶品质外,同时还要测定烟叶中磷、钙、镁、硫、锌、铜、铁、锰、硼等矿质元素含量, 四、对土壤养分和烟叶成分进行诊断和评价五、对原有配方进行调整和优化,开发土壤和品种专用肥,同时提出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六、对各县主产烟区植烟土壤实行定点的动态观测,及时了解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第二部分)土壤部分一、 土壤在烟草栽培中的重要地位土壤是烟草栽培中的立地之本,营养之源,烤烟整个生育期,都与土壤朝夕相处,其“吃、住、喝”都依赖于土壤,所以土壤对烟叶的产量、品质形成,起着重要作用。1、土壤是烟草根系生长发育的活动场所,它为根系提供生长必须的水、肥、气、热,使得烟草根系“住”的舒服。2、土壤是烟草地上部分生长的养分库,它为烟草地上部分生长提供了必须的水分和养分,让烟草“吃”的好。3、土壤和气候一样,是烤烟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气候不能模拟和改变,而土壤在摸清它的理化性质之后,根据它的家底和脾气,就可以通过人为措施加以宏观(N、P、K)、微观(有机质、PH值、中微量元素)的调控,使其满足优质烟叶的生产要求。二、 文山烟区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及其理化性质1、红壤(红壤上发育的水稻土):红壤属于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发育而来的地带性土壤,其成土母质主要以泥质砂质岩类、老冲积古红土、石灰岩(碳酸盐岩)为主,土壤的共性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淋溶作用比较强,土壤脱硅富铝化作用明显,铁铝含量较高,盐基饱和度低,导致土壤略偏酸性,PH值在4.55.5之间;微量元素淋失严重,养分有效性高;土层深厚,地形多以低丘陵为主,主要分布在坝区,光热条件好,降雨较为集中。2、黄(红)壤:其土类成土母质主要以泥岩、页岩;石灰岩(碳酸盐岩),花岗岩、片岩为主,土壤理化性特点: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层深厚,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地形多以丘陵为主,坡度较大;土壤盐基饱和度低,土壤偏酸;土壤脱硅富铝化作用弱,养分条件比红壤土稍差。 红壤和黄(红)壤共同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盐基饱和度低,土壤偏酸性;磷的固定作用强,有效性低;土壤速效B、Zn、Cu、Mo以及交换性Mg普遍偏低或缺乏。三、壤的垂直结构从上往下的结构为:腐殖质层(00.2厘米)、耕作层(熟化层025厘米)、犁底层、心土层、成土母质。四、土壤pH值对于烤烟来说,酸性、微酸性土壤较为适合优质烟栽培,这是多年来国外对烟叶外观和内在质量鉴定得出的结论。经大量的研究认为优质烟叶种植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之间。土壤的酸碱度是土壤的一个性质,它土壤中几乎所有养分的固定、活化等都直接相关,植烟土壤的各种养分都受PH值的影响,尤其钾、钙、镁最为突出,随PH值的升高,土壤中的钙、镁含量增加,而活性钾的含量降低。从土壤中钙、镁含量,大致可分为四类,即PH值5.5、5.56.5、6.57.5和7.5,每个类别之间,土壤的钙、镁含量相差很大。土壤中的钾与土壤中性偏酸即5.56.5的条件下有效性最高,土壤对家的固定最少,并可促使非交换性钾的释放,加之土壤钙、镁含量少,钾的活性大;PH值较高的土壤,一般质地偏重,粘土矿物对钾的固定严重,释放较为困难,即使土壤含钾不低,也还因钙、镁的拮抗作用,钾的活性大大降低。土壤PH值对钾、钙、镁活性的支配作用,在烟叶中也可以反应出来,PH值升高,烟叶中的钙、镁含量增加,而钾含量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固然是提高烟叶含钾量的重要保证,但酸性含钙镁少的土壤环境是提高烟叶含钾量的必要条件。 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也与PH值关系十分密切,随PH值的升高烟叶中锌、锰含量降低,硼、钼的含量增加,其结果是酸性土壤易产生烟草缺硼、钼,相反会引起缺锌、锰。从以上分析可知,烤烟生产上强调土壤保持在微酸性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植烟后可以避免PH值过低或过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土壤中各种养分在微酸性土壤中调和得比较好,能保证烟株的正常生长,获得较高的产质量,所以生产上对于“偏离”微酸性条件的土壤,一方面加强土壤的调控措施,另一方面增施中微肥以保证生产优质烟叶的能力。至于烟碱随PH值升高而增加,这可能有两方面的效应,一是PH值高的土壤环境有利于烟草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根系合成烟碱的能力;二是由于土壤中多种养分元素联合作用所致。三、 烟叶含钾量与土壤养分环境 烟草属喜钾作物,对钾的丰缺较为敏感,钾对烟叶品质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因而生产上施用钾肥是比不 可少的措施,而钾肥的施用各烟区少则十几公斤,多则几十公斤,目的是促进烟草更多的吸收钾,但是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烟叶含钾量上不去,这于土壤环境关系很大。1、 含钾量与土壤的供钾能力有关土壤的持钾、供钾能力是烟草吸收钾的基础,烟草对钾的吸收有这样一个特点,即生育前期缺钾,导致生长不良,中后期追施钾肥也不能弥补对产量、质量的影响。因此土壤钾素供应既要足、适,又要稳、匀。 钾肥施入土壤后,在土壤中以三种形态存在。水溶性钾、土壤胶体吸附而转化成的交换性钾、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有部分交换性钾被土壤粘土矿物层间固定演变成缓效钾,前两者是烟草直接吸收利用的土壤钾素,作为水溶性钾、交换性钾的含量变化受土壤PH值、钙、镁、NH4+的直接影响。2、土壤中钙、镁、NH4+对烟叶含钾量的制约作用 钙、镁、NH4+与之间存在着拮抗作用,使得烟叶含钾量同土壤中交换性钙镁以及NH4+呈负相关,二价的钙镁比一价的钾易为土壤吸附,从而成为土壤胶体上优势的阳离子,当烟草根系与土壤接触吸收养分时,减少了根系对钾的吸收机会和吸收量。3、 碱、总糖和土壤的养分环境烟碱和糖在烟株中的形成部位不同,烟碱主要在根部合成,而后输送到叶片,糖则起源于烟叶的光合作用,在叶片中产生并转化、积累,部分输送到根系,为根系生长、合成烟碱提供物质和能量。烟碱和总糖受品种、气候、栽培管理技术及烘烤工艺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土壤中氮、镁、锌含量高,有利于烟碱的形成,PH值教高的环境能增进根的活力,提高烟碱含量。合理施用氮肥和含镁的中微肥是调控烟碱含量的重要措施。烟碱和总糖含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其中糖/碱比的大小与土壤的氮、钾和PH值有关,土壤氮和PH值高,能降低两者的比值;烟叶中氯含量的增加能显著的减少烟叶的总糖含量。土壤质地疏松程度与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是有密切关系的。土壤有效养分的定义应是指根系能够接触到并且能够影响植物生长速率所吸收的养分。这就表明有效养分不但在化学形态上,而且在空间上都应该是对植物有效的。我们是否只重视了养分形态的有效性而忽视了养分空间的有效性。土壤疏松,土壤孔隙度大,通气性良好、氧含量高、地温高,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质流、迁移都是有利的。养分空间的有效性除了与土壤性质有关,还取决于根部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如其形态和分布特征合理,养分的利用率就高。因为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合成代谢与根系的生长发育相关,分解代谢与养分的吸收利用相关。土壤疏松,通气性好,根系能充分进行有氧呼吸,提供能量,供根系吸收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进而促进烟株地上部的新陈代谢过程,为根系的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碳素物质。因此,良好的根系发育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总之,根系的形态、分布和根系活力直接影响着地上部烟株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和各种化学成分的协调平衡。施肥部分肥料是烤烟生产的“粮食”,合理施用肥料,尤其是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已成为提高烟叶产质量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我省自1985优质烟试种获得成功以后,烤烟生产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烟叶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为卷烟工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原料。随着优质烟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烤烟施肥有了长足的进步,施肥量较以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烟株“营养不良,发育不全,成熟不够”的状况。但是,由于烟草企业对土壤与肥料的片面认识,导致烤烟生产在施肥上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集中地体现在施肥量偏多和氮、磷、钾配比缺乏科学依据以及忽视了中微肥的重要性,从而影响烟叶的产量、质量和烟草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到“两烟”的可持续发展。1 烤烟施肥的目的烤烟施肥的目的不但要提高单位面积上的施肥效益(产值肥料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利于烟叶品质的形成与提高,以便满足卷烟工业配方的需要,以利于卷烟质量的稳定提高,这是烤烟生产的最终目的和烤烟产品质量的最终体现。同时合理的施肥有利于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微环境,维持土壤生产性能,保证土壤的持续性发展。所以,烤烟施肥要遵循当地的土壤生产能力,服从卷烟市场的需求,不能盲目追求高产,而要以优质适产为目的。 2、施肥在栽培体系中的地位施肥是烤烟栽培的关键技术,施肥要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为卷烟工业提供优质原料。在目前的主要栽培体系中(品种、施肥、成熟度、留叶数等),施肥是决定烟叶产量、产值的第一因子,贡献率分别达39.19%和47.28%,而且对烟叶均价、上等烟比例也占有较高的比重。施肥对烟叶香吃味的贡献率仅次于品种,占24.80%。因此,在一定的环境和品种条件下,施肥是调控烟叶产质量的核心。栽培因子对烟叶产质量的贡献率(%)因子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品种11.6120.22 9.7133.69施肥39.9147.2825.2423.96成熟度22.0020.4953.4426.45留叶数27.2012.0211.6515.90栽培因子对烟叶香吃味的贡献率(%)因子香气吃味杂气刺激性劲头燃料性灰分总评品种50.1342.9257.4746.5158.480052.04施肥27.8013.7327.0120.9323.390024.80成熟度17.5442.06 7.47 9.3015.790018.19留叶数 4.53 1.29 8.0518.60 2.3400 4.67N、P、K肥对烟叶产质量的作用率(%)肥料产量产值 均价上等烟N45.4632.92-8.62 1.09P-2.29-3.32-1.01-1.11K 7.25 8.94 1.6511.243 土壤供肥能力与肥料利用率水稻土和红壤的N、P、K素有效性较高,其供肥能力也较强,黄壤和紫色土则较低。肥料利用率除与供肥肥能力有关外,还与土壤质地、烤烟品种以及施肥等有很大关系,质地粘重的土壤如黄壤其肥料利用率较低,耐用肥性弱的品种如红大其肥料利用率也明显高于耐肥性强的品种如K326、云烟85。N肥利用率一般在亩施纯N69Kg时较高,可达55%左右。P肥利用率则与施P量无明显关系,P肥利用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速效P的含量,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即土壤速效含量高时磷肥的利用率低)。K肥利用率以质地中等到的土壤上较高,K肥利用率还与土壤的PH值、钙、镁以及铵根离子有关。施P量过高N、K肥的利率明显下降,这是在烤烟生产上N、K肥利用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4、 传统施肥的弊端:l 土壤养分失调:在我省连续使用“三个15”的复合肥长达15年以上,同时由于政府、烟草企业对种烟扶持力度不断提高,烟农投肥量不断增加,“三个15”的复合肥、磷肥(过磷酸钙)施用量逐年增多使得土壤中的速效P、交换性钙等养分含量过高,土壤pH值和速效钾下降,导致土壤养分的平衡被打破,养分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加剧。l 养分利用率不高,施肥成本增加:由于土壤养分的平衡被打破,养分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加剧,(钙镁间的拮抗、肥料中的NH4+、K+与镁间的拮抗、钙钾间的拮抗、P与N、K间的拮抗、钙硼间的拮抗)使得施入土壤中的化肥利用率降低,养分的有效性不高,导致施肥量逐年增加,肥料的亩施成本也相应增加。l 烟叶的品质下降,化学成份失调:烟株保持养分平衡是烟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土壤不能平衡协调地供给烟株所需的各种养分,某些元素积累过多而中毒,另一些元素缺乏,使得烟株生长发育不正常,烟叶产质量下降,化学成份失调,尤其我省的老烟区在施磷量过高的条件下,烟叶K、B、Mg、Mo的含量明显降低,钙和锰的含量升高,致使烟叶吃味变差,香气减少,刺激性加重,这对烟叶的品质极为不利。另外铵态氮肥施用过多,使烤烟的整个生育期延迟,上部烟叶成熟度不够,干物质积累少,叶片薄,并且烟碱含量较高,可用性差。5、 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及配比5.1 氮 N素在烟叶的产量、产值形成中具有较大作用,分别占45.46%和32.92%。而且氮素是生命物质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随烟田氮用量增加叶片蛋白质代谢的优势度增强,叶片细胞数量、厚度、含氮化合物总量增加,叶片成熟慢,甚至贪青晚熟。河南农大所做的氮用量对烤烟叶发育和结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氮用量增加细胞分裂持续时间长,氮用量以每亩1.5公斤为级差增加时,叶厚度以20-25微米的幅度增加。氮用量达每亩4.5公斤后,细胞停止分裂后叶厚度增长迅速,持续时间长,叶肉原生质浓,不易成熟。氮用量从每亩1.5增加至 7.5公斤,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持续增加,总糖、还原糖、绿原酸含量持续降低。由此可见,氮用量对烤烟的叶片厚度、烟碱、糖含量影响很大,合理施氮对烟叶的理化特性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经多年、多点试验,我省种植烤烟K326、云烟85、V2等耐肥品种,适宜的施N量一般为68Kg/亩;红大、G28等为46Kg/亩。施N量过高,尽管烟叶产量随着提高,但肥料效益明显降低,烟叶品质变差,可用性下降。氮肥中要注意铵态氮与硝态氮合理搭配,其原因是:两者合理搭配有利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这对提高烟叶的市场竞争力和开拓新市场提供了物质保证。铵态氮和硝态氮都能很好地被烟株吸收利用,但这两种形态的氮素对烟株营养和生长的影响并不一样。铵态氮是还原态的,这样的N素营养条件下,烟草细胞的还原能力较强,形成还原性有机物较多,如一些挥发油类,增加烟草的香味以及烟碱、尼古丁、糖类。硝态氮是氧化态的,在硝酸盐营养条件下,细胞汁液的氧化势占优势,有利于形成氧化性有机物使烟草体内有机酸含量增加,如大量的苹果酸、柠檬酸在叶中积累,增进烟叶的香味并能增强烟叶的燃烧性。铵态氮比例过高的弊端:l 铵态氮会抑制烟株对钙、镁、钾的吸收,而这些营养元素都是生物体内合成酶类、转移酶类的激活剂或组成成分,一旦减少,将会给烟株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利。l 铵态氮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受多种因素的控制,一旦土壤微环境条件不利于其迅速转化,就会造成烟株吸收养分和土壤供应养分的不协调。l 铵态氮肥烟株吸收量最大的阶段养分释放不出来,不需要时则因温度和水分条件好了,氮的释放量增大,从而使上部叶积累较多氮素,使烤烟的整个生育期延迟,上部叶过厚,烟叶成熟度不够,干物质积累少,并且烟碱含量较高,可用性差。而硝酸盐作为氮素营养,完全可以直接被烟株吸收。同时还有利于对土壤中钾的吸收,因为烟株根系在吸收钾时伴随着对硝态氮吸收。但也要考虑亚硝酸盐在烟株体内积累的问题。因此,在不同的土壤类型和生态条件下,适合生产优质烟的合适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比例。 提高硝态氮含量后生产上所反映出的优点(1)可以避免出现铵毒症而蹲塘不长,后期落黄慢,采收拖延的现象。(2)对于低温高海拔烟区,可以提早成熟。(3)田间长势前期比较整齐,生长旺盛,后期田间落黄好而且整齐,比较耐养,整个生育期田间发病率降低,养分的亏缺与烤烟需肥特性相符合。(4)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均价、中上等烟比例以及亩产值都有普遍提高,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提高其可用性。(5)有利于减少烟叶的青筋黄片和“挂灰”烟的数量。5.2 磷 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土壤普遍缺磷,速效磷一般小于5mg/Kg。但是,经多年普遍施用普钙或钙镁磷,植烟土壤磷素含量已较为丰富。磷素是核酸的构成元素,又是烟株生命活动中能量的传递者。磷肥对烟株的生理作用,在生长前期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阶段。磷用量对烟叶发育和结构的影响不大,甚至产生负作用;烟叶磷含量与吃味显著负相关,磷肥施用过多,显著地降低氮、钾肥利用率和烟叶中K、B、Mg、Mo的含量,而钙和锰的含量升高,致使烟叶吃味变差,香气减少,刺激性加重,这对烟叶的品质极为不利,同时增加土壤与烟叶中钙和重金属铅、镉等含量,影响施肥效率和烟叶安全性。建议土壤速效磷高于40 mg/的烟区,不在施用磷肥;土壤速效磷含量在20-30 mg/的烟区,施用的N:P2O5为1:0.5-1.0;土壤速效磷小于20 mg/的烟区,施用的N:P2O5为1:1.0-1.2;其中紫色土、水稻土烟区 N:P2O5选取低比值,而在红壤和黄壤土烟区N:P2O5应选取高比值。5.3 钾通过全省大量烤烟样品的相关分析还表明,烟叶含K量在不低于2.0%,对内在品质无影响。从施钾水平来看,当施钾量(以K2O计)达18Kg/亩左右,烟叶含K量并不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此外,施用氮/钾比例还与氮肥用量有很大关系,在低施氮水平下的钾肥配比要高于高施氮水平下的钾肥配比。作为钾肥的利用率还受土壤的质地和钙、镁含量以及土壤的pH值和施入肥料中的铵态氮多少的影响,所以从土壤速效钾含量考虑,建议从土壤速效钾含量来考虑,建议在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120 mg/的烟区,施入的N:K2O为1:2.5-3;在土壤速效钾含量在120-150 mg/的烟区,施入的N:K2O为1:2.0-2.5;在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200 mg/的烟区,施入的N:K2O也不应低于1:1;其中对于我省的轻质红壤、水稻土烟区,K素的有效性较高,建议施入的N:K2O为1:2.0即可,紫色土烟区,建议施入的N:K2O为1:2.5。中性土壤上钾肥以硫酸钾和硝酸钾各占50%(经试验认为底肥用硫酸钾,追肥用硝酸钾效果较好)效果最佳,酸性土壤上侧重施用硝酸钾,碱性土壤上侧重用硫酸钾效果好;从种植品种考虑,建议红大、G28等品种,施N46Kg/亩,N:K2O应采用1:3;如种植K326、云烟85、V2、云烟317等品种,施N7.0Kg/亩,N:K2O可采用1:2。我国是一个钾肥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目前烟用钾肥主要是靠进口,施用成本较高,钾肥的施用必须根据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种植品种,同时探讨最佳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期,在生产上做到经济合理。5.4、合理施用有机肥国外不提倡施有机肥的主要原因是有机氮在土壤中的转化、吸收因素复杂,往往使得烟株生长发育的后期还有源源不断的氮素供应,导致成熟烟叶中烟碱和蛋白质含量高,各种化学成分不协调。但根据我省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尤其是饼肥是有利于优质烟生产。目前有机肥种类很多,其成分、性质、肥效各不相同,但有一定的共性,即都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有机态氮主要形态有蛋白质、氨基酸、核酸,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碳水化合物和各种酶类。其中核酸在土壤中降解为各种核甘酸、核苷、嘌呤、嘧啶及无机磷酸,蛋白质被降解成氨基酸。这些有机成分极大多数都是植物代谢的中间物,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还能节省体内能源,有些物质甚至是生长刺激剂,其营养作用应该是优于无机肥。问题是施用有机肥的方法和施用前的处理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各烟区要根据本地的生态条件和土壤类型找出适宜的有机肥种类、最佳前处理方法、田间施用量和方式,防止烟株生长的后期供氮。6、 化肥的施肥方法施肥必须遵循“在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下养分利用率最高”。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烟株根系环境土壤的适宜离子浓度为0.190.25%,离子浓度低于0.19%或高于0.25%,都不利于根系的正常生长,烟株不但生长缓慢,群体生长不匀,而且内在品质也不好。烟叶内在品质以适当分散施用和少施或不施塘肥的处理为好。尤为明显的是当塘肥达总施肥量的2/3,烟叶内在品质就会降低。所以,在施肥方法上应根据地下水位和肥力高低而定,提倡少施或不施塘肥(土壤肥力低则少施,土壤肥力高则不施),重条施或追肥(地下水位低则重条施,如地烟和山地烟;地下水位高则重追肥,如田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