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弱智儿童特点进行.doc_第1页
针对弱智儿童特点进行.doc_第2页
针对弱智儿童特点进行.doc_第3页
针对弱智儿童特点进行.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对弱智儿童特点进行分组教学、分类作业杨晓丽近几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比较迅速 ,为适应这一发展,我校结合际情况,创办了启智教育班。而这个班是在没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情况下开课的。根据智障儿童特点,自己边教边学,尝试进行分组教学、分类作业的教学方法。下面就如何进行分组教学、分类作业,谈谈我的一些作法。 一、分组教学:根据教学的难易程度,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一年级启智班共有13名学生,其中男生7名,女生6名,教材采用普小一册教材。根据儿童智商,再结合具体起情况,从实际出发,我把班里的13名学生按轻度、重度分成两个组(甲组和乙组)进行教学。每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目前甲组学习数学第二册,乙组学习第一册教材。分组教学工作比较复杂,一堂课同时要教的内容不同,为每名学生讲授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因此合理地计划,科学地分配教学时间至关重要。另外还存在声音的干优。比如:两组学生同时做练习的时候,乙组同学张德志,张榴两个同学是重度生,即使是简单的十以内加法他们做起来也很吃力,有时突然大声说起话来,心里一高兴就唱起歌来。我就帮助他们提高自觉性,控制自己的情绪,集中注意力,或让其他同学帮助他一道完成作业。课堂上提问尽量采取个别回答,避免集体回答、使他们克服缺陷,逐步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为他们创造一个比较安静的学习环境。二、分类作业:分组教学(即复式教学)中的“自动作业”和“直接教学”是否合理,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教学任务能否按计划完成的一个关键,复式教学中的自动作业应为直接教学的准备、巩固阶段,而“直接教学”应作为“自动作业”的补充和继续。借鉴兄弟学校的教学经验,结合本班的实际,特制定具体作法1、上课一开始,甲、乙两组同时进行口算练习、但内容深浅不同。2、新授与复习搭配。新授课与复习课相比难度较大,需要教师精讲教材,解答疑难问题;而复习课由教师指奌、更正检查、给予必要的提示,归纳总结即可。因此,这样搭配较能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首先、我把复习的一个组(即练习)事先用小黑板布置好题,让他们在自己座位上做练习;然后给新授课的一组讲新课,新课讲授完毕,马上让他们进行巩固练习或者板演练习,回过来检查复习一组的练习情况,对他们进行辅导和指正,然后加以归纳总结,最后统一做课堂练习和作业。3、重点与一般搭配:复式班因兼顾二个组,在搭配时必须突出重点。一般以新授课组为重点。有时两个组新授课产生冲突,时间上难以错开,我就根据教材以难易程度确定其中一个组为重点,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比如应用题与计算题搭配;难度大的教材与难度小的教材搭配;需要多讲的内容与需要多练习的内容搭配。三、根据弱智儿童特点、确定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弱智儿童特有一行为特征: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感知特奌;易哭易笑的情感特奌;直观具体的思维特奌;遗忘性大,不能举一反三,机械呆板的理解记忆特点。另外就是不讲卫生,不爱学习,体质较差。根据这些特点,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如:乙组学生学习10以内加喊法时,我尽量采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草地上有9只小鹿在吃草,有2只小鹿吃饱了,它们一个一个地回家去了(演示慢慢移走2只) 问学生:现在草地上还剩几只小鹿在吃草?学生回答后我就引导他们自己列出减法算式来,这样学生较容易掌握。为了更有效地运用直观教学方法,除了运用实物图片进行教学以外,平时还让学生自己准备木棒,石子等。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自己摆放,然后列出算式来,这样由学生自己动手联系,增加了学生的新奇感,提高了兴趣,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四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及智障程度进行因材施教,个别辅导。班上有一名学生,情感不稳定,易变化,有时上课随便走动,再加上他动作不协调,手指肌肉群僵硬,写的字像树枝一样,作业总是出现错误,不是把十写成一号,就是忘了写 号,好胜心强,往往爱争第一。根据他这些特点,我对他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一是要求他做作业时仔细审题,特别是应用题引导多读几遍,找出已知条件,要求的是什么,弄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方法,手把手地辅导他列式计算。综上所述,我认为分组教学、分类作业,学生练习的机会比较多,收获也较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