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 Word 文档.doc_第1页
头针 Word 文档.doc_第2页
头针 Word 文档.doc_第3页
头针 Word 文档.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针是通过针刺头部一些特定的穴线,达到防治全身疾病目的的一种针刺疗法。它所 刺激的区域,并非某一特定腧穴,而是头部两个特定穴位之间的连线,或从某个固定点引 出的线段,即所谓穴线。 头针是在上世纪70年代,由医务工作者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一门学科,它是将传 统针灸理论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的产物。起先形成了几个主要的流派:山西焦顺发的头 针,北京朱明清的头针,陕西方云鹏的头针,上海汤颂延的头针及南京张鸣九的头针。他们 的头针疗法从理论依据、定位到手法、适应证都不尽相同。为适应进一步发展及推广并国 际化的需要,中国针灸学会于1984年制定了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取各家之长,并使 之规范化。 标准化方案的头针穴线共分为价区:额区、顶区、颞区、枕区,14条标准线。具体如下:1, 额中线位置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图11-1)主治头、舌、鼻及咽喉病、神志病等。2额旁1线位置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图11-1)主治上焦病症: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心、肺疾病等。3额旁2线位置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图11-1)主治中焦病症: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呃逆和肝胆病等。4额旁3线位置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图11-1)主治下焦病症:肾及膀胱疾病:如尿频、尿急等,生殖系统疾病:如遗精、阳痿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等。5顶中线位置在头顶部,即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间。(图112)主治腰腿足的疼痛、麻木和瘫痪,小儿遗尿、皮层性多尿、头顶痛、脱肛及高血压、老年性痴呆等。 6顶颞前斜线位置在头顶部、头侧部,从头部经外奇穴前神聪穴至颞部胆经悬厘穴引一斜线。(图11-3)主治穴线的上15用于治疗对侧躯干和对侧下肢的运动障碍,中25用于治疗对侧上肢的运动障碍,下25用于治疗运动性失语、对侧的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脑动脉硬化和流涎等。7顶颞后斜线位置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从督脉百会穴至颞部胆经曲鬓穴引一斜线。(图11-3)主治穴线的上15用于治疗对侧躯干和对侧下肢的疼痛、麻木等感觉障碍,中25用于治疗对侧上肢的感觉障碍,下25用于治疗对侧头面部的感觉障碍及口腔溃疡等。8顶旁1线位置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图11-4)主治腰部和下肢的疼痛、麻木及瘫痪等。9顶旁2线位置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从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到承灵穴。(图11-4)主治上肢的疼痛、麻木和瘫痪等。10颞前线位置在头的颞部,从胆经颔厌穴至悬厘穴连一直线。(图114)主治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偏头痛及口腔的疾病等。11颞后线位置在头的颞部,从胆经率谷穴向下至曲鬓穴连一直线。(图114)主治偏头痛、耳源性眩晕及耳鸣、耳聋等。12枕上正中线位置在后头部,即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一段,长15寸。(图115)主治眼病及腰部、下肢疾病等。13枕上旁线位置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户穴旁开05寸起,向上引一直线,长15寸。(图115)主治眼病:如皮层性视力障碍、近视、弱视、白内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