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毛坯精度低 Ra值大 配合面必须进行切削加工 1 1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1 2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1 3刀具材料1 4刀具寿命1 5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 金属切削加工就是利用工件和刀具之间的相对 切削 运动 用刀具上的切削刃切除工件上的多余金属层 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加工质量零件的过程 切削加工必备的三个条件 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刀具具有适当的几何参数 刀具材料具有一定的切削性能 思考题1 思考题21 思考题22 作业P10 1 3 1 4 思考题3 思考题5 1 1 1切削运动 1 主运动速度最高 耗功最多有且只有一个旋转或直线往复2 进给运动 使被切金属层不断地投入切削速度较低 耗功较少有0 n个连续 也可以步进旋转或直线往复 铣削 车削 刨削 磨削 钻削 切削加工过程中的辅助运动切入运动空程运动分度运动等 3 工件上的表面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 一 车削用量三要素 1 1 2切削用量 背吃刀量 切削深度 ap指主刀刃工作长度沿垂直于进给运动方向上的投影值 对于外圆车削 背吃刀量ap等于工件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单位为mm 即 dw 待加工表面直径dm 已加工表面直径 2 进给量 进给量f是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 可用刀具或工件每转或每行程的位移量来表述或度量 车削时进给量f的单位是mm r 即工件每转一圈 刀具沿进给运动方向移动的距离 3 切削速度Vc 切削刃相对于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称为切削速度 二 切削用量的选择 以车削为例 背吃刀量ap的选择精加工时 一般为0 1 0 5mm 半精加工时 为0 5 2mm 粗加工时 根据加工余量确定 2 进给量f的选择精加工时 一般取得较小 半精加工时 一般取得较小 粗加工时 一般选得较大 切查削用量手册 或凭经验 3 切削速度vc的选择根据刀具寿命公式计算 切削用量手册中查到 或者凭经验 单边总余量 4 5mm 精加工 aP 0 2mm 半精车 aP 1mm 粗车 aP 4 5 0 2 1 3 3mm f 0 1mm r f 0 2mm r f 0 3mm r 计算出v 然后换算出转速n 再圆整为车床标准转速n 再换算出v 1 2 1车刀的组成1 2 2车刀的几何角度参考系1 2 3车刀的几何角度及作用一 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二 在主剖面内测量的角度三 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 1 2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1 2 1车刀的组成 切削部分 夹持部分 前面 A 主后面 A 副后面 A 主切削刃 S 副切削刃 S 刀尖 三面二刃一尖 1 2 2车刀的几何角度参考系 标注角度参考系 静止参考系 1 假设运动条件不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 2 假设安装条件规定刀杆中心线与进给运动方向垂直 刀尖与工件中心等高 工作角度参考系 实际工作条件下 不要求 基面 垂直于主速度切削平面 切于主切削刃 垂直于主速度主剖面 同时垂直于其他两个平面 正交平面 车刀标注角度参考系 一 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 主偏角kr 主切削刃与进给方向的夹角副偏角kr 副切削刃与进给反方向的夹角刀尖角 r kr kr r 180 在ap和f相同的情况下 主偏角Kr减小可降低Ra值 可使主切削刃参加切削的长度增加 延长刀具寿命 但主偏角Kr减小会使径向切削分力显著增加 易将工件顶弯并发生振动 87页图7 20 合理选择主 副偏角工艺系统刚性差时 kr 90 其他情况下宜取小的偏角 前角 o 前面与基面的夹角 主后角 o 主后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 楔角 o 90 o o 二 在主剖面内测量的角度 保证刀具强度的前提下 使前角锋利 如 工件材料硬度较高时 切削力大 o宜小 工件材料塑性好时 o宜大使刀锋利减小变形 HT200 一般取5 15 前角 o越大 刀具越锋利 但影响刀尖强度 后角 o的作用是减少后刀面与工件的摩擦 但后角 o过大 将影响刀尖的强度 粗加工时 o一般取6 8 精加工时 o一般取10 12 保证刀具强度前提下 减小摩擦 粗加工时 切削力大 o宜小精加工时 为了已加工表面质量 o宜大 刃倾角 s 刀尖为最高点时 s 0 三 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 刃倾角的功用 影响切屑流向 流向待加工表面为正值 刃倾角的功用 影响切屑流向 流向待加工表面为正值 正值的刃倾角影响刀具强度 合理选择刃倾角粗加工 有冲击载荷时 取 s0 防切屑划伤已加工表面 1 磨削外圆时的主运动是 A 砂轮的旋转运动B 工件的旋转运动C 砂轮的直线运动 2 如果外圆车削前后的工件直径分别为85mm和65mm 平均分成两次进刀切完加工余量 那么背吃刀量应为 A 20mmB 10mmC 5mmD 2 5mm 一 选择题 4 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 选择进给量f主要根据 A 机床功率B 刀具寿命C 工件表面粗糙度D 加工余量 6 在背吃刀量ap和进给量f确定之后 确定合理的切削速度应该兼顾 A 机床功率B 刀具寿命C 工件表面粗糙度D 切削效率 3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进给量增大则表面粗糙度值 A 随之增大B 随之减小C 基本不变D 先小后大 5 粗加工时 背吃刀量ap的选择主要根据 A 机床功率B 刀具寿命C 工件表面粗糙度D 加工余量 1 在外圆车削加工时 背吃刀量等于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2 主运动即主要由工件旋转产生的运动 3 所谓背吃刀量也就是切削深度 4 主运动 进给运动和切削深度合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5 进给量越大 则切削深度越大 6 工件转速越高 则进给量越大 二 判断题 T F T F F F 一 选择题 1 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是 A 前面B 后面C 基面D 副后面2 基面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于 A 刀杆轴线B 进给运动方向C 主运动方向D 工件轴线3 切削平面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 与基面垂直 并且 A 与切削刃相切B 与切削刃垂直C 与后面相切D 与前面垂直 正交平面参考系包含三个相互垂直的参考平面 它们是 和平面 基面 切削平面 主剖面 一 选择题 1 能够反映切削刃相对于基面倾斜程度的刀具角度为 A 主偏角B 副偏角C 前角D 刃倾角2 能够反映前刀面倾斜程度的刀具角度为 A 主偏角B 副偏角C 前角D 刃倾角3 普通车刀刀具后角的一般取值范围是 A 5 12 B 10 15 C 15 20 D 20 25 4 车削细长轴时 为了减小切削力 车刀的前角应 A 大些B 小些C 和一般车刀一样D 尽可能小5 一般粗车 刃倾角的取值最好是 A 0 5 B 0 5 C 5 15 D 5 15 9 在一般情况下 前角增大则切削力会 A 随之增大B 随之减小C 基本不变D 变化不定10 在下面的因素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切削速度B 进给量C 背吃刀量 6 可以显著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A 增大主副偏角B 减小主副偏角C 增大前角D 减小前角 7 车削细长轴时 主偏角应选择 10 30 B 30 45 C 60 75 D 90 93 8 为减小径向切削力 避免细长工件发生弯曲变形 应适当增大车刀的 A 主偏角B 前角C 刃倾角D 后角 1 刀具切削部分最前面的端面称为前刀面 2 主偏角即主切削刃偏离刀具中心线的角度 3 前角即前面与基面间的夹角 在切削平面内测量 4 刀尖在刀刃的最高位置时 刃倾角为正 二 判断题 T F F F 5 粗加工时 切削力大并常有冲击力 应取较小前角 6 精车应取较大后角 有利于提高已加工表面质量 7 当刃倾角大于0 时 切屑流向已加工表面 8 增大车刀后角可减小后刀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 并使刀具刃口锋利 对提高已加工表面质量 降低粗糙度有好处 9 粗加工 强力切削及受冲击作用的刀具 应取较小的后角 以保证刀具有足够的刃口强度 T T F T T 作业P10 1 3 1 4 1 与粗加工相比 精加工时切削刀具的前角 后角 主偏角和刃倾角分别应怎样选取 答 与粗加工相比 精加工时刀具一般应选择较大的前角 较大的后角 较小的主偏角及正值的刃倾角 较大的前角是为了减小切削变形和切削力 较大的后角是为了减小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 较小的主偏角是为了减小切削表面粗糙度值 正值的刃倾角使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 刀尖的形状 在切削加工时 刀具切削部分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强烈的摩擦 刀具在高温下进行切削的同时 还承受着切削力 冲击和振动 因此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高硬度 高耐磨性 足够的强度和韧性等 1 3刀具材料 刀具材料种类很多 常用的有碳素工具钢 合金工具钢 高速钢 硬质合金 陶瓷 金刚石 天然和人造 和立方氮化硼等 碳素工具钢 如Tl0A T12A 和合金工具钢 9SiCr CrWMn 因其耐热性较差 仅用于手工工具 陶瓷 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则由于性能脆 工艺性差及价格昂贵等原因 目前只在较小的范围内使用 当今 用得最多的刀具材料为高速钢和硬质合金 主含钨 W 钼 Mo 铬 Cr 钒 V 等 高速钢具有较高的强度 韧性和耐磨性 耐热性为540C 600C 硬度和耐热性不如硬质合金 但刃口强度和韧性比硬质合金高 工艺性能较好 广泛用于钻头 铰刀 拉刀等 高速钢 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是用粉末冶金法制造的合金材料 它是由硬度和熔点很高的碳化物 称为硬质相 和金属 称粘结相 组成 硬质合金的硬度较高 常温下可达74 81HRC 能耐800 1000 的高温 因此能采用比高速钢高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切削速度 它的不足之处是抗弯强度和冲击韧度较高速钢低 刃口不能磨得象高速钢刀具那样锋利 一 选择题 1 普通高速钢的常温硬度约可达 A 70 75HRCB 50 55HRCC 60 65HRC2 下列刀具材料中 的常温硬度最高 A 高速钢B 硬质合金C 人造金刚石3 刀具切削时要承受切削力与冲击力 必须具有 A 高硬度B 高耐磨性C 足够的强度和韧性4 目前最常用的刀具材料是高速钢和 A 金刚石B 工具钢C 硬质合金 1 刀具材料的强度必须要大于工件材料的强度 2 车刀切削部分的硬度必须大于材料的硬度 F T 二 判断题 刀尖的形状 1 4刀具寿命 刀具寿命T的定义为 刀具由刃磨后开始切削 一直到磨损量达到刀具的磨钝标准所经过的总切削时间 单位min 刀具寿命反映了刀具磨损的快慢程度 刀具寿命长表明刀具磨损速度慢 反之表明刀具磨损速度快 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 在下列因素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切削速度B 进给量C 背吃刀量 切削速度提高一倍 T降低到原来的3 125 若进给量提高一倍 T则降低到原来的21 若切削深度提高一倍 T则仅降低到原来的78 26年时间 硬质合金车刀切削碳钢 0 736GPa 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 1 5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 1 5 1机床的基本组成1 5 2机床的分类与型号一 机床的分类二 机床的型号编制 金属切削机床 简称为 机床 是用刀具切削的方法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机械零件的机器 1 5 1机床的基本组成 4 刀具安装装置5 支承件6 动力源 1 主传动部件2 进给传动部件3 工件安装装置 一 机床的分类 按加工性质和所用刀具分为12大类 车床 钻床 镗床 磨床 齿轮加工机床 螺纹加工机床 铣床 刨插床 拉床 超声波及电加工机床 切断机床 其它机床 代号CZTM2M3MYSXBLDGQ读音车钻镗磨二磨三磨牙丝铣刨拉电割其 如车床类 分为十个组 用数字 0 9 表示 6 表示落地及卧式车床组 系 l 普通卧式车床 系 0 表示落地车床 每类机床还可分为若干组 每一组又分为若干系 C6140A 车床 组6 系1 400mm 改进 二 机床的型号编制 代号GMZBKHFQCSJW读音高密自半控换仿轻重速简万 1 机床类别代号 CM6140A 精密车床 组6 系1 400mm 改进 代号CZTM2M3MYSXBLDGQ读音车钻镗磨二磨三磨牙丝铣刨拉电割其 2 机床的特性代号 3 机床的组别代号 4 机床主参数 第二主参数的代号 规格 6 机床重大改进序号 A B 机床类别代号 机床的特性代号 机床的组别和系列代号 机床主参数 第二主参数的代号 规格 CM6140A 精密车床 组6 系1 400mm 改进 机床重大改进序号 A B X3010 圆工作台铣床 工作台直径1000mmX35 X3005 圆台铣床 工作台直径500mmX6132 万能卧式升降台铣床 工作台宽度320mmX5010 立式升降台铣床 工作台面宽100mm M1432 万能外圆磨床 最大外圆磨削直径320mmM2120 内孔磨床 最大磨削孔径200mm M1432 万能外圆磨床 最大外圆磨削直径320mmM2120 内孔磨床 最大磨削孔径200mm M7120 卧轴矩台平面磨床 最大磨削宽度200mmM7230 立轴矩台平面磨床 最大磨削宽度300mmM7350 卧轴圆台平面磨床 最大磨削直径500mmM7475 立轴圆台平面磨床 最大磨削直径750mm 一 选择题 1 齿轮加工机床的类别代号为 A YB CC ChD Z 1 机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 水葫芦的生长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沪教版2020
- 2023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10.1 相交线第1课时 对顶角说课稿 (新版)沪科版
- 第16课 公益动画短片制作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滇人版2016八年级上册-滇人版2016
- 2025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国)电与磁(第1期)解析版
- 2走月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版)
- 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 PartA Let's learn(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1《场景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卷3套含答案
- 2025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答案
- 2025年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PE微粉蜡市场需求量预测及前景动态研究报告
- 2025年理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理赔员·保险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 静配中心细胞毒性药物的配置方法
- 短视频制作实战课件
- 面试礼仪与求职技巧讲义
- 严重创伤的急诊管理课件
- 江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 急性阑尾炎【普外科】-课件
- 文化人类学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