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木山煤矿贯彻.doc_第1页
栗木山煤矿贯彻.doc_第2页
栗木山煤矿贯彻.doc_第3页
栗木山煤矿贯彻.doc_第4页
栗木山煤矿贯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地质灾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 1.1.1地质灾害事故主要有地面下沉、塌陷、裂纹、岩层移位等。 1.1.2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1.2 区域和地点 地质灾害事故一般发生在采空区内,多发生在汛期内。 1.3 地质灾害事故前征兆 1.3.1采空区涌水量突然增多,水压增大。 1.3.2山体出现位移,裂缝。 1.3.3遇到强降雨天气,地面水土流失严重。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组织机构 总 指 挥:董事长(总经理)、书记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安全经理 生产经理 机电经理 总会计师 成 员:副总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 指挥部办公室在矿井调度室。 办公室主任:调度主任 2.2主要职责: 2.2.1组织实施本预案,全面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制定紧急管理办法或特别管制措施,确定灾害应急工作;统一安排,调用救灾物资、设备和人员;向上级部门报告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 2.2.2负责矿井地质灾害事故救灾指挥部的具体事务工作。 2.2.3负责矿井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灾情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矿井救灾指挥部报告。 2.2.4与现场救灾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矿井救灾指挥部的命令。 2.2.5调动矿井应急救援力量,调配应急救援资源。 2.2.6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矿井辅助救护队参加救援工作,协调矿井医疗救援工作。 2.2.7调用矿井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 2.2.8协助总指挥实施本预案。 2.2.9负责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等应急工作情况。 2.2.10利用一切场地或时段加大全员地质灾害救灾内容的宣传。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巡查小组发现有地质灾害事故后,必须及时汇报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汇报方式采用电话汇报,必须派专人进行警戒。 3.1.2汇报内容应包括灾害地点、灾害性质、受灾人数、影响程度、现场情况等内容。 3.1.3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电话报告调度室、值班领导、总经理、总工程师、抢险队和有关人员。 3.1.4主要领导、值班领导、总经理、总工程师、有关人员必须24h开手机,以便及时进行联系。 3.1.5公司调度室负责将事故情况如实汇报给县国土局、市行办。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现场抢险人员立即在队长带领下,利用铲车、镐、锨等工具对塌陷区进行填充。有积水的要排净积水;有裂缝的地方要夯实填平,尽量恢复原貌。 3.2.2设立警戒防止无关人员入内。 3.3 事故报告 汇告内容如下: 3.3.1对灾害的影响范围、灾害程度、灾害特点进行快速收集和评估,迅速逐级上报,并对灾情实行动态监测,核实与上报; 3.3.2发生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3.3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影响范围; 3.3.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3.3.5需要矿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要求。 3.4 注意事项 3.4.1地面材料库必须备有以下物资: 锨30把,镐30把,草麻袋300个,雨衣50件,抬筐10个,扁担10条,电筒20个,水泵5-17KW两台,3寸胶管300米。另外还有水泥10吨、黏土10吨。 3.4.2所有应急物资、应急工具及装备没有特殊情况不得使用,每天要有专人进行维护和检查,其它原因使用后必须及时井地质灾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 1.1.1地质灾害事故主要有地面下沉、塌陷、裂纹、岩层移位等。 1.1.2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1.2 区域和地点 地质灾害事故一般发生在采空区内,多发生在汛期内。 1.3 地质灾害事故前征兆 1.3.1采空区涌水量突然增多,水压增大。 1.3.2山体出现位移,裂缝。 1.3.3遇到强降雨天气,地面水土流失严重。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组织机构 总 指 挥:董事长(总经理)、书记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安全经理 生产经理 机电经理 总会计师 成 员:副总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 指挥部办公室在矿井调度室。 办公室主任:调度主任 2.2主要职责: 2.2.1组织实施本预案,全面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制定紧急管理办法或特别管制措施,确定灾害应急工作;统一安排,调用救灾物资、设备和人员;向上级部门报告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 2.2.2负责矿井地质灾害事故救灾指挥部的具体事务工作。 2.2.3负责矿井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灾情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矿井救灾指挥部报告。 2.2.4与现场救灾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矿井救灾指挥部的命令。 2.2.5调动矿井应急救援力量,调配应急救援资源。 2.2.6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矿井辅助救护队参加救援工作,协调矿井医疗救援工作。 2.2.7调用矿井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 2.2.8协助总指挥实施本预案。 2.2.9负责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等应急工作情况。 2.2.10利用一切场地或时段加大全员地质灾害救灾内容的宣传。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巡查小组发现有地质灾害事故后,必须及时汇报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汇报方式采用电话汇报,必须派专人进行警戒。 3.1.2汇报内容应包括灾害地点、灾害性质、受灾人数、影响程度、现场情况等内容。 3.1.3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电话报告调度室、值班领导、总经理、总工程师、抢险队和有关人员。 3.1.4主要领导、值班领导、总经理、总工程师、有关人员必须24h开手机,以便及时进行联系。 3.1.5公司调度室负责将事故情况如实汇报给县国土局、市行办。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现场抢险人员立即在队长带领下,利用铲车、镐、锨等工具对塌陷区进行填充。有积水的要排净积水;有裂缝的地方要夯实填平,尽量恢复原貌。 3.2.2设立警戒防止无关人员入内。 3.3 事故报告 汇告内容如下: 3.3.1对灾害的影响范围、灾害程度、灾害特点进行快速收集和评估,迅速逐级上报,并对灾情实行动态监测,核实与上报; 3.3.2发生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3.3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影响范围; 3.3.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3.3.5需要矿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要求。 3.4 注意事项 3.4.1地面材料库必须备有以下物资: 锨30把,镐30把,草麻袋300个,雨衣50件,抬筐10个,扁担10条,电筒20个,水泵5-17KW两台,3寸胶管300米。另外还有水泥10吨、黏土10吨。 3.4.2所有应急物资、应急工具及装备没有特殊情况不得使用,每天要有专人进行维护和检查,其它原因使用后必须及时进行补充。进行补充。地震灾害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件特征 1、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分析 我国的地震绝大多数是构造地震,次为水库地、矿震等诱发性地震。地震的危害包括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地震的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间接危害包括水灾、火灾、毒气外泄及瘟疫等,其中以火灾与水灾最为普遍,地震可能发生在任何季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发生地震,室内物品晃动严重或倒落,人员感到眩晕,站立困难,形势危急。 2、事故的基本征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征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二、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总 指 挥: 刘侯牛(矿长) 副 总 指 挥: 冯彦荣(生产副矿长) 冯仕平(安全副矿长) 穆三平(技术副矿长) 穆永亮(机电副矿长) 康凯鸿(通风副矿长) 杨金宝(矿长助理) 冯海军(安全副总) 李海贵(生产副总) 咸 伟(地测副总) 成 员:办公室主任:杨建军 调度主任:靳宝珠 通风科长:李世坚 生技科长:闫永红 安监科长:闫红兵 机电科长:杨耀文 地测科长:张艳明 供应科长:冯军军 企管科长:王世贤 保卫科长:韩五糕 其他各职能科室成员 1、应急领导小组的构成及职责 (1) 构成 总指挥: 矿长一把手全面负责 副总指挥:副矿长、副总 成 员:办公室主任:杨建军 调度主任:靳宝珠 通风科长:李世坚 生计科长:闫永红 安监科长:闫红兵 机电科长:杨耀文 地测科长:张艳明 供应科长:冯军军 企管科长:王世贤 保卫科长:韩五糕 其他各职能科室成员。 1、负责现场抢险人员组织,抢险和应急救助,防护用品的配备,及时向上级汇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组织指挥震前或震中人员的疏散,与上级有关部门保持震前、震期和震后联系,了解有关信息,汇报有关情况,接受进一步指令。 3、地震发生后,收集灾情,组织抢险,控制次生灾害。向集团公司指挥中心汇报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 4、在临震和震后应急期,统一调动人员、设备、车辆、物资、能源等,并对生命线系统和次生灾害原 三、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应具备条件 (1)应急通信工具及上级电话号码。 (2)应急照明设备。 (3)急救箱及药品、饮用水、食品。 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1)现场人员立即撤至室外安全地点;来不及撤离时寻找墙角、调度台等地点避震,待条件允许时撤离。 (2)查明人员情况,发生人身伤亡时,应请求救援,并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积极开展现场自救、互救。 (3)根据伤员受伤情况,采取止血、固定、人工呼吸等相应急救措施。 (4)在保证人身安全前提下,开展设备、建筑物等巡查,收集灾情信息。 (5)迅速向上级汇报灾情及人员伤亡情况。 四、注意事项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1)首先检查防护器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防护器具。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首先检查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抢险救援器材。 (3)使用中抢险救援器材损坏及时更换。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事故处理应严格按本应急预案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改动,如确需改动,必须经专业领导同意后方可。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保护好现场伤员,防止伤员二次受伤,现场有条件的立即现场进行抢救,条件不具备的立即组织送往医院救护上。了解现场情况,防止事故扩大。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认真组织。要求所有人员要统一行动,听从指挥,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各行其是、盲目蛮干。 ()沉着冷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不乱,鼓动大家树立坚定的信心,并在各环节上做好充分准备。谨慎妥善地行动。 ()遵循原则。要求遇险人员遵循救灾和避灾基本原则。即:及时报告灾情、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和妥善避灾。 ()随机应变。在组织抢救、撤离灾区和避灾待救时,要密切注意灾情变化,当可能出现危及人员安全时,要果断采取应变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切忌图省事或存侥幸心理冒险行动。 ()及时联络。找整个抢险和避灾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及时与矿调度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告知灾情、遇险人员位置、人数、遇到的困难情况等,争取早日获救。 ()医疗后勤保障组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