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对正常女童子宫的探测.doc_第1页
B超对正常女童子宫的探测.doc_第2页
B超对正常女童子宫的探测.doc_第3页
B超对正常女童子宫的探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超对正常女童子宫的探测【关键词】 B超【摘要】 目的 建立正常女童子宫大小的正常值,并对各年龄小儿子宫的生长发育情况做初步探讨。 方法 B超测量正常女童宫体前后径,长径及宽径并计算三径线之和。 结果 新生儿期子宫发育相对较快,此后至10岁相对缓慢,10岁以后女童子宫发育个体差异较大。 结论 三峡库区蓄水后,环境改变对小儿子宫发育影响不大。 关键词 B超 子宫探测 我们在1994年6月2004年6月10年间对270例小儿子宫进行了B超探测,目的是为了解三峡库区环境变化后小儿子宫变化情况及女童子宫大小的正常值,并对各年龄组小儿子宫发育情况做进一步的探讨。现将我们的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4年6月2004年6月我院门诊及部分住院康复期女童270例行子宫探测,年龄1个月10岁。按年龄分为6组:新生儿,1个月1岁,13岁,3 5岁,57岁,710岁,每组3851例。 1.2 方法 使用阿洛卡630超声诊断仪,机械扇形探头,频率5.0MHz。受检者仰卧位,膀胱中度充盈,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分别纵断及横断扫描,获得子宫图像后冻结,测量宫体长径、宽径及前后径,并计算三径线之和。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测量值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并取95%可信限,相邻组之间均经过显著性检验(U检验法)。 2 结果 见表1。 表1 正常女童子宫测量表 (略) 注: * P0.0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新生儿子宫测量值相对较大,与婴儿组及幼儿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5)。除新生儿组外,各相邻组三径线之和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婴儿组至35岁之间,子宫长径的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P0.01),而前后径的增加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正常女童1岁以后子宫增长与年龄增长呈正比,但1岁以内子宫大小与月龄呈负相关,尤其新生儿,其子宫大小约相当于35岁组,说明胎儿期因母体雌激素作用使子宫有一定程度发育,此影响随着出生后与母体的分离而逐渐减少至消失,故新生儿子宫体积较大,与学龄前女童相近 1 。另外,15岁女童子宫的增长主要表现为长径的增加,5岁以后三径线增加各呈比例。 小儿膀胱位置超出耻骨联合上,而子宫亦位于腹腔内接近耻骨上缘,故女童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膀胱仅轻至中度充盈即可探查到子宫图像。此时宫体呈椭圆形,紧贴于膀胱后壁,对膀胱有轻度压迹,宫体中央内膜线的清晰显示有助于与其他伪像的区别。若膀胱充盈太甚,子宫对其压迹消失,反而使宫底轮廓不清,不易分辨 2 。 我们临床上常遇到小儿不明原因乳房增大或阴道出血,以及误服避孕药或其他雌激素药品前来就诊,测量其子宫大小有助于临床对性早熟等疾病的诊断。另外,某些食物、药物(如人参蜂王浆)等也影响女童发育,促其性早熟,长期服用,子宫增大明显趋近青春期子宫大小,特别是10岁以上女童发育差别较大,应视为正常发育情况。三峡库区2003年6月蓄水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自然环境改变对子宫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超声医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810-819. 2 孙云桥.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