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溶剂型涂料标准.doc_第1页
汽车用溶剂型涂料标准.doc_第2页
汽车用溶剂型涂料标准.doc_第3页
汽车用溶剂型涂料标准.doc_第4页
汽车用溶剂型涂料标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SQR 04.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发布2006-07-15实施2006-07-01发布汽车用溶剂型涂料标准Q/SQR.04.1192006 代替Q/SQR.04.1192004Q/SQR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1Q/SQR.04.1192006前 言本标准以产品标准为前提,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产品性能的实际情况下制定的。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奇瑞车用涂料的技术要求。同时在格式和内容的编排上均符合GB/T1.1-2000和GB/T1.2-2000的规定。本企业标准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说明、产品出厂验收等部分组成。本标准是对Q/SQR.04.119-2004的第一次修订本标准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工程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工程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工程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宁小岳 陈拯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是2004年11月15日。本次修改是对Q/SQR.04.119-2004的首次修订。I汽车用溶剂型涂料标准(试行)1 范围本标准确定了用于喷涂的溶剂烘干型单组份油漆的技术要求。塑料件用双组分底漆、面漆可参照此标准。本标准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说明、产品出厂验收等部分组成。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724-79 涂料细度测定法GB 2828-2003 组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 2829-2002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 6753.386 涂料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GB 9750 涂料产品的包装标志GB/T 6750-1986 色漆和清漆 密度的测定GB/T 5208-1985 涂料闪点测定法 快速平衡法GB/T 1349192 涂装产品包装通则GB/T 6753.3-1986 涂料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DIN 50014 气候及技术引用标准气候Q/SQR.04.381-2005 油漆稀释比例试验方法Q/SQR.04.177-2005 漆膜耐溶剂性试验方法Q/SQR.04.185-2005 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硬度法Q/SQR.04.371-2005 针孔极限试验方法Q/SQR.04.363-2005 涂料遮盖力测试法黑白格法Q/SQR.04.382-2005 油漆涂层热稳定性测试方法Q/SQR.04.362-2005 流挂极限试验方法Q/SQR.04.364-2005 涂料固体含量测试方法Q/SQR.04.186-2005 涂料细度测定法Q/SQR.04.176-2005 涂料黏度测定方法流出法Q/SQR.04.401-2005 漆膜厚度测试法Q/SQR.04.057-2003 CAC-商标标记Q/SQR.04.058-2004 汽车零部件标记要求Q/SQR.04.112-2003 产品包装要求3 术语3.1 涂料:汽车涂装用溶剂性涂料分装饰性涂料、保护性涂料和防腐性涂料三类,本标准中主要介绍的是装饰性涂料,适用于中、高级轿车车身的面漆层。3.2中涂:涂在底漆上的中间涂层。3.3无清漆面漆:涂在中间涂层上的,不带清漆的面漆。3.4底色漆:涂在中间涂层上,清漆之下带颜色的油漆。3.4.1本色底色漆:不含金属铝粉或珠光粉的底色漆。3.4.2金属闪光漆:含金属铝粉的底色漆。3.4.3珠光漆:含珠光粉的底色漆。3.5清漆:底色漆上的罩光清漆。4 技术要求4.1 原漆(1)性能见表1表 1序号项 目单 位要求试验方法1粘 度原漆粘度S*Q/SQR.04.176施工粘度S*2稀释比例%*Q/SQR.04.3813固 体 份原漆固体份%*Q/SQR.04.364施工固体份%*4密度g /ml*GB/T 52085细度m15Q/SQR.04.1866存储稳定性(20)半年GB/T 6753.37电阻M *5.18闪点*GB/T 52089遮盖力(2)m本色漆50um,金属底色漆15um特殊颜色特殊对待Q/SQR.04.363备注:(1)塑料件底漆、色漆和清漆可参照表1进行涂料性能检测;(2)遮盖力仅限于色漆测试;*初期按供应商提供给奇瑞公司乘研院的产品技术规范,待批量供应三个月后由奇瑞公司乘研院与供应商协商确定最终认可的技术规范。4.2 施工性能(3)见表2 表 2序号项 目单位要求试验方法中涂色漆清漆双涂层单涂层1遮盖力(工程遮盖力)m25452膜厚(4)m30-45金属漆:1025本色漆:1025304530-45Q/SQR.04.4013流挂极限m505050Q/SQR.04.3624针孔极限m505050Q/SQR.04.3715热稳定性颜色变化令人满意令人满意令人满意令人满意Q/SQR.04.382硬度S125125125光泽减少%556返修性能颜色变化令人满意令人满意令人满意令人满意5.2附着力级0或10或10或17红外烘干性能(5)颜色变化令人满意令人满意令人满意令人满意5.3硬度S125125125耐溶剂分333备注:(3)此性能仅适用于车身漆;(4)表示膜厚为外表面平均膜厚,不同车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5)此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做;4.4配套性试验试验样品+正在使用的其它类型产品;按涂装车间现场生产工艺喷涂油漆样板,按供应商提供的烘干窗口上限和/或下限烘干。车身漆按照Q/SQR04260进行试验;塑料件漆按照Q/SQR04174进行试验。检查与电泳漆、胶、抗石击涂料、溶剂等其它类型产品的相溶性;按相关产品标准试验。5 试验方法说明5.1 电阻用电阻仪测定电阻值,测定两次取平均值。5.2 返修性能当漆膜表面有不可接受的严重外观缺陷时,需进行返修,其返修施工的难易程度(色差控制)及返工后漆膜的性能保证,表现为该油漆的返修性能。1、 用遮蔽纸胶带将样板漆膜的2/3面积进行遮蔽,留出1/3面积,用水砂纸对漆膜进行打磨,并清洁样板表面;2、 对样板漆膜打磨部位按正常工艺条件进行施工、烘干;3、 将样板的另一端1/3面积留出,并用水砂纸打磨,其余2/3面积进行遮蔽;4、 清洁样板表面后,再次对打磨部位按正常工艺条件进行施工、烘干;5、 试板各部位漆膜状态:A、 中间1/3面积漆膜:未返修,正常工艺漆膜烘烤三次B、 一端1/3面积漆膜:返修一次,面漆烘烤两次C、 一端1/3面积漆膜:返修一次,面漆烘烤一次6、对三部位的漆膜性能进行检查,如外观、颜色、光泽、附着力等。5.3 红外烘干性能 采用红外加热装置对涂层进行烘干。5.3.1 硬度Q/SQR.04.1855.3.2 耐溶剂Q/SQR.04.177 6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使用的工具b)试验的条件、日期及人员c)各涂层油漆原材料名称、牌号、批次及厂商d)施工工艺e)各涂层厚度f)基材性质及前处理g)可能对试验结论产生影响的偶然因素7 产品出厂验收7.1 试样的检验分为供方的出厂检验、定期检验、型式检验和本公司的进货检验。7.2 出厂检验试样应按批次由供方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出厂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全部合格,并出具合格证后,方可出厂。7.3 定期检验7.3.1 供方质检部门每6个月应进行一次定期检验,并应提供相应的定期检验报告。7.3.2 定期检验项目按照双方商定的技术规范;7.3.3 定期检验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以5批次为取样基数,随时从2批次的产品中取样。7.3.4 定期检验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可判定该定期检验不合格。7.3.5 定期检验不合格应停止供货、停产整顿,直至检验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和供货。7.4 型式检验7.4.1 型式检验每两年进行一次。7.4.2 型式检验时应从本评定同期内生产的并经质检验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中取样,随机在3批次的产品中取样,取样基数不少于取样数的3倍。7.4.3 型式检验中,若样品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型式检验不合格。7.4.4 型式检验不合格,应停产整顿并停止供货,待检验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和供货。7.4.5 型式检验应在公认的第三方国家级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或在本公司认可的具有检验能力和手段的检验机构进行(此时应有本公司人员参加监督)。7.4.6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型式检验:a) 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或转厂生产时;b) 正式生产后,如原料、材料、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 出厂检验与定期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d) 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改进后或本公司提出要求时;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5 进货检验7.5.1每批样件进货检验项目:a) 第8章规定的包装、标志要求;b) 7.2规定的出厂检验报告和7.3规定的最近一次的定期检验报告。7.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