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壶的历史轨道 具有耳环的茶釜大约约从1350年起开始被使用附有手把和壶嘴的煮水瓶(即所谓的铁壶),大约从170年前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普遍流行于日本作为日常家用的器皿,也进入半正式的饮茶文化中。然而大多数的铁壶,虽然都是细心精工而制,但大多仅供于基础家庭日常生活使用,鲜少添加装饰。一般铁壶通常挂在炭火堆上面的可伸缩铁制钩架(称为自在钩),或是置于炭火上面的三角架(称之为五德)。 十九世纪下半叶,由于饮茶风气兴起,这些铁壶变成茶具的一部份,自然而然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它们通常被精心装饰,甚至在壶面上镶金、银、铜等装饰。在西方国家,这类作品从私人收藏或博物馆找到。铁壶之所以深受欧洲人的喜爱,不仅是因为铁壶被认定为茶壶,更因为它们是日本铁工艺的代表。在西欧主要的博物馆中,到处可以找到铁壶的踪迹。虽然和其它藏品比较之下,数量较少(总数约为40、50把),私人藏家手里的数量往往也不多。例如荷兰虽数以百计的人拥有铁壶,但是多为一把或多把铁壶,唯有少数西欧收藏家拥有2080把。铁壶在欧语系国家中,只有偶尔被提及。日本南部铁壶大海报从欧语系的书本、文章和地图上我们可以发现18591893年、19061926年分别由F.Von Wenckstern和Oskar Nachod对于金工、礼仪和习俗,作出几十个报导。这些报导被认为有特别的贡献,但对于铁壶似乎没有引起很大的注意。同样如此,这样的报导在Captain F.Brinkley的日本的历史、艺术与文学Japan,its history,arts and literature和B.H.Chamberlain的日本物Things Japanese,并没有提及铁壶。在欧洲文学作品第一个提及铁壶的是由一个德国地理学家J.J.Rein发表,他在18741875年居住于日本,根据其心得在1886年出版了日本旅行和研究Japan nach Reisen and Studien。在书中明确提到由铸铁制成与用铜盖的铁壶,是由来自京都的金寿堂和来自大阪的龙文堂所制作。他还介绍了外观和整体的镶嵌工作,并提到了特殊表面的处理方式。几乎在同时由美国一位动物学家E.S.Morse也发表了日本的家园和环境Japanese homes and their surroundings一书。Morse则用图画表现使用铁壶煮水的方式,说明如何用锁链条将铁壶悬挂在壁炉上。1770年民众在茶室饮茶赏景的景象 另一个英国当代作家,同时也是冶金学家的W.Gowland,在1899年前于伦敦的日本文化协会宣读了一份有关旧日本的金属工艺Metals and metal-working in old Japan报导,文中他提及铁壶,着重报导当地人用铜作为装饰的金属容器和餐具使用,并说明铁壶为用于煮水的容器并富有装饰叶面条纹的金属细工。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发现,即使在日本的书中,铁壶几乎完全被忽略。例如W.H.Ukers的关于茶All about tea此书一千多页中,一半以上是介绍关于中国和日本的茶叶,只有一个例外是A.Berliner在日本的茶风气Der teekult in Japan一书中提到,当茶道礼仪在茶室外进行时,交茶盒和铁壶一起使用,而不是使用竹勺取水且有有耳环的茶釜。 这种信息的缺乏,爱好铁壶及茶叶的鉴赏家R.Castile在茶道The way oftea表示感到遗憾,他说:铁壶几乎没有任何资料,这是一个不幸的遗漏,并需要从头摸索才能学会使用的较近期(大约1981年)由Kodansha出版的日本茶壶Japanese teapots的一书,作者简短地提及铸铁茶壶以及铁壶的使用,而在日本手册Japan Handbuch的主编Hammitzsch则也有提到铁壶,但从照片上可以发现,他肯定把铁壶和茶釜给混乱了。 在日本只有小部份的人体验到铁壶的价值,他们大多出生于二次大战之前,并且习惯于家中使用铁壶,但这不能提供进一步的资料。在日本手工业一个重要的参考书日本的工艺Nihon no kogei(1976年),有一卷为。文中提到向来注重传统技术和制造釜的盛冈岩手县,也是传统方法制作铁壶而闻名。因此对于铁壶制造的技术提供宝贵的资料。 拥有18卷的大百科全书大日本百科辞典Dai nihon hyakka jiten还提到一个重要的参考信息。文中为铁壶提供了入门的资料,说明青铜盖(简称铜盖)的应用和黄金和白银镶嵌的装饰品等,在铁壶的形状上并不少见。 无论从日本或西方文学中,可以发现虽然铁壶和日本19、20世纪的历史发展及社会背景虽然是息息相关,但是不论是一般使用,还是使用技术或制造过程等相关铁壶知识,都是不完整且没有系统的。1790年起,民间利和铁壶煮水的景象 为此我们在此作了一些调查,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铁壶几时出现在日本?2、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了铁壶?3、在什么特殊因素下决定其形状和材料?4、铁壶如何发展成一个泡茶茶具和家庭用具?5、如何为一个实用的铁壶下定义及标准?6、在日本铁壶是如何被看待的呢?是否有人提出它比热水煲更多的赞 赏?7、什么是铁壶制造的重心以及有那些艺术家的参与?8、这些铁铸壶有什么社会和经济地位?9、铁壶是如何创作的呢?10、引入西方的技术后,对日本制造的铁壶在有什么影响? 以上问题仅探讨至二次大战,因为此后,由于种种原因铁壶便不再发挥任何重要性作用了,从1945年后,铁壶几乎仍在盛冈地区(南部铁器)制作,相对之下规模变小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和日本的茶文化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有关于中国的影响力这方面并没有详细调查。 日本文化中茶和铁两个领域有很大的关联性,在关于茶的历史中,只提到有关使用铁壶泡茶的部分,大多西方语言的书并无加强这一主题,主要环绕在细粉茶(抹茶)这一话题。 日本历史学家在深入调查研究后,发现铁文化的历史远远超出原本的记载。铁壶最早是由猪铁所制成,而这猪铁必须经由传统日本炉炼制才能制成铁壶。1868年后,由于设在日本许多地方的西方炉也开始使用猪铁,提供了炼制历史的发展延革。最后,对于铁壶修饰没有详细的研究。即使在收集收藏品时,镶嵌铜或银是值得参考的信息,但这方面的信息仍旧相当有限。 后记我们可由四个方式来探以上列出的问题:一、预定花5年多的时间,从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品中检视各式铁壶,分析大量的造型、特征、署名与印鉴等相关数据来进行研究。由于之前没有相关的住处可以参考,这类铁壶又无法完全经由署名和印鉴来确认年代,因此这份研究格外辛苦。二、铁壶不论在西方语言或日本语中尚未有明确的检验标准,是有必要过滤并撷取各种日式饮茶、礼仪、习俗、艺术和手工艺的相关信息。据目前所得书面资料而言,只要没有涉及到利益问题,日本的历史资料与记录应该是可信的。而在这方面,重视传统技术的日本,会仔细地将各种相关信息记载下来,让我们有相关资料可以参考。三、来自西方的资料,特别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时,由于有些留下来的信息并非专家所提供,因此有些也难以做为正式的历史资料。但是我们仍可从这些信息来推敲出相关正确的内容以便进行研究。四、信息的来源是从大量日本书籍、印刷品和绘画提供。他们提供了有用的插图,其中特别有价值的是能作为时间的记录。 本文图文均来源于网络铁壶的保养与选用根据日本研究发现,使用铁壶煮水,可产生二价铁离子,煮出来的水带有甘香气;同时导热效果极佳,能控制水温于100摄氏度,效果胜过陶壶、玻璃壶等,适合泡普洱茶。 收藏日本铁壶已有20余年的专家詹丰成强调与壶沟通的重要性,从不同角度角度来品味,才能找出完美的铁壶。一把好的铁壶,需要真正懂得铁壶的人来欣赏与呵护;一个真正优秀的藏家,能将任何一把老铁壶透过使用与保养展现出超越原有价值的风貌。 选购铁壶可从以下几个方向来着手: 1、外型:选铁壶就如同挑选老婆,外型一定要顺眼,真心喜欢它,进而学会与壶对话的乐趣。 2、破损程度:老铁壶经过时间的淬炼,必定会留下岁月的痕迹。从铁质崩解的程度以及皮売是否完整,可以决定一把铁壶的生与死。些微损伤多还能补救,但是如果壶身已崩解松散或大面积破损,就只能当场宣告急救无效。 3、落款:龙文堂、龟文堂皆为代表,但由于落款真伪众说纷纭,也可能因年代久远而消失,因此不可一昧追求落款,需搭配其它方向来判别(如铁壶的图案、造型、细致度等)。 4、厚薄度:虽然说壶底并不是越厚越好,但是仍建议初学者选购壶底较厚的铁壶。因为老铁壶经由长期的烧煮过后,铁质容易崩解或是转薄,因此在经验缺乏的状况下,厚底的铁壶是较为安全的选择。 5、工艺:可从壶把、壶钮的造型特色、镮付的完整与否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6、财力:铁壶具有让人着迷的魔力,但是买壶需量力而为,过分追求自己无法负荷的层级是不可取的。 铁壶之保养 老铁壶经过时间的考验,难免会有所生锈,买后先清洗整理是必要的工作。很多人担心保养铁壶需要花费很多功夫与金钱,其实不然。市面上并无专门用来修整铁壶的工具,因此詹先生认为只要是顺手得宜的器具即是好工具。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工具均可拿来运用,例如詹先生最常使用的即是西餐刀与刷锅铁球。他说:“养壶就像带兵一般,不论你带什么兵种,最重要的是你带兵的心态,只要用对方法,就能够带出好的士兵。” 整理铁壶有三大步骤: 一、刷洗: 清水,搭配洗锅的铁球刷洗,效果最佳。如果碰到较大的铁锈,可使用起子、西餐刀将其轻轻刮除。此时应注意力道之适当否,避免破坏铁壶本体;如果轻敲无法取下的铁锈,可先尝试煮水,使其自然脱落。 二、煮水: 刷洗完毕后将脏水倒掉,加入清水煮滚;利用加热的过程去除杂质并养成水垢;若煮出的水质清澈,没有杂味,代表已清洗干净。重复此动作数次,可以养壶也可使水更甘甜。三、蒸干: 煮水过后应立即将壶内残水倒干;利用铁壶余温蒸干剩余水分,此时将壶盖打开避免壶内滞留水气。用干布擦拭壶面使壶面皮壳更加美丽。 整理过后,如果不立即使用,应放置干燥处所,避免潮湿。除非打算长期不使用,否则绝对不要异想天开的上漆、抹油,避免破坏铁壶本体。爱壶都应待壶如子,即使整理完毕后仍要定期检查,确保壶体干净无锈。70年后 一把铁壶再现父亲音容本报特派记者 王茗 谢全伟为您报道昨日上午8时30分,“红色之旅”一行来到会宁著名的会师园,在这里“红色之旅”成员任弼时之女任远征、徐向前女婿张元生、徐海东之女徐文惠、陈赓之子陈知建分别代表红二、红四、红一方面军向纪念塔敬献花篮。之后,“红色之旅”一行参观了会师纪念馆,秦邦宪之子秦铁老人在这里发现了父亲当年用过的文件箱,这个四角已经破损的帆布箱子,让秦铁老人非常激动,他马上拿出相机将这一珍贵遗物拍摄下来。而罗瑞卿之子罗箭老人也看到了父亲当年过草地时用过的酥油壶,一个锈迹斑斑的大铁壶,罗箭老人说:“这是父亲当年过草地时用过的,后来到了会宁后他把这把壶送给了这里的老乡,今天看到它就仿佛看到了我的父亲。” 昨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节目组一行也来到了会宁,在会宁会师纪念塔前采访了“红色之旅”一行的成员。记者手记他们博大的情感让我们震撼 在跟随“红色之旅”行走了四天之后,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此行的意义所在,在这几天里听到的最多的就是体验、寻根、还愿这三个词,在他们的心中,人民群众就是他们的根,为老区人民尽些绵薄之力就是为了还愿,他们那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精神常常让我为之震撼,这在我们年轻的一代中很难体会到。他们常说要一切为了人民,只有人民生活好了,才会有一个国家的强大,要牢记长征精神,牢记那种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这些话常常让我陷入沉思,这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去深切领会的精髓。专访从小被当做战士要求 “会宁是我父亲战斗过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我一定要来”。昨日,徐海东大将之女徐文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徐文惠出生在延安,在延安住了三个月后,就随着父亲的军队转战华东地区,为此徐老说自己是在部队中长大的,从小就被当做一个战士来要求,当时年纪尚小的她被妈妈抱在怀里,妈妈骑着马后面带着她的哥哥,徐老说:“当时我们经过敌人的封锁线时,说不许哭我就不能哭,说出发,我就马上走。”军队的生活造就了徐老乐天、开朗、坚强的性格,徐老说:“我是跟着新四军长大的,和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张云逸大将之子张光东一起长大,所以我们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妹。当初红军战士挑过我的竹篮现在还在博物院里。” 徐文惠退休前是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她说,“父亲是一位严以律己的人,他教导我们不要把自己当成高干子弟,而是要像一个普通人一样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所以这次我来会宁也是为了亲眼看看父亲战斗过的地方,更深切地去了解当时的历史。”专访总有一些事让我泪流满面 “在我们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常常有些遗址、有些故事、有些人让我们泪流满面。”昨日,罗箭少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罗箭少将是罗瑞卿大将之子,总装备部后勤部原副政委。 罗箭说:“儿时,常常听父亲讲红军长征的故事,在我的记忆中哈达铺邮政所、腊子口战役、会宁会师等都是最为深刻的,尤其是腊子口战役,那是父亲讲的最多的故事,当时红军采取仰攻的战术,用最少的牺牲换得最大的胜利,是红军打的最漂亮的一场战斗。”罗箭说:“此次重走长征路就是为了让儿时的记忆得到现实的印证,只有到了现场,才能更深切地体会父辈们的经历。”在此次红色之旅中,由于大部分成员都是一起成长的伙伴,所以大家的感情都非比寻常,罗箭说:“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上保育院、上小学,上中学,因此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要长,所以这次听罗东进说要重走长征路,我们大家是一呼百应。” 讲到此行长征路,罗箭说:“湘江战役是当年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当时我们看到湘江时眼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大家都哭了。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无坚不摧的精神,但在途经甘肃的一些地方时,看到这里的人民还很贫困,我们心里很不安,因为我们此行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还愿,还我们父辈们未来得及还的心愿,因为当年老区人民在自身生活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却尽其所能帮助了红军,这份恩情我们要报答。”专访西北对我很特殊 彭德怀元帅侄女彭钢少将说:“我的伯父在西北战斗过、生活过,因此,在我的记忆中西北人民也像是我的亲人一样,对他们我也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专访了解当时的战略 原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粟戎生中将是粟裕大将的儿子,他说:“此次重走长征路让我更深切体会到毛主席的灵活机动的战术,这在今后还能运用。” 铁壶煮成金的秘密(组图)中国古人讲究茶道,对于水也分三六九等,我们的先辈很早就创造了制造好水的方法用铁壶煮水。不过,铁壶虽诞生在中国,之后的发扬光大却是在日本。被圈内人称作“铁壶达人”的姜宗志介绍说,在日本的老铁壶交易市场,好品相的老铁壶非常抢手。两三千元一把只是起价,好品相的老铁壶身价要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目前,一把百年历史的龙文堂小兽面的市场价格是3万元左右。昭和前后的一把龟文堂龟鹤价值2万多元。而30多年历史、传统工艺大师熏山锻造的老铁壶售价约5000元一把。铁壶锻造一般是手工刻模,然后进行浇铸。据姜宗志介绍,二战前的日本老铁壶铁质好、材质有保障。而现代名家锻造的铁壶工艺更精益求精,不过铁质稍差,两者各有千秋。老铁壶的收藏价值还要看其堂号、制作者的名气。壶体标注堂号的老铁壶尤为珍贵。另外,根据制作工艺,铁壶的价值也有高低之分。一般壶上有错金、错银的都是以前王公贵族及大户人家使用的,有的还会有鎏金的工艺。这些,都会增加铁壶的收藏价值。 化学反应 铁壶成金的秘密 一提到化学反应,第一反应就是非天然、对身体不好。可是生铁铸造的铁壶偏偏是因为煮水所产生的微妙化学反应,而成为茶道中煮水器具的极品选择。姜宗志介绍说,由生铁铸造的铁壶,煮出的水会出现山泉水效应,对泡茶有加分的作用。一般铁在食物中主要是以三价铁存在,胃酸与铁反应再生成二价铁离子以被吸收。用铁壶煮水,铁壶会释放出二价铁离子,直接被人体吸收,补充人体每日所需的铁质。另外,铁壶煮水过程中,还可以吸附水中的氯离子,令口感更软、更甜。 老铁壶 越用越好 老铁壶既可用来作煮水器养生,又可当作一件艺术品欣赏,抑或是古董品收藏,三合一的特性让老铁壶备受青睐。现如今,老铁壶收藏为越来越多的国内茶客喜爱,成为品茶、论茶之余的新情趣。老铁壶非常实用,不像其他老古董,要敬而远之、束之高阁。老铁壶收藏有养水垢一说,一般新铁壶开始使用后约5天左右,内部会出现红色像锈斑一样的东西,10天左右会出现白色的水垢,长期使用后,内部会全部变红。这层水垢是铁壶的保护层,和汽车过了磨合期更好开一个道理,有了这层精心养成的水垢保护层,铁壶会更加好用,煮出的水也更稳定。茶壶一味茶道铁壶工艺精美:可藏可看可用(图)“茶道器具铁壶藏家展”近日在大钟寺爱家收藏品市场落下帷幕,收藏家孙海彬先生介绍说:“我第一眼看到这种铁壶,觉得特别漂亮,一下子买了好几把。”孙先生是本次铁壶展的主办人,初次见到铁壶时那种惊艳的感觉使他从那之后便开始有了收藏的念头。 看似普通的铁壶为何在藏家眼中却特别漂亮呢?孙先生讲述了其中的玄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铁壶正是煮水利器。首先,它能够提升水的沸点,从而使水温升高,使普洱老茶更加出味,给人全新的口感。即便是新茶,用铁壶煮的水也会“让你的茶陈上五年”,孙先生说。更重要的,由于铁壶采用优质的日本铸铁打造,水沸腾时生铁会释放出丰富的二价铁离子,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平常人们从食物里摄取的是三价铁,人体只能吸收百分之四到五,而二价铁离子人体可以吸收百分之十五左右,这点非常重要。”孙先生说:“铁壶不像很多其他古董只能看不能用,它的功能性特别强,泡茶好喝,有这么好的茶具为什么不用呢?” 铁壶流行于日本百姓家庭,大约是在江户中期。作为收藏品,这些铁壶一般都有百年历史。目前虽然仍有人在制作,但是从铁质和工艺两方面来看,现代人已经无法制作出能够与从前媲美的铁壶。 此外,铁壶的制作工艺也是一大亮点。孙先生指着一把高浮雕工艺制作的壶讲道:“壶身上这些鹤是用银打造的,非常具有立体感,而且不会脱落。当时制作铁壶时均采用脱蜡技术,并且没有完全一样的。”孙先生指着另一件银光闪闪的铁壶解释说:“这些银都是手工隔着蜡膜一点一点敲出来的,绝不是简单的工艺品。另外,壶把手还保留了铁的黑色,这一黑一白,在美学上也算是极致。” 这种铁壶虽然是日本制作,但是体现出来的却是中国文化的气韵。这一点由壶身上的画就可以看出来:这些雕刻的画面中有鹤,有汉字万岁,有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有泼墨山水画。这些中国元素都是隋唐时期传到日本的,它们的应用使铁壶更加大气,更富有文化品位。引:老铁壶新概念 忘了在论坛哪一段讨论,我提到铁壶(瓶)水温的关系,引起喧然大波,事实上台湾茶人推广、使用生铁壶已经有一段时间。2007年6月21日煮水器具与水温,7月8日我写昆明、生铁壶与沸点提到铁壶与海拔、沸点、水温、水质、口感之间的关系,引起一些莫名的批评与攻击谩骂,当然这是目前一般普洱茶论坛特有文化与常态,并不意外。一位昆明的茶友在今年六月说笑着:“去年骂您的,现在几乎人手一把铁壶,买不起日本老生铁壶的,也会有内地生产的。”这不是大陆才有的现象,台湾亦然!在普洱茶界的现在,几乎多数人已经知道我当时提出的观点:“日本老生铁壶除了能提升水温、释放二价铁,还能平衡水质。”撇开生铁壶的古朴,对于老茶的口感能丰富许多,尤其在高海拔与低温的环境下,功效特别明显。 日本老生铁壶的资料几乎阙如,只有二三本专书,许多历史文件及相关信息都无法说明清楚,导致整个业界为了卖壶而各说各话,年代、堂号、工艺、材质等都不是很明确,连状态、整理、保养方式都有很多坊间说法。站在个人立场,就像是对普洱茶的态度一样,自己对生铁壶的要求是什么?也就是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 浅 谈 我们一般称之为铁壶,在日本的正式名称应为“铁瓶”,为日本茶道具中“釜”所演变而来。500cc以下的铁壶称之为“急须”,500cc以上才称之为“铁瓶”。老生铁壶在日本的历史价值、地位、功用、收藏价值等等我并不在意,日本的品茶文化背景与我们不同,虽然相同的器皿,我们不尽然用相同的使用方法与概念;如同去年我在网络上提到生铁壶的好处“增温、平衡水质”,目的就是泡出好茶而已!所以,在日本的所有关于生铁壶的概念,与个人在实用价值上不见得有相关之处。 几年前坊间销售铁壶,都说是一二百年以上,事实上目前市面上所标榜的日本老生铁壶,大多是昭和前后的作品,也就是在1925年前后,大概只有80年左右的历史,现在大家习惯当做是古董品,但日本所谓古董铁壶的定义,多以江户时期之前即1868年前后才算列入骨董级。比如“龙文堂安之介”不是只存在19世纪,个人已经发现19251936年有“安之介八代”落款之产品,也就是昭和时期还有大量龙文堂号作品。 而龟文堂后期作品(没有证据推论仿品与否)有可能推及日本近代经济极盛时期,也就是70年代至80年代末期都有大量生产,落款、铸造手法与铁质有明显差异。80年代除南部铁器之外,应该还有一些地区制作生铁壶,而且还是二战前的老堂号落款,其判断可由铸造法及使用铁质判断。会说明此观点,主要是因为后期生铁壶商品通常铁壶壁较薄胎、平衡水质的功效、口感明显较差,而外观在使用过后的质感也大不如真正战前的老生铁壶。 所以在目前日本,多数生铁壶只能算是早期家庭用具,也就是所谓“民用品”,如同台湾生铁锅般没有多少史料记载。至于日本茶道界,主要是以茶釜泡茶,生铁壶少用,与目前台湾大陆的使用习惯不同,日本茶道界在收集古茶道用具时,也大部份趋向茶釜为主;茶文化的差异,导致使用习惯及收藏趋势有所不同。个人以品饮普洱茶为主,接触日本生铁壶时间不长,使用上不以日本习惯及条件为主,仅以冲泡普洱茶时实际效用,以下仅将个人鉴赏与选购条件,与大家分享。 鉴赏与选购入门 生铁壶与普洱茶有相同迷思,很多消费者与业者都把年代、堂号及外观(高浮雕、金银错等)列入第一考虑,如同普洱茶的年份与山头、条索,事实上这已经脱离生铁壶的实用价值,选择铁壶应该以干净、完整、大小适中为首选,在经过实际使用评鉴后确能平衡水质为上选,除非是当做古董收藏则另当别论,选购条件肯定不同。把 以实用、完整性为佳。正常情况下多数铁壶把与壶身接点少有松动情形,使用过程尽可能没有严重活动情形(拆卸式除外,如龟文堂),否则壶把因松动倾倒时,加热过程中会有严重灼热而难以使用。把身描金银容易磨损,尽管是金银错也需要妥善使用。 盖、钮 京都铁器许多堂号(如龙文堂)以铸铜工艺擅长,制作壶身数量极少,所以时常发现壶盖与壶身所落款堂号不同,这几乎是京都铁器之常态,在日本收藏界也多有收藏壶盖的习惯;也从此点说明,壶盖容易遗失、被收藏,壶身容易毁坏,以至于壶盖与壶身时常是会被替换。但有经验的收藏家,从经验累积能归结出壶身与壶盖在型体上的关联性,在配置上有些规律。 南部铁器多以一体成型工艺,壶盖与壶身器型与花纹雷同性甚高,均以铁制为主。钮以腊铸模镂空或银饰作法相对较少见,在使用时以铁夹等简易隔热器具及能使用。铜制镂空旋钮与银饰则必须小心,若时常以铁夹夹取可能会损坏铜钮,建议以软布等取盖;银钮的完整性与保养,比铜铁制做应更加小心保养使用。 身 个人较不喜爱过于花俏、高浮雕作品,原因也是基于实用原则。素面作品较容易整理、保养。 嘴 壶嘴是最容易产生余水未干的部位,以致于铁壶初期锈蚀都会从壶嘴开始,壶嘴也是较容易碰撞缺损的部分,应注意观察。在选购时除完整与锈蚀问题外,应注意壶嘴出水流畅性与掌控性。 壶 底 老生铁壶加热方式,避免使用直火,否则将可能容易造成底部脆弱(如铸造孔容易损坏)。选购时对内部底端与壶底都要注意观察有无因直火过度烧灼或空烧产生的瑕疵。 内 部 个人最关注壶体内部状况,如果严重锈蚀则不应选购;过多水垢则可能掩饰锈蚀与缺陷,并且反而因水垢过多导致煮出来的水硬度过高。个人煮老茶时,亦不喜欢过多水垢,会导致茶汤不厚实、有杂味、水味重(茶质被吸附与干扰),所以不只在选购时,保养、使用也应该尽量避免出现水垢。或许在日本并不忌讳水垢问题,甚至有其存在道理,但目前台湾与大陆使用生铁壶的概念、方法与目的均与日本不同,所以保养与选购条件不能一概而论。 规格与形状 个人很少用来观赏,因时常煮水也煮老茶,所使用的规格大概在8001500cc的容量。但有一种状况下会使用更大铁壶,就是在高冷地区品老茶需要不断添加温热水,此时就会有一把15002500cc左右铁壶保持在中高温(鱼目、不沸腾),如此能避免将水煮老,且能实时供水。在形状选择,1000cc以下因为不重、重心不致于太高,只要顺手、注水流畅即可。如果规格大于1000cc以上时,就必需注意重量与形状。除衡量自己的力量选择不过于太重的铁壶,个人建议壶形以宽扁为主,通常此壶形出水较顺畅、重心较稳,执壶时容易操控使用。购买时,有必要现场煮水加热,实际使用下才了解是否有严重锈漏,是否适用。 使用与保养 有锈蚀状况,初步可用马铃薯先煮过,再以较鲜绿茶叶(便宜台地生普洱、低海拔乌龙茶)炖煮,可稍去掉或掩盖铁锈味、生铁味,而后再以清水反复煮多次。建议均以暗火炖煮,避免对铁壶过度损坏。整理外观,可在用茶叶炖煮后,在壶体上有一定温度时以热茶汤淋上、浸泡,再以棉布反复擦拭。描金错银部分,建议先以软布及牙膏整理后,再用棉质布擦拭。 每次煮水、煮茶后最好保持干燥(水垢厚层者不容易观察),否则容易产生锈蚀与异杂味。如果一段时间未使用,会产生明显生铁味(就算没有生锈);使用前建议仍仿造上述处理方式,以茶叶炖煮后再以清水沸煮多次,便能去除异味。经过多次整理,若内部仍有少许锈渍,只要煮沸之开水无色(不混浊)、无杂味,水质清甜即可。 有不少茶友以油脂(橄榄油等)涂层保护,因为会产生油耗、杂味等,个人较不建议;多数茶友顶多三五把、十把以下生铁壶,只要经常使用、清理干净、保持干燥而定期保养即可,不建议涂抹任何油脂。 适用实用范围 如本文开宗明义生铁壶最大的特点与功效为“提高温度、均衡水质、保健、古朴”。在台湾,气温低于摄氏十度以下的时间不长,尤其台湾南部低温高湿的气候比起以往少得多,所以台湾使用铁壶的实用时机较其它地区为少;但台湾老普洱茶储存量为各地之最,习惯品老茶也是台湾消费普洱的最大特点,个人每天品名老普洱,此时老生铁壶就成为泡、煮普洱最佳利器。 多数老茶均以香港仓储为主,储存环境湿闷,造成许多茶品产生有惰性现象(活性物质多数转化成惰性);通常离开仓储、筒身,甚至剥散后准备品饮时“醒茶”时间较长也是仓储因素。碰到整体环境出现过度偏低温、过于高湿或是过于干燥、过于紧压等情况最好茶品都要在适合环境下醒茶。若客观环境不能配合情形下,生铁壶作用能弥补部分缺憾。生铁壶较明显缺陷,就是在气候温暖湿度正常情况下,若冲泡新制生茶会降低香气,口感稍显薄烈。 昆明属高海拔地区,北京较为干燥而入冬时低温,广州夏天湿热冬天湿冷,以个人在内地各城市讲座、茶会时了解,几乎内地各地区需要生铁壶的时机都远比台湾(尤其南部)为多。甚至过于低温干燥时(如北京冬天)新制生熟茶都适合以生铁壶冲泡(如能先适度置放于温度稍高环境醒茶后更佳),虽不能达到春秋时节的水平(尤其香气),亦能达到明显提升茶汤口感之功效。 目前个人对生铁壶使用心得,多数年代久远、保养得当、时常使用之老生铁壶水质表现最佳,而近代名家铁壶水质表现亦非凡,应与选用材质及锻造技术有所关联,此论点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结 论 生铁壶传世相关文件甚少,导致市场怪异说法甚多。本文仅是个人在选购与使用保养之心得,有些观点与目前坊间流传有很大差异,目的也仅是将自己所知与茶友分享,观点正确或适用自己与否,读者可以依自己实际操作加以证实,仅供参考。建议茶友购买时不要陷入与紫砂壶、普洱茶一样的迷思,听信年代、名牌(堂号)与过于重视外观,生铁壶必须实用、适用才具备“壶”的功用,否则永远只是“工艺品”。日本老铁壶入门篇 日本铁壶最早可追朔至江户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之遥。时至今日除了南部铁器仍有持续创作与生产,现今备受关注的京都铁器,在昭和期间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变而断绝,因此目前所见如龙文堂等铜盖系统的京都铁瓶至少都具数十年以上的历史。在过去的一两百年里,铁壶在日本非常普及。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使用铁壶,而制作精美的铁壶还经常作为高贵的礼物在亲朋好友间赠送。用老铁壶煮水,一方面铁壶会吸附水中的氯离子,另一方面铁壶煮出的水中会释放出铁离子,可以补充人体每日所需的铁质,还可预防及降低高血压,对有高血压的人很有帮助。老铁壶煮水能提高水的温度,具有软化水质,让水变得甘甜,顺口, 口感厚实饱满顺滑,因以生铁为原料,透过铸造方式,加之作者艺术造旨,形成老铁壶特殊的文化。在品饮好茶時,有事半功倍加分之效,特别适合泡茶或煮茶用。 老铁壶的制作工艺,是金属加工中最为原始的铸造法,铸造而成的铁壶材质本身或化学活泼性极高。虽然在当时制作的厂家都有自己的防止铁锈的处理,经过时间与使用环境的洗礼,今日所见的老铁壶绝大多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铁锈、铜绿与各式各样的污染物,藏者若欲恢复往日的丰采与实用性,清洁与整理是绝对必要的。一把好的老铁壶必须是壶内干净无异味,煮出的水清澈。 老铁壶可用电炉,电磁炉,或黑晶炉,最好是用日本的老火钵,既实用又有品味。 老铁壶的选购1.注意检查壶内外是否有异常的地方,是否有破洞,有用其他材料修补的,是否有渗漏水。2.壶的内部有否不正常的黑色,是否清理干净,有无异味,这是最重要的。3.把,盖子,钮,壶身是否协调,有否串盖,串把等。老铁壶的保养 1.尽量避免干烧 在壶内无水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再加热。因为反复而持续的空烧,会缩短铁壶使用的寿命,也有可能将铁壶烧裂。2.防止温差过大 所谓温差过大指的是:壶体温度与水温,两者温度相差过大时。如:壶温低时,加入热水或壶温高时,倒入冷水。有类似上述情形时,会有裂壶的风险。比较好的做法是 一、使用两把以上的铁壶交替使用。二、只有一把铁壶时,可采用加热水的方式来补充壶内不足的水量,这么做可以避免温差过大的状况。3. 保持铁壶干燥 铁壶在使用完毕后,壶内还留有水份的话,很容易生锈。所以,铁壶在使用完毕后,利用壶身和炉的余热,蒸发壶内残留的水分,以确保壶内的水份完全蒸发,达到壶内干燥。 作者:铁壶轩 回复日期:2009-6-2 15:24:001#初期龟文堂手写款 江户时期12345作者:铁壶轩 回复日期:2009-6-7 13:54:002#初代龟文堂正平诗 江户时期作者:铁壶轩 回复日期:2009-6-7 13:56:003#初代龟文堂正平诗 江户时期柿形铁壶,一般日本皇室专用的铁壶,壶体雕刻有16瓣八重菊图案 老铁壶 看年代 看堂号中国古人讲究茶道,对于水也分三六九等,我们的先辈很早就创造了制造好水的方法用铁壶煮水。不过,铁壶虽诞生在中国,之后的发扬光大却是在日本。被圈内人称作“铁壶达人”的姜宗志介绍说,在日本的老铁壶交易市场,好品相的老铁壶非常抢手。两三千元一把只是起价,好品相的老铁壶身价要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目前,一把百年历史的龙文堂小兽面的市场价格是3万元左右。昭和前后的一把龟文堂龟鹤价值2万多元。而30多年历史、传统工艺大师熏山锻造的老铁壶售价约5000元一把。铁壶锻造一般是手工刻模,然后进行浇铸。据姜宗志介绍,二战前的日本老铁壶铁质好、材质有保障。而现代名家锻造的铁壶工艺更精益求精,不过铁质稍差,两者各有千秋。老铁壶的收藏价值还要看其堂号、制作者的名气。壶体标注堂号的老铁壶尤为珍贵。另外,根据制作工艺,铁壶的价值也有高低之分。一般壶上有错金、错银的都是以前王公贵族及大户人家使用的,有的还会有鎏金的工艺。这些,都会增加铁壶的收藏价值。化学反应 铁壶成金的秘密一提到化学反应,第一反应就是非天然、对身体不好。可是生铁铸造的铁壶偏偏是因为煮水所产生的微妙化学反应,而成为茶道中煮水器具的极品选择。姜宗志介绍说,由生铁铸造的铁壶,煮出的水会出现山泉水效应,对泡茶有加分的作用。一般铁在食物中主要是以三价铁存在,胃酸与铁反应再生成二价铁离子以被吸收。用铁壶煮水,铁壶会释放出二价铁离子,直接被人体吸收,补充人体每日所需的铁质。另外,铁壶煮水过程中,还可以吸附水中的氯离子,令口感更软、更甜。老铁壶 越用越好老铁壶既可用来作煮水器养生,又可当作一件艺术品欣赏,抑或是古董品收藏,三合一的特性让老铁壶备受青睐。现如今,老铁壶收藏为越来越多的国内茶客喜爱,成为品茶、论茶之余的新情趣。老铁壶非常实用,不像其他老古董,要敬而远之、束之高阁。老铁壶收藏有养水垢一说,一般新铁壶开始使用后约5天左右,内部会出现红色像锈斑一样的东西,10天左右会出现白色的水垢,长期使用后,内部会全部变红。这层水垢是铁壶的保护层,和汽车过了磨合期更好开一个道理,有了这层精心养成的水垢保护层,铁壶会更加好用,煮出的水也更稳定。用醋的方法比较普遍、简单 水壶煮山芋除垢 在新水壶内, 放半水壶以上的山芋,加满水,将山芋煮熟,以后再烧水,就不会积水垢了。但要注意水壶煮山芋后,内壁不要擦洗,否则会失去除垢作用。对于已积满了水垢的旧水壶,用以上方法煮一二次后,不仅原来的水垢会逐渐脱落,并能起到防止再积水垢的作用。 小苏打除水垢 用结了水垢的铝制水壶烧水时,放1小匙小苏打,烧沸几分钟,水垢即除。 煮鸡蛋除水垢 烧开水的壶,用久了积垢坚硬难除。如用它煮上两次鸡蛋,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土豆皮除水垢 铝壶或铝锅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结有薄层水垢。将土豆皮放在里面,加适量水,烧沸,煮10分钟左右即可除去。 热胀冷缩除水垢 将空水壶放在炉上烧干水垢中的水分,烧至壶底有裂纹或烧至壶底有“嘭”响之时,将壶取下,迅速注入凉水,或用抹布包上提手和壶嘴,两手握住,将烧干的水壶迅速坐在冷水中(不要让水注入壶内)。重复2次至3次,壶底水垢会因热胀冷缩而脱落。 醋除水垢 如烧水壶有了水垢,可将几匀醋放入水中,烧一二个小时,水垢即除。如水垢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则可将纯碱溶液倒在水壶里烧煮,可去垢。 口罩防积水垢 在烧水壶里放一只干净的口罩,烧水时,水垢会被口罩吸附。 磁化 在壶中放一块磁铁,不仅不积垢,煮开的水被磁化,还具有防治便秘、咽喉炎作用。赏析老铁壶的特色 若您思欲深入【铁壶之美】的领域里,极需要一些特别的认知与方向,刚接触铁壶时,每一个人对铁壶的见解观点与接受度均有不同,其最大的差异原因就是在于因人而异的艺术性认知,与高品味讲求及独到的鉴赏力等因素。到底怎样的壶才能称得上是好壶呢?一般而论,只要具备【精】【巧】【美】【好】【稀】等的要素之一者,即有被收藏的价值。当然铁壶美丽的要素,能同时具备的项目愈多,愈丰富愈美。这是一个极其简明扼要的参考方法,今日为求具体印证铁壶之美相关经验法则,随罗列以下十三项要素,推荐给海内外同好分享参考。一、 壶之特殊造型壶的造型一般依形制分类而生,但亦有罕见稀有的壶形,是因为铁壶釜师的某种独见或其特殊涵意要求而被创作出来。例如:【尚方壶】【棋人之壶】二、 落款 壶的落款可知其来历、出处、堂号、作者、年代等。一般而言有明确落款的铁壶在收藏价值上较元争议性,但仍须注意同一年代、同一堂号、同一作者其铁壶的工艺精度与细致度,也可能有极大的差异,此点对于收藏使用铁壶者不可不察,应慎选之。另有一种无款之款即无任何落款,不知出处、作者为谁,却美丽优雅大方、款款动人,这也是值得珍藏的要项之一。三、 以文字观赏取向 铁壶文字一般以汉风诗词居多,例如:花落飘风只。其间亦有大和俳句、汉诗行草、处世哲学佳句、人生必读座右铭等。例如:高风亮节,勿临渴而掘井,莫贪意外之财,戒多言言多必失等。铁壶有以文字书法之美取向,亦有以文字内容涵意抒发为要,其实只要文字美,意境佳,都是值得好好珍爱品味的。四、 以美丽图案取向 铁壶壶体的图案,大多以植物(松、竹、梅、柳、枫、桐、花卉、牡丹等),风景(山水、庭林、八景、山居、海川、社寺等),动物(鹤、鹭、飞鸟、龟、鹿、龙、虎、马、牛、犬等)为取材重点,但亦有以吉祥图案、理想、期望、思想信仰等直接具体的展现在壶体图案特色上,当然也有很优质的铁壶,是完全没有图案(朴实素雅)又唯美绝伦至极。五、 壶嘴之美取向 壶嘴对茶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做好出水顺畅,断水得宜的要求。具备良好好水断水功能后,再进一步探究铁壶的壶嘴造型是否流畅美姿。壶嘴一般造型为:直立炮管嘴、兽口嘴、鸭嘴、四方型、环节状等。六、 壶的手把(铉) 铁壶的手把是整体壶感的骨干,或缺此手把或手把的比例造型不佳而无法匹配时,都将大大影响壶的美感与身段。手把虽在设计上有些为固定式,而其中活动形制较多。手把虽设计为活动型态,但仍以不要经常左右弯折为最佳,因为金属把互相折磨,久而久之铁壶手把将会无法站立,因此正确保养与使用铁壶的手把也是一重要课程。七、 壶盖之摘(撮)(钮)功能仅注重于提取壶盖打开壶身之用,但对铁壶之美有绝对画龙点睛的功效。一颗细腻雅致的摘钮,除了可以增添壶之美感之外,亦可鉴别出是否为一只具有特色的名门铁壶。名门铁壶造型从其感度、高雅、细致、独特、型美中、能一看便知此壶绝美且富涵深层哲理之谓,摘钮亦具备特殊意涵潜藏其间。摘钮造型众多,常见的有山琶子、松果、鱼、贝、林芝、貔貅等。一棵完美的摘钮,可以是壶沸而不烫之境。八、 钮座(座金)一般而言,在铁壶的形塑上,钮座极少被公开谈论,事实上,壶盖的摘钮若无美丽的钮座配合,是很孤单另不成局的。若以花红来比喻摘钮的话,那么绿叶就是钮座。钮座能透析铁壶是否为名门之作,亦可判别年代久远与否。钮座的造型包括了:星芒、扇子、菊、旋、梅、樱、枫叶、五岳等。而有些摘钮则无钮座:鱼、螺贝、林芝、龙、龟、富士山等。九、 壶盖壶盖好比是人体的头部,其好坏美醜对于铁壶整体美感有大幅加分或减分的效果。盖的主要功能在蓄积沸水蒸气能量,使壶水易沸。一般而言铁壶盖无通气孔,因此壶盖不宜太密合或太紧。铁壶水蒸气大量产出后,会将壶盖紧紧吸附,造成短暂壶盖打开不易的情形。建议选用铁壶时,应注意壶盖形制与壶身的一致性,并留意壶盖的堂号是否与壶身同一款,同时考量壶盖的宽松度,适宜度,从壶口内将壶盖轻推向另一边时,如能不见及壶内壁为宜,反之若全密合毫元动弹空间,易造成大量沸水由壶嘴喷溅,且壶盖一时无法打开等情形。十、 环付为铁壶固定连接手把之用。环付选定的位置点,一般而言必须是壶的重心平衡处,否则此壶操控不易。环付有如壶的两耳,耳顺至为重要,传统上造型以鬼而居多。造型有:鬼面(不明兽面)、植物(松、竹、竹枝、梅、林芝、菊、菊蕾、桐叶、樱等)动物(蜻蜓、立贝、龙、龟、蜘蛛、兔、蟋蟀、狮子、貔貅等)事物(结、如意云、社殿、七宝、环、束柴、香包等)十一、 金银镶嵌以贵金属镶嵌于铁壶壶体(壶身、壶盖、手把),铁壶上金银镶嵌图饰的精巧细致度,能倍增铁壶的价值与艺术性,同时其价格也昂贵许多。因此在收藏选用铁壶时,可依个人需求仔细挑选为宜,金银镶嵌于铁壶之上,一般而言有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等效果显现,颇值得玩味再三。十二、 羽、羽落【羽】其设计主要便于架设风炉之上,或为增加受火面积,集中火力于壶身下方为目的,但亦有少数专为美观装饰用。【羽落】壶应有羽处无羽,且环壶线呈不规则状缺刻者。十三、 裙边 裙边有集中火力,引导空气流动补充燃气之用,一般的形状大部份为不规则缺刻裙边,但亦有少数为平整无缺刻或有平整锯齿状纹者。铁壶收藏及增值潜力日本老铁壶历经百年历史的累积,演变出来的铁壶,形制种类大小不同,细腻的工艺,工匠的巧手,使铁壶千变万化,成为迷人的用具,用茶时可见铁壶冲入开水时的样子,相对的客人可以看到铁壶镶嵌的一面,不论是素器,高浮雕或金银镶嵌,亦可显现主人品味,所收藏铁壶与他人不同之处,也可展现其地位,眼光之独到!现今的日本老铁壶在中国正引起一阵强烈的旋风。近年来中国普洱茶的兴起,间接带动周边茶具的活络。由于铁壶产生的二价铁有肋于人体健康,加上典雅的外型带动泡茶的气份,使得老铁壶在这波茶具风潮成为最闪亮的明星。用老铁壶来喝茶,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传闻,已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中开始流传。中国商人相继至日本收购老铁壶,希望于产地购买物美价廉的产品,然而日本人对于品质一向追求完美,即便供不应求,产量仍有严格控管,早期的老铁壶又有许多流于海外,及二战时期几乎将所有铁器全部造成武器(枪炮),故造成日本当地对于老铁壶出现了严重缺货的现像。如同过去中国的汉字影响日本的传统文化,现今的老铁壶则开始反流行回中国,在短短一年间,价格从几千日元扶摇而上,且持续不断攀升。在全球发生金融海啸之前,还有精品单价涨到200多万日圆的传闻。 铁壶是一把可以使用的煮水器具,它也可以是一件艺术品,一件难得的古董品,善待它时,回馈给您的永远会是一壶圆润浑厚,且富含二价铁的好水及不断升值的历史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员B证考试试卷(综合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护师真题及答案解析
- 市场监管合同范本
- 2025年安全员B证考试试题一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安全员B证考试试题(巩固)附答案详解
- 一建《经济》真题及答案解析(一)
- 2025年学生国旗下主题的演讲稿(19篇)
- 自考毕业生自我鉴定工作
- 国家安全主题课件的价值
- 建造师之二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3年海尔差异化战略实施的方法
- 保洁开荒合同保洁开荒合同
- 吉利NPDS流程和PPAP介绍
- 服务费合同服务费合同
- 李阳英语十大经典学习方法及精选美文
- XX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可行性研究报告
- 橡胶零件外观检验知识培训
- GB/T 9808-2008钻探用无缝钢管
- GB/T 8918-1996钢丝绳
- GB/T 16898-1997难燃液压液使用导则
- 新版《FMEA(第五版)》学习笔记(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