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试题2(李凤玲).doc_第1页
工程水文学试题2(李凤玲).doc_第2页
工程水文学试题2(李凤玲).doc_第3页
工程水文学试题2(李凤玲).doc_第4页
工程水文学试题2(李凤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2012 学年第 一 学期 水电工程专业工程水文学 课程考试试卷(A)题 号一二三总分分 值108010100得 分 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每空 0.5分,共 10 分) 1、对某一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 )。2、由点雨量计算面雨量的方法主要有( )、( )、( )。3、进行洪水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洪水资料系列的( )性。4、当灌溉设计保证率P=80% 时,其重现期为( )。5、流域总蒸发包括( )、( )和植物散发。6、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不变,增大值时,则该线呈( )方向旋转。7、在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量选择的方法是固定时段( )法。8、某闭合流域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净雨与地面径流深的关系是二者( )。9、以前期影响雨量()为参数的降雨径流相关图,当相同时,应该越大,损失愈( ),愈( )。10、对于超渗产流,当降雨满足初损后,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雨强 ( ) 下渗能力。 11、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的步骤是:推求( );推求( );推求( )。12、对于蓄满产流,一次降雨的产流量为( )。13、径流形成过程一般概化为( )和( )两个阶段。 得分评卷人二、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 80分)问题1-5:已知某站年径流系列,其经验频率及采用矩法进行参数估计计算过程见表: 某站年径流经验频率及矩法参数估计计算表 年份年径流深Ri(mm)序号由大到小排列Ri(Ki-1)2频率(%)1952538.311064.50.357 1953624.92998.00.248 1954663.23964.20.200 1973587.722509.90.055 1974709.023417.70.139 1975883.324341.40.238 总计15994.215994.21.5931. 实测系列的样本容量为:(a) 30(b) 24(c) 34(d) 402.1952年的年径流深的经验频率(%)为:(a) 3(b) 5(c) 4(d) 63.1975年的年径流深的经验频率为:(a) 90(b) 95(c) 88(d) 964采用矩法对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为:(a) 680mm(b) 670mm(c) 666mm(d) 650mm5.采用矩法对总体变差系数的无偏估计为:(a) 0.33(b) 0.40(c) 0.42(d) 0.28问题6-10:已知某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12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6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02m3/s。6.该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a) 321667(万m3)(b) 362167(万m3)(c) 321766(万m3)(d) 321057(万m3)7. 该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a) 278mm(b) 340mm(c) 268mm(d) 258mm8. 该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a) 9.5 L/(skm2))(b) 7.5 L/(skm2))(c) 6.5 L/(skm2))(d) 8.5 L/(skm2))9. 该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为: (a) 0.35(b) 0.40(c) 0.42(d) 0.2810. 该流域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a) 562mm(b) 478mm(c) 492mm(d) 402mm问题11-12:已知某设计站年径流量系列适线结果:, ,模比系数如表: P曲线离均系数值值表 P(%)12510205075909599CS=0.82.892.451.841.340.78-0.13-0.73-1.17-1.38-1.7411.设计枯水年频率为P=75%,设计枯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为:(a) 589mm(b) 536mm(c) 667mm(d) 628mm12.设计平水年频率为P=50%,设计平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为:(a) 528mm(b) 546mm(c) 584mm(d) 644mm问题13-15:已知某流域单位时段为、单位净雨深为的单位线,流域一次降雨两个净雨时段的净雨深依次为,地面径流过程计算如下表: 地面径流过程计算表 时段()净雨单位线(m3/s)部分地面径流(m3/s)15(mm)20 (mm)00001155002201503100475506013. 第1时段末地面径流为:(a) 84 m3/s(b) 75 m3/s(c) 93 m3/s(d) 88 m3/s14. 第2时段末地面径流为:(a) 345 m3/s(b) 329 m3/s(c) 325 m3/s(d) 425 m3/s15. 第3时段末地面径流为:(a) 450 m3/s(b) 460 m3/s(c) 350 m3/s(d) 455 m3/s问题16-20:某设计断面有19701998年连续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三年洪峰流量依次为:15080m3/s,9670 m3/s,8320 m3/s。此外,调查到1924年发生过一次洪峰流量为16500 m3/s的大洪水,是190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实测第一大洪水可作为特大洪水处理,是1900年以来第二大洪水。设计年份为1998年,采用独一样本法推求洪峰流量的经验频率。16.调查考证期为:(a) 89a(b) 109a(c) 99a(d) 101a17.1924年发生的洪峰流量为16500 m3/s的大洪水经验频率为:(a) 1(%)(b) 2(%)(c) 3(%)(d) 4(%)18.实测第一大流量为15080m3/s的洪水经验频率为:(a) 1(%)(b) 4(%)(c) 2(%)(d) 3(%)19. 实测第二大流量为9670 m3/s的洪水经验频率为:(a) 7(%)(b) 6(%)(c) 8(%)(d) 5(%)20、实测最小年洪峰流量经验频率为:(a) 88(%)(b) 90(%)(c) 97(%)(d) 95(%)问题21-25:已知某流域的一次地面径流及其相应的地面净雨过程,单位线分析过程如表: 单位线分析计算表 时间 (日时)时段(t=6h)净雨(mm)地面径流(m3/s)净雨35mm产生的径流量(m3/s)净雨7mm产生的径流量(m3/s)单位线纵坐标(m3/s)78000071413520 072027948233088841788145104820661927399882191491392010200102110021净雨35mm在7日14时形成的地面径流量为:(a) 20 m3/s(b) 30 m3/s(c) 25 m3/s(d) 26 m3/s22净雨7mm在7日20时形成的地面径流量为:(a) 5 m3/s(b) 8 m3/s(c) 6 m3/s(d) 4 m3/s23净雨35mm在7日20时形成的地面径流量为:(a) 98 m3/s(b) 88 m3/s(c) 90 m3/s(d) 92 m3/s24单位线在7日14时的纵坐标为:(a) 6.7 m3/s(b) 5.7 m3/s(c) 4.9m3/s(d) 6.2 m3/s25单位线的洪峰流量为:(a) 82.1 m3/s(b) 88.9 m3/s(c) 82.9 m3/s(d) 78.9 m3/s问题26-31:已知某次实测降雨过程,降雨开始时Pa=15mm ,产流形式为超渗产流, 根据Pa I0相关图查得初损:I0=40.0mm , 多次降雨资料分析确定流域平均后损率为,初损后损法推求净雨过程见表:初损后损法求净雨深计算表日时P(mm)I0(mm)h(t)(mm)1.364469181891236121512151884.53.5182174.52.5212430合计884026. 912时的初损为:(a) 22mm(b) 18mm(c) 20mm(d) 24mm27. 912时的后损为:(a) 2.80mm(b) 3.20mm(c) 2.25mm(d) 2.75mm28912时的产流量为:(a) 15.75mm (b) 18.80mm(c) 15.90mm(d) 17.82mm29. 1215的后损为:(a) 4.5mm(b) 5.5mm(c) 6.0mm(d) 3.0mm30. 1215时的产流量为:(a) 5.0mm(b) 7.5mm(c) 8.5mm(d) 9.0mm312124的后损为:(a) 7mm(b) 5mm(c) 6mm(d) 3mm问题32-36:已知某设计断面3h单位线、S曲线及 6h单位线计算过程见表。 S曲线计算及单位线转换表 时间(h)原单位线 (t0=3h)S(t)S(t-6)S(t)-S(t-6)单位线 (t=6h)时段q(t)时段q(t)0000000313939621270166193157392841241212155915355117183283254182834834957190834834602083483401032. S曲线6时的纵坐标值为:(a) 156 m3/s(b) 160m3/s(c) 166 m3/s(d) 168 m3/s33. S(t-6)曲线12时的纵坐标值为:(a) 166 m3/s(b) 156 m3/s(c) 158 m3/s(d) 178 m3/s34. S曲线12时的纵坐标值为:(a) 344 m3/s(b) 434 m3/s(c) 444 m3/s(d) 464 m3/s35. 6h单位线6时的纵坐标值为:(a) 86 m3/s(b) 85 m3/s(c) 83 m3/s(d) 93 m3/s36. 6h单位线12时的纵坐标值为:(a) 144 m3/s(b) 149 m3/s(c) 134 m3/s(d) 139 m3/s问题37-40:已知某水库设计标准为P=1%的洪峰和1天、3天、7天洪量,以及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洪峰和1天、3天、7天洪量见表,拟采用同频率法放大洪水过程线。某水库洪峰、洪量统计表项目洪峰(m3/s)洪量(m3/sh)1天3天7天设计值(p=1%)35304260072400117600典型值1820222903825059620起讫日期21日9:4021日8:0022日8:4019日21:0022日21:0016日7:0023日7:0037. 洪峰的放大倍比为: (a) 1.94(b) 1.78(c) 2.10(d) 1.9838. 最大1天洪量的放大倍比为: (a)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