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导学案.doc_第1页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doc_第2页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语文导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2012年 月 日 制作人: 备课组长签字: 教研组长签字: 主管领导签字: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课题:归去来兮辞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初读课文,疏通字词。2. 朗读全文,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重点: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初读课文,疏通字词。难点朗读全文,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当天落实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探究课本中的内容,熟记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题。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我的疑惑”处。一 相关知识1、作者与作品简介: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13年中,时官时隐,达3次,做官时间总计不过四五年。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 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 田园诗人”。散文首推桃花源记,本文则是辞中名篇,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二 教材助读文体特点: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三 预习自测(自测题体现一定的基础性,又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会”)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轻飏 熹微 载欣载奔 壶觞 眄庭柯 流憩 矫首 出岫 景翳翳 盘桓 西畴 棹孤舟 窈窕 曷不 耘耔 东皋 乘化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归去来兮 悟以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乃瞻衡宇三径就荒 眄庭柯审容膝 策扶老时矫首 云无心以出岫盘桓 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遑遑欲何之登东皋 委心3、指出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该词:携幼入室: 眄庭柯以怡颜:园日涉以成趣: 策扶老以流憩:四.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究解决)一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惑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二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基础知识探究1、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知识链接】历代贤者对陶渊明的评价1、萧统:渊明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才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2、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3、朱熹: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4、姜夔: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5、梁启超:檀道济说他(陶渊明)“奈何自苦如此”。他到底苦不苦呢?他不惟不苦,而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他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以看得出来。6、李白:“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杜甫:“焉得思如陶谢手。”白居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合作探究】训练1作者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抵家时的欣喜又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从何看出?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隐土情怀?2阅读课文,体会作者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训练2 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3了解陶渊明的思想训练3 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三 我的知识网络归纳梳理、整合内化1.写作特点(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作者的感慨、喜悦、遗憾,不是直接生发,而是在描景绘事中巧妙而自然地流露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影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诗情画意充溢字里行间(2)语言朴素,音节和谐,用词自然,直抒胸臆,不假雕饰,呈现出一片天然和谐纯净之美(3)层次清晰,大体是“议论描绘生发”三大部分,描绘部分又可细分为“路上居室庭院郊野”四个小层次。2.陶渊明的意义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率真、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四 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翻译下列句子: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对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云无心以出岫(xi) B舟遥遥以轻飏(yng)C眄庭柯以怡颜(mie) D或命巾车,或棹孤舟(zho)2对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恨晨光之熹微(光线微弱)B云无心以出岫(云彩)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急急忙忙,心神不安的样子)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向往中的仙境)3下面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请息交以绝游 B农人告余以春及B既窈窕以寻壑 D木欣欣以向荣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古今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悦亲戚之情话 B将有事于西畴C既窈窕以寻壑 D善万物之得时5从句式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