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大揭密.doc_第1页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大揭密.doc_第2页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大揭密.doc_第3页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大揭密.doc_第4页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大揭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大揭秘论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就是人才成长规律尚建荣 前 言为什么在中国本土上,培养不出一个诺贝尔自然科学类获奖者?为什么培养不出一个菲尔茨数学获奖者?为什么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中国人发明?为什么民国时期能产生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为什么新中国60多年来却成了不能产生大师的时代?为什么美国、英国能产生世界上最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占据一、二位)?为什么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获得诺贝尔奖者在世界各大学中最多(占据一、二位)?为什么中国的高考状元、奥林匹克知识竞赛金牌获得者,北大、清华毕业生不能成为杰出人才?钱学森问总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一个重大原始创新的科技成果?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一个重大创新人才?为什么中国的教育不成功?本文作者通过三十年对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对中国教育方法研究,对美、英国家教育方法研究,终于揭示出了人才成长规律。依据所发现的人才成长规律,对照中国教育,原来中国的教育方法严重违背了人才成长规律,受到了人才成长规律的惩罚。我希望此篇论文能够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改变现行教育方法,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培养人才,造就中国产生大量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实现世界科技中心转移中国,领跑世界科技发展,为人类做出中国最大贡献。论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就是人才成长规律通过对大量人才成长过程的研究,我发现人才成长都遵循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并且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成才,由此,我认为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就是人才成长规律。什么是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呢?获取的知识主要是通过自己思维获取,并使思维达到能准确反映和认识所获取知识的程度就是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为什么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就是人才成长规律?思维能力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能力,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总结。通过思维获取知识,才能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充分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通过提高思维能力,才能促进获取知识和准确反映事物本质。通过不断获取知识,不断提高思维能力,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当获取了一定量的知识,也就具备了相适应的思维能力(这个思维能力是在获取同等知识条件下,最强的思维能力),就有可能揭示出新的事物的本质规律而做出创造性的工作。综观上述,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之所以就是人才成长规律,就是因为揭示了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和人才成长本质的必然联系。在揭示人才成长规律后,我发现人才成长规律是所有规律中最重要的规律,是产生规律的规律,是规律之母,是规律之源。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可以产生众多人才,众多人才可以发现许多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发现必将产生划时代的意义。怎样才能使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达到相适应的程度?解答这个问题前,先让我们明确一下自学的定义、人才的定义。什么叫自学呢?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主要依靠自己独立思维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叫自学。什么是人才呢?具有最强思维能力和相适应知识并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叫人才。通过研究大量的人才成长过程,我发现人才都是自学成才的,并且只有通过自学才能成才,因此我认为只有通过自学才能使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达到相适应的程度,才能作出创新,才能成才。为什么通过自学才能使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达到相适应的程度呢?因为自学主要是依靠自己独立思维获取知识,自学过程就是自己思维过程,就是自己探索知识形成过程,就是锻炼思维能力过程,就是发现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过程,就是创新过程。自学过程不受老师或权威观点的影响,因而易创新。自学具有充分的自主性、选择性、时间灵活性,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点,自己组织学习,自己进行学习,因需而学,而获得学习最大效益。通过自己大脑思维获取知识才能使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达到相适应的程度。因此思维能力与获取知识相适应规律就是自学成才规律,自学成才规律就是人才成长规律。总之人才在成长过程中,只有通过自学获取知识才能使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达到相适应的程度,才能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才能有所创新,才能成才。历史上的人才都是自学成才的,也只有通过自学才能成才。历史上的人才如果不是通过自学获取知识,他们就不可能使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就不可能具备最强的思维能力,就不可能有所创新,就不可能成才。人才成长还有这么一个现象,就是做出重大创新的人自学获取知识程度最高,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程度最高。他们都是很少听取老师讲授获取知识,不受老师思想观念束缚,思维能力提高程度最高,因此他们能做出重大创新成果。人才成长还有这么一个现象,许多人才上过大学,但他们获取知识主要靠自学。前面说了,如果他们上大学不主要靠自学,他们是不会成才的。许多人才没有上过大学,但他们靠自学,他们的才能远远超过那些老师讲,自己记的大学毕业生。凡人才都是自学成才的。如:诺贝尔、大仲马、居里、华罗庚、焦耳、爱迪生、伽利略、达尔文、恩格斯、法拉第、孔子、孟子、罗丹、梁漱溟、歌德、莎士比亚、齐奥尔科夫斯基、马克思、毛泽东、牛顿、爱因斯坦等。下面我列举几个人才成长的事例。费米,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最著名的理论与实验为一体的物理学家。费米所学知识几乎都是自学的,14岁前他在数学和物理学上拥有的知识远远超过学校教的。17岁已经读过所有最著名的物理学著作,自学了三角学、代数、微积分等,17岁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他的论文题目是声音的性质达到了博士考试的水准。大学一年级所学的东西远远超过教授,使教授多次对这个学生说:教给我一些东西吧。费米几乎全靠自学完成学业,从来没有优秀的科学家能够指导他,他所知道的要么是从书上自学的,要么是他自己重新发现的,21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取博士学位,26岁成为教授,33岁做出重大创新而获诺贝尔奖。伽罗华著名数学家,群论创立者。他不爱上课,12岁就自学了别人11岁到18岁才能学完的中学课程,中学时代主要自学数学大师原著,19岁创立群论。马克思在大学里很少上课,主要靠自学。在大学一年级他就自学了让别人在有老师传授情况下,二十个学期也学不完的知识,23岁获博士学位,29岁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创立马克思主义。恩格斯中学毕业,所学知识都是自学得来的。列宁只上过三个月的大学,所学知识都是自学得来。21岁时自学完了大学的法律课程,自学了德文、法文、英文和马克思的资本论等。毛泽东13岁读完私塾后,开始了以自学为主的方式学习,在就读湖南第一师范前,就已通过自学形成了从国学、诗文、历史、地理、哲学到伦理学等社会学科为主的知识结构。毛泽东认为在学校里读书还不如自学,自己读书,自己研究比进学校更有益处。19岁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后,还是以自修为主,在学校里虽然照例上课,但他有自己的自学计划,许多课总是看他自己带的书,有时候就简直不上课,30岁成为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策略家、好教师、好报人、文章家、诗人、哲学家、思想家。比尔盖茨7岁时就经常几个小时的连续阅读世界百科全书,11岁时他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已在同龄人中遥遥领先,13岁时上中学八年级就开始自学大学一年级数学课程,并开始独立钻研计算机知识,开始编写计算机程序,用一个星期就超过了他的老师所知道的所有计算机知识。18岁时上大学就开始自学了研究生级别的数学和物理课。在大学他多数课程逃课,将上课时间降到最低。他从小学到大学都不做笔记,20岁辍学后创立微软公司。爱因斯坦从小学到大学,由于一向反对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因此把全部精力用在自学上。他认为要发展智力,必须强调自学,因此爱因斯坦不止一次地回忆道:“他那广博的数理哲学知识,主要是靠自学得到的”。12-16岁自学了基础数学包括微积分原理和一些理论物理。在大学里,他经常不上课,主要在家里自学物理大师的著作。26岁在三个不同方面,齐头并进,取得了三个划时代的成绩,创造了科学史上的奇迹。牛顿从5岁开始喜欢读书,12岁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思考、做科学实验。整个中学只是爱好读书,甚至到痴迷程度。19岁上大学,在数学上很大程度是依靠自学,他自学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笛卡尔的几何学、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巴罗的数学讲义等许多数学家著作。牛顿说,我的成就全归功于精微的思索。23-24岁发现微积分,27岁当教授。华罗庚初中学历,完全靠自学学习数学。24岁时在数学方面超过了当时中国的任何数学家,进入世界一流数学家行列,25岁发表震惊世界的数论专著。周涛,中国多年来少见的创新人才,27岁成为四川省最年轻的教授。6岁以前,自学完了小学四年级的课程。在就读小学时,他很少听课,很多时间都花在攻克数学和计算机难题上了。他的成长是:小学自学初中知识,初中自学高中知识,高中自学大学知识,大学自学完研究生知识。周涛上大学几乎不怎么上课,是一个逃课大王,连授课的老师都不认识,一般的学生是偶尔逃课,他是偶尔才会上课。他说,绝大多数课,我一节都没上过,废课不用去听,浪费时间,大部分课水平都不行,没有必要上,只要找几本好点的教材来就行了。近几年来,他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美国物理评论、新物理学和欧洲物理快报等世界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50篇论文,远远超过其他名教授水平(周涛是中国教育漏网之鱼)。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很难培养出创新人才?中国的教育为什么不成功?为什么会发生前言里所表现的现象?一句话,就是中国的教育严重违背了人才成长规律。中国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而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知识,而不是思维能力。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中,一直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的目标,认为知识是一切的基础,掌握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掌握了知识自然就会有能力,因此传授知识比培养能力更重要。由于基于以上思想,我国的教育体系,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即填鸭式教学方法,旨在催“肥”,老师教的过多过细,代替学生思维,学生主要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实际上以上观点和思想完全是错误的。正是因为观点错误,使我们严重违背人才成长规律,使我们培养不出大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使我们做不出重大科技成果。灌输式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方法只能是培养一些高分低能,高学历低能力的人。到社会后表现为运用知识能力差、发现问题能力差、解决问题能力差、综合能力差、自学能力差、想象力差、创新能力差、思维能力差、实践能力差、合作能力差。难怪人们都说中国的学生有知识,无能力。如果说在知识的掌握上,中国人是聪明的,但在能力培养上,中国人并不聪明。如果说中国人的聪明是世界公认的,但是中国人没有创新,不出科学成果也是世界公认的。知识可以通过老师传授获得,可以通过死记硬背获得,但是这两种方式都违背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通过老师传授获取知识,实际上是老师代替学生思维,使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只是记忆知识,而不是思维知识,并且易受老师观点影响,难以创新。自己死记硬背也能获得知识,但也是记忆知识,而不思维知识,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使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提高,并且远远落后于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思维能力不能传授,不能背知识而提高,只能通过自己思维知识而提高。思维能力与获取知识的关系是:在符合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条件下,成相辅相成关系,否则不成相辅相成关系。思维能力强的人,获取知识一定多(有效有用的知识与创新有关的知识);获取知识多的人,不一定思维能力强。获取知识多的人可以获得奥林匹克知识竞赛金牌,但唯有思维能力极强的人获得诺贝尔奖。知识多不一定能获得诺贝尔奖。一个人知识再多,也不如一本百科全书多,百科全书是死知识,人有可能通过思维获取百科全书知识并创造十倍百科全书内容。在中国有高文凭的人很多,有着丰富知识的人很多,唯独有高思维能力的人很少,有重大创新的人很少。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提高思维能力,而不是将书本知识转移到自己的大脑里。学校应该是学习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的地方,应该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维,进行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学会知识。学习知识是手段,培养思维能力才是目的,两者相比较,学习知识是次要的,培养思维能力才是主要的。有了思维能力才能学习知识,才能进行创新。物理学家劳厄就认为:学校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爱因斯坦也认为:学校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维的个性,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新能力的人,世界的发展就不可想象。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未来和变化。我们应该放弃重知识获得,轻思维能力培养的错误观点,我们应该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思维能力与获取知识同步提高的培养。我国的教育以教师授课时间多,放假少,在校时间长、课程深为世界之最。我国的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每学期所学课程数量之多,每门课课程时数,每周课程时数,每年上课天数和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之多在世界各国高等学校中是非常罕见的。我国的学生素以知识掌握的数量之多和其熟练程度之高而著称于世。有人统计我国中学生每年在校进行课程学习2340个小时以上,而德国不足700小时、芬兰808小时。中国大学生每年上课1200小时以上,而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每年教学时间只有16周,224小时,美国大学每年上课只有450-600小时。我们的教育是考知识,我们的整个教育都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为了考试而学,以考试论英雄,使我们中国人考试技术也闻名世界。奥林匹克知识竞赛考试我们得金牌最多,高考我们的状元能考几乎满分。在中国,“高考状元” 一直是香饽饽,名牌大学将其视为人才,争相录取。奥林匹克知识竞赛金牌得主可保送上名牌大学。高考状元是不是人才?不是。世界上并没有一种人才叫考试型人才。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大学经常拒招考试状元,他们更看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潜力。一位美国教育专家说,美国中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可能会进不了大学的门,这是因为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较少考学科知识,而是更注重能力或智力方面的测试。美国的名校对所谓的“高考状元”并不特别重视,1996年哈佛大学招生时,拒绝了165个SAT满分高考状元的入学申请,占学科SAT满分的45%,近年来还拒招过61%的SAT满分状元。钱钟书考清华数学15分,吴晗考0分,季羡林考4分,钱伟长考清华英语0分、物理5分、数学和化学20分,这些分数并不影响他们上清华,并不影响他们成为大师。我们小学阶段成绩好,中学成绩好,大学成绩好就说我们教育好?为什么进入以创造性为主的博士生教育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为什么我国的青年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明显不如对方?为什么我国缺乏拔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中国科学家在创新领域成绩不显著?为什么中国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不多,论文被引用的频次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什么每年学科领域论文被引用率最高的250名研究人员中,我国内地大学无一人入围?为什么全世界引用率最高的科学家和技术家4000人,而中国内地只有2人?为什么现在科学前沿几乎不见中国科学家?为什么我国现在缺少第一流科学大师和科学领袖人物?为什么在2000年至2002年这三年间,北大、清华、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这几所全国最强的学校,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总共才发表了27篇论文,仅及哈佛大学的6%,剑桥大学的15%?为什么我们获得不了诺贝尔科学奖?为什么我们获不了菲尔茨数学奖?为什么我们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我们产生不了世界级大师?为什么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最差的能力是创新能力?什么是教育好呢?教育犹如长跑比赛,终点看成绩,终点成绩好,才是教育好。我国的教育不符合长跑特性,刚起步就冲刺,从表面上看好像前期我们跑得最快,成绩最好,比欧美学生快,把欧美学生甩到了后面。刚起步就冲刺,方法就不对,刚起步跑在前面,就说成绩,说法就不对。于是乎,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育官员,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家长,就都雀跃起来,我们的教育好,我们的成绩好,没有人关注万米赛跑方法、战略,没有人关注终点成绩,没有人关注这是万米赛跑,路还很长,刚起步的成绩并不代表最终成绩,也看不到长远成绩,也不管他方法,结果,后劲不足,中途欧美国家的人越来越超过我们了,越往后我们的成绩与欧美国家的差距就越大,先到终点的多为欧美国家的人,成绩好的多为欧美国家的人。我们呢?终点成绩不佳,为什么这么多人说我们的教育好?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大教育家,没有大哲学家,没有大思想家。人才要成长,方法必须正确,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条是获取知识,一条是提高思维能力。我国的教育重知识传授,轻思维能力培养,是一条腿走路,并且这条腿要老师扶着才能走,在学校,在有老师传授知识的情况下,学生还能获取知识,还能走路,但离开了老师,我们的学生就缺乏独立思维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缺乏相适应的思维能力,我们的学生就成了没有腿的人,走路就会很慢,就不会取得终点好成绩。下面讲一个英美教育专家在北京某中学听课的事例。一个特级教师有板有眼给学生讲课,老师讲完课,提问学生都回答很好,课讲的很成功。下课后,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专家很高兴,特级教师也高兴,学生也高兴。回到会议室,中国教育专家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心想他们肯定满意。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不理解,学生都答得这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这个问题把中国同行问住了。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所以外国同行说,他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他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因而认为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象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表演。可是中国人认为,在课堂45分钟难道老师不应该讲得精彩、精辟吗?以上的一堂课是中国教育典型的一堂课,从这一堂课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严重违背人才成长规律。老师教的好,学生都会了,学生要大脑干什么?老师代替学生思维,学生识记获取知识,学生没有自己思维,这样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这样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老师讲的好,学生都会了,老师代替学生思维,老师明显不称职,什么还是特级教师,简直是毁灭学生前途的坏老师。老师讲的好,学生都会了,学生不用自己思维了,这样的学生有能力吗?什么还是好学生,简直是无能力的书本知识转移到自己大脑的储存器,没有自己思维的知识的储存器。这样所谓的特级教师只能违背教育规律,培养不出什么人才,应尽快转变方法,否则只能是培养人才的绊脚石。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好:“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国传统的观念认为特级教师是好老师,但按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看,特级教师是不好的老师,是最不称职的老师,他代替学生思维太多了,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他教的越好,学生思维受影响越大,因此特级教师不是好老师,同样他教的学生也不是好学生。因为学生没有通过自己思维获取知识,学生思维能力没有相应提高,只是记忆知识,没有通过自己思维的知识是死知识。你说特级教师是好老师?学生是好学生?怎么没见他培养出世界一流人才?怎么没见学生作出创造性贡献?中国教育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培养不出对人类有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培养不出世界级大师,根本原因就在中国的教育思想方法严重违背了思维能力与获取知识相适应的人才成长规律,许多观念与人才成长规律甚至相反,我们必须反思,我们必须承认错误,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否则再过一百年,也不会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会作出重大原始创新。中国学生考试成绩好的原因是什么?一、 老师讲课时间长。二、 学生反复练习、背诵和记忆知识时间多。依据人才成长规律,老师不应讲课时间多,这样做只能代替学生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老师的作用并不是讲课。实际上,历史上杰出人才听老师讲课获取知识并不多,恰恰相反,老师讲课多,培养不出人才。老师的作用就是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教书上没有的最新的知识,引导学生成才。学生应是以自己思维为主获取知识,而不是以听老师讲课为主获取知识,反复练习、背诵和记忆获取知识。一个学生听老师讲课越多,自己识记知识越多,那么这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影响就越大,就越不容易成才。老师讲课时间多,学生识记知识多都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成绩再好,没有能力,不是好学生,知识再多没有能力也不是好学生。中国学校多“考生”,“考生”是以“学会”为目的的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者。中国学校少“学生”,“学生”是以“会学”为手段的探索未知世界者。高考状元和奥数金牌需要“考生”去回答现成的答案。诺贝尔奖菲尔茨奖需要“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的东西。高考状元和奥数金牌需要的是知识,诺贝尔奖菲尔茨奖需要的是能力。考试成绩好,只能说陈述知识好些,只不过是把别人的知识、书本的知识复述一遍而已。如果考试成绩好,没有能力,书呆子一个就没意义。一个人要成才,是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体现,考试成绩只是参考,并不占主要位置。难怪欧美发达国家不把考试满分状元当回事,他们更注重能力。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说:“我发现上个世纪中后期大部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很少人在读书的时候是考第一名的,绝大部分在50%以下,有的还是班上倒数第几名,而我自己比较侥幸,在中学的班里排第11”。这说明一个人要成才,需要的是综合知识,综合能力,考试知识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考试成绩好,并不意味着最终成绩好,创新时成绩好。钱学森说:“我们当年只注重学习各种知识,对考试分数,不像现在的学生那么重视。我们当年从来不在大考前突击复习功课,认为考试就要考出自己平时学习的真实成绩,突击复习则有沽名钓誉之嫌。突击复习,是拿自己临时拔高的成绩来比别人平时学习真正掌握的成绩,即是投机取巧,也是对其他同学的不尊重,如有这样的人,即使考出较好成绩,也为多数同学所不齿。”我们的状元都学什么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吕峰教授说:全国约有一半的状元在北大,而北大的状元的又有一半在光华管理学院,通过跟踪这些状元发展趋势,学习成绩一年不如一年,就业时也没看到明显优势。丘成桐说:他教过几个得奥数金牌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学问太狭窄,考试有能力,思考没能力,甚至毕不了业。丘成桐和一批高考中得了高分的数学尖子会面后大失所望,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根本没有清晰的概念,对定理不甚了解,只是做习题的机器。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远低于预期。就连毛泽东都说:“历代状元都没有很出色的”。如果我们把学历称作知识,把学位称作能力,学习知识只是过程,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培养能力。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达到培养能力,若只有学习知识过程,老师教学生记,没有达到培养能力目的,学习知识就毫无意义。中国人重学历,轻学位,实际上学习目的是取得学位的。因为考试是陈述知识可获学历,论文是创造知识可获学位,创造知识是目的,创造知识比陈述知识更重要。正是由于中国重视考试成绩,重知识传授,重反复练习,重死记硬背,造就我国产生考试型博士多,知识型博士多,能力型博士少,创新型博士少。应试教育,应赛教育都出不了人才。只有自己思考获取知识的人才能成才。一个只知道记忆知识的人,一个过多听老师讲课获取知识的人,一个为考试而学知识的人,一个不注重能力培养的人,将不会独立思考;一个不会独立思考的人,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不可能取得创造性成就。正是因为中国教育以应试为目的,教学法是填鸭式的,强调背诵和记忆,仅仅在考试范围内反复练习,这样做能把书本内容背的滚瓜烂熟,可以考出好成绩,可是知识面受到很大限制,思维大大地被束缚。评估学生好坏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对知识的获得完全靠记忆和背诵,而不是靠理解,造成思考僵化。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方法都是与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相违背,是出不了人才的。历史上的人才成长符合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而成才。中国创新人才少,是因为培养人才方法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人才成长规律,因而出不了大师,出不了重大科技成果,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尔茨奖获得者,培养的学生普遍思维能力差,创新能力差。美国、英国创新人才多,创新成果多。如1901-2007年,诺贝尔化学、物理、医学和经济学获奖人数为544人,美国以271人占50%位居第一位,英国以80位占15%位居第二位,那么美国和英国是怎样培养人才的呢?是不是培养人才与思维能力与获取知识相适应规律相符呢?应该是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先说美国。美国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自学为主获取知识贯穿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美国的学校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因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美国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获取知识,通过自己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探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使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传授某种知识,而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教学重点不是学生已经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美国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查阅相关资料,独立获取相关知识,独立做研究,独立写研究报告。在课堂上老师不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不让学生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律,而是教给学生怎样思考问题,怎样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在实验课教学上,教师的作用也只是引导和检查,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摸索。设备仪器的使用,教师一般也不介绍,而是由学生自己从说明书中去找出答案。教师普遍认为实验教学就是逼学生动手,动手过程就包括了动脑,这样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怪中国人认为美国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在美国小学没毕业就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在美国,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做“研究项目”,定题目,查资料,做总结,成文,掌握学习方法。美国的大学教育强调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新生入学伊始便须接受如何利用图书馆的入门指导,学生很快发现他们在大学里学业上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利用图书馆能力有关。美国的大学生通常要花很多时间在学校图书馆完成课程作业或撰写研究报告。美国教育重要的一点还有重视阅读。阅读实际上也是自学。根据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新近所作调查,美国学生拥有比世界任何国家的同龄孩子更强的阅读能力。美国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认为,阅读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一是词汇量;二是理解和概括能力;三是写作能力。具体来说阅读带来的好处是: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聪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了中小学校学生思维慢的原因后正确地指出:孩子们在小学如果读的材料少,想的东西少,那么就会影响大脑的思维。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比考试成绩更重要,大量的阅读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为兴趣而读,孩子的路会走得更远、更稳;为考试而学,孩子的路很难走远。智力的核心是思维,阅读是开拓思维的极为重要条件。美国家庭很重视孩子的阅读,家长常带孩子到图书馆看书、借书。据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报告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儿童在6-9个月开始阅读,中国儿童普遍到2-3岁开始阅读活动;美国儿童4岁后进入独立的、自主的大量阅读,中国儿童平均到8岁才能达到这个水平;中国孩子的年阅读量只有美国同龄孩子的六分之一。美国的城市及社区图书馆给孩子提供了太多的精神食粮。美国人每年购书25亿本,人均年购书9本。纽约州规定,小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美国一个大学生的平均周阅读量是600页。美国教育重视阅读而不要求背诵,因为广泛阅读可增加宽广的背景知识,开拓视野,丰富想象力,有助创新;而背诵费时,可能被前人思维所束缚而难有创新。如果要孩子不理解地背诵只能是浪费时间。美式教育让孩子做课题,通过探究性学习,对某个主题较深入地学习。当学生对一个课题深入研究时,他需要翻阅大量资料,学习相关知识,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做实验,写论文,应对质疑和答辩。重要的是通过探究,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有广博的知识,又有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一举两得。美国的中小学上课时间少,一年只有180天,并且每节课只讲一半时间。大学每年授课只有28周,一般每周15-20小时,每年上课450-600小时,老师通常不讲书的内容,而是在课堂上提问和让学生提问并讲解,而相关提问和讲解与更多书连接,如果不自觉阅读,几乎不能进入知识系统,所以大量时间在图书馆,可以说是学生生活日常状态。华中科技大学刘敦荣教授说:美国的大学生每学一门课程都不仅仅是学习一本教材,而是要深入一个学术领域。他们每周的8-12小时的上课时数(全年平均),看起来比较轻松,实际上他们还有大量的课外学习,他们每上一课时,大致需要阅读10个小时的各种文献。他们正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展了知识面,活跃了思维和宽阔了视野,培养出从书本、资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中小学教学内容难度不大,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一般每堂课教师讲解不多,只是提纲挈领地讲解或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而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自己思考、操作、查阅有关资料等自主学习形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当你问美国学校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们会说:“对人的创造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到他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能力。死记硬背,即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老师的作用就是教学生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进行创造的方法。总之,美国的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自学上,而不是听课上。美国的学校教育是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学校教育不是以授课和灌输知识为特色,而是启发学生学习。美国学校教育其实是以自学为主的,老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最主要的方法是让你大量阅读,然后再写文章谈自己的观点。美国的好学生读的书比中国的好学生读的书多得多,美国好学生的数理化教育要比中国学生好得多,美国各学科好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要比中国各学科好学生强得多。丘成桐说:在他执教的哈佛大学数学系,本科生平均每年都有2-3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一流的学术期刊上,水平甚至可以超过中国一些名牌大学教授的论文。许多名校里的大学教授都是哈佛大学的本科毕业生。美国的教育符合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的人才成长规律使美国不仅获得了世界最多诺贝尔奖,还获取世界最多的菲尔茨数学奖。美国学生数学成绩差出了名,课程简单出了名,没有深度的学习出了名,实际上背后并非是这么回事。衡量教育好坏以最终成绩确定,美国培养人才多,创新多,肯定有他的科学性。英国的教育是怎样的呢:英国的中小学平均每年在校学习时间只有168天,假期197天。在课堂上,老师极少搞满堂灌,一言堂。通常每节课只讲授15分钟,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钻研教材,或独立做作业与练习。老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提纲挈领地讲透教材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巡回解答和指导。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按照规定数目自由选课,学生选什么课,就参加什么科目的考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差异,照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英国学校的考试对机械记忆和过于“技术化”的解题技巧不甚关注。2005年英国政府开始试点推行大学统一考试,又叫做学术推理及思维能力测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潜质,而不是书本知识。英国大学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设计的,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主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咨询。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中心,老师只能起到启发和引导作用。为什么英国的世界名牌大学多?为什么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人才辈出?剑桥大学获诺贝尔奖81人,牛津大学获诺贝尔奖44人,居世界各大学一、二位。英国大学的教学方法是学生以自学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具体做法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实验室等资源以自学为主的学习过程,它最大限度地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导师制不是导师牵着学生一路走,而是极其强调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学。牛津大学校长柯林卢卡斯这样描述他在牛津上学时导师教学的情景:“他所教授给我的,就是让我去思考,他们从不给我答案,他会说你怎么认为?我则说我不知道,然后他说去读这几本书,然后回来告诉我你怎么认为。”导师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是世界上课时数最少的大学,全年教学时间只有16周,平均每周14小时,全年上课只有224小时(中国大学每周上课35-38小时,全年40周以上,1200小时以上,是英国的5倍以上)。英国的大学老师基本上不上课,而是让学生自学,那么效果会怎样呢?据英国经济学家的一篇文章分析,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本科毕业生相当于哈佛大学二年级的研究生水平。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基本上不上课,老师给你如何学习的方法,你自己去学习,去研究问题。英国的研究生只有一年,效果会怎样呢?据一位在中国上了三年研究生的学者到牛津大学考察,发现英国一年就毕业的研究生不比中国三年研究生理论少,学到的东西不比中国三年研究生少。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自主思考,对知识的传播反倒不是特别看重,这就是他们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能享誉世界和培养无数人才的原因,实际上这就是让学生自学,遵循思维能力与获取知识相适应规律的人才成长最佳典范。结束语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就是人才成长规律,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规律也是自学成才规律,自学成才规律也就是人才成长规律。通过对杰出人才成长的研究,他们成长符合人才成长规律而成才,通过对中国培养人才方法研究,他违背人才成长规律而不能成为杰出人才,通过对英美教育研究,他们符合人才成长规律而产生大量杰出人才,这证明了思维能力与获取知识相适应规律就是人才成长规律确信无疑。一个人要成才,还必须从小就开始通过自学获取知识,才能使思维能力与获取的知识相适应。英国、美国的学生是从小就开始以自学为主获取知识了,因而他们上大学后,自学能力就强,老师不教也能获取知识,到社会后,同样能获取大量知识,由于只有通过自学获取知识,自学能力强,因而他们成为杰出人才就多。历史上的杰出人才同样都是以自学为主获取知识,因而他们成为杰出人才。民国时期的教育模式是英美式的,因而民国时期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新中国60年来出不了大师,是因为1952年举国学习苏联教育模式,把教育变成工厂制造产品一样,否认个性天赋,强行让学生做不喜欢的事,夸大强行教育作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殊不知没有能力的知识是无意义的知识)。违背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难怪钱学森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现在我们可以回答钱学森问中国教育为什么出不了杰出人才。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就是因为中国的大学还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没有以自学为主获取知识,培养的学生没有思维能力,没有思维能力怎么能有所创新?怎么能成才?钱伟长的教育思想同人才成长规律相符合,他的许多讲话都符合人才成长规律。钱伟长说:“大学应以自学为主,课堂教育为辅,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无师自通,更新知识的能力。大学教育的过程,就是要把一个要教师帮助才能获得知识的,培养成不需要教师也能获得知识的人。有了这样的能力,将来干什么,他就学什么,才有可能避免知识老化问题。只有通过主动学习,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高等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自学能力的人。如果学生毕业了还是教不会,那就说明你办教育失败了。本科生达到无师自通,硕士研究生要创新创造,博士研究生要攀登新高峰。培养创新精神的人有一条要自学,一个没有自学精神的是不会有创造力的”。钱伟长以上对大学教育的观点,也可以看为回答钱学森问中国教育无大师的回答。在这里,我要说,必须从小就开始自学获取知识,倘若中小学不自学,没有自学能力,在大学也不可能自学好大学知识,因为能力落后知识,阻碍自学获取知识。英美国家是从小学开始自学为主获取知识,到大学就适应老师不教也能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写到这里,我想到了钱学森的教育思想。钱学森的教育思想对许多人来说是空想主义,但联想到英国教育,历史上的人才成长及按人才成长规律有意识地培养,钱学森的教育思想不并是空想,而是高智力人的符合客观的伟大理想。钱学森的教育思想是:学龄提前,学制缩短,人人皆可成才。儿童可以4岁入学,12岁初中毕业,12-17岁上高中及大学,再加上一年”实习”,学成一个行业的专家,写出毕业论文,成为大学智慧教育硕士。到21世纪中叶,全中国青年都18岁读完达到硕士水平的大学,成为社会有用的通才。21世纪的全才并不否定专家,只是他,这位全才,大约只需一个星期的学习和锻炼就可以以一个专业转入另一个不同的专业。这样的大成智慧硕士,可以进入任何一项工作。以后如工作需要,改行也毫不困难。当然他也可以再深造为博士,那主要是高科学技术研究,开拓知识领域。我们依英国教育模式来完成钱学森的愿望。英国孩子5岁上学,同钱老的4岁上只差一岁,英国的本科三年,研究生一年,同常规缩短三年。中国小学校按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可再缩短2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